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設計(論文)淺談計算機硬件設備常見故障原理及維修_第1頁
畢業設計(論文)淺談計算機硬件設備常見故障原理及維修_第2頁
畢業設計(論文)淺談計算機硬件設備常見故障原理及維修_第3頁
畢業設計(論文)淺談計算機硬件設備常見故障原理及維修_第4頁
畢業設計(論文)淺談計算機硬件設備常見故障原理及維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文摘要摘 要 計算機硬件設備常見故障原理及維修,通過對社會對計算機維護與維修人才的需求調查,計算機作為“工具”已經在社會各行業以及人們的生活娛樂中得以普及。人們使用這一工具進行學習、辦公或娛樂時經常會遇到各種故障,這些故障分為兩類:一類是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故障,一類是計算機硬件受到損壞。解決計算機軟件系統故障的過程稱之為 “計算機系統維護”,簡稱為“計算機維護”,而解決計算機硬件損壞的過程稱之為“硬件維修”二者通常簡稱為“計算機維護與維修”.關鍵詞 常見故障;計算機維護與維修;專業設置- i - abstractcomputer hardware failure principle and m

2、aintenance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o machine the demand, the computer as the tools are in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 lives of possible. people use this tool to study and office or entertainment often encounter different problems. these failure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 is

3、 the computer software system, is computer hardware have been damaged. solving the computer software system breakdown in the process is called computer system maintenance, for short for computer and solving the computer hardware in the process is called hardware maintenance it usually short for comp

4、uter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keywords failure ; computer maintenance and repair ; professional set目錄目錄摘 要iabstractii目錄iii第1章 緒論1第2章 宏觀分析導致故障的5種形式22.1軟件原因導致的“軟故障”22.2外界環境影響導致的故障22.3因設備間沖突導致的故障3 2.4硬件沖突的一般解決方法32.5電腦出現故障的一般解決步驟4第3章 電腦修應遵循的基本原則43.1 進行維修判斷須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43.2 根據觀察到的現象,要“先想后做”53.3 在大多數的電

5、腦維修判斷中,必須“先軟后硬”53.4 在維修過程中要分清主次,即“抓主要矛盾” 5第4章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54.1 觀察法54.2 最小系統法54.3 逐步添加/去除法64.4 隔離法64.5 替換法64.6 比較法74.7 升降溫法74.8 敲打法74.9 對電腦產品進行清潔的建議74.10 軟件調試的幾個方法和建議8結論10致謝11參考文獻12第1章 緒論第1章 緒論 電腦出現故障,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不一定是硬件的問題,甚至不一定是電腦本身的問題。外界環境、軟件異常、配件間的沖突等多方面的原因也會導致電腦故障。處理電腦故障往往要從很多方面加以綜合考慮。保養和維護好一臺電腦,最大限

6、度的延長其使用壽命,日常保養不能松懈環境對電腦壽命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電腦理想的工作溫度是1030,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計算機配件的壽命。其相對濕度是30%80%,太高會影響cpu、顯卡等配件的性能發揮,甚至引起一些配件的短路;太低易產生靜電,同樣對配件的使用不利。另外,空氣中灰塵含量對電腦影響也較大。灰塵太多,天長日久就會腐蝕各配件,芯片的電路板;含量過少,則會產生靜電反應。所以,電腦室最好保持干凈整潔。 有人認為使用電腦的次數少或使用的時間短,就能延長電腦壽命,這是片面、模糊的觀點;相反,電腦長時間不用,由于潮濕或灰塵、汗漬等原因,會引起電腦配件的損壞。良好的個人使用習慣對電腦的影響也很大。

7、- 11 -致謝第2章 宏觀分析導致故障的5種形式2.1 軟件原因導致的“軟故障” 電腦是一個需要軟硬件結合才能正常使用的特殊產品,不安裝軟件的電腦只是“裸機”,幾乎是沒有任何用途的。軟件對電腦正常使用的影響非常大,據不完全統計,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電腦日常使用中80以上的故障為軟件原因導致的“軟故障”。其中“軟故障”的禍首又當屬計算機病毒。計算機誕生以后不久,計算機病毒就“應運而生”了;而網絡日益普及后,病毒傳播更加迅猛,時常干擾和破壞電腦的正常工作。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一段時間對全球計算機造成嚴重破壞的“沖擊波”病毒,發作時會讓系統頻繁啟動,而導致電腦無法正常工作。對于病毒導致的故障,我們可

