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概論模擬試題_第1頁
文學概論模擬試題_第2頁
文學概論模擬試題_第3頁
文學概論模擬試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填空題(20分,每小題1分)1.依據沖突性質,戲劇可分為、。2依據表現形式,詩歌可分為、。3抒情作品的三個結構要素是、。4 .構成文學敘事的三方面涵義是、。5英加登的“文本五層面”說是指、6.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劇六因是指、 想7.文學話語活動的五要素包括、。 &審美意識形態的復雜組合包括、。9 .常見的風格形態分類包括、。 放文學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一、概念題(10分,每小題2分)1.文學文本:1.文學文本又稱本文,是指由作者寫成而有待于閱讀的單個文學作品本身, 它是包含完整意義的實際語言形態和形象系統,也是一個由表及里的多層次審美結構。2陌生化:2 陌生化是指俄國形式主義對于語言的阻拒性、

2、反常性的強調,它意在打破人 們在經驗中形成的慣常化、 自動化反應,使人重新關注周圍的世界, 帶著驚奇的眼光和詩意 的感覺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學性藝術性的真正源泉。3.期待視野:3.期待視野是作為接受主體的讀者在閱讀之先或之中,基于個人和社會的復雜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個既成的心理結構圖式。4 原型:4 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對藝術客體的解釋,是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原型是 一切心理反應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驗形式,這種形式是人類遠古生活的遺跡,是重復了億萬次的那些典型經驗的積淀和濃縮。它是悠遠的歷史起點。5.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5.即通過主體的活動, 把自己的本質力量 (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體現在客體

3、當中,使客體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和展示。1 悲劇、喜劇、正劇2 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3聲音、畫面、情感經驗4. 敘述內容、敘述話語、敘述動作、。5.聲音、意義、世界、觀點、形而上、。6.形象、性格、情節、言詞、歌曲、思7.說話人、受話人、本文、溝通、語境8. 無功利與功利、形象與理性、情感與認識9.簡約與繁豐、剛健與柔婉、平淡與絢爛、謹嚴與疏10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三塊基石是、。10.對象化理論、意識形態論、藝術生產論11中國古代文論的心理學觀點主要有、。11.虛靜說、神思說、妙悟說、性靈說12人類文學傳播的三個階段包括、。12. 口頭傳播、文字傳播、電子傳播13.王國維把文學意境分為、。

4、13.有我之境、無我之境14馬克思主義的批評標準是、。14.美學觀點、歷史觀點.文學接受對象的文化屬性包括、15. 認識屬性、審美屬性、文化價值16. 常見的批評文體包括、。16.論文、點評、隨筆、序跋17. 文學風格形成的客觀因素包括、。17.時代精神、民族傳統、地域風情18. _ 故事行動序列的典型形式有 、_。18.首尾接續式、中間包含式、左右并聯式19._ 三國時期王弼關于本文層次的說法是 、_。19.言、象、意20. _ 文學創作的一般過程包括 、_。20.生活積累、藝術構思、物化傳達三、選擇題(20分,每小題2分)(在正確的題號上打“V”)1.2.3.4 .5 .6.7.&9.10

5、.1.歷史上關于雅與俗的兩種表述方式是:寓莊于諧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文以載道2 .文學抒情在本質上屬于:現實評價自我表現審美體驗情感宣泄藝術形式3 .文學閱讀活動對讀者的要求是 :期待視野對話欲望思想正確情感豐富見仁見智4 .依據手段和材料,藝術可分為:表演藝術造型藝術綜合藝術影視藝術語言藝術5 .現實主義的基本特征是:關注現實細節真實反映本質排斥理想反對虛構6 文學批評的藝術標準包括:真實程度文體形式形象特征意蘊內涵政治傾向7 作為文學最本質的特征是:文字的科學文章的學問文化的載體語言的藝術抒情的方式&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相同點是:源于生活細節真實手法夸張反映本質表現情感9 文學典型的藝

