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自行車編圈步驟_第1頁
山地自行車編圈步驟_第2頁
山地自行車編圈步驟_第3頁
山地自行車編圈步驟_第4頁
山地自行車編圈步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輪圈的組裝1、基本工具與材料 (1)工具l 輻條冒專用起子 l 輻條扳手 l 輪圈校正臺 l 輪圈碟型對稱規 l 輻條張力器 4、調整車圈工作原理 車手在踩踏時,不斷地將壓力施予輪組。而定期的對輪組校正,可令輪框側壁保持筆直運轉。轉動“車輻條帽”,連接車輻條末端的一顆內牙螺母,可提高或降低車輻條張力。雖然我們常說:“拉緊車輻”,實際操作的卻是車輻條帽,而非車輻。轉動輻條帽需要由輻條扳手。 調整輪組的偏擺,選擇正確尺寸的輻條扳手尤為重要。車輻條帽通常使用軟質金屬制成,例如銅和鋁。輻條帽通常是正方形,有著不同尺寸。輻條扳手的尺寸即使是稍微過大,都不會輕易摧毀輻條帽,將四個角磨成圓邊。購買正確的

2、扳手,盡量挑選套入輻條帽之后,間隙最小。 某些款式的車輻條有著特殊的造型或尺寸,需要從原廠獲取。如隱藏于輪框內部的輻條帽,有正方形或六角形。 觀察輪框在旋轉時的偏擺幅度,這時需要觀察一支穩定的指示器作為參考點。輪組校正臺(平圈架)的觸規猶如游標卡尺,使用更容易,是判斷輪框擺幅的依據,能夠提升調校輪框的工作效率。若無平圈架,可以利用車架,以剎車皮作為參考點, 進行輪框的調整,有四個基本面向:側向、徑向、正心以及張力。一個完善的調整輪組,必須四個面向都很平均的輪組,才能發揮最佳性能。 A、側向偏擺的調整方法: 側向(軸向)偏擺,也稱輪圈偏擺,隨著輪組的旋轉,輪框會左右搖晃,是最常處理的輪組校正項目

3、。 觀察剎車皮與輪框的間隙,很容易判斷輪框是否偏擺,拉緊或放松輻條,可以控制輪框區段的側向擺幅。一般來說,經驗不足的技師在校正偏擺時,應該先緊輻條帽。因為提升輻條張力,對控制輪框擺幅效果較為顯著。輪框側壁的擺幅受質量因素的影響,不一定是完美筆直的保持零偏擺,一般常用的側向擺幅在1mm以內,而且在用力踏蹬騎行時輪圈不會松散而摩擦車閘皮,即可屬正常。此類調整關乎剎車夾器的設定,嚴重的偏擺會磨到剎車皮,甚至外胎會磨到車架或前叉。B、徑向偏擺的調整方法: 即垂直誤差,如果輪組的真圓度不夠, 輪框旋轉時,輪框與花鼓的距離從側面觀察,輪框會隨著旋轉而上下跳,騎行時輪組每轉一圈跳動一下,高速度時震動的更加厲

4、害,甚至無法扶住車把,嚴重地影響速度。遠離花鼓的輪框區域段稱為“高點”,靠近花鼓的輪框區段稱為“低點”。拉緊來自花鼓耳兩側的輻條,能將高點的輪框區域段向花鼓拉近。放松來自花鼓耳兩側的車輻條,能夠讓低點的輪框區段遠離花鼓。校正徑向偏擺,高點與低點必須兩者兼顧。成對處理相鄰的輻條,一支來自左耳花鼓耳,一支來自右花鼓耳,才能避免輪框的側向精準度受影響。然而,每次校正徑向偏擺之后,都要重新檢查側向。(1)將觸規緊貼輪框外緣;(2)緩慢旋轉輪組,觀察輪框外緣,尋找觸規稍微磨檫之處。此即花鼓與輪框的最長半徑,即最高點;(3)將輪框停在磨檫磨擦處,來回轉動,尋找高點的中心,此區段的車輻條需要縮短。(4)在高

5、點的中心,成對旋緊車輻條,從1/2圈開始,等量旋緊來自左右花鼓耳的輻條;(5)來回轉動輪組,檢查調校過的輪框區段。若有需要,重復調校;(6)收窄觸規,旋轉輪組,尋找下一個高點。成對旋緊車輻條,以縮短輪框到花鼓的距離;(7)徑向校正三處之后,檢查側向偏擺,先排除側向偏擺,再繼續校正徑向;(8)高點調校后,可能只剩低點。排除低點,要防松車輻條。旋轉輪組,移動觸規,令輪框輕松地連續磨檫,未磨檫之處,即為低點,此區段的車輻條需要拉長。找出最低點的中心;(9)在低點的中心,成對防松車輻條。車輻條必須相鄰,一左一右來自不同側的花鼓耳;(10)旋轉輪組,處理其它的低點,偶爾檢查、校正側向偏擺;(11)檢查真

