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_第1頁
《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_第2頁
《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_第3頁
《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_第4頁
《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急 件 國家電網公司文件 國家電網科 號關于印發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等標準的通知公司各單位、總部各部門: 電力電纜線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標準管理辦法規定, 、路運行規程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功能規范和配電自動化終端子站功能規范已經通過審查,現批準為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標準并予以印發,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1 附件: 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及編制說明 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功能規范及 編制說明 配電自動化終端子站功能規范及 編制說明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主題詞: 科技 電力 電纜 標準 通知 國家電網公司辦公廳 年 月 日印發 2 q / gdw ics 29.240ics . 備案號:cec 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

2、準 q / gdw 512 2010 電力電纜線路運行規程 operating code of power cable line2010-10-19 發布 2010-10-19 實施 國家電網公司 發 布 q / gdw 目 次前言 ii1 范圍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3 術語和定義 14 運行維護工作基本要求 35 技術要求 36 驗收 77 運行 88 維護檢修 139 故障處理 13附錄 a(規范性附錄) 電纜導體最高允許溫度 15附錄 b(資料性附錄) 敷設條件不同時電纜允許持續載流量及校正系數 16附錄 c(規范性附錄) 電纜與電纜或管道、道路、構筑物等相互間容許最小凈距 21附錄

3、 d(規范性附錄) 電纜敷設和運行時的最小彎曲半徑 22附錄 e(規范性附錄) 電纜線路交接試驗項目和方法 23附錄 f(規范性附錄) 電纜線路的檢修分類和檢修項目 26編制說明 27 iq / gdw 前 言 電力電纜運行規程自 1979 年以(79)電生字第 53 號文的形式發布以來,對指導電力電纜運行維護及其安全可靠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電力電纜的廣泛應用,其電壓等級不斷提高,絕緣材料由早期的紙絕緣為主過渡到以交聯聚乙烯絕緣為主,新的材料和技術、狀態檢測和狀態評價等得到推廣和應用,原有電力電纜運行規程已不能滿足電力電纜線路管理、運行、維護檢修的需求。本規程是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的

4、計劃重新編寫的。 本規程是國家電網公司所屬各區域電網公司、?。▍^、市)公司電纜線路運行管理、驗收、維護檢修和故障處理的指導性文件。 本規程的附錄 a、附錄 c、附錄 d、附錄 e、附錄 f 為規范性附錄,附錄 b 為資料性附錄。 本規程由國家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提出并負責解釋。 本規程由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歸口。 本規程主要起草單位: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北京市電力公司、天津市電力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浙江省電力公司、陜西省電力公司、湖北省電力公司。 本規程的主要起草人:饒文彬、李華春、張東斐、姜蕓、吳明祥、鄭建康、姜偉、歐陽本紅、李文杰。 本規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ii q / gdw 電力電纜線

5、路運行規程 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電力電纜線路(以下稱電纜線路)驗收、運行、維護檢修及故障處理等要求。 本規程適用于額定電壓為 500kv 及以下的交流電纜線路。其它電纜線路可以參照使用。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程的引用而成為本規程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程,然而,鼓勵根據本規程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程。 gb/t 2900.10 電工術語 電纜 gb 50150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gb 50168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纜線路施

6、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69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172007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dl/t 4012002 高壓電纜選用導則 dl/t 5961996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dl/t 5161.1200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 第 1 部分 通則 dl/t 5161.5200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 第 5 部分 電纜線路施工質量檢驗 dl/t 52212005 城市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定 q/gdw 1682008 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試驗規程 q/gdw 3172009 10(6)kv500 kv 電纜線路技術標

7、準 q/gdw 3702009 城市配電網技術導則 q/gdw 4552010 電纜線路狀態檢修導則 q/gdw 4562010 電纜線路狀態評價導則 國務院第 293 號令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經貿委、公安部第 8 號令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 國家電網安監2009664 號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國家電網安監2009575 號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辦法 國家電網生2010637 號國家電網公司電纜通道管理規范 國家電網生2008269 號國家電網公司設備狀態檢修管理規定(試行)和國家電網公司關于規范開展狀態檢修工作意見 術語和定義 電纜線路 power cable li

8、ne 指由電纜、附件、附屬設備及附屬設施所組成的整個系統。 電纜系統 cable system 1q / gdw 由電纜和安裝在電纜上的附件所構成的系統。 附屬設備 auxiliary equipments 與電纜系統一起形成完整電纜線路的附屬裝置與部件。包括油路系統、交叉互聯系統、接地系統、監控系統等。 附屬設施 auxiliary facilities 與電纜系統一起形成完整電纜線路的土建設施。主要包括電纜隧道、電纜豎井、排管、工井、電纜溝、電纜橋、電纜終端站等。 交叉互聯箱 continuous cross-bonding 用于在長電纜線路中,為降低電纜護層感應電壓,依次將一相絕緣接頭一

