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電源的電動勢及內阻方法及例題_第1頁
測電源的電動勢及內阻方法及例題_第2頁
測電源的電動勢及內阻方法及例題_第3頁
測電源的電動勢及內阻方法及例題_第4頁
測電源的電動勢及內阻方法及例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電源的電動勢及內阻方法及 例題測電源的電動勢及內阻一、伏安法(U- I 法) 這是課本上提供的常規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全電路歐 姆定律,即U =E-Ir,測出路端電壓及電路中的總電流, 用解方程組的辦法求出電動勢和內阻. 原理圖如圖1所示,實驗基 本器材為電壓表和電流表.改變不同的R值,即可測出兩1 組不同的U和I的數據,有-E =U+lir ,E =U2+12r 由式得:I1U2 I2U1U 2 -U 1vE = 12 , r = 12 .陽多測幾組U I數據,分別求出每組測量數據對應的 巳 攔顯律 r值,最后求出平均值還可以用圖象確定電池的電動 勢和內電阻由U=E-Ir知,對于確定的電池

2、,E,r為定值,U是 I的一次函數,U與I的對應關系圖象是一條直線.其圖象持點有: 當I=0時,U=E,這就是說,當外電路斷路時,路端電 壓等于電源電動勢.所以反映在U-I圖線上是圖線在縱軸U上的截距(等于電源的電動勢E) 如圖2.圖2E 當R=0時,U=0,這時I=l短=7 即是,當電源短路時,路端電壓為零這時電路中的電流并不是無窮大,而是等于短路電路I短反映在U-I圖線上是圖線在橫軸I上的截距(等于I短),如圖2E E所示根據I短=,可知r =c 這樣,從圖中求出E和I短,就能 計算出r .EE對于r =,對比圖線可以看出,匚實際上就是U-1圖線 斜率的大小(斜率取絕對值)所以求電源內阻r

3、變成了 圖3 求圖線斜率的大小.由于實際實驗中數據采集范圍的限制以及作圖的規范, 使得這個實 驗的U-I圖線的縱軸起點一般并不是零,因為若不這樣取法將會使i 全圖的下半部變為空白,圖線只集中在圖的上面的部分,它既不符合作圖要求,又難找出圖線與橫軸的關系.一般說來縱軸的起點 要視電壓的實驗值(最小值)而定,但圖線與橫軸的交點不再是短路 電流了常在這里設考點,值得引起注意.這樣一來就不能從圖線上得到短路電流 I短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是 從圖線上任取兩點 A 利用A B兩點的數值求得圖線的斜率以 獲得電源電阻r的值如圖3所示.r的數值應是U A _Ubr = 1 BAE _Uo當然,也可以是r=F其中U

4、0是縱軸的起點值,I 0是此時橫軸的截距注意,這里的 I 0 并不是短路電流I 短.如圖8所示,這是由于電壓表的分流lv,使電流表示值I小于電池U的輸出電流I 真, I真= 1+1 V,而I V =帀,顯見U越大I V越大,只有短 路時U =0才有I真=1=1短,即B點,它們的關系可用圖9表示,實 測的圖線為AB經過lv修正后的圖線為A B,即實測的r和E都 小于真實值.實驗室中J0408型電壓表03V擋內阻為3k 中變阻器R的取值一般不超過30r真r 真1 - 1 Rv=Rv真利用歐姆定律可導出r =系統誤差,圖8電路要求R/r 的,所以課本上采取這種電路圖.于電壓表的分流影響.,可知rr真

5、,r真只有當Rr真時,才有r測=r真然而中學的實驗設備很難達到這一點,故此法不可取.二、伏歐法(U- R法)如圖17所示,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多測幾組路端電壓及對應的外電阻阻值.U1則有U=E-升,(冃 _R2)U-|U 2E= u 2R1 u 1R2r = u 2R1 u 1R2U2U2=E-恵r,結合兩式解得(U1 _R2)R1R2二_0-15Q(l-l(XK)Q再由大到小逐漸顯然,實驗時電阻箱接入電路的初始值應足夠大, 調節,可多測幾組數據,最后求 E,r的平均值也可以由I=ur把 變量R轉換成I,通過U-I圖象求E和r 本方法的基本器材為電 壓表和電阻箱.由于實驗中電壓表內阻 FV的存

6、在,具有分流作用, 故測量值均小于真實值.其關系為:JVE 真$_r真E 測=Fv r*, r 測=Fv r*.實際測量電路中往往接有保護電阻, 選擇保護電阻,不僅要看電阻 的大小,還要看允許通過的電流.本題采用U-F法的測量電路測量 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在處理數據時采用 U-I法的處理方法.U-I圖U 線上各坐標點的電流值是由 E 得到的.由全電路的圖22三、歐安法(F-I法) 如圖22所示電路圖,測出總電流及外電阻, 歐姆定律知有E= 11 (R+r) , E=I 2( R+r)貝U(Fl F2)I1I2丨1尺一I2R2E丨2 Iir =丨2*1?顯然,理論上只需兩組I,R值即可,但實際這樣

