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通信原理教學大綱_第1頁
現代通信原理教學大綱_第2頁
現代通信原理教學大綱_第3頁
現代通信原理教學大綱_第4頁
現代通信原理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代通信原理教學大綱開課系:信息工程系適用專業及學生層次:初中起點學時:們2 2學時先修課:數學、電工基礎、電子電路后續課:現代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現代交換技術推薦教材及參考教材:現代通信原理(第2 2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編寫人:XXXXXX一、說明仁課程的性質和內容本課程是通訊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通訊專業的必修課程。本課程主要研究各種現代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方法 及傳輸性息能。2 2、課程的任務和要求通過本科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現代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 模型、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對實際物理問題建立相應的 數學模型,通過對模型進行數學分析來解決實際物理問題。3 3、教學

2、中應注意的問題第一,根據企業的需要,確定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第二,教學中應時刻充實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二、學時分配表章節內容總課時講授實訓第一章序論5 55 5通信的概念及其發展簡史1 11 11.1.11.1.1通信的定義1.1.21.1.2通信的方式1.1.31.1.3通信的發展史2 22 2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1.2.11.2.1信息、信號及分類1.2.21.2.2通信系統的構成1.2.31.2.3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通信的頻段劃分現代通信的發展方向1 11 11 11 1第二章模擬調制系統15159 96 6調制的功能及分類1 11 11 12.1.12.1.1調

3、制的功能2.1.22.1.2調制的分類線性調制系統4 42 22 22.2. 2.12.1常規雙邊帶調制系統2.2. 2.22.2抑制載波的雙邊帶調制2.2. 2.32.3單邊帶調制和殘留邊帶調 制4 42 22 2非線性調制系統2.2. 3.13.1 一般概念2 22 22.2. 3.23.2頻率調制2.2. 3.33.3相位調制2 2模擬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4 42 22.2. 4.14.1線性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2.4.22.4.2非線性調制系統的抗噪聲 性能調頻立體聲廣播系統簡介2.2. 5.15.1立體聲廣播系統概述2.2. 5.25.2導頻制立體苣調頻廣播原 理2.2. 5.35.

4、3 AM-FMAM-FM立體聲調頻廣播發射 系統激勵器第三章數字基帶調制與傳輸222220202 2數字基帶信號的碼型及其功率 譜3.1.13.1.1二元碼3.1.23.1.2差分碼3.1.33.1.3非歸零單極性碼的功率譜4 44 43.1.43.1.4非歸零雙極性碼的功率譜3.1.53.1.5偽三元碼及其功率譜脈沖編碼調制(PCMPCM)4 44 43.3. 2.12.1抽樣和抽樣定理2 21 13.3. 2.22.2量化2 22 2有線電視廣播系統簡介3.3. 8.18.1有線電視簡介3.3. 8.28.2有線電視信號3.3. 8.38.3電視信號傳輸3.3. 8.48.4有線電視系統第

5、四章數字頻帶調制222214148 8幅度鍵控ASKASK系統4 42 22 2頻移鍵控FSKFSK系統4 42 22 24.4. 2.12.1頻移鍵控FSKFSK4.4. 2.22.2頻移鍵控FSKFSK的解調4.4. 2.32.3相位連續的頻移鍵控CPFSKCPFSK4.4. 2.42.4MSKMSK與GMSKGMSK調制系統4 42 22 2相移鍵控PSKPSK系統4.4. 3.13.1絕對相移鍵控PSKPSK4.4. 3.23.2絕對相移鍵控PSKPSK的解調4.4. 3.33.3二進制相對相移鍵控2DPSK2DPSK4 44 44.4. 3.43.4相對相移鍵控DPSKDPSK的解調

6、QPSKQPSK系統2 22 24.4.14.4.1QPSKQPSK、QDPSKQDPSK 調制4.4.24.4.2QPSKQPSK、QDPSKQDPSK 的解調4 42 22 2多元數字頻帶調制4.4. 5.15.1多電平調幅MASKMASK4.4. 5.25.2其他多元調制方式數字電視系統4.4. 6.16.1數字電視簡介4.4. 6.26.2數字電視傳輸4.4. 6.36.3數字電視編碼4.4. 6.46.4數字電視機頂盒第五章信道復用121210102 2通信信道概述4 42 22 25.1.15.1.1信道定義5.1.25.1.2傳輸媒介頻率復用FDMFDM2 22 2時分復用TDM

7、TDM復合調制與多級調制系統6 66 6多址通信方式5.5. 5.15.1頻分多址(FDMAFDMA)方式5.5. 5.25.2時分多址(TDMATDMA)方式5.5. 5.35.3碼分多址(CDMACDMA)方式5.5. 5.45.4混合多址方式4 44 4CDMACDMA蜂窩移動通信系統5.6.15.6.1 CDMACDMA系統的基本原理5.5. 6.26.2 CDMACDMA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5.5. 6.6. 3 3 CDMACDMA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5.5. 6.6.4 4 CDMACDMA 標準第六章編碼技術14141414信源編碼2 22 26.1.16.1.1信息的度量6.1

8、.26.1.2信源編碼信道容量與香農公式2 22 2信道編碼2 22 26.6. 3.13.1差錯控制原理6.6. 3.23.2碼重與碼距6.6. 3.33.3幾種常用的差錯控制碼2 22 2線性分組碼6.4.16.4.16.4.26.4.2線性分組碼的定義及性質 生成矩陣G G和監督矩陣H H4 44 46.4.36.4.3漢明碼循環碼6.6. 5.15.1循環碼的特點6.6. 5.25.2循環碼的生成多項式2 22 26.6. 5.35.3循環碼的編碼過程6.6. 5.45.4循環碼的編碼電路6.6. 5.55.5循環碼的譯碼小靈通PASPAS通信系統6.6. 6.16.1PASPAS系統