6、術魅力實質上是在于:真實性科學性新穎性誠摯性蘊藉性10.文學批評的正確態度是: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藝術民主批評作家炒作作品四、 簡答題(30分,每小題10分)1 簡述文學概念三種含義的具體內涵。1 文學概念的三種含義:廣義文學、狹義文學、折中義文學。廣義的文學是作為文化的載體,文學作為文化的基本含義是:1、理解文學首先必須建立一個開闊的文化視野;2、文學發展是人類文化積淀的歷史結果; 3、文學現象歸根到底是某一 文化形態的體現。狹義的文學是作為審美的對象;文學作為審美的基本含義是:1、文辭華美,“達意達得好,表情表得妙”;2、對激情的體驗和調動; 3、文學作為一種詩意的表達。折中義的文學是作為慣例

7、的規范;慣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現形象的世界;其次,傳 達完整的意義;再次,蘊含特殊的意味。2 簡述文學意境的含義及其特征。2 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 審美想象空間。特征: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意境的產生同莊禪精神的影響以及 色空觀念的催化有很大關系。3 簡述文學接受中的共鳴及其原因。3 共鳴是指人們在文學接受的高潮階段所產生的同作品表現的思想感情相通、類似或交流 融匯的思想感情活動, 其要點有二:一是讀者與作品之間的感應與交流,二是不同讀者面對同一作品時的共識; 產生共鳴的原因有: 讀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優秀作品表現了人

8、類的共同美,讀者人生體驗與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體心理的同構。五、 論述題(20分,要點闡述10分,舉例論證10分)以具體作品為例,論述文學風格及其成因,并比較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在題材、意境、語言、美感和形態上的區別。04年本科期末考試文學概論(a)答案要點五、論述題文學風格就是作家創作個性與具體話語情境造成的相對穩定的整體話語特色。創作個性是作家個人的獨特的世界觀、藝術觀、審美趣味、藝術才能及氣質稟賦等因素綜合形成的一種相 對穩定的性格特征,它制約著風格的形成; 風格是作家創作個性與話語情境結合的產物,只能通過具體的話語情境表現出來;創作個性與話語情境總是產生于一定的時代、民族

9、、地域之中,是特定文化精神的修辭表達。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的區別:在題材上,一為重大事件,一為日常生活;在意境上,一為雄渾壯闊,一為優雅嫵媚;在語言上,一為勁健有力,一為 婉轉曲折;在美感上,一為崇高振奮,一為從容自在;在形態上,一為動態粗獷,一為靜態 細膩。文學概論試題及答案一、 概念題(10分,每小題2分)1 文學:2 藝術真實:3 文學性:4 .敘述頻率:5.文學消費:二、 填空題(20分,每小題1分)1 作為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來源的三位哲人是、。2艾布拉姆斯的文學四要素包括、。3 .亞里士多德認為詩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種 _、_、_。4 .英加登的文本五層面說是指 _、_、 _、_、_。5

10、.人類文學傳播的三個階段是、二6 .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發展的兩條路線是 _、 _。7 .王國維把文學意境分為、。&文藝學的三個分支是、。9 .關于文藝起源的主要觀點有、。10.文學批評的多種形態包括、。11 .故事行動序歹U的典型形式有 _、_、 _。12. _ 抒情作品的三個結構要素是 、。13._ 歷史上的主要悲劇類型有 、 、。14. _ 文學期待視野的三個層次是 、。15. _ 發展社會主義文學的“二為”方向是 、_。16 .常見的批評文體包括 _、 _、 _、_。17._ 依據表演方式,戲劇可分為 、。18. _ 依據形式劃分,詩歌可分為 、。19. 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批評標準是、。20

11、. 文學接受發生的主體因素包括、。三、選擇題(20分,每小題2分)(在正確的題號上打“V”)1.現實主義的基本特征是:關注現實細節真實反映本質排斥理想反對虛構2 .文學抒情在本質上屬于:現實評價自我表現審美體驗情感宣泄藝術形式3 .作為文學最本質的特征是:文字的科學文章的學問文化的載體語言的藝術抒情的方式4 .表現文學風格的具體話語情境包括:詞語運用體裁選擇結構安排形象創造社會狀況5 .藝術靈感的主要特征包括:突發性直覺性迷狂性情感性創造性6 .文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表現在:反映對象反映方式作用特點材料來源思維形式7 .依據作品內容,詩歌可分為:自由詩抒情詩格律詩敘事詩哲理詩&文學閱讀活動對讀者

