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文化遺產保護論文古建筑測繪論文古建筑保護論文城市建設中的老建筑保護問題以南京和青島為例摘 要: 本文描述了中國老建筑現狀,并分別以南京和青島的老建筑作為案例,對比分析如何在城市建設大潮中處理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老建筑的問題。關鍵詞: 老建筑;城市建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一、 淺析中國老建筑現狀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正以驚人的速度和規模進行城市建設,從政治中心到各省會,從大城市到小地方,并從東南沿海蔓延到中西部地區。現代化成了衡量國家繁榮富強的標準,城市化成了我國建設的趨勢,但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許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對他們的保護成了當前城市規劃和建設過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在近三十年中,
2、大規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使許多歷史文化遺存被無情的摧毀,“建設性破壞”成為破壞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最主要的因素。著名建筑師黑川紀章曾講過,“建筑是本歷史書,在城市中漫步,應該能夠閱讀它,閱讀它的歷史、它的意韻。把歷史文化遺留下來,古代建筑遺留下來,才便于閱讀這個城市,如果舊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們就讀不懂了,這座城市也就索然無味了。”對于一座城市來講,文化遺產就是自己的品牌和個性,就是財富,是創造與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基礎:北京的胡同讓老北京的生活充滿人情味兒;南京的城墻日夜熏陶著南京百姓;青島的“萬國建筑”使那里的人具有浪漫悠閑的性情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為我們留下引以為豪的物質文化,賦予我們多種多
3、樣的品質,除了感激之外,我們更要保留這些神圣的禮物,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后代。中國許多歷史悠久的城市在進行舊城改造,在此過程中,城市建設與老建筑的保護的問題就顯現出來。2006年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在求是雜志上稱:目前,中國城市文化遺產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一些城市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舊城區內興建高層建筑,使文化遺產及其環境遭到破壞襄樊宋明城墻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遵義會議會址周圍的歷史建筑一拆而光,福建的三坊七巷名存實亡,高速路穿過中山陵綠地區,高架橋迫使三元里抗英炮臺搬家每一次都會出現自發的“保衛戰”,但幾乎每次都以保衛者的失敗而告終。2000年3月10日
4、,中國第一個關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議案上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這份議案上,有31位人大代表簽名,其中25位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他們寫道:“這些具有很高歷史價值的古建筑一旦遭到摧毀,就永遠不能再生,即使按照原樣重建,也喪失其歷史價值和信息。由于房地產開發經濟利益的驅動和地方政府某些領導人的行為缺少制約,破壞歷史文化名城的勢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相比之下,群眾呼聲、社會輿論、專家意見和職能機構的力量則薄弱得多。有的地方甚至人大、政協、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出面干涉也見效甚微。”匆匆于現代化進程的人們,在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后,終于明白了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開始了還林還綠。可是,相當多的人特別是決
5、策者對保護良好的文化生態依然沒有足夠的重視,正在一邊建設一邊破壞。須知,自然的綠色是人類生存的條件,而文化的綠色是民族精神延續的基因。自然環境生態破壞了可以彌補,而歷史文化生態一旦破壞則無從恢復。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解放軍赴清華大學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在一張軍事地圖上標明北平城內重要古建筑的位置,為的是萬一和談失敗、解放軍被迫攻城時,能夠保護好千百年留存的文化遺產。可就是這些我們曾在戰火之中竭力保護的古建筑,卻在經濟建設之中被毀掉了。國外也有這樣的過程。歐洲在二戰后開始大規模的建設,五六年時間一下子冒出來好幾個嶄新的城市。這之后歐洲國家興起了古城保護運動,一直延續了20年。目前歐洲
