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業應急預案_第1頁
高空作業應急預案_第2頁
高空作業應急預案_第3頁
高空作業應急預案_第4頁
高空作業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空作業應急預案一編制目的為防止施工現場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完善應急工作機制,提高工程項目發生事故時快速反應能力,迅速有序地開展事故的應急搶救工作,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預案。二編制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建設工程生產管理監督管理條例以及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三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熊渝副組長:萬劍春成員:左麗軍、劉丙河、孫太安、索建、王俊男、張杰、周正江應急副總指揮:萬劍春應急總指揮:熊渝傷員營救組善后處理組警戒保衛組物資供應組搶險施工組技術處理組臨時醫療組(一)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及總指揮:熊渝副組長及副總指揮:萬劍

2、春組員:左麗軍、劉丙河、孫太安、索建、王俊男、張杰、周正江(二)各小組主要人員1臨時醫療組,組長:左麗軍成員:武艷麗、吳麗娜2善后處理組,組長:劉丙河成員:李存軍、韓東斌3傷員營救組,組長:孫太安成員:張寧、王小龍4物資供應組,組長:索建成員:杜勝強、閆志遠5警戒保衛組,組長:王俊男成員:翟志剛、常海 6搶險施工組,組長:張杰成員:楊慶明、劉志繼 7技術處理組,組長:周正江成員:楊曉曦、趙利萌(三)各應急小組職責1臨時醫療組:負責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搶救,對傷員的臨時處理和與附近醫院的聯系并將傷員送醫院治療或搶救。2善后處理組: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

3、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3物資供應組: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配備;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4警戒保衛組:對施工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疏散場區外的無關人員撤出危險地帶。5搶險施工組:負責在緊急事件上發生后,組織人力、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包括開挖坍塌土石、清理廢墟、打通風孔、組織機械和排水等各項施工工作。6傷員營救組: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將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7技術處理組:根據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

4、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準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8應急總指揮:行使事故現場總指揮權,迅速判斷是否可能或者已經發生特大事故,并指導現場協調有序搶險;對難以解決的情況做出安排;事故后安排恢復生產。四應急儲備物資對講機3臺、電話機(各領導小組成員每人均有手機)、急救箱1個、急救擔架1個、醫用氧氣袋1個、發電機1部、碘霧燈4個、電纜線200米、安全繩、安全帶、大麻繩、鐵絲等若干。五編制措施1安全防護技術措施(1)凡是進行

5、高處作業施工的,應使用腳手架、平臺、梯子、防護圍擋、擋腳板、安全帶和安全網等。作業前應認真檢查所用的安全設施是否牢固、可靠。(2)凡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殊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交底。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按規定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教育。(3)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施工單位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4)施工單位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5)高處作業所用工具、材料

6、嚴禁投擲,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確有需要時,中間須設隔離設施。(6)高處作業應設置可靠扶梯,作業人員應沿著扶梯上下,不得沿著立桿與欄桿攀登。(7)在雨雪天應采取防滑措施,當風速在10.8m/s以上和雷電、暴雨、大霧等氣候條件下,不得進行露天高處作業。(8)高處作業上下應設置聯系信號或通信裝置,并指定專人負責。(9)高處作業前,工程項目部應組織有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實施。2注意事項(1)發現安全措施有隱患時,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必要時停止作業。(2)遇到各種惡劣天氣

7、時,必須對各類安全設施進行檢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3)現場的冰霜、水、雪等均須清除。(4)搭拆防護柵和安全設施,需設警式區,有專人防護。(5)技術措施及所需料具要完整地列入施工計劃。(6)進行技術教育和現場技術交底。(7)所有安全標志、工具和設備等,在施工前逐一檢查。(8)做好對高處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等。六救援程序1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首先進行自救,同時迅速報告主管領導,救援領導小組接到通知后,由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2救援小組迅速帶領各組成員攜帶所需物資趕赴事故現場。3救援人員首先要詢問知情者有關傷員的詳細受傷經過,如受傷時間、地點、受傷時所受暴力大小,了解現場情況、墜落高度、傷員最先著落部位或間接擊傷部位、墜落過程中是否有其它阻擋或轉折。4救援人員首先根據傷者受傷部位立即組織搶救,促使傷者快速脫離危險環境,送往醫院救治,并保護現場,察看事故現場周圍有無其它危險源存在。5在搬運傷員時對因疑有脊椎受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勿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因為這樣會使傷員的軀干過分屈伸,而使傷者脊椎移動,甚至斷裂造成截癱,導致死亡。6護送傷員的人員應向醫生詳細介紹受傷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