五金電鍍技術規范_第1頁
五金電鍍技術規范_第2頁
五金電鍍技術規范_第3頁
五金電鍍技術規范_第4頁
五金電鍍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資料五金電鍍技術規范五金電鍍技術規范發布日期核心提示: 1 目的本規范規定了公司產品的鋼、銅合金等金屬基體零件上鍍光亮鎳的工藝要求及其質量要求。 2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于電鍍鎳1 目的本規范規定了公司產品的鋼、銅合金等金屬基體零件上鍍光亮鎳的工藝要求及其質量要求。2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于電鍍鎳的工藝鑒定和批生產質量檢驗。本規范所要求的電鍍層只適用于一般環境。3 關鍵詞電鍍鎳4 引用 / 參考標準或資料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可編輯精品資料TS-S180

2、002023標準GB 5267-85GB 5270-85產品表面外觀缺陷的限定螺紋緊固件電鍍層金屬基體上金屬覆蓋層(電沉積層和化學沉積層)附著強度試驗方法GB 5926-86處理層的外觀質量測試方法GB 5930-86測試方法 點滴法GB 6462-86橫斷面厚度顯微鏡測量方法GB/T 10125-1997輕工產品金屬鍍層和化學輕工產品金屬鍍層的厚度金屬和氧化物覆蓋層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5.2.4.1 試樣要求可編輯霧試驗5 規范內容5.1 術語局部厚度:在規定區域內進行規定次數厚度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主視表面:零件在裝配成完整產品后處于正常視覺范圍內的可見表面。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條件下處理的、材

3、料和形狀相似的零件的總和。5.1.1 總則生產者的工藝設備、工藝流程、質量保證措施應在其主要的工藝文件中加以說明。 生產者的工藝質量必須滿足第 5.2 節的要求。5.1.2 設計要求按本規范要求進行的鍍光亮鎳工藝,對鋼鐵基體必須是先鍍銅再鍍鎳的工藝。 生產者應保持并遵守經 EMERSON 公司正式批準的工藝和檢驗文件。 page5.1.3 鑒定程序被鑒定的工廠必須完成以下全部試驗工作,這些試驗必須在零件批生產所用的條件下完成:試樣加工 (注1)表面處理 (注2)試樣檢查及測試提供試驗報告(注3)及試片給EMERSON 公司的質檢部門以便復驗。注 1:鑒定用試樣可由公司完成并提供給被鑒定工廠。注

4、 2:所有試樣必須同時進行處理。注 3:試驗報告的發出者必須是公司質量鑒定部門認可的試驗室或單位。5.1.4 試驗及試樣要求精品資料1 掛鍍工藝材料:20冷軋鋼尺寸:80 x 125X卜 4 (mm)表面粗糙度:Ra 1mm表面處理:鍍銅光亮鎳。2 滾鍍工藝材料:20冷軋鋼尺寸:依工藝設備特點選擇適當形狀和大小的試樣,要求其至少有一平面面積大于30 x 30(mm)表面粗糙度:Ra 1 mm表面處理: 鍍銅 光亮鎳。 page3 .2.4.2 試驗項目及試樣數量下表給出了工藝鑒定所需的試驗項目和試樣數量要求:試驗項目試樣數量(件)外觀所有試樣鍍層厚度3結合強度3耐蝕性3+3 注: 其中三件為提

5、供 EMERSON公司進行復驗用。5.2.5 試驗方法及質量指標5.2.5.1 外觀1 所有試樣均應按GB 5926-86 進行外觀檢查。2 鍍層應是光亮帶有柔和淺黃色的銀白色,且結晶均勻、細致、連續。3 持鍍件允許有輕微夾具印。4 不允許有斑點、黑點、燒焦、粗糙、針孔、麻點、分層、可編輯精品資料起泡、起皮、脫落、發霧等缺陷。5.2.5.2 鍍層厚度 page1 按 GB 5930-86 在三個試樣上進行厚度檢測。 (有爭議時按 GB 6462-86 進行仲裁) 。2每一試樣的鍍層總厚度應為30 35以rp其中銅鍍層為20 25以辦銀鍍層為10 15以m。5.2.5.3 結合強度1 在三件試樣