12、的要求是 :期待視野對話欲望思想正確情感豐富見仁見智9 .俄國形式主義文論提出的主要理論觀點有:文學性陌生化本體論細讀法主體論10.作者中心論強調的主要方面是:主體心靈作家經歷個性氣質讀者反應藝術天才四、簡答題(30分,每小題10分)1 .簡述影響文學發展的上層建筑諸因素的具體制約關系。2 .簡述文學意蘊三個層面(歷史、哲學、審美)的具體含義。3 .簡述文學接受中的共鳴及其原因。四、簡答題1.影響文學發展的上層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道德、哲學、宗教,它們對文學的影響更為 直接,文學發展是在諸多因素的“合力”中進行的。政治影響:(1)制度、政策對于推動或扼殺文學的巨大作用;(2)特定的政治思想對文

13、學思想的深刻介入;(3)統治者的個人好惡對于文學的有力影響。道德影響:(1)道德觀念是評價文學的基本尺度;(2)道德沖突是文學的魅力之所在;(3)道德評價與歷史評價的矛盾。哲學影響:(1)哲學思潮深刻影響文學面貌;(2)哲學精神影響作家對生活的理解;(3 )哲學意識表達是作品獲得深刻性的條件之一。宗教影響: (1 )思考彼岸影響文學思維層次; (2)想象方式啟迪文學運思 境界;(3)思維方式影響文學批評觀念。2 文學意蘊層面,是指本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種內容所呈現的豐富意味,一般又可 分出三個層面:(1)歷史內容層:作為生活的折光、作為文化的積淀、作為詩意的表現;(2)哲學意味層:作者對人

14、生真諦的刻骨銘心的體驗、作品中深藏的超越時空的永恒的人生精義、讀者所悟到的可喻不可說的生命的靈境;(3)審美意蘊層:感官的愉悅、體驗的豐富、生命的激情。3 共鳴是指人們在文學接受的高潮階段所產生的同作品表現的思想感情相通、類似或交流融匯的思想感情活動, 其要點有二:一是讀者與作品之間的感應與交流, 二是不同讀者面對 同一作品時的共識; 產生共鳴的原因有: 讀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 優秀作品表現了人 類的共同美,讀者人生體驗與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體心理的同構。五、論述題(20分,要點闡述10分,舉例論證10分)通過對具體文學形象的分析,請描述一下文學典型的美學特征,并指出該典

15、型在文學史上的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五、論述題典型是文學話語系統中顯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的美學特征首先在于其特征性,即外在形象的極其生動、獨特,內在本質的及其豐富、深刻,既有總體性格特征,又有局部細 節特征;典型的另一美學特征在于其藝術魅力,外在表現上是其強大的吸引力,內在實質則是其真實性、新穎性、誠摯性和蘊藉性所造成。偉大的文學典型通常都是在文學史上獨一無 二的創造,是既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的“這一個”04年本科期末考試文學概論(b)答案要點一、概念題1 文學是顯現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2 藝術真實是對生活真實進行概括和提煉而形成的正確反映了生活本質的形象圖景,它以 生活真實為源

16、泉,又高于普通的實際生活。3 文學性是俄國形式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認為文學研究的真正對象是作品的形式價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即特異性。4 敘述頻率是指本文話語與故事內容的重復關系。包括兩個基本類型:事件的重復與話語 的重復。前者是指某一類型的事件反復出現;后者是指對一個事件的反復敘述。5 文學消費在廣義上是指人們用文學作品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過程,也即文學閱讀或欣賞;在狹義上則是指近代以來在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條件下,人們把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而對它的購買、閱讀以及傳播行為,它是文學生產的最終完成。二、填空題1.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2 .世界、作家、作品、讀者3 .已有的事、或有的事、應有的事4 聲音、意義、世界、觀點、形而上5.口頭傳播、文字傳播、電子傳播6 科學主義、人文主義7 有我之境、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