7、的誤差太大,應 多測幾組已便求平均值.也可由U=IR把變量R轉換成U,再對U-I 圖線進行數據的處理.由于電流表內阻R的分壓作用,經分析可知電動勢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等,即 E測一E真,而內值偏大,即r 測一R+r真本實驗的基本器材為電流表和電阻箱.四、雙伏法(U-U法) 如圖25所示,兩只電壓表V1和V2,其量程已知,V1的內阻R/i已知,I 未知,電源 爲工5丄記下V1的示圖 25 U 和 U,V2內阻不知為多少,電源內能不可忽略,且 電動勢不超過電壓表的量程.先合上開關S, 數U ;再斷開開關S,記下V1和V2的示數竺r巴r1(U U是保護電阻. 實驗室里備用的定值電阻有以下幾種規格:A

8、. 10, 5W B . 150, 0.5W C . 200 , 0.25W 聞“圖18D. 1.2 k , 1W實驗時,R應選用較好. 在實驗中當電阻箱調到圖19所示位置后,閉合開關S,電壓表 示數9.0V,變阻箱此時電阻為 ,電路中流過電阻箱的電流為mA圖19圖20 斷開開關,調整電阻箱阻值,再閉合開關,讀取電壓表示數, 多次測量后,做出如上圖20所示圖線,則該電池電動勢 內阻r= .C)均接近E9max =5T7-1=18【解析】(1)保護電阻R)的選擇關系到能否控制電源的輸 出電流在50mA以下,取電阻箱電阻R= o,則 F0+r =和200實驗室里備用的定值電阻150180max,匸

9、護=0.058A 1B= Rb 150故應選電阻B作為保護電阻,即F0=150B.電阻箱的讀數為750U90.01A =10mA.I 0= R R0150 750(3)延長U-I圖線,與縱軸的交點即電流電動勢,E= 9. 5V,電源內阻 U r = i8.5 _8.0(30 20) 10 衛-.,50 i.【點評】實際測量電路中往往接有保護電阻, 選擇保護電阻,不僅 要看電阻的大小,還要看允許通過的電流.本題采用UR法的測量 電路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在處理數據時采用 U-1法的處理方U法.U-I圖線上各坐標點的電流值是由 E 得到的.【例4】現有一阻值為10 W的定值電阻、一只開關、導線若干

10、及 一只電壓表,該電壓表表面上有刻度但無刻度值.要求設計一個能測定某電源內阻的實驗方案(已知電壓表內阻很大,電壓表量程大 于電源電動勢,電源內阻約為幾歐)要求:(1)畫出實驗電路圖.(2)簡要寫出完成接線后的實驗步驟.rrn 寫出用測得的量計算電源內阻的表 I達式r=.【解析】(1)實驗電路如圖21所示. 圖21(2)實驗步驟如下:斷開開關,記下電壓表偏轉格數N ;合上開關,記下電壓表偏轉格數N;電源內阻按下列公式計算:N1 _N2 R(R =10燈r = n2 由于電壓表內阻很大,因此當斷開開關 S時測得的路端電壓U 等于電源電動勢.設電壓表每格的電壓值為 U,則有E= U= NL0同樣,由

11、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在合上開關S后,外電路的總電阻 可以認為等于R= 10U2r IN +N2r【L E= L2+下2下0N1 _N2 r聯立、兩式得r=r廠歐安法【例5】現有器材:量程為10.0mA,內阻約為3040W的電流表一 個,定值電阻R=150,定值電阻R= 100,單刀雙擲開關S,導線 若干.要求利用這些器材測量一干電池(電動勢約1.5V)的電動勢.(1)按要求連接實物圖(下圖23).圖23【解析】利用一只電流表和兩只定值電阻來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 基本的原理是改變外電路的電阻,得到兩組電流值.根據閉合電路 歐姆定律,得到一個關于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方程組即可求得電

12、動勢.由給定的條件知,電流表量程為10mA內阻圴為30歐40歐,電源電動勢約1.5V,內阻約幾歐,則外電 阻的選擇條件為1 51.510X 10-3 c,即 Rirow,故外電阻可選R或(R+R).圖 24(1)連接實物圖如下圖24所示.E當單刀雙擲開關擲向b時,R為外電阻,得到丨1=時 當單刀雙擲開關擲向a時,R和R串聯起來作為外電阻時,得到EI2=r 式中e r分別表示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聯立 可解得 呂門7打1是外電阻為R時的電流,丨2是外電阻為R和 R串聯時的電流.1E和內阻r的實驗時,提供的器材 FA的電流表一個,U R法電阻箱一個,的阻值R,賣出 R為橫坐標,畫 圖(b)所示.圖k.【例6】在做測量電源的電動勢 有:待測電源一個,已知內阻為 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為使測量更加準確,多次改變電阻箱1電流表的相應示數I,以了為縱坐標,1 出1與R的關系圖線是一條直線,如 線延長可得直線在縱軸的截距為 m直線的斜率為(1)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