9、側的金屬套和另一相絕緣接頭另一側的金屬套相互連接后再集中分段接地的一種密封裝置。包括護層過電壓限制器、接地排、換位排、公共接地端子等。 電纜護層過電壓限制器 shield overvoltage limiter 串接在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和大地之間,用來限制在系統暫態過程中金屬屏蔽層電壓的裝置。 回流線 parallel earth continuous conductor 單芯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單點互聯接地時,為抑制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形成的磁場對外界的影響和降低金屬屏蔽(金屬套)上的感應電壓,沿電纜線路敷設一根阻抗較低的接地線。 電纜分接箱 cable dividing box 完成配電

10、系統中電纜線路的匯集和分接功能但一般不具備控制測量等二次輔助配置的專用電氣連接設備。 注:電纜分接箱常用于城市環網供電和(或)輻射供電系統中分配電能和(或)終端供電。一般直接安裝在戶外,有時也安裝戶內。 電纜線路缺陷 cable defect 電纜線路的完好性受到破壞,但電纜線路還可繼續運行。簡稱為缺陷。 電纜線路故障 cable fault 由于電纜線路的電氣性能被破壞,導致線路不能運行的情況。簡稱為故障。 電纜線路外力破壞防護 cable external damage protection 防止電纜線路在外力作用下造成損壞的方法和措施。 電纜線路巡視檢查 cable route insp

11、ection 為提高電纜線路的安全可靠性,及時發現電纜線路可能存在缺陷或隱患,為電纜線路維護檢修及狀態評價等提供依據,運行人員根據運行狀態對管轄范圍內的電纜線路進行的經常性觀測、檢查、記錄等工作。 電纜線路狀態檢修 cable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2 q / gdw 以電纜線路的安全、可靠性、環境、成本為基礎,通過電纜線路狀態評價、風險評估和檢修決策,達到運行安全可靠、檢修成本合理的一種檢修策略。 電纜線路技術資料 cable circuit technical records 有關電纜線路建設、驗收和運行的全部文件和資料。通常包括原始資料、施工資料、驗收資

12、料、運行資料和維護檢修資料等。 運行維護工作基本要求 電纜線路運行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 、 運行人員應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及國家電網公司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管理辦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有關規定。 運行單位應全面做好電纜線路的驗收、運行、狀態巡視和監測、狀態維護檢修、設備狀態評價工作。并根據設備運行情況,制定工作重點,解決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 運行單位應參與電纜線路的規劃、路徑選擇、設計審查、設備選型、招標及電纜線路施工驗收等工作。根據歷年反事故措施、安全措施的要求和運行經驗

13、,提出改進建議,力求設計、選型、施工與運行協調一致。 運行單位應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分工,做到每回(條)電纜線路有專人負責。 運行單位應定期召開運行分析會, 對運行工作中出現的帶有共性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分析,提出解決辦法,提高運行管理水平。電纜線路發生故障時,應及時進行故障分析,制定相應的反事故措施。 運行單位應建立電纜線路資產臺帳,定期清查核對,保證帳物相符。對與公用電網直接連接的且簽訂代維護協議的用戶電纜應建立臺帳。 運行單位應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實行科學管理。新材料和新產品應通過標準規定的試驗、鑒定或工廠評估合格后方可掛網試用,在試用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應用。 運行人員應參加技術培訓并取得相

14、應的技術資質,認真做好所管轄電纜線路的巡視、維護和缺陷填報工作,建立健全技術資料檔案,并做到齊全、準確,與現場實際相符。 運行單位可根據本規程編制實施細則。 技術要求 一般要求 電纜線路運行性能,應由電纜線路設計確定。 所采用的電纜線路設計應符合 gb 502172007 和dl/t 52212005 的要求,并充分考慮電纜線路的預期使用功能。 所選用的電纜、附件及附屬設備的性能應符合 q/gdw 3172009 的要求。 額定電壓和絕緣水平 電纜和附件的額定電壓用 u0、u 和 um 標示并不得低于表 1 的規定。 電纜線路主絕緣的雷電沖擊絕緣水平 up1 應根據避雷器的保護特性、架空線路和

15、電纜線路的波阻抗、電纜的長度及雷擊點距電纜終端的距離等因素計算確定,操作沖擊絕緣水平 up2 應與同電壓等級設備的操作沖擊電壓相適應,但不得低于表 1 的規定。 u0:電纜設計時采用的導體對地或金屬屏蔽之間的額定工頻電壓有效值; u:電纜設計時采用的導體之間的額定工頻電壓有效值; um:電纜所在系統的最高系統電壓有效值。 3q / gdw 表 電纜和附件的額定電壓和沖擊耐受電壓 單位為千伏 u0/u/um 0.6/1/1.2 8.7/10/12,8.7/15/17.5 12/20/24 26/35/40.5 up1 95 125 200 u0/u/um 50/66/72.5 64/110/12