6、國家普遍認為,保護古城,就是保護自己的遺產、保護城市的精神,還把保護城市和發揚愛國主義連在了一起。日本在二戰后,隨著經濟騰飛也進入了城市重建時代。但不久就在全國形成一個古城保護的運動,并制定了法律。日本還建立了各個級別的保護機構,分為國保(國家保護的寶貝)、國財(國家保護的財產)、地方財、傳統建筑群(民間自發保護的)。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早在1840年,法國對古建筑保護就開始認真制定法律法規。當時法國一個著名的作家(卡門歌劇的作者)梅里美,對法國領導人提出了建議:我們對國內很多的歷史建筑應該進行保護。當時法國政府就接受了他的意見,成立了歷史建筑保護局。該局一成立就制定了法蘭西建筑保護法。二、
7、案例分析南京是國務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現存的古城多是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底子。600多年來,南京先后是明代的首都、留都,清代的兩江總督駐地,以及民國的首都。昔日的南京既似北京,擁有雄偉的城墻、壯麗的宮殿;又似蘇杭,以粉墻黛瓦、小橋流水勾勒出雅致的江南風韻。歷經太平天國運動和抗日戰爭,南京歷史上諸多宮殿、壇廟皆已消失。在南京2500年的建城史中,城市有過多次巨變。公元589年隋滅陳后,隋文帝下令將六朝城闕宮殿拆毀,并“蕩平耘耕”。目前南京老城的傳統民居集中于城南,早在1000年前的南唐,這里就形成了今天的街市輪廓,更在宋元明清發展成為南京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地區,
8、有的地名從六朝、南唐、宋元沿用至今。烏衣巷之名更可追至三國東吳。唐代詩人劉禹錫寫有烏衣巷一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城南的街坊多形成于明初,從地名便可知來歷,如與工匠作坊有關的銅作坊、弓箭坊、糖坊廊,與絲織業有關的絨莊街、顏料坊、踹布坊,與名人故居或府署有關的南捕廳、朱狀元巷、皇冊庫,與私家花園有關的瞻園、胡家花園、小西湖。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汪永平發表于1991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大量明清街坊、建筑乃至傳統的鄰里和習俗當時仍保存完整,城南民居多為清代中期至晚期建筑,保存較好的又多是清代中期的建筑。這些多進穿堂式的清代中晚期住宅,廳堂規
9、整,外觀樸實,高大的馬頭山墻廓出街巷之美,數以百計的古井、古樹、古橋散落其間。成片成片的老街坊在近十多年大規模改造中迅速消失,目前僅在中華門以內的秦淮河兩岸,也即門東、門西地區有少量遺存。2006年7月南京市房地產局發布拆遷公告,將南京市秦淮區、白下區的門東、顏料坊、安品街、釣魚臺、船板巷等5處秦淮河沿岸的歷史街區,列入了基層區政府推動的“舊城改造”的范圍。總面積達數10萬平方米的5片歷史街區,涉及40多條歷史街巷、10多處文物保護單位、近千座歷史院落。近年來,南京老城先后已有鄧府巷、皇冊庫、下浮橋、糯米巷、紅土橋等多處歷史街區被拆除,至2003年,據地方政府統計,90的南京老城已被改造。”“
10、一個拆字,拆掉的將是秦淮河兩岸珍貴的歷史街區,是散發著豐富的歷史、文學、民俗、建筑等豐厚文化氣息的歷史遺產。而取而代之的,只是基層區政府為了投資40億打造新城南,在中山南路g3、g4、門東a等地塊之上,增添幾處每平方米近萬元的房地產項目,或是打造拆舊建新的假古董南門老街。”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礎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內涵和外在表現明顯區別于其他城市的個性特征。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南京鮮明的古都及民國特色,我們不該這樣不珍惜。同樣作為特色城市,青島的老建筑就有另一番景象。她不同于南京的古色古香,她的誕生甚至是被侵略的結果。1891年,清廷批準在膠澳駐軍設防,第二年,調清軍入駐,
11、是為青島建置之始。1 8 9 7年,青島成為德國的租借地,德國占領了膠州灣,用十九世紀末歐洲最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按照“模范殖民地城市”來建設青島。17年中,德國當局先后兩次制定城市建設規劃,奠定了青島老城區的建設布局,青島一躍而成為中國新興的歐洲風格的濱海名城。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侵占青島后,城市建設在德國原規劃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青島城市充填了東洋風格。那些與山海合一的自然風光相齊名的歷史建筑,高低錯落,疏密相間,片片的紅瓦點綴在綠樹青山之間,相宜地構成了一幅“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交織而成的優美畫卷。樓慶西教授說過,“古代建筑不僅以它的實體記錄了當時的建筑技術與建筑藝術,同時也記錄
12、了發生于這里的眾多的事件,記錄了古代的政治與歷史。所以,建筑是一個古代歷史、藝術與科學的載體,因此我們才說古代建筑其有歷史的、藝術的、科學的價值。”不論何時,建筑都是建造時期的一種紀錄,一種凝固的音樂。德占時期建筑風格和形式的復雜多樣,呈現著當時的人文歷史;日占時期的建筑,也顯示了日本建筑的自然性。青島老建筑文化是城市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其城市建筑文化史,實際上就是青島不同歷史發展時期和不同建筑風格在城市建設中結合的體現。作為一座僅有百年歷史的城市,青島的建筑帶有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風格。青島較為完整地保存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德國的建筑風格。它是中國近代極少數有規劃、有設計的城市,現存的老建筑