8、以使用新版殺毒軟件進行查殺。重要的系統文件損壞也會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運行,如kernel32.dll、字體文件等系統運行必需的基本文件被破壞,系統就無法正常工作。對于這類故障,如果無法進入正常桌面的話,就只能通過覆蓋安裝或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加以解決。應用軟件有質量問題或者與操作系統不兼容,也會導致系統出現故障。比如有些程序運行后可能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關機。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運行 “msconfig”,檢查啟動項中是否有自己不熟悉的程序,并將其屏蔽。2.2 外界環境影響導致的故障 電腦正常使用是需要一定外界環境條件保證的,外界環境異常也會導致電腦出現無法正常使用的故障。首先是用電環境,電腦作為精密

9、電子設備對供電質量相當敏感,如市電電壓不穩、經常停電等不僅會令電腦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會損壞硬盤等配件。一般家用計算機正常工作的電壓范圍為170v240v,當市電電壓超過此范圍時,計算機就會自動重啟或關機。對于經常性供電不穩的地區,我們可以購置在線式ups、參數穩壓器或寬幅開關電源來保證足夠良好的供電環境,讓計算機穩定工作。在用電環境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插排或電源插座的質量差,很多電源插排質量不好,內部接點采用手工焊接,并且常用酸性助焊劑,這樣容易導致在使用中焊點氧化引起斷路、漏電等問題。電腦電源插頭接觸不良會產生較大的接觸電阻,長時間工作時就會大量發熱而導致虛接,同樣會導致主機出現頻繁

10、重啟等故障。 電磁干擾也是導致計算機出現故障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時候電腦死機、重啟就是因為電磁干擾造成的,象高壓線、變壓器、變頻空調、電弧焊等設備都存在較大的電磁干擾。如果主機抗干擾能力差,就會出現意外重啟或頻繁死機等現象。同時強磁場干擾還會導致crt顯示器出現磁化而導致偏色故障。外界溫度濕度環境也很重要,過高過低都會導致電腦出現問題。甚至環境灰塵太大也容易導致計算機出現故障。2.3 因設備間沖突導致的故障 玩電腦的朋友很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在電腦加上某個新的板卡后,常會導致整個電腦使用不正常,于是往往抱怨所買板卡的質量不好。其實此類問題也許并非新卡質量不行,而是因為它和電腦上其它設備之間

11、產生了沖突。一個計算機設備要能正常工作,必須要通過一定的系統資源與主機進行通信。當新的板卡裝入計算機后,往往會與已有的計算機設備發生資源沖突,而不能正常工作。最常見的也是最容易出現的資源沖突就是irq、dma和i/o沖突。 從win95開始計算機的所有irq號、dma通道和i/o端口等系統資源均被操作系統接管,并由其根據情況進行智能的分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即插即用。然而這種即插即用是有條件的:要求有即插即用的bios、即插即用的設備和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統,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可能會引發設備沖突。在實際安裝時,由于存在非即插即用設備和即插即用設備混合安裝等情況,而且即插即用設備品種規格越來越多,新設

12、備層出不窮,而windows并不完善,常常不能正確檢測和處理有關設備的資源情況,特別是在安裝設備較多的情況下。由于各種板卡的中斷、dma通道、i/o地址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缺省值,如果碰巧兩個板卡使用了同樣的資源,操作系統又無法正常處理,就會引起沖突。這就是設備發生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有些板卡由于設計上有特殊之處(比如耗電過大),或者選料不嚴、制作工藝不精甚至固件代碼編寫不完善等問題,也可能與另外的板卡難以“和平共處”。2.4 硬件沖突的一般解決方法 隨著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日益復雜化,硬件沖突難以避免。遇到這類問題應細心檢查、仔細分析,關鍵是平時注意積累經驗,此類問題是完全可能得到妥善處理的。

13、計算機的靈魂是軟件系統,硬件最終都在軟件的控制下發揮作用。所以預防和解決這類問題,首先應該從軟件方面入手。比如改變一下操作系統的版本、安裝最新的操作系統補丁程序等。升級相關配件的bios及驅動程序版本也對解決硬件沖突有效,比如升級最新的主板bios、顯卡bios,以及最新的硬件驅動程序和最新版的direct x等。此外最好還裝上主板芯片組的最新補丁程序。 其次在遇到硬件沖突時,我們可以手工調整系統資源。進入控制面板的“系統屬性”,選擇“設備管理”選項卡,在該選項卡中將顯示出所有的計算機硬件設備(如 cdrom、顯示器、鍵盤、鼠標等)。選擇最上面的“計算機”設備項后單擊“屬性”按鈕;在“計算機屬