9、簡介6.6. 6.26.2PASPAS系統的關鍵技術6.6. 6.36.3PASPAS的鑒權和漫游6.6. 6.46.4PASPAS基站6.6. 6.56.5手機(PS)(PS)第七章最佳接收機12121212最大輸出信噪比準則和匹配濾 波接收機7.1.7.1.1 1最大輸出信噪比準則7.1.27.1.2匹配濾波器的傳遞函數H(f)H(f)7.1.37.1.3匹配濾波器的沖激響應6 66 6h(t)h(t)2 22 27.1.47.1.4匹配濾波器的輸出波形SO(t)SO(t)7.1.57.1.5最大輸出信噪比接收2 22 2最小均方誤差接收機最小錯誤概率接收最大后驗概率接收GSMGSM蜂窩移

10、動無線通信系統7.7. 5.15.1 GSMGSM移動通信系統網絡結構7.7. 5.25.2 GSMGSM工作原理7.7. 5.35.3 GSMGSM移動臺(手機)7.7. 5.45.4 GSMGSM的短消息業務2 22 2第八章同步原理10101010載波同步2 22 28.1.18.1.1直接法8.1.28.1.2插入導頻法8.1.38.1.3載波同步系統的性能 位同步8.8. 2.12.1外同步法8.8. 2.22.2直接法2 22 28.8. 2.32.3位同步系統的性能 群同步8.8. 3.13.1連貫插入法2 22 28.8. 3.23.2間隔式插入法8.8. 3.33.3群同步系

11、統的性能8.8. 3.43.4群同步的保護網同步2 22 28.8. 4.14.1主從同步法8.8. 4.24.2彼此同步法8.8. 4.34.3碼速調整法8.8. 4.44.4水庫法GPRSGPRS移動通信系統2 22 28.5.18.5.1GPRSGPRS 簡介8.5.28.5.2GPRSGPRS天線網絡結構8.5.38.5.3GPRSGPRS系統綜述合計112112三、課程內容與教學要求第一章 序論教學要求(1)(1)了解通信的概念(2)(2)了解模擬通信系統和數字通信系統的組成,了解通信的方式。(3)(3)掌握通信系統性能度量的指標。(4)(4)了解通信的頻段劃分,了解通信的發展方向。

12、教學內容(1)(1)通信的概念,通信的方式。(2)(2)通信系統的組成和分類,衡量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3)(3)通信頻段劃分(4)(4)通信的發展方向第二章模擬調制系統教學要求(1)(1)了解調制的功能及分類(2)(2)掌握線性調制原理與非線性調制原理(3)(3)掌握線性調制與非線性調制的抗噪聲性能教學內容(1)(1)調制的功能及分類(2)(2)線性調制系統:AMAM、DSBDSB、SSBSSB VSBVSB的調制原理(3)(3)非線性調制系統:頻率調制FMFM、相位調制PMPM(4)(4)模擬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教學建議通過超外差式收音機,通透講解AMAM、FMFM的特點第三章數字基帶調

13、制與傳輸教學要求(1)(1)掌握數字基帶信號的碼型(2)(2)掌握脈沖編碼調制(PCM)(PCM)基本原理、抽樣定理、量化理論、編碼理論(3)(3)了解均勻量化和非均勻量化的原理,掌握A A律1313折線編碼方 法。(4)(4)了解PCMPCM系統抗噪聲性能、AMAM、DPCMDPCM系統原理(5)(5)掌握無碼間串擾的時域、頻域條件及傳輸波形。 教學內容(1)(1)數字基帶信號的碼型(2)(2)脈沖編碼調制(3)(3)差分編碼調制(4)(4)增量調制(5)(5)數字基帶傳輸系統及其誤碼率(6)(6)信道均衡及部分響應系統原理(7)(7)有線電視廣播系統簡介第四章 數字頻帶調制教學要求(1)(

14、1)掌握ASKASK、FSKFSK、PSKPSK、DPSKDPSK調制與解調原理(2)(2)了解QPSKQPSK系統原理(3)(3)了解多元數字頻帶調制(4)(4)了解數字電視系統教學內容(1)(1)ASKASK、FSKFSK、PSKPSK 系統(2)(2)QPSKQPSK 系統(3)(3)多元數字頻帶調制(4)(4)數字電視系統教學建議通過數字電視機頂盒清晰了解數字電視系統第五章信道復用教學要求(1)(1)掌握通信信道定義及分類(2)(2)掌握頻率復用、時分復用原理(3)(3)掌握多址通信方式(4)(4)了解CDMACDMA移動通信系統 教學內容(1)(1)通信信道概述(2)(2)頻率復用、

15、時分復用(3)(3)復合調制與多級調制系統(4)(4)多址通信方式(5)(5)CDMACDMA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教學建議用實物展示加強學生對信道分類的理解。第六章編碼技術教學要求(1)(1)了解常用的信源與信道編碼、循環碼(2)(2)熟悉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3)(3)掌握線性分組碼的基本原理及編碼方法(4)(4)了解小靈通通信系統教學內容(1)(1)信源編碼(2)(2)信道容量與香農公式(3)(3)信道編碼(4)(4)線性分組碼(5)(5)循環碼(6)(6)小靈通通信系統第七章 最佳接收機教學要求(1)(1)了解最大輸出信噪比準則和匹配濾波接收機特性(2)(2)了解最小錯誤概率接收及最大后驗概率接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