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運動》(教案)_第1頁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運動》(教案)_第2頁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運動》(教案)_第3頁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運動》(教案)_第4頁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運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3地球的自轉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認識和掌握地球自轉方向、周期、速度、區分恒星h和太陽h掌 握自轉角速度、線速度等。2 .過程與方法學生結合相關示意圖概括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 問題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科學宇宙觀,培養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觀,理解事物是相互 聯系的、發展變化的,提高自己的地理文化素養,培養他們對地理學習的興 趣及熱情。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 .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速度2 .太陽自轉的地理意義難點:1.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速度三、教學方法本節內容抽象,重難點較多,且無法直觀地感知到地球的運動,必須通過一 些地理現象

2、和借助其他天體的視運動來分析推理。在學習活動中,對知識、邏輯 思維、空間想象、探究能力的要求高,學生學習起來是有一定困難的。需要學生 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與聯想能力,將靜態與動態、時間與空間要素有機結合,才能 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采用演示法、情境法、圖解法、畫圖法, 演示加強學生的認識。這樣將教材靜態信息加工成動態信息,化抽象為具體調動 學生多種感官,以生動直觀的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突破難點。四、教學過程1、設問質疑,導入新課【設疑導入】我們的地球為什么不是正球型呢?古詩句“坐地h行八萬里, 巡天遙看一天河”【總結講解】“坐地fi行八萬里”這種說法要辯證的對待,苦位于赤道地區

3、說法很正確,但對于江西而言卻是很不科學的。學完本節內容,同學們便會知道 問題的原因,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13,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地球的自轉2、類比情境,剖析問題【新課講究】初中時,我們曾學過一些地球的運動知識,我們知道,地球的 運動形式有內轉、公轉的兩種形式。現在我們先來了解地球的自轉【板書】一、地球自轉的特征1、地球內轉的定義(讓學生自己波動地球儀,觀察地球自轉方向)【提問】地球儀在繞著什么中心轉動呢?地軸就是自轉軸,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在地球中直的有這么一根 軸嗎?【講解】正確。地軸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地球的內部實際上沒有這么一根軸。 我們把地球繞其內轉軸的旋轉運動叫做一地球自轉。

4、那么,地球自轉方向是怎 么樣的呢?(自東向西旋轉)所以,我們看到h月星辰都是東升西落,下面從不同的角度看地球內轉。(從不同角度演示地球儀由轉)請同學們描述地球自西向東轉。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轉動。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轉動。側面北極再看,向西向東旋轉【板書】地球自轉方向側視:自西向東俯視:北極俯視一逆時針南極俯視一順時針記憶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地軸,指向北極星,四指為自轉 方向2、自轉周期【提問】假如今晚8時在某一地點看到某一顆恒星,明晚要在同一地點看到 同一顆恒星應在什么時刻去看到呢?【總結】由于在計算周期時,選定的參考點不同,一 h的時間長度和名稱略 有差別,分別是太陽

5、h和恒星h【板書】太陽h:是指連續兩次看到太陽的時間間隔,時間是24小時,是我們平常 所使用的時間恒星h:連續兩次看到同一恒星的時間間隔,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太陽h恒星h=3分56秒這樣說可能同學們還很難區分太陽h和恒星h是吧?那我們請一位同學上 來和老師一起做一個小游戲,來區分太陽h和恒星【游戲】安排一個同學上臺,充當太陽,老師自己當地球,首先面對太陽, 然后地球繞著太陽一邊內轉一邊公轉,肯轉一周360度后問學生,老師是否還對 著太陽,讓他們向主思考,老師邊轉邊講解。【得出結論】地球自轉一周360度后并不是對著太陽,沒看到太陽,所以太 陽h是比太陽百轉360度所用的時間更短。太陽h是24

6、小時,地球自轉一周是 24小時。又因為當以遙遠的恒星當參考物時,可以忽略地球的公轉,所以一個 恒星h就是地球自轉一圈360度所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太陽h恒星h=3分56秒【過渡】任何一種圓周運動,總離不開角速度和線速度。下面我們來探究一 下地球內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看書引導】請同學們看p14圖1.16,思考地球內轉的線速度有什么變化規 律,角速度有什么變化規律,南北極點的角速度和線速度是多少?【板書】角速度和線速度根據自轉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多少?回答15 /小時非常正確,地球表面除南北兩極外,任何地點臼轉角速度都是一樣的。根據 360 /24小時來推算,地球自轉角速度

7、大約15 /小時,1 /4分鐘,1 /4秒。 但南北極點無角速度,及南北極點角速度為零。線速度是隨著緯度升高而減小v=v0*cos“ (v0:赤道線速度a:緯度)3、創設情境,鞏固提高【情境1】人們h出而作h入而息的作息時間來說明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情境2】炮彈偏離目標來說明水平運動的物體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情境3賓館里的時鐘顯示不同的時刻來說明同一時刻不用經度的地方有不同 的地方時【課后探究】自己動腦創建一個可以證明地球自轉的實驗,例如:運用一個裝滿 水的臉盆,放在水平且不易震動的地方,待水平靜之后往水盆里放置一根木質牙 簽,在牙簽的一段做好標記,并記好牙簽位置,等過幾個小時再去觀察,就

8、會發 現牙簽的位置已經轉動了一個角度。4、布置練習,回顧新知發射同步衛星與地球內轉線速度密切相關,據此分析,1、下列發射場最有利于發射衛星的是0a、拜科努爾(46 n) b、肯尼迪(28 n)b、c、酒泉(40 n) d、庫(5 n)2、地球同步衛星的繞地運行速度與地面對應點的內轉速度比較,他們是0a、角速度線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線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線速度相同3、北京和香港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相比較,正確的是0a、兩地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同b、兩地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第6頁/共8頁c、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北京小于香港d、角速度相同,線速度北京大于香港4、行駛的帆船,線速度最大的地方是()a、船的最前端b、船的最末端c、船的底部d、桅桿的頂端答案:d、c、c、d五、板書設計第三節地球的運動一、地球自轉的叁本特征1、地球自轉的定義:2、地球自轉方向:3、地球自轉周期:4、地球自轉速度: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六、教學反思本節課運用了實驗探究法。肯然地理屬于內然科學,自然科學中的很多規律 都是可以通過實驗驗證的,地球的內轉運動就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