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鋼琴曲《弄臣》的音樂特征_第1頁
李斯特鋼琴曲《弄臣》的音樂特征_第2頁
李斯特鋼琴曲《弄臣》的音樂特征_第3頁
李斯特鋼琴曲《弄臣》的音樂特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李斯特鋼琴曲弄臣的音樂特征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作為歐洲浪漫主義時期中著名的鋼琴家與作曲家,其所生活的年代是正是歌劇全面繁榮并且持續尋求突破的時期。作為一位著名的鋼琴家與作曲家,李斯特利用鋼琴改編創造了許多知名的歌劇,不僅使得歌劇得到了深入的推廣與發展,并且讓人們感受到鋼琴改編的藝術魅力。一、李斯特鋼琴改編曲的創作時代背景(一)李斯特的生平簡介李斯特是歐洲浪漫主義時期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音樂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評論家、指揮家、作曲家以及鋼琴家都是人們對其的尊稱。其出生于奧地利的萊丁,當時匈牙利隸屬于奧匈帝國,李斯特的母親是奧地利的日耳曼族人,父親則是匈牙利人

2、。其父親是一名業務的音樂一人,在李斯特 5 歲的時候,其父親就已經教會其彈鋼琴,在其 8 歲時就已經在嘗試作曲,9 歲首次登臺,通過貴族的贊助去維也納求學,師從卡爾車爾尼。李斯特在維也納求學的時期,其不僅向車爾尼學習鋼琴彈奏,同時還向安東尼奧薩列學習作曲。李斯特在 1822 年 12 月 1 日首次在維也納國會音樂廳進行演奏,當其演奏完當時極為困難的胡梅爾、克列門蒂的作品以后,李斯特還通過觀眾傳來的紙條要求,即興演奏羅西尼與貝多芬的音樂,將兩位音樂大師的作品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向人們展示了李斯特良好的歌劇創造力與理解力。當李斯特被巴黎音樂學院拒絕以后,其開始向帕埃爾拜師,真正開始了作曲的學習。1

3、924年,在帕埃爾的影響與指導下,李斯特創造歌劇唐桑科(s.1),這部歌劇順利的通過了歌劇審稿委員會,是李斯特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歌劇。在1825 年 10月 17 日,唐桑科在巴黎連續進行四天的上演,獲得了巨大的反響。盡管后來人們認為唐桑科這部作品的成熟度不足,但對于當時年僅 13 歲的李斯特而言,唐桑科已經充分證明了李斯特的才華橫溢。從鋼琴家的層面來看,李斯特本身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鋼琴能力使得人們尊稱其為“鋼琴之王”。從作曲家的層面來看,李斯特應用一種創新的模式,使得鋼琴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整個歐洲鋼琴界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鋼琴世界。(二)鋼琴改編曲弄臣的創作時代背景李斯特是歐洲浪漫主義時

4、期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其所生活的年1 代是正是歌劇全面繁榮并且持續尋求突破的時期。當時的歐洲群星閃耀,涌現出許許多多極為優秀的歌劇作品,例如比才的卡門,威爾第的茶花女阿依達等,瓦格納的湯豪舍,韋伯的自由射手等等。正是因為受到歌劇的深遠影響,李斯特本身對于歌劇的執著與狂熱從未衰退過。在當時社會階層對音樂需求的影響下,李斯特創作了一系列的鋼琴改編曲。例如根據梅耶貝爾的歌劇魔鬼羅伯中的“地獄圓舞曲”改編的鋼琴曲,根據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中的“伊索爾德的愛將死”以及根據威爾第弄臣中的“四重唱”改編的鋼琴曲。李斯特在自己改編創作過程中,盡量展現出自由、彈性的結構與抒情、婉轉的旋律,并且加入大量的炫技成

5、分以便迎合聽眾的需要。他用鋼琴推動了歌劇的快速發展,促使歌劇得到了有效的推動。下文主要以弄臣為例,針對李斯特的鋼琴歌劇改編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二、弄臣的音樂結構和音樂特征分析鋼琴曲弄臣s.434(也可以稱為音樂會自由改編曲paraphrase de concert),其屬于李斯特 1859 年依照威爾第歌劇弄臣(rigoletto)當中第四幕的一首四重唱贊美你,愛情的女神所改編的鋼琴曲。其曾經提出過:“改編曲與原作之間的練習應當利用藝術形象來體現,無論其在于何種主觀意愿,在針對原作進行加工與改編的過程中,其所進行的改編必定會與其本身的個性、精神息息相關,內容或者形式都能夠體現改編水平。”李