6、上進行結合強度試驗。2 按 GB 5270-85 的“銼刀試驗”方法進行檢測,每一試樣上鍍層與基體、鍍層與鍍層之間應結合良好,沒有任何分離現象。5.2.5.4 耐蝕性1 在三件試樣上進行耐蝕性試驗。2 按 GB/T 10125-1997 方法進行 8 小時的 CASS 試驗(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 ;試驗后,在試樣邊緣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現基體腐蝕現象。5.2.6 鑒定狀態的保持經過 EMERSON 公司鑒定的工藝, 在未得到 EMERSON公司工藝部門和質檢部門的同意之前,不能改變任何可影響性能質量的工藝參數,否則將重新進行鑒定。5.3批生產檢驗要求1 應無嚴重油污、金屬屑、漆層以及銹蝕和氧化皮等

7、;2 零件表面應無毛刺、裂紋、壓坑等因操作不良而導致的人為損傷;表面劃傷不能超由 TS-S18000202衰求;3 焊接件應無焊料剩余物和溶渣等;4 鑄件不得有未除盡的砂粒和涂料燒結物;5 鑄件、焊接件、沖壓件及原材料,如果帶有其相應的技術標準允許范圍內的缺陷,可以接受鍍覆。6 .3.2 外觀1 所有零件都應按GB 5926-86 進行外觀檢查。2 鎳鍍層應是光亮帶有柔和淺黃色的銀白色。3 鍍層結晶應均勻、細致、光滑、連續。4 在零件的非主視表面,允許有以下缺陷:1)小而少的夾具印(夾具印小于 1 x 1 mm2) page2)鍍層局部呈霧狀(霧狀面積小于10X 10 mm2 o5 不允許:1

8、)鍍層有斑點、黑點、燒焦、粗糙、針孔、麻點、分層、起泡、起皮、脫落:2)樹枝狀、海綿狀和條紋狀鍍層;3)局部無鍍層(盲孔內、以及深度大于直徑的孔內部分除外) ;4)以及5.3.2之 4 節中未包含的其它缺陷。6 .3.3 鍍層厚度可編輯精品資料1 按 GB 5930-86 進行檢測。 厚度檢查在零件上進行; 每批 零件都需檢測。2 對鋼鐵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徑為 20 mm 的球接觸到的區域,具局部總厚度必須達到30以m以上,其中銅鍍層為20 25以m,銀鍍層為10 15以m盲孔內、以及深度大于直 徑或開口寬度的部分不規定厚度。3 對銅合金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徑為 20 mm 的球接觸到的區域,銀

9、鍍層為15- 20以m;盲孔內、以及深度大于直徑 或開口寬度的部分不規定厚度。4 凡直徑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觸到的區域,其厚度不作 要求。5 對螺紋緊固件:其鍍層厚度必須符合圖紙或 GB 5267-85中的要求, 大致如下表所示; 其厚度檢測方法按GB5267-85的相關內容進行。螺紋公稱直徑 (mm) 2.53814 22鍍層厚度(以m)358106 當對檢測結果有爭議時,按GB 6462-86 進行仲裁試驗。page5.3.4 結合強度1 每批至少檢查一件試樣 (試樣要求見 5.2.4.1 節) 或樣件。2 按 GB 5270-85 的“銼刀試驗”方法進行檢測, 鍍層與基體、鍍層與鍍

10、層之間應結合良好,沒有任何分離現象。3 對螺紋緊固件不要求此項內容。5.3.5 耐蝕性可編輯精品資料1 每月或有新配溶液時至少檢查一件試樣(試樣要求見5.2.4.1 節) 。2 按 GB/T 10125-1997 方法進行 8 小時的 CASS 試驗(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 ;試驗后,在試樣邊緣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現基體腐蝕跡象。二、電鍍鋅技術規范1 目的本規范規定了在公司產品的鋼鐵零件上電鍍鋅(包括彩色鈍化、藍白色鈍化及黑色鈍化)的工藝要求及其質量要求。2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于電鍍鋅的工藝鑒定和批生產質量檢驗。本規范所要求的電鍍層只適用于一般環境。3 關鍵詞鍍彩鋅 鍍藍白鋅 鍍黑鋅4 引用 / 參

11、考標準或資料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TS-S180002023產品表面外觀缺陷的限定標準GB 4956-85度測量 磁性方法GB 5267-85GB 9791-88試驗方法GB 6462-86橫斷面厚度顯微鏡測量方法GB/T 10125-1997鹽霧試驗磁性金屬基體上非磁性覆蓋層厚螺紋緊固件電鍍層鋅和鎘上鉻酸鹽轉化膜金屬和氧化物覆蓋層人造氣氛腐蝕試驗ISO 2409涂料和清漆 交叉切割試驗5 規范內容5.1 術語平均厚度:在同一平面內、選擇平均分布的十個點