16、6 127/220/252 190/330/363 290/500/550 up1 450 550 1050 1175 1550 up2 950 1175 電纜線路的金屬套一端互聯接地或三相交叉互聯接地的高壓單芯電纜,當電纜線路系統發生短路或遭受雷電沖擊和操作沖擊電壓作用時,在金屬套不接地端或交叉互聯處出現的過電壓可能導致外護套絕緣發生擊穿,此時作用在外護套上的電壓主要取決于過電壓限制器的殘壓。外護套的雷電沖擊耐受電壓應符合表 2 的規定。 表 外護套雷電沖擊耐受水平 單位為千伏 主絕緣雷電沖擊耐受電壓 外護套雷電沖擊耐受電壓 主絕緣雷電沖擊耐受電壓 外護套雷電沖擊耐受電壓 380 以下 20

17、 11751425 62.5 380750 37.5 1550 72.5 1050 47.5 載流量和工作溫度 電纜線路正常運行時導體允許的長期最高運行溫度和短路時電纜導體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應符合附錄 a 的規定。 電纜線路的載流量,應根據電纜導體的允許工作溫度,電纜各部分的損耗和熱阻,敷設方式,并列回路數,環境溫度以及散熱條件等計算確定。對于單芯電纜,如采用鐵磁材料作為保護管、使用鋼絲鎧裝(包括有隔磁結構)電纜,應考慮由此產生對載流量的影響。不同敷設條件下電纜允許持續載流量及校正系數見附錄 b。 電纜線路在正常運行時不允許過負荷。 安全和防護能力 有機械保護要求的電纜線路,應按照電力設施保護

18、條例有關規定,采取防護措施和設置電纜線路保護區標志,并符合 7.3 的要求。 有防水要求的電纜線路,電纜應有縱向和徑向阻水措施。絕緣屏蔽與金屬套間的縱向阻水結構可采用半導電阻水膨脹帶繞包而成,或采用具有縱向阻水功能的金屬絲屏蔽布繞包結構;導體縱向阻水可在導體絞合絞入阻水繩等材料。徑向防水應采用鉛套、平滑鋁套、皺紋鋁套、皺紋銅套或皺紋不銹鋼套。接頭的防水應采用銅套,必要時可增加玻璃鋼防水外殼。 有防火要求的電纜線路,除選用阻燃外護套外,還應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纜通道管理規范的有關要求,在電纜通道內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在特殊環境下,可選用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的防白蟻、鼠嚙和微生物侵蝕的特種外護套。同時

19、應視腐蝕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金屬套。 金屬屏蔽(金屬套)和鎧裝的接地方式 三芯電纜線路的金屬屏蔽層和鎧裝層應在電纜線路兩端直接接地。當三芯電纜具有塑料內襯層或隔離套時,金屬屏蔽層和鎧裝層宜分別引出接地線,且兩者之間宜采取絕緣措施。 單芯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在線路上至少有一點直接接地,任一點非直接接地處的正常感應電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采取能防止人員任意接觸金屬屏蔽(金屬套)的安全措施時,滿載情況下不得大于 300v; 4 q / gdw 2) 未采取能防止人員任意接觸金屬屏蔽(金屬套)的安全措施時,滿載情況下不得大于 50v。 單芯電纜線路的金屬屏蔽(金屬套)接地方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20、 1) 電纜線路較短且符合感應電壓規定要求時,可采取在線路一端直接接地而在另一端經過電壓限 制器接地,或中間部位單點直接接地而在兩端經過電壓限制器接地。 2) 上述情況以外的電纜線路,應將電纜線路均勻分割成三段或三的倍數段,采用絕緣接頭實施交 叉互聯接地。 3) 水底電纜線路可采取線路兩端直接接地,或兩端直接接地的同時,沿線多點直接接地。 單芯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單點直接接地時,下列情況下宜考慮沿電纜鄰近平行敷設一根兩端接地的絕緣回流線。 1) 系統短路時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上的工頻感應電壓,超過電纜外護層絕緣耐受強度或過電 壓限制器的工頻耐壓。 2) 需抑制電纜對鄰近弱電線路的電氣干擾強

21、度。敷設要求 電纜線路各種不同敷設和安裝方式除應符合 gb 50217 2007、 50168 2006 和 dl/t 5221 2005 gb的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直埋敷設 直埋電纜的埋設深度。一般由地面至電纜外護套頂部的距離不小于 0.7m,穿越農田或在車行道下時不小于 1m。在引入建筑物、與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繞過建筑物時可淺埋,但應采取保護措施。 敷設于凍土地區時,宜埋入凍土層以下。當無法深埋時可埋設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凍土層或回填土中,也可采取其它防止電纜線路受損的措施。 電纜相互之間,電纜與其它管線、構筑物基礎等最小允許間距應符合附錄 c 的規定。嚴禁將電纜平行敷設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電纜周圍不應有石塊或其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