6、斯特在弄臣創造過程中,在忠于原作的先決條件下,勇于利用多種改編手法進行適當創作,擴展了原曲的內涵,表現出更為熱烈、激情、色彩斑斕的情緒對比,達到了與歌劇原作同樣的戲劇性效果。(一)弄臣的改編特點與結構分析弄臣是威爾第于 1851 年創作的意大利語歌劇。主人公里戈萊托貌丑背駝,在宮廷里當一名阿諛獻媚的弄臣。年輕瀟灑的曼圖亞公爵專以玩弄女性為樂,而里戈萊托常為公爵出謀劃策,幫他干勾引朝臣妻女的勾當,引起人們的憤恨,大家定計對他進行報復,讓他不自覺的參與誘拐自己心愛的女兒吉爾達。里戈萊托發現自己陰差陽錯竟將女兒交給公爵后,決定雇殺手殺死他。當他從殺手手中接過裝有尸體的口袋,以為大功已成時,忽聞公爵高

7、歌之聲,急忙打開口袋,發現里面裝的是其女兒,已經危在旦夕,導致其極為痛苦。原來,這個了解行刺計2 劃的少女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愿意代替公爵去死。樂曲開頭在原作基礎上加入了一段前奏,音樂素材來自原作中的第二主題。樂曲的前奏以三句主題動機及主題變奏開頭,帶炫技感的大量左右手交替琶音和分解和弦做鋪墊,為樂曲整體情感定下基調,它體現出李斯特鋼琴藝術的華麗風格,李斯特從前奏就開始注重激情與夸張,使得整段音樂充分彰顯了其極為鮮明的特點。樂曲第一部分保持原作結構,這段主題旋律是公爵見到漂亮的瑪德琳娜時所唱的情歌,他用溫柔熱情的語氣唱道:“贊美你,愛情的女神,我是你忠實的仆人;你一句話就能消除我的痛苦,

8、只有你能給我帶來歡欣。快來,靠近我的胸懷,聽我的心跳得多么厲害。”這段旋律流暢抒懷,悠揚婉轉,富于歌唱。(二)弄臣的音樂特征分析1.旋律聲部的個性化處理從主題旋律層面來看,第一部分第 17 小節第四拍到第 33 小節當中,能夠看到李斯特充分借鑒了肖邦旋律柔美、細致的特征,針對主旋律進行了修飾。在進行細致的加工之后,旋律時而輕聲嘆息、時候抒懷流暢、時而悠揚婉轉,給觀眾一份極為新鮮、細膩的感覺。原作主要目的在于表達吉爾達的痛苦、悲傷,李斯特在改編之后給予整個歌曲一種激情的感覺 ;原作當中里戈萊托主要在低音區域反復重復其自身的復仇,李斯特在改編之后使得里戈萊托的仇恨有所累積,最后讓其完全宣泄;原作中

9、公爵是主線,李斯特在改編以后,里戈萊托與吉爾達的情緒宣泄才是整曲的重點內容,這在結尾部分的兩段吉爾達唱段中有著深刻的體現。正是這種個性化的處理方式,我們可以看到這首改編曲從頭至尾都打上了李斯特的鮮明烙印。2.鋼琴技巧與音樂的完美結合站在音樂本體的層面來看,李斯特在改編的過程中,其更傾向于整體表達的可能性,使得整個歌劇能在充分彰顯自身個性特征的同時,盡可能保持原作的風貌。弄臣中李斯特使用了各種難度極高的極強來進行唱段的鋪張,從這些高難度的技巧能夠看出李斯特性格中的征服欲望,一呼百應是其極力追求的目標。與此同時,李斯特非常清楚音樂才是自身追求的最終目標,任何高難度的技術僅僅只是為音樂提供服務的一種手段。在弄臣當中,盡管李斯特應用各式各樣高難度的改編技巧與鋼琴技巧,然而其所有的技巧應用僅僅在于將原作改編成為3 一種全新的音樂藝術,使得其能夠用全新的形式去進行表揚,通過結合兩者,更好的向觀眾展現原作所表達的音樂精神。三、結語總之,歌劇弄臣的鋼琴改編曲不但成功將聲樂作品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