6、圓度的容許值。收窄觸規至幾乎磨檫輪框。緩慢旋轉輪組,觀察觸規與輪框的最大間隙,此即徑向的最大偏擺。如果擺幅小于1mm,可謂之正常;(12)再次檢查與校正側向偏擺; 若輪框在騎行或運輸過程,因撞擊而損毀或變形,可能無法調校的得非常精準。如果輪框某個區域段朝向花鼓凹陷,而該區段的車輻條呈現松弛的狀態,說明輪框已經變形,不能修復,建議更換輪框或輪組。C、正心的調整方法: 輪框中心線是否在前叉或車架后三角的中央,才能使前后輪沿著同一條直線前行。如果輪框偏向前叉或車架的左或右,會造成騎行操控困難與騎行費力等問題。 改變車輻條張力,可令輪框重疊車架中心緣。調校正心的原則是:來自花鼓左耳的車輻條張力,輪框會

7、拉向左側。來自花鼓右耳的車輻條張力,輪框會拉向右側。平均提升花鼓左耳的車輻條張力,正心會偏左。平均提升花鼓右耳的車輻條張力,正心會偏右。反過來說,平均降低花鼓左耳的車輻條張力,正心會偏右。平均降低花鼓右耳的車輻條張力,正心會偏左。 檢查正心最準確的方式是用輪組中心定位量規,來測量輪框到花鼓的距離。(1)任選一側作為基準,如測量右側;(2)將滑軌向下伸,直到末端抵住花鼓右端的防松螺母側面,不要抵住軸心末端,因為輪組夾在車架時,是防松螺母的側面接觸勾爪;(3)翻轉輪組,測量左側,將量規的兩端緊壓住輪框,觀察滑規與防松螺母側面的間隙。有三種可能性:1)量規的兩端壓住輪框,滑規稍微接觸花鼓左端的防松螺

8、母側面,或是間隙小于1mm。代表輪組正心在標準范圍內,無需校正。 (4)在輪框與量規兩端有間隙的同側花鼓耳,平均提升車輻條張力1/4圈;(5)再次檢查與校正側向偏擺,因為使用量規對于輪框無法測量側向偏擺;(6)用量規再次檢查輪組正心,從步驟a開始。注意:原先的測量值已經無參考性,輪組與防松螺母的相對位置已改變,視需求繼續校正。如果輪框與量規的間隙不足1mm,可謂正常。(7)若無其它校正項目,用酒精或玻璃清潔劑擦拭輪框的剎車磨擦面;(8)調整正心時,總體張力值會隨著改變,提升單側的車輻條張力,會導致兩側的張力都升高。降低單側的車輻條張力,會導致兩側的張力都下降。D、張力的調整方法: 車輻張力,就

9、是輻條產生的拉力松緊程度。測量輻條張力的工具是輻條張力計,由校準過程的彈簧對輻條施壓,將輻條的側向彎曲值換算為力的單位。有經驗的技師憑經驗握捏成對的同側輻條,感受變形量,可以粗估張力。 調整輻條張力之前,先用稀薄的油品任何輻條的螺牙,以及輻條帽和輪框之間的縫隙,降低輻條轉動時的摩擦力。旋緊左花鼓耳上的輻條帽,提升輻條張力,輪框就會偏左。旋緊右花鼓耳上的輻條帽,就會提升右側輻條張力,輪框就會偏右。左側的輻條將輪框拉向左,右側的輻條則控制住的左側的張力,每根輻條的影響對輪框都有區域段的距離。若旋松左側輻條張力,因為受右側輻條的牽引,輪框就會向右側偏。5、調整輪圈的過程步驟 (1)初步調整:初步調整

10、時,旋緊時必須保持相同的圈數。例如:第一次旋緊設定為兩圈,每根輻條都要旋緊兩圈。作歪斜調整時若以四只輻條為單位調整1/2圈,則四根輻條都需要相同,隨著調整幅度的縮小,旋緊的調整幅度逐漸減少。若以一緊一松的方式同時調整兩側,則旋進旋出的圈數也要相同。(2)初步檢測:把正心檢測弓放在花鼓中心點,檢查輪圈是否在中心; (3)將輪子架在調整臺上,調整觸規,令末端稍微觸及輪框側壁,先任挑左側或右側完成;并將觸規移向輪框。根據正心檢測弓工具的初步檢測,做初步調整。將輪組停在輪框摩擦觸規,或是距離觸規的最近處。此區域的側向擺幅最大,應先調整。 (8)初步調整后,持續校正側向偏擺。調整觸規,令末端幾乎摩擦輪框側壁。由此點開始,緩慢旋轉輪組,觀察觸規與輪框的最大間隙,此即側向的最大擺幅。(9)若左右偏擺1mm左右時,需要作左右輻條一松一緊的調整。旋緊輻條帽1/4到1/2圈,1/4圈是90度,1/2圈是180度。再次旋轉輪組,檢查偏擺。通常一個偏擺區域需要微調多次。輻條帽的單次調整幅度不要超過1/2圈。分次微調,每次調整之后都要旋轉輪組,檢查擺幅。調整1/2或1/4圈旋松,相對另一側旋緊。 (11)觀察圓度的差距,進行兩只以上輻條為單位的調整。如果跳動小于1mm甚至校正更精準。(12)完成圓度的調整后,用檢測弓再次車圈的中心檢測,若有偏離中心,還必須再次做調整。 輪框制造商已制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