12、進行厚 度測量,所測厚度的算術平均值即為平均厚度。主視表面:零件在裝配成完整產品后處于正常視覺范圍內 的可見表面。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條件下處理的、材料和形狀相似的零件的總和。5.2 工藝鑒定要求5.2.1 總則生產者的工藝設備、工藝流程、質量保證措施應在其主要的工藝文件中加以說明。生產者的工藝質量必須滿足第5.2 節的要求。5.2.2 設計要求生產者應保持并遵守經 EMERSON 公司正式批準的工藝和檢驗文件。5.2.3 鑒定程序被鑒定的工廠必須完成以下全部試驗工作,這些試驗必須在零件批生產所用的條件下完成:試樣加工 (注1)表面處理 (注2)試樣檢查及測試提供試驗報告(注3)及試片給EMER

13、SON 公司的質檢部門以便復驗。注 1:鑒定用試樣可由 EMERSON 公司完成并提供給被鑒定工廠。注 2:所有試樣必須同時進行處理。注 3:試驗報告的發出者必須是EMERSON 公司質量鑒定部門認可的試驗室或單位。5.2.4 試驗及試樣要求 page5.2.4.1 試樣要求1 掛鍍工藝材料:20冷軋鋼尺寸:80 x 125X卜 4 (mm)表面粗糙度:Ra1mm表面處理:根據鑒定要求選擇彩色鈍化或藍白色鈍化或黑色鈍化工藝。2 滾鍍工藝材料:20 冷軋鋼尺寸:依工藝設備特點選擇適當形狀和大小的試樣,要求其至少一平面面積大于30 x 30(mm)表面粗糙度:Ra 1 mm表面處理:根據鑒定要求選

14、擇彩色鈍化或藍白色鈍化或黑色鈍化工藝。5.2.4.2 試驗項目及試樣數量下表給出了工藝鑒定所需的試驗項目和試樣數量要求:試驗項目試樣數量(件)外觀所有試樣鍍層厚度所有試樣結合強度3耐蝕性3+3 注: 其中三件為提供EMERSON 公司進行復驗用。5.2.5 試驗方法及質量指標1 外觀2 所有試樣均應進行外觀檢查。3 鍍層結晶均勻、細致、連續。4 允許有輕微夾具印。5 不允許:鍍層粗糙、麻點、黑點、起泡、剝落和嚴重條紋;鈍化膜疏松、起粉、及嚴重的鈍化液痕跡;局部無鍍層。6 鈍化膜顏色如下:彩色鈍化膜應是帶有綠色、黃色和紫色色彩的光亮彩虹色;藍白色鈍化膜應是帶有光澤的青白色或藍白色;黑色鈍化(氧化

15、)膜應是均勻的黑色。7 鍍層厚度1 所有試樣均應進行厚度檢測。2 按 GB 4956 85 進行非破壞性測試 (或采用其它等效的方法) 。每一試樣上測取10 個點(滾鍍試樣可只取3 5個點),其值均應在8 12以me圍以內。3 結合強度1 在三件試樣上進行結合強度試驗; 試驗應在電鍍完成24小時后、三天之內進行。2按 ISO 2409 的試驗方法,在試樣上劃出 1mm 見方的100 個小格,然后用標準膠帶拉扯,應沒有鈍化膜或鍍層脫落現象。4 耐蝕性1 在三件試樣上進行耐蝕性試驗; 試驗應在電鍍完成24小時后、三天之內開始進行。2對彩色或黑色膜:按GB/T 10125-1997 進行 72 小時

16、的中性鹽霧試驗;試驗后,在每一試樣距邊緣 10mm 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現白色或黑色腐蝕點。3對藍白色鈍化膜:按GB/T 10125-1997 進行 48 小時的中性鹽霧試驗;試驗后,在每一試樣距邊緣 10mm 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現白色或黑色腐蝕點。5 鈍化膜的成份電鍍鋅鈍化均采用三價鉻鈍化,各種鈍化膜中不含六價鉻成份。5.2.6 鑒定狀態的保持經過 EMERSON 公司鑒定的工藝, 在未得到 EMERSON公司設計部門和質檢部門的同意之前,不能改變任何可影響性能質量的工藝參數,否則將重新進行鑒定。5.3 批生產檢驗要求5.3.1 鍍前表面質量要求1 應無嚴重油污、金屬屑、漆層以及銹蝕和氧化皮等;2

