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期儒家與自律精神的確立前期儒家與自律精神的確立發布時間:20xx-2-10作者:周曉明“人”與“天”前期儒家與自律精神的確立摘要:前期儒家可區分為“原儒”、“漢儒”兩個階段。以孔孟為代表的原儒將史前、史初時期的原始自律精神擴展至與人以及人的活動相關的各個領域,主張由“人”向宗教和宗法之“天”的皈依,于是在確定主體性的同時便消解了主體性;其大力提倡的“自律”最終也就不可避免地轉向為“律人”或曰“它律”。以董仲舒為代表的漢代儒家,更強調“以天為律”、“天主人從”;由此,不僅鞏固了先秦儒家政治倫理化和倫理政治化的既有傾向,而且促成了儒學和神學的進一步結合。作為其直接的結果,是神學的儒學化和儒學的神
2、學化。所有這些,從根本上進一步顛覆了中國文化深層意識結構中人的主體性地位,消解了原始宗教和原儒文化中原本就已經很脆弱的人本意識和主體精神,使中國文化它律性的自律傳統進一步得到肯定乃至強化;而起源于原始宗教、濫觴于原儒文化中的自律精神,自此亦成為封建社會中長期具有支配性地位的主體精神和文化精神。關鍵詞:原儒漢儒主體自律精神文化在中華民族從蒙昧到文明的第一次社會文化轉型中,以史前、史初時期的原始宗教為母體,逐步形成了關于“天”與“人”的原型觀念以及建立在這種原型觀念基礎之上的文化模式。在這種原型觀念和文化模式中,一方面“天”與“人”分處于二元對立結構的兩極,由此孕育和建構了最原初的主體和主體性觀念
3、;但另一方面,“人”的觀念本身就缺乏個體性和平等意識。加之在人與“天”的關系中,“人”并不具有真正的對等性“人”被理解為須經由自身的努力而向“天”趨同,于是,這種對于主體的建構便一開始就包含著邏輯地消解著主體的內在矛盾。這一命定的、或曰帶有原型意味和內在悖論的主體性觀念,在爾后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發展中,得到進一步體現。在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歷史過程中,儒家文化的興起恐怕是自原始宗教文化濫觴以來又一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我們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這樣說,中國此后長達2500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就是儒家文化逐漸占據正統地位,并成為中國傳統主流文化的歷史。無論從觀念體系還是從實際形態看,
4、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文化的發展呈現出十分復雜的情形;但從歷史轉折和文化變遷的角度分析,儒家思想文化的發展以魏晉為界大致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儒家始于先秦而終于兩漢;其基本的發展脈絡,可以概括為“從儒者、儒學到儒教”。后期儒家起于魏晉而盛于宋明;其基本的理論走向,可以概括為“從玄學、理學到心學”。由于后期儒家交匯于魏晉以后三教互補、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潮流,其間的文化變遷和主體精神流變,主要體現為儒釋道互動互補和自律傳統的進一步理論整合化;因此,這里暫且擱置不論而著重探討前期儒家與自律傳統的確立問題。一、原儒階段(春秋戰國)所謂原儒,這里主要指以孔孟為代表的先秦經典儒學。而原儒文化,則就是以孔孟經典
5、儒學為根基的早期儒家文化。先秦時期是中國由奴隸社會而至封建社會的轉型期,也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文化、以及其他一些十分重要的思想文化學派或傳統的孕育期和賦形期。就先秦時期思想文化發展的總體走向而言,可以概括為“非中心化”或曰“邊緣化”。其特征之一是西周官學的瓦解、春秋私學的發端、以及戰國諸子百家的興起。西周時期,“土地國有”、“宗子維城”、“學在官府”構成了西周社會的三大支柱。以周氏族為首的氏族貴族聯盟不僅以“國有”的形式占有土地,以“宗法”制度維系政治統治,而且以“官學”的方式壟斷思想意識的生產。春秋時期,隨著土地私有化過程的加劇,氏族組織的解體,以及新興地主階級、平民階級及其知識分子代表“賢人
6、”的出現,經過近六、七百年之久的醞釀,終于在春秋戰國之交完成了“學術下于私人”的轉化,作為這一轉化的劃時代標志,是孔墨顯學的創立。戰國時代,自春秋以來所開始的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的非中心化和下移運動進一步加速,出現了“陪臣執國命”、“商賈出于王之市”和“士無定主”等政治、社會變革現象。于是諸子百家群起,形成了官學衰微而民間私學鼎盛的局面。而儒家學說和思想文化,則是始終與這一非中心化過程同步、并體現其基本精神的主要私學派別和文化。談到儒家的思想及其源流,過去的學者較多注意到商周以來的思想影響,而較少探討其與原始宗教文化的關系。但是事實上,儒家文化尤其是原儒文化與原始宗教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首先,這體
7、現在儒與原始或早期宗教職業者的關系方面。儒,實際上由巫、史、祝、卜這類宗教職業者分化而來。據說孔子(公元前551479年)起初的職業即為“祝”,以相禮和辦喪事為生“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1(p99)。祝,即男巫。說文:“巫,祝也。”段玉裁說:“祝”乃“莁”之誤。而“莁,能齊肅事神明也。在男曰莁,在女曰巫。”說文曰:“儒,柔也,術士之稱。”周禮天觀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鄭玄注:“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賈公彥疏:“諸侯師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與天子保氏同名,故號曰儒,掌養國子以道德,故曰以道得民。”可見儒本身即術士;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熟悉詩書禮樂、為貴族服務、旨在以道得民的術士。其次,儒作為孔子所創立的一種學術流派,與原始或早期宗教文化傳統也有密切的關系。例如,孔子注易,并以易為儒學經典,而易本來就是與原始宗教有關的“卜算”之書。易經“觀物取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源自于原始的龜甲骨占和鳥獸骨占;作為易經之經文的“卦辭”、“爻辭”其實就是卜算辭;而“彖”、“傳”所包含的“萬物含生論”、“萬物交感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探索服務合同的試用期
- 2024年超臨界CO2萃取裝置膜生物反應器及其他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潤滑油銷售合同協議
- 2025全日制勞動合同
- 2025年國稅局合同制人員醫療險問題
- 2025勞動合同(教師)
- 2025宜昌市存量房買賣合同
- 2025《廣州市合同范本》
- 2025深圳市租賃合同協議
- 2025國內認證委托合同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 歷史試卷A卷(含答案)
- 麻醉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華能四川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下屬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
- 鋼結構高處作業安全管理
- JJF 2221-2025導熱系數瞬態測定儀校準規范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MOOC】數學建模精講-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 202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北京賽區預賽一試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