14、性”對話框中,用戶可從它的“查看資源”選項卡中查看現有系統資源。這些資源包括“中斷請求(irq)、“直接內存訪問(dma)、“輸入/輸出(i/o)”和“內存”等四大類,用戶可分別選擇查看。如選擇“中斷請求 (irq)類系統資源,即可顯示出windows現在已經分配使用的中斷號,用戶可從中了解哪些系統資源被占用,哪些系統資源保留未用,并可以通過手工調整來解決一部分設備沖突。另外,在設備發生沖突時,合理調整主板bios中的相關參數,往往也能讓問題迎刃而解。2.5 電腦出現故障的一般解決步驟 電腦出現故障,我們要遵循“先軟后硬、由簡到繁、逐一替換”的原則進行處理。比如首先查殺病毒、檢查系統文件的完整

15、性、重裝操作系統等,主板bios設置不當也應屬于“軟故障”的范疇,請恢復bios默認的安全設定。排除軟件故障后,再檢查硬件的安裝問題,打開機箱,將包括cpu在內的所有配件拔下,認真清掃灰塵,然后將內存及插卡的“金手指”用無水酒精清洗后,再重新安裝好。如果仍有問題再考慮更換相關配件,一般從內存、顯卡、電源等容易更換的配件開始逐一替換,直到找出導致故障的“禍首”。當然并不是所有電腦故障都能夠自行處理,有些故障需要盡快送修,而對于顯示器等強電設備切不可擅自維修,為避免在電腦維修上遭遇陷阱和黑手,除了提高自己的電腦水平,要注意選擇本地口碑較好、可靠的維修點,讓有經驗的朋友陪同前往,并盡量當面維修,維修

16、完畢要仔細驗收,并作詳細測試,最后要注意簽好維修合同,注明保修期,一旦感覺自己可能被欺騙,要盡快向工商、技監等職能部門投訴,堅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計算機出現故障的種類和原因是非常多的,但如果我們能夠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懂得常見故障的基本處理方法,就能減少很多麻煩。第3章 進行電腦維修應遵循的基本原則3.1 進行維修判斷須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簡單的事情,一方面指觀察,另一方面是指簡捷的環境。 簡單的事情就是觀察,它包括: 1、 電腦周圍的環境情況位置、電源、連接、其它設備、溫度與濕度等; 2、 電腦所表現的現象、顯示的內容,及它們與正常情況下的異同; 3、 電腦內部的環境情況灰塵、連接、器件

17、的顏色、部件的形狀、指示燈的狀態等; 4、 電腦的軟硬件配置安裝了何種硬件,資源的使用情況;使用的是使種操作系統,其上又安裝了何種應用軟件;硬件的設置驅動程序版本等。 簡捷的環境包括: 1、 后續將提到的最小系統; 2、 在判斷的環境中,僅包括基本的運行部件/軟件,和被懷疑有故障的部件/軟件; 3、 在一個干凈的系統中,添加用戶的應用(硬件、軟件)來進行分析判斷 從簡單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精力的集中,有利于進行故障的判斷與定位。一定要注意,必須通過認真的觀察后,才可進行判斷與維修。 3.2 根據觀察到的現象,要“先想后做” 先想后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先想好怎樣做、從何處入手,再實際動

18、手。也可以說是先分析判斷,再進行維修。 其次是,對于所觀察到的現象,盡可能地先查閱相關的資料,看有無相應的技術要求、使用特點等,然后根據查閱到的資料,結合下面要談到的內容,再著手維修。 最后是,在分析判斷的過程中,要根據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來進行判斷,對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一定要先向有經驗的同事或你的技術支持工程師咨詢,尋求幫助。 3.3 在大多數的電腦維修判斷中,必須“先軟后硬” 即從整個維修判斷的過程看,總是先判斷是否為軟件故障,先檢查軟件問題,當可判軟件環境是正常時,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從硬件方面著手檢查。 3.4 在維修過程中要分清主次,即“抓主要矛盾”在復現故障現象時,有時

