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基礎教育研培人員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1頁
黑龍江省基礎教育研培人員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2頁
黑龍江省基礎教育研培人員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3頁
黑龍江省基礎教育研培人員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黑龍江省基礎教育研培人員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為進一步管理和規范全省基礎教育研培人員的工作行為,提高研培人員的履職水平和工作質量,實現研培人員崗位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依據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對研培工作和研培人員的相關要求,特制訂黑龍江省基礎教育研培人員行為規范(征求意見稿)。第一章思想道德規范第一條 堅定研培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關于基礎教育研培工作的方針政策,遵循研培工作的正確導向和科學規律,堅定不移地為教育行政決策、課程教學改革和學校師生發展服務, 努力追求研培工作的科學可持續發展。不偏離研培工作的正確軌道, 不違背研培服務的本質屬性, 不在“育人為本、教學公平、減輕負擔、尊重差異”等方向性

2、問題上出現研培行為偏差。第二條遵守專業道德。既遵守人民教師的師德規范, 又踐行研培工作的專業道德, 恪守和發展研培人員的專業倫理、專業誠信、專業品行, 追求研培行為的真善美, 爭做研培服務的道德典范。不搞任何形式的研培造假,不做有礙團結協作的事,不要對專業占位過于自負地“孤芳自賞”。第三條彰顯職業文明。做人光明磊落,做事認真細致,交往坦誠友善,舉止文明得體。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雅的審美情趣,擁有良好的專業形象和眾人稱道的業務口碑,既善為教師“伯樂”,又甘當教師“人梯”。不許在研培工作毛糙敷衍,不要出現部門間學科間的相互猜忌和閉塞,不能放任低俗的生活情趣,不準與教師爭名奪利。第四條永葆工作熱忱

3、。熱愛研培事業和研培工作,顯現出飽滿的工作熱忱和工作激情,勤于耕耘、樂于辛勞、甘于奉獻,有使不完的工作干勁和不知疲備的工作狀態,犧牲寒暑假和節假日從無怨言。切忌不思進取、安于現狀,避免周期性研培工作導致的職業倦怠,杜絕拈輕怕重、計較得失的工作心態。第二章業務活動規范 第五條深入調查研究。開展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不斷改進創新調查研究方式,把調查研究與研培活動有機結合。科學設計調研提綱和問卷,恰當確立調研樣本,實事求是地搜集記錄數據、案例等調研信息,及時作以統計分析和研究總結,用數據和事實客觀反映問題,翔實規范地撰寫調研報告。不要停留在事物表面淺嘗輒止,不得僅憑主觀臆斷隨意猜測,不能投機取巧編造數

4、據,切忌“虎頭蛇尾”有過程無結果。 第六條有效評課指導。堅持經常深入學校、走進課堂、面對教師的聽課評課活動。做好重溫課標教材、了解上課教師的活動前準備,課堂上注意傾聽、細致觀察、認真記錄、及時思考,聽課后有針對性地研討、評議、交流、反饋。聽課評課活動中要尊重教師、尊重學生、尊重實踐,評課要客觀公正、態度誠懇、平等交流。研培人員要與教師建立發展共同體,形成關于教學實踐的協商對話機制。不要以個人的偏好濫用“話語霸權”,不能無原則、不負責任地一味表揚或批評,不得“姑妄聽之”沒有回應,不許“套話連篇”脫離實際。第七條 組織教研活動。基于實際問題和教師需求確立教研主題,做好教研活動的總體策劃和具體計劃。

5、活動前精心設計、充分籌備、妥善安排,活動中認真組織、細化過程、保障績效,活動后及時總結、梳理問題、物化成果。組織參加上級教研活動要遵守規程、落實要求、公正選撥、保證質量。切忌組織開展教研活動的盲目、隨意、無序、低效,不要以個人好惡決定參加教研活動的人員與經驗的取舍,不得干預基層參加教研活動的各項推選,不能有失參加教研活動的區域公平。第八條推進校本教研。積極推進以校為本教研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引導基層學校捕捉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開展以教師為主體的校本化研究,并指導學校和教師在聚焦課堂、積累課例、行動跟進、形成文化等方面不斷向縱深發展。發現和培植校本教研典型,建立典型引領、區域聯片、城鄉互動的推進

6、校本教研新機制。不要固守“自上而下”的教研傳統習慣,不得凌駕于學校和教師之上亂作指揮,不能忽視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創造性勞動。第九條培訓組織管理。努力保障各項培訓的針對性、專業性和實效性。培訓前開展需求調研、科學設置課程、做好各項準備,培訓中認真落實方案、優化過程管理、倡導人本服務,培訓后反思培訓效果、健全檔案資料、做好跟蹤問效。不斷改進培訓內容和方式,在問題導向、主體參與、小組研修、網絡互動、行動設計等方面探索創新。切忌組織培訓中的分工不明、責任不清、計劃不周、管理不當,不要把培訓當做周而復始的簡單重復勞動,不能僅滿足于培訓數量的完成。 第十條專題培訓講座。把精益求精作為研培人員專題培訓講