13、極好的證明了這一點。這些具有標本意義的建筑群落在世界范圍甚至在德國本土已為數不多。但時間留下的痕跡畢竟是不可避免的,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些老建筑紛紛步入了“老齡化” 時代,臉上的光澤暗淡了,筆直的身軀佝僂了,整潔的四肢也布滿了蛛網塵埃,難以再現往昔的風采。2004年末開始,青島著手研究國有直管特色建筑的保護性修繕工作,籌集了近4000萬元資金,用三年時間對7 0處(1 2 5棟)、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國有直管歷史優秀建筑、歷史文化名人故居和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房屋建筑進行保護性修繕,使其重煥歷史風采。政府很重視這項工作,由相關人員制訂修繕方案,并邀請有關專家多次分析論證,走訪了許多曾見證老建
14、筑歷史的青島老人,奔波于市博物館、檔案館、房產檔案館,以實現結構安全可靠、使用功能完善、外觀恢復原貌的目標要求,達到“完好房”的標準。老建筑的保留不僅限于修繕,更需要其他形式的利用,為老建筑尋求新生是一種積極的保護方式。到過巴黎的人,一定會驚訝奧賽美術館在整個城市文化和都市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可是也許很多人并不清楚,這座美術館的前身曾是一座閑置的“歷史”火車站;意大利威諾納的古堡博物館曾是一棟破損的中世紀城堡;美國圣安東尼的現代美術館曾是一棟閑置的廠房它們不只是被保存下來,經過再利用后在新時期承擔起新使命,展現出持久的生命力。這種在保存、新建之外的第三種方式,通過與人重新建立聯系,確實創造了使
15、閑置空間再次獲得繼續生存的機會。許多業內人士均希望老建筑的改建不要任意妄為,建議在保留老建筑歷史價值前提下,經過適當的結構“診斷”,針對弱點進行改善,為其創造一個更好的生存狀態。青島在這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將若干文保建筑辟建為特色博物館,如德國總督官邸舊址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德式監獄舊址博物館等均已成為文保范例與人文旅游的亮點。作為青島人筆者很幸運地看到這些老建筑猶存的風韻,更高興的是看到人們對其進行保護,不是讓它們遺留在資料中供后人“瞻仰”。三、 結語在古羅馬有一個傳說,有人用琴聲便使一堆零散的建筑材料按照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在廣場有序地排列組合成了一座宏
16、偉、崇高的建筑。一曲終了,優美的節奏和旋律永久性地凝固在這座建筑物上,并化作黃金的比例和神韻。于是便有了“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一說。這是一種秩序的停滯,一種美的停滯,一種觀念的停滯,一種滄桑的停滯。像是林中閃光的琥珀。時間的體溫和背影融化在里面,人類的歡愉與哀傷沉淀在里面,城市的成長秘密隱藏在里面。肅穆的教堂、風情各異的別墅、白鶴亮翅似的現代建筑、古舊而樸素的民居等,這些性格各異的建筑,記錄了我們的歷史,就像曾經的建筑記錄了我們的先祖。保護這些老建筑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保留,更是在靈魂上的膜拜,一種對歷史的尊重。城市的經濟建設是為了人們更好的生存發展,但是我們的生存發展能夠離開這些古老的物質文明嗎?我們的發展難道不是奠定在這些豐厚的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嗎?我們不能盲目的為了“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餐廳服務員技能培訓資料
- 2025批量辦公用品買賣合同樣本
- 2025設備更新借款合同范本
- 2025汽車租賃合同生效條件有哪些
- 2025短期勞動合同電子版模板
- 2025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
- 2025年的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
- 2025標準技術轉讓合同
- 2025年北京市租房合同范本
- 2025紙箱購銷合同范本
- 房地產市場報告 -2025年一季度廈門寫字樓和零售市場報告
- 球機施工方案
- 2025年安全員之B證(項目負責人)通關題庫(附答案)
- 2025年東北三省四城市(哈爾濱、沈陽、長春、大連)聯考暨沈陽市高三質量監測語文(二)
- 香港專才移民合同協議
- 危險品駕駛員聘用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2030中國汽車沖壓件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年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1套
- 國家保密知識培訓課件
- 【MOOC】研究生英語科技論文寫作-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