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傳統風俗作文1000字(3)范文_第1頁
清明節傳統風俗作文1000字(3)范文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明節傳統風俗作文1000字(3)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作文1000字10篇(3)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作文1000字范文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總給人一種憂愁的感覺。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隨著蒙蒙細雨來了。 星期六,一放完學爸爸媽媽就把我和弟弟接回了老家。一路上,細雨蒙蒙,路旁有很多的油菜。遠遠望去,一排排的油菜花就像一條美麗的星河。 我望著下著蒙蒙細雨的天空,一想到今天是清明節,我的腦海里就閃過婆婆的這個名字。聽到婆婆這兩個字,我的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轉,心里非常的心酸。心想:婆婆,你已

2、經去世三個多月了,可是只要一想到您的名字,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你為我做的一切。小時候,你為我剝瓜子吃,我們一起照相、一起聊天。 以前那些失去婆婆的人,都說我好幸福還有一個這么健健康康的老婆婆。但是過了一些日子,我的婆婆也走了,她不在我的身邊了。現在我也和那些失去婆婆的人一樣心酸。 第二天,又是下著蒙蒙細雨,雖然下著蒙蒙細雨但是阻擋不了我去祭拜祖先和公公婆婆的決心。我帶著雨帽,穿著雨鞋上了山。因為公公婆婆的墳墓都葬在山坡上路很陡峭,所以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山,來到公公婆婆的墓前(因為公公婆婆的墳墓是葬到一起的)。我看到了有叔叔阿姨拿著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除干凈,栽上了很多野菊花,還找來一根細

3、細的木棍插在墳墓上,樹棍上面還插了一條掛墳的紙,我不解的問爸爸:爸爸,墳墓上為什么要插一根彩條呀?爸爸微笑的對我說:那不是彩條,那是掛墳的紙。意義嘛!就是代表我們來祭拜過了。有一個爺爺拿出兩個蠟燭,還擺了雞、豬肉、還燒了黃紙。還有一個叔叔拿著一卷鞭炮,拿煙點燃碰、碰、。這猶如雷聲音,耳朵都震聾了。該拜公公婆婆了一位爺爺說。我小心翼翼的來到墳前,心里對在天上的公公婆婆說:公公婆婆我是你們的外孫女我叫禹佳懿。今年10歲。你們在天上過的好嗎?有一次,我問奶奶我說:奶奶,公公長的帥不帥?婆婆長的好不好看?奶奶像一朵百合花一樣微笑著說:公公長的很帥。婆婆長的可好看了。我雖然沒有見過您們,但是我能從奶奶的

4、笑容里感受到了公公婆婆是兩位很慈祥的老人。公公婆婆我現在在班上是擔任班長的職業,我們全家人都很健康平安,你在天上一定要保佑我們。我們明年的清明再來拜見您們二老。 就這樣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公公婆婆的墳墓。下山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墳墓,我對著天空說:天空、白云,有的人能活的到一百多歲,為什么有的人卻活不久呢?有的人說:因為老天爺只給了他(她)那幾年的幸福,甚至是幾天。而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覺得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自己不珍惜生命,死神就會來臨。生命在于運動,在于生活飲食是否有規律。 在煙霧彌漫的山野中,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

5、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意義。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作文1000字范文八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

6、,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幾日?有幾種說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這樣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詩云:初過寒食一百六,認為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清明節與冬至本身所處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 清明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打馬球,放風箏,蕩秋千,斗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