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學特征的研究探討_第1頁
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學特征的研究探討_第2頁
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學特征的研究探討_第3頁
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學特征的研究探討_第4頁
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學特征的研究探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OC格式論文,方便您的復制修改刪減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學特征的研究探討(作者:單位:郵編:)【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征,探討其健康教育對策。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法,對2008年6月至 2009年5月入住院38例糖尿病足患者病例進行調查,數據分析用 SPSS軟件包。結果糖尿病足患者年齡為4287歲,男30例,女 8例,原因以年齡,病程,外周動脈血管感染,多發性神經病變為主;平均住院日14.5天。出院后患者定期復查,隨訪。結論糖尿病足發生原因復雜,健康教育應針對糖尿病足的發生原因,采取患者與相關群體健康教育相結合,建立院前、院中、院后健康教育一體化模式, 掌握健康教育技巧,減少糖尿

2、病足的發生。【關鍵詞】糖尿病足 回顧性研究 健康教育Abstract Objective To hand i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and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health education.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June 2008 to May 2009 for 38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was an alyzed using SPS

3、S software package.ResultsThe outcome of diabetic foot patie nts aged 4287 years old.Thirtycases were male,eight female.The reasons were age,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 nfecti on ,po lyn europathy.Theaverage hospitalstay was 14.5 d. Reviewed patie nts after discharge,a nd followed-up.C on clusi on

4、 Thecause ofdiabetic foot iscomplex,health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causes of diabetic foot,use the releva nt groups and patie nts with a comb in ati on of health educatio n,the establishme nt of pre-hospital,the hospital,the hospital integrated model of health education, master health educati

5、on skills,to reduce the in cide nee of diabetic foot.Key words diabetic foot;retrospective study;health educati on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殘的重要 原因,嚴重威脅著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發生足潰瘍或壞疽。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 的1520倍,美國每年的非創傷性截肢患者中約50%是糖尿病患者,在我國這方面的資料很少,截肢很常見,沒有專業的足部護理,非常 少的糖尿病足部專科門診。因此,加強糖尿病足患者的流行病學研究, 發現

6、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采取系統的科學措施,預防糖尿病足的發 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衛生資源的浪費。本文對糖尿病足患 者的流行病學研究如下所述。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新泰市第二人民醫 院收治38例糖尿病足患者,男30例,女8例;年齡4277歲,平 均52.45歲。其中,痊愈28例,好轉8例,截肢2例。1.2研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學回顧性研究,經過統一訓練的專業人員按設計要求進行資料搜集統計,資料來源為患者住院病歷,復診,隨訪記錄。研究項目包括性別、年齡、發病時間就診時間、發病 原因、平均住院日、復診、隨訪情況。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7、。2結果2.1性別年齡特點 糖尿病足的發病年齡趨向老齡化,發病年齡 大多在5567歲之間,男性多于女性,男性患者本組病例 2例截肢 患者,年齡均在60歲以上,均為男性。2.2發病原因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時間長,缺乏正確的控制血 糖的方法,由于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外周動脈病變,動脈粥樣硬化, 血液循環障礙,神經營養性潰瘍導致下肢血栓形成,引起外周動脈及 多發性神經病變。足部皮膚受傷感染,足部護理不當及其他因素是誘 發因素。2.3發病時間 入院前已發生就診者100%,病程5年、10年、 15年者分別占10%,25%,65%。糖尿病的病程越長,臨床表現越 嚴重,越難治愈。2.4就診時間 足部出現紅斑

8、、水皰、潰瘍,分別是24 h、48 h、72 h以上。就診時間越早,發病率越低,好轉率越高。2.5平均住院日 病情越嚴重,住院時間越長。本組病例平均住 院日14.6天。2.6復診時間3個月,6個月。2.7隨訪時間每月1次。3討論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膚因長期高血糖,血液黏稠度增 高,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致使血管內皮損傷,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異 常,使下肢動脈血栓形成,血液循環障礙,神經病變,而發生感覺異 常,合并感染所致的疾病,是引起患者截肢或者殘廢的主要原因1。因此,針對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學特征的研究,對不同層次糖尿病患者, 給予科學的健康教育方法:院前、院中、院外隨訪和糖尿病知識講座 等,給

9、患者制定正確的教育標準,使患者得到及早預防糖尿病足的發 生的有效措施。研究表明:單靠傳統衛生宣教或出院指導,健康講座 等,都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取得理想結果。目前,采用三者有機結合 起來,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社區護理干預 (群體教育、個別指導和跟蹤 隨訪),根據患者特點有計劃地進行,不失為目前糖尿病足患者教育 的好方法。特別對糖尿病患者足潰瘍的確認,并進行早期的治療、教 育和指導,可較好地控制這一嚴重并發癥的發展。 教育和指導內容主 要包括分辨糖尿病足發生的危險因素,向患者講授有關足部保健的知 識及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對足部每日檢查局部皮膚, 有無疼痛、麻木、蒼白厥冷、足背動脈搏動是否減

10、弱,并做完整記錄。3.1糖尿病足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有研究發現,本病發病以中老年男性為主,因這部分患者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一旦發病,不但給患者的家庭生活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 給個人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現較明 顯的心理障礙。因此,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應給予全面的個體和社會 心理干預2。應充分認識到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使患者獲得自理能力,增強戰勝疾病信心,延緩或避免截肢的發生, 提高生活質量。連續性的健康教育是堅持治療的關鍵。隨訪發現,糖 尿病足患者家庭治療時,缺乏專業醫護人員的監督和指導,對疾病的 治療和監測均有較大的隨意性,治療過