19、可能會看到一臺故障機不止有一個故障現象,而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故障現象(如:啟動過程中無顯,但機器也在啟動,同時啟動完后,有死機的現象等),為時,應該先判斷、維修主要的故障現象,當修復后,再維修次要故障現象,有時可能次要故障現象已不需要維修了。 第4章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4.1 觀察法 觀察,是維修判斷過程中第一要法,它貫穿于整個維修過程中。觀察不僅要認真,而且要全面。要觀察的內容包括: 1、 周圍的環境; 2、 硬件環境。包括接插頭、座和槽等; 3、 軟件環境; 4、 用戶操作的習慣、過程 4.2 最小系統法 最小系統是指,從維修判斷的角度能使電腦開機或運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軟件環境。最小系統

20、有兩種形式: 硬件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和cpu組成。在這個系統中,沒有任何信號線的連接,只有電源到主板的電源連接。在判斷過程中是通過聲音來判斷這一核心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軟件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cpu、內存、顯示卡/顯示器、鍵盤和硬盤組成。這個最小系統主要用來判斷系統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啟動與運行。 對于軟件最小環境,就“軟件”有以下幾點要說明: 1、 硬盤中的軟件環境,保留著原先的軟件環境,只是在分析判斷時,根據需要進行隔離如卸載、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軟件環境,主要是用來分析判斷應用軟件方面的問題 2、 硬盤中的軟件環境,只有一個基本的操作系統環境(可能是卸載掉所有應用,或是重新安裝

21、一個干凈的操作系統),然后根據分析判斷的需要,加載需要的應用。需要使用一個干凈的操作系統環境,是要判斷系統問題、軟件沖突或軟、硬件間的沖突問題。 3、 在軟件最小系統下,可根據需要添加或更改適當的硬件。如:在判斷啟動故障時,由于硬盤不能啟動,想檢查一下能否從其它驅動器啟動。這時,可在軟件最小系統下加入一個軟驅或干脆用軟驅替換硬盤,來檢查。又如:在判斷音視頻方面的故障時,應需要在軟件最小系統中加入聲卡;在判斷網絡問題時,就應在軟件最小系統中加入網卡等。 最小系統法,主要是要先判斷在最基本的軟、硬件環境中,系統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軟、硬件部件有故障,從而起到故障隔離的

22、作用。 最小系統法與逐步添加法結合,能較快速地定位發生在其它板軟件的故障,提高維修效率。 4.3 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統為基礎,每次只向系統添加一個部件/設備或軟件,來檢查故障現象是否消失或發生變化,以此來判斷并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與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與替換法配合,才能較為準確地定位故障部位。 4.4 隔離法 是將可能防礙故障判斷的硬件或軟件屏蔽起來的一種判斷方法。它也可用來將懷疑相互沖突的硬件、軟件隔離開以判斷故障是否發生變化的一種方法。 上提到的軟硬件屏蔽,對于軟件來說,即是停止其運行,或者是卸載;對于硬件來說,是在設備管理器中,禁

23、用、卸載其驅動,或干脆將硬件從系統中去除。 4.5 替換法 替換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斷故障現象是否消失的一種維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號的,也可能是不同型號的。替換的順序一般為: 1、 根據故障的現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類別,來考慮需要進行替換的部件或設備; 2、 按先簡單后復雜的順序進行替換。如:先內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斷打印故障時,可先考慮打印驅動是否有問題,再考慮打印電纜是否有故障,最后考慮打印機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3、 最先考查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相連接的連接線、信號線等,之后是替換懷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換供電部件,最后是與之相關的其它部件。 4、 從

24、部件的故障率高低來考慮最先替換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進行替換。 4.6 比較法 比較法與替換法類似,即用好的部件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進行外觀、配置、運行現象等方面的比較,也可在兩臺電腦間進行比較,以判斷故障電腦在環境設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從而找出故障部位。 4.7 升降溫法 在上門服務過程中,升降溫法由于工具的限制,其使用與維修間是不同的。在上門服務中的升溫法,可在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設法降低電腦的通風能力,靠電腦自身的發熱來升溫;降溫的方法有:1)一般選擇環境溫度較低的時段,如一清早或較晚的時間;2)使電腦停機1224小時以上等方法實現;3)用電風扇對著故障機吹,以加快降溫速度。 4.8