7、座的永恒追求,把培訓講座的修訂完善作為加速專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科學選定“現實需求、重點問題、適合自己”的培訓專題,精心建構“疑難問題分析、解決方案設計、典型案例詮釋、行動跟進指導”為核心線索的培訓內容體系。善于將教研成果轉化為培訓素材,善于激發教師的內在動機和主動參與,善于利用幻燈片豐富感知和提高效果。不要呈現給教師過于理性、遠離實際的知識,不能忽視針對性到處講述重復的內容,不得以枯燥無味、單調刻板的方式作培訓,更不許在備課不充分的情況下應付了事。第十一條培養骨干隊伍。依據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和研培工作計劃開展卓有成效的骨干隊伍培養工作。善于在研培活動中發現苗子和典型,根據骨干教師的不同特征確立適

8、應個性發展的培養策略,通過專項提升、任務驅動、跟蹤指導、展示交流來加速骨干教師的成長。注重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的發揮及從中的進一步發展提高。不能僅憑個人關系親疏來選擇培養對象,不得采取脫離教師實際的培養措施,不要把培養提高與作用發揮割裂開來。第十二條總結推廣經驗。把總結推廣經驗作為研培人員的常態工作內容與基本工作方式,善于在研培工作過程中發現和提升教師教學經驗。結合課改實驗和課堂教學,精心呵護和有效培育名師的典型經驗,努力加速經驗的漸臻成熟和日趨完善,并指導教師對實踐經驗作以理論提升,把流動態的工作物化為凝固態的成果,進而促進經驗成果在較大范圍內的應用推廣。不得對基層的好經驗視而不見或存有偏見

9、,不要把欠成熟的個人見解強加于經驗提升工作中,不要無視具體問題和實際狀況硬性推廣經驗。第十三條研培課題研究。結合研培機構的職能任務,有效開展研培課題研究,不斷提高研培工作的研究含量與科學化水平。注重把研培工作中的相關疑難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運用科學的方法、基于翔實的過程、聚焦問題的解決、強調數據的實證、表達應用性成果、形成典型性案例。不要陷入為了研究而研究的功利化誤區,不能出現研究與工作的“兩層皮”,不得用一般的操作辦法、工作總結替代科學的課題研究,不能把研究成果停于紙面、束之高閣。第十四條教學質量監測。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測、分析、反饋、指導系統,發揮教學診斷的積極導向作用。明確不同類型

10、的測驗、練習或考試的性質與功能,科學命制有效的檢測試卷。運用教育統計測量方法,對基于學科的各種類型檢測進行分析與評估,能從學生答卷中發現教學中的成績與問題,從而提出科學、可行的教學改進建議。不得組織和參與未經正式批準的任何檢測活動,不能以拼題的方式簡單化應對各種試卷編制,不要對高考、中考作違背政策的誤導分析。第十五條教學資源研發。依據政策要求研發滿足教與學需求的多樣化教學資源。資源研發要基于課程標準、協調教材內容、符合教學規律。資源研發要整合區域研發力量、拓寬資源研發渠道、結合資源使用過程、吸納師生反饋意見。資源呈現要基于共享平臺、可供選擇使用、便于維護更新。不能組織和參與未經批準的資源研發活

11、動,不得以盈利為資源研發的主要目的,不準在資源研發中照搬照抄、粗制濫造。第十六條網上研培服務。努力為廣大教師跨時空參與研培活動和獲得專業支持提供網絡平臺。優化各項網絡研培活動的管理與服務,基于網絡擴大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面,關注教師的研培博客,適時跟貼互動。建立健全研培QQ群、UC平臺,實現教師間的交流、研討、共享,創設數字化的研培環境,實施超時空的研培引領。不要疏于對網絡平臺的管理和維護,不得在網絡交流中失信于教師,不準違背研培規定在網上散布消極信息。第三章工作紀律規范第十七條遵守崗位規范。依據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和本單位的工作規程開展工作。形成各級研培部門統籌協調、上下貫通的良好工作秩序。

12、以研培工作年鑒為載體,建立研培工作年度報告制度。以“百佳研培者與百佳研培成果評選”(雙百評選) 為線索,建立研培戰線的有效激勵制度。嚴格遵守研培活動中“主題確立”、“通知下發”、“ 人員組織”、“過程管理”、“證書發放”、“總結評優”等環節的工作規范。不得越級或面向個人發放研培活動通知,不要接收未經下級研培機構統一上報的評選材料,不能以任何理由違背研培工作的崗位規范。 第十八條執行研培紀律。不準組織或參與未經批準的研培活動和各類競賽、評選等活動;不得擅自發放評選、競賽等項目的證書及各種聘書、獎勵證書等;不得利用研培活動牟取個人利益;不得組織或參與正式審定立項之外的教輔資料編寫、發行、宣傳等活動;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學校、學生推薦、推銷、攤派資料、書籍、學具等物品;不得借工作之便接受基層單位超規格接待或讓下屬單位報銷個人消費票據;不得向學校或教師索要物品和提出不正當要求;不能從事違背規定的“第二職業”。第十九條履行工作程序。在組織教師評選和學科大賽等活動中要嚴格履行工作程序,遵守公平公正原則,執行評選標準,堅持逐級篩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