11、程易受個人生活習慣、對疾病 的認知、性格及生活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初次診斷治療的患者,缺乏 對疾病治療和不良預后的認識,增加了治療的隨意性,從而影響治療 效果2。因此,連續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預防本病的發展, 使患者 盡早得到科學有效的治療,提供有效保證。還發現,本病多發生在老 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記憶力明顯降低,早期的認知功能嚴重減退, 而且健康教育的效果與患者的記憶和認知能力密切相關。醫護人員對其進行連續反復的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使患者及其家人對疾病治 療的要求、監測的要點、預防及處理的措施、并發癥的防治,形成一 個正確牢固的認知學習過程,反復強化正確的教育方法,其建立健康 的生活方式,

12、促使患者能堅持正確的預防治療方法,獲取有效的防護、 康復知識。3.1.1教育患者科學正確的檢查方法,及早發現糖尿 病足的危險因素 基本檢查包括:(1)仔細觀察雙足皮膚溫度有無升 高,足背動脈搏動強、弱及運動障礙等。(2)評估神經血管及生物學狀態,按壓足趾與足底有無麻木、厥冷、水腫、疼痛,運動障礙1。及早發現危險因素并加以干預;指導患者做好足部護理,積極預防危險 因素,如:雞眼、胼胝、足癬、水皰等,應及時正確治療,切不可自 行修剪及涂擦腐蝕性強的藥物,以免造成皮膚,潰瘍。注意保暖,防 止燙傷,凍傷;避免危險因素:足部發生小破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3) 適當運動,可以改善肢端血液循環,體育活動對糖

13、尿病患者很重要,但對于足病的高危人群,一般應避免雙足過度負重的活動,預防外傷, 給予被動運動可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 緩解休息痛、間歇性跛行等癥 狀。(4)注意趾間皮膚清潔干燥,洗腳后最好用柔軟的干毛巾輕輕擦干 足部及趾間皮膚,再涂上保養乳液,防止發生干燥皸裂等。(5)選擇合適 鞋類:合適的鞋可減少部異常受壓,避免足部皮膚受壓,破潰。鞋、 襪要清潔、柔軟、通氣性好,每次穿鞋前要檢查鞋內有無異物,防止 異物摩擦損傷皮膚。(6)當足部缺血需臥床時,要注意足底和內外踝的 保護,可使用支架或海綿襯墊,避免壓迫造成褥瘡。為防止下肢肌肉萎 縮,每日進行被動鍛煉,或肌肉收縮訓練,并進行下肢、足部酒精按摩, 以

14、促進下肢血液循環3。3.1.2定期的訪視 是保證正確實施預防診療的有效措施該疾病需積極防治,隨時監控,長期的綜合預防,必須由患者自己或陪人 實施,是否遵醫囑治療直接影響其預后效果。 由于治療環境由醫院改 變為家庭的生活場所,患者的治療將受到不同時期、不同情境的生活 因素的影響,糖尿病足患者出院后,患者的遵醫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 低,從而影響療效2。堅持定期的家訪,除做好疾病知識教育外,還 對患者的正確用藥和監測有及時的指導,警示作用,加強患者參與的 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的遵醫率。3.1.3定期復診 定期復診是使糖尿病足得以早診斷、 早治療的 有效方法。糖尿病足的治療時間較長。糖尿病足患者,應

15、根據血糖控 制情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確定治療的有效性,及時進行相關治 療方案的調整。通過專科復診查體可使患者得以早期診斷和早期治 療,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3.2積極進行糖尿病足病因的治療教育研究發現糖尿病足的發病原因復雜,主要是長期血糖升高導致的血液黏稠,引起的多因素所致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細胞營養壞死性壞死。因此,堅持病因 治療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包括:(1)飲食的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均 給予糖尿病飲食,理想的飲食,控制應保證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能 夠均衡地攝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增加高蛋白飲食攝入,并盡 可能地使體重保持在正常范圍之內。指導患者根據糖尿病的飲食治療 原則

16、,注意食物中水、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及鉻、鋅等微量元 素的攝取,教會患者如何在清淡少油的情況下,盡量把食物做得色、 香味俱佳,告訴患者,勿暴飲暴食,應少食多餐。(2)加強血糖監測:發生足潰瘍的危險性及足潰瘍的發展均與血糖密切相關,血糖值是干預有效與否最敏感的指標。血糖監測的時間應包括空腹血糖、 三餐前 30 min血糖,三餐后2 h血糖,及10 pm血糖,必要時加測凌晨1 3時的血糖等,可使用便攜式快速血糖儀監測睡前血糖。監測的目的 在于幫助患者鑒別血糖的濃度,及時采取措施,調整治療方案。監測血糖時,患者要保持情緒穩定,防止情緒波動影響血糖的穩定。指導正確用藥。從研究發現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原因是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大多是老年患者,用藥的依從性差,正確指導用藥的方法和 種類非常關鍵,我們主張應用胰島素泵注入胰島素的方法, 對機體創 傷性小,修復快,痛苦小,經濟實惠,用藥劑量準確,效果理想。藥 物種類以諾和銳為主。(4)注射部位的選擇。由于注射部位、注射深 度等因素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而各部位皮下組織,胰島素吸收率的 變化不同,血糖濃度波動的明顯。我們采取腹前壁臍周二橫指處皮下 置管為較理想的部位。但須指導患者經常檢查并更換導管及置管部 位,感到疼痛不適及顏色改變應避免在該部位注射胰島素并更換部 位。也可應用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生產的諾和筆。本研究由于各種條件所限,病例數較少,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