25、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懷疑電腦中的某部件有接觸不良的故障時,通過振動、適當的扭曲,甚或用橡膠錘敲打部件或設備的特定部件來使故障復現,從而判斷故障部件的一種維修方法。 4.9 對電腦產品進行清潔的建議 有些電腦故障,往往是由于機器內灰塵較多引起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維修過程中,注意觀察故障機內、外部是否有較多的灰塵,如果是,應該先進行除塵,再進行后續的判斷維修。在進行除塵操作中,以下幾個方面要特別注意: 1、 注意風道的清潔 2、 注意風扇的清潔 風扇的清潔過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塵后,能在風扇軸處,點一點兒鐘表油,加強潤滑。 3、 注意接插頭、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潔 金手指的清潔,可以用橡皮擦

26、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 插頭、座、槽的金屬引腳上的氧化現象的去除: 一是用酒精擦拭,一是用金屬片(如小一字改錐)在金屬引腳上輕輕刮擦。 4、 注意大規模集成電路、元器件等引腳處的清潔 清潔時,應用小毛刷或吸塵器等除掉灰塵,同時要觀察引腳有無虛焊和潮濕的現象,元器件是否有變形、變色或漏液現象。 5、 注意使用的清潔工具 清潔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靜電的。如清潔用的小毛刷,應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屬工具進行清潔時,必須切斷電源,且對金屬工具進行泄放靜電的處理。 用于清潔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塵器、抹布、酒精(不可用來擦拭機箱、顯示器等的塑料外殼)。

27、6、 對于比較潮濕的情況,應想辦法使其干燥后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電風扇、電吹風等,也可讓其自然風干。 4.10 軟件調試的幾個方法和建議 1、 操作系統方面。 主要的調整內容是操作系統的啟動文件、系統配置參數、組件文件、病毒等。 修復操作系統啟動文件。 1) 對于windows 9x系統,可用sys命令來修復(要保證msdos.sys的大小在1kb以上),但要求,在修復之前應保證分區參數是正確的。這可使用諸如diskmap之類的軟件實現; 2) 對于windows 2000/xp系統,有兩種方法修復啟動文件,使用fixboot命令;修復主引導記錄,使用fixmbr命令。 調整操作系統配置文件。

28、 a. 對于windows 9x系統,可用的工具很多,如:msconfig命令、系統文件檢查器、注冊表備份和恢復命令(scanreg.exe,它要求在dos環境下運行。另外如果要用scanreg.exe恢復注冊表,最好使用所列出的恢復菜單中的第二個備份文件)等; b. 對于windows 2000系統,可用的工具與windows 9x相比比較少,但某些調試命令可用win98中的一些命令(如win98下的msconfig命令,就可用在windows 2000下); c. 對于windows xp系統,可用的工具主要是msconfig命令; d. 調整電源管理和有關的服務,可以使用的命令是,要“運

29、行”文本框中輸入gpedit.msc來進行; e. 所有操作系統的調試,都可通過控制面板、設備管理器、計算機管理器(windows 9x系統無)來進行系統的調試。 組件文件(包括.dll、.vxd等)的修復 a. 通過添加刪除程序來重新安裝; b. 通過從.cab文件中提取安裝; c. 可用系統文件檢查器(sfc.exe命令)來修復有錯誤的文件; d. 從好的機器上拷貝覆蓋。 檢查系統中的病毒。 建議使用命令行方式下的病毒查殺軟件,并能直接訪問諸如ntfs分區。 2、 設備驅動安裝與配置方面。 主要調整設備驅動程序是否與設備匹配、版本是否合適、相應的設備在驅動程序的作用下能否正常響應。 a.

30、最好先由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特別要求的除外,如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顯示卡驅動、聲卡驅動、非即插即用設備的驅動等),而后考慮強行安裝。這樣有利于判斷設備的好壞; b. 如果有操作系統自帶的驅動,則先使用,仍不能正常或不能滿足應用需要,則使用設備自帶的驅動; c. 更換設備,應先卸載驅動再更換。卸載驅動,可從設備管理器中卸載;再從安全模式下卸載;進而在inf目錄中刪除;最后通過注冊表卸載; d. 更新驅動時,如直接升級有問題,須先卸載再更新。 3、 磁盤狀況方面。 檢查磁盤上的分區是否能訪問、介質是否有損壞、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 可用的調整工具: a. diskmap,方便地找回正確的分區; b. fdisk及fdisk /mdr,檢查分區是否正確及使主引導記錄恢復到原始狀態; c. 當硬盤容量大于64gb時,如果要重新分區或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