17、 零件表面應無毛刺、裂紋、壓坑等因操作不良而導致的人為損傷;表面劃傷不能超由TS-S18000202褻求;3 焊接件應無焊料剩余物和溶渣等;4 鑄件不得有未除盡的砂粒和涂料燒結物;5 鑄件、焊接件、沖壓件及原材料,如果帶有其相應的技術標準允許范圍內的缺陷,可以接受鍍覆。6 .3.2 外觀1 所有零件都應進行外觀檢查。 page2 鍍層結晶均勻、細致、連續。3 彩色鈍化膜應是帶有綠色、黃色和紫色色彩的光亮彩虹色;藍白色鈍化膜應是帶有光澤的均勻青白色或藍白色;黑色鈍化(氧化)膜應是均勻的黑色。4 在零件表面,允許有以下缺陷:1)輕微水印(主視表面不允許有水印) ;2)非主視表面上小而少的夾具印(夾

18、具印小于1 x 1 mm2)3)由于零件表面狀態不同,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勻的顏色或光澤;4)在復雜件、大型件或過長的零件棱邊及端部有輕微的粗糙(不影響裝配) ;5)焊縫、搭接交界處不明顯的稍暗或發白。5 不允許:1)鍍層粗糙、起泡、燒焦、孔隙、黑點、疙瘩、脫落、裂紋;2)樹枝狀、海綿狀和條紋狀鍍層;3)鈍化膜疏松、起粉;4)局部無鍍層(盲孔、通孔深處除外) ;5)手印;6)彩色鈍化膜中夾有深黃色、棕色或褐色;7)在 5.3.2之 4 節中未包括的其它缺陷。6 .3.3 鍍層厚度1 厚度檢查在零件上進行;每批零件都需檢測。2 按 GB 4956 85 進行檢測。在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徑為20 mm

19、的球接觸到的區域,其平均厚度應為8 12以m低電位區域(如槽內)允許最小平均厚度在 5以m以上。凡 直徑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觸到的區域,其厚度不作要求。3 對帶螺紋的工件:其鍍層厚度以保證螺紋質量為準,即必須符合圖紙或GB 5267-85 中的要求,如下表所示;其厚度檢測方法按 GB5267-85 的相關內容進行。螺紋公稱直徑 (mm) 2.53810 1214 22螺紋上鍍層厚度(以m)358104 當對檢測結果有爭議時,按GB 6462-86 進行仲裁試驗。5.3.4 結合強度1 試驗應在電鍍完成 24 小時以后、 三天之內進行; 每批至少檢查一件試樣(試樣要求見 5.2 .4.1

20、節)或樣件。2 按 ISO 2409 的試驗方法, 在試樣或樣件上劃出 1mm 見方的 100 個小格, 然后用標準膠帶拉扯, 應沒有鈍化膜或鍍層脫落現象。3 對螺紋緊固件不要求此項內容。4 .3.5 耐蝕性1 試驗應在電鍍完成 24 小時以后、三天之內進行; 每月或有新配溶液時至少檢查一件試樣(試樣要求見 5.2. 4.1節) 。2 對彩色或黑色鈍化膜: 按 GB/T 10125-1997 進行 72 小時的中性鹽霧試驗;試驗后,在每一試樣邊緣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現白色或黑色或棕色腐蝕點。3 對藍白色鈍化膜: 按 GB/T 10125-1997 進行 48 小時的中性鹽霧試驗;試驗后,在每一試樣

21、邊緣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現白色或黑色或棕色腐蝕點。5.3.6 白色鈍化膜的存在性試驗電鍍完成 24 小時后、三天之內,按 GB 9791-88 在樣件上進行鈍化膜存在試驗;至少每批零件需檢查一個樣件。5.3.7 鈍化膜的成份不應在樣件鈍化膜中檢驗出六價鉻成份。page三、裝飾鍍鉻技術規范1 目的本規范規定了公司產品的鋼、銅合金等金屬基體零件上鍍裝可編輯飾鉻的工藝要求及其質量要求。2 適用范圍本規范適用于裝飾鍍鉻的工藝鑒定和批生產質量檢驗。本規范所要求的電鍍層只適用于一般環境。3 關鍵詞鍍銅 鍍鎳 鍍鉻4 引用 / 參考標準或資料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

22、,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TS-S180002023GB 5267-85GB 5270-85產品表面外觀缺陷的限定標螺紋緊固件電鍍層金屬基體上金屬覆蓋層 (電沉積層和化學沉積層)附著強度試驗方法GB 5926-86理層的外觀質量測試方法GB 6462-86斷面厚度顯微鏡測量方法GB/T 4955-1997輕工產品金屬鍍層和化學處金屬和氧化物覆蓋層 橫金屬覆蓋層 覆蓋層厚度測量 陽極溶解庫侖法GB/T 10125-1997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5 規范內容5.1 術語局部厚度:在規定區域內進行規定次數厚度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主

23、視表面:零件在裝配成完整產品后處于正常視覺范圍內的可見表面。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條件下處理的、材料和形狀相似的零件的總和。5.2 工藝鑒定要求5.2.1 總則生產者的工藝設備、工藝流程、質量保證措施應在其主要的工藝文件中加以說明。生產者的工藝質量必須滿足第5.2 節的要求。5.2.2 設計要求按本規范要求進行的裝飾鍍鉻工藝,對鋼鐵基體必須是電鍍銅鎳鉻的工藝。 生產者應保持并遵守經 EMERSON 公司正式批準的工藝和檢驗文件。5.2.3 鑒定程序被鑒定的工廠必須完成以下全部試驗工作,這些試驗必須在零件批生產所用的條件下完成:試樣加工(注1)表面處理(注2)試樣檢查及測試提供試驗報告(注3)及試片

24、給EMERSON 公司的質檢部門以便復驗。注 1:鑒定用試樣可由 EMERSON 公司完成并提供給被鑒定工廠。 page注 2:所有試樣必須同時進行處理。注 3:試驗報告的發出者必須是EMERSON 公司質量鑒定部門認可的試驗室或單位。5.2.4 試驗及試樣要求1 試樣要求材料:20冷軋鋼尺寸:80x 125X卜 4 (mm)或3 1A 20 x 125(mm)表面粗糙度:Ra0.8mm表面處理:鍍銅鎳鉻2 試驗項目及試樣數量下表給出了工藝鑒定所需的試驗項目和試樣數量要求:試驗項目試樣數量(件)外觀所有試樣鍍層厚度3結合強度3耐蝕性3+3 注: 其中三件為提供EMERSON 公司進行復驗用。5

25、.2.5 試驗方法及質量指標1 外觀1 所有試樣均應按GB 5926-86 進行外觀檢查。2 鍍層應是光亮、稍帶有淺藍色的亮白色,且結晶均勻、細致。3 允許在非工作面有夾具印。4 主視表面不允許有起泡、麻點、粗糙、脫落、分層、斑點、黑點、裂紋、針孔、起皮、發霧、局部無鍍層、污跡或變色等缺陷。5 鍍層厚度 page1 按 GB/T 4955-1997 在三個試樣上進行厚度檢測,分別測量銅、鎳及鉻層厚度。 (有爭議時,用庫侖法測量鉻層厚度,按 GB 6462-86 用顯微鏡法測量鎳和銅層厚度。 )2 每一試樣的鍍層總厚度應為30 40 mm ,其中銅鍍層為20 25 mm、 鎳鍍層為10 15 m

26、m、 鉻鍍層不低于 0.3 mm3 結合強度1 在三件試樣上進行鍍層的結合強度試驗。2 按 GB 5270-85 的“挫刀試驗”方法進行檢測,每一試樣上鍍層與基體、鍍層與鍍層之間應結合良好,沒有任何分離現象。4 耐蝕性1 在三件試樣上進行耐蝕性試驗。2 按 GB/T 10125-1997 方法進行 8 小時的 CASS 試驗(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 ;試驗后,在試樣邊緣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現基體腐蝕現象。5.2.6 鑒定狀態的保持經過 EMERSON 公司鑒定的工藝,在未得到 EMERSON 公司工藝部門和質檢部門的同意之前,不能改變任何可影響性能質量的工藝參數,否則將重新進行鑒定。5.3 批生產檢驗要求5.3.1 鍍前表面質量要求1 應無嚴重油污、金屬屑、銹蝕和氧化皮等;2 零件表面應無毛刺、裂紋、壓坑等因操作不良而導致的人為損傷;表面劃傷不能超由TS-S18000202褻求;3 裝飾表面必須經過機械拋光(或其它等效的方法)處理,其表面粗糙度應為Raw 0.8 o4 .3.2 鍍層外觀1 所有零件都應按GB 5926-86 進行外觀檢查。2 鍍層應是光亮、稍帶有淺藍色的亮白色,且結晶均勻、細致、光滑、連續。3 允許在非工作面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