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邏輯學模擬試題_第1頁
普通邏輯學模擬試題_第2頁
普通邏輯學模擬試題_第3頁
普通邏輯學模擬試題_第4頁
普通邏輯學模擬試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填空:1 思維的形式結構由 和構成。2、 表示對象不具有某種本質屬性的概念,稱為 。3、由“ p;q”為假,可知p為,q為。4、 對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確定它屬于 、還是。5、直言命題的 和通稱為詞項。6、一個直言命題的謂項周延,其質是 。7、 如果把“新聞系畢業的學生不都當記者”整理成I命題,則其謂項是 8、 如果SOP為假,則S與P的外延間具有 關系和關系。9、 “地球磁場發生磁暴的周期性經常與太陽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隨著太陽上黑子數目的增加,磁暴的強烈程度也增高。 當太陽黑子數目減少時, 磁暴的強烈程度也隨之降 低。所以,太陽黑子的出現可能是磁暴的原因。”這是運用了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中

2、的。10、 證明是根據已知為 的命題,來確定某一命題 的思維形式。單選:i “P q ”與r s ”這兩個命題形式含有()A、相同的邏輯常項,相同的變項B、不同的邏輯常項,不同的變項C、不同的邏輯常項,相同的變項D、相同的邏輯常項,不同的變項2、 在下列語句中,在集合意義下使用語詞“人”的是()A、人是有思維能力的B、人非圣賢,孰能無過C、人貴有自知之明D、人是世間萬物中第一個可寶貴的3、下列語句作為劃分,正確的是()A、戰爭分為常規戰爭和世界大戰B、一年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C、這個班的學生,除了七名女學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概念分為普遍概念、單獨概念和正概念4、正確表示“中國”“亞洲國

3、家”、“發展中國家”)5、當p真、一q也真時,下列為真的公式是()a、p qb、p qc、p * qd、p q6、和“并非:這個商店的商品價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題是()A、這個商店的商品價不廉,物也不美B、這個商店的商品價廉但物不美C、這個商店的商品價不廉,或物不美D、這個商店的商品物美但價不廉7、 “出席會議的人有大學畢業的”與“出席會議的人有不是大學畢業的”()A、可同真,可同假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可同真,不可同假8、 以MAP為大前提,SIM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論推理,其結論是()A、SAPB、SEPC、 SIPD、SOP9、同時肯定“所有的人都會犯錯誤”與“有的人

4、不會犯錯誤”這兩個命題會違反(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10、如果一個證明的論據還要依靠論題來證明,那么該證明所犯的邏輯錯誤是()A、論據虛假B、預期理由C、循環論證D、推不出雙選:1、與定義“法律就是行為規范”所犯邏輯錯誤相同的是()()A、科學理論就是符合實際的認識B、新聞不是過去發生事情的報道C、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D、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邊形E、企業就是從事現代化生產的經濟活動部門2、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確的是()()A、把“森林”限制為“防護林”B、把“正概念”概括為“普遍概念”C、把“顏色”限制為“紅色”D、把“中國”概括為“亞洲的國家”E、把“喜馬拉雅山脈”限

5、制為“喜馬拉雅山最高峰”3、與“只有懂法律,才能當律師”這一命題具有等值關系的命題是()()A、只有當律師,才要懂法律C、若當律師,就要懂法律E、若不懂法律,就不能當律師B、若懂法律,就能當律師D、若不當律師,就不要懂法律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A、 (一p 一q) _q p()B、p 一q _(p q)C、sapPASd、 sop sepE、MOP MES 一 SOP5、若要SAP為真而PAS為假,則S、P依次應代入(A、“青年”、“黨員”B、“團員”、“青年”C、“青年”、“團員”D、“大學生”、“中學生”E、“大學生”、“學生” 6、以“凡是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員”作前提,不能推出(

6、)A、凡人民的勤務員都是好干部B、有些好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C、有些好干部不是人民的勤務員D、不是人民的勤務員不是好干部E、并非:好干部都不是人民的勤務員)()B、春夏秋冬,周而復始D、天下烏鴉一般黑7、下列結論能通過完全歸納推理得到的是(A、原子都是可分的C、甲班所有的同學都是蘭州人E、兩個特稱命題作前提的三段論不能必然推出結論8、“人治興則國家危,因為人治興則法制衰,法治衰則人情濫,人情濫則后門開,后門開則 貪污盛,貪污盛則國家危。”這一證明的證明方式是()()A、演繹證明B、歸納證明C、反證法D、選言證法E、直接證明分析:根據普通邏輯基本規律的知識,分析下列陳述犯有什么邏輯錯誤,為什么?“

7、對同一事物,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這兩種人之間沒有共同語言。可見,不存在 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語言。”表解題:請用真值表法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或者甲不是罪犯,或者乙不是罪犯;所以,如果甲是罪犯,那么,乙不是罪犯。pq1i1o0i0o綜合:1已知下列情況為真:(1) 只有A參加公務員考試,B、C、D才都參加公務員考試;(2)A不參加公務員考試;(3)如果B不參加公務員考試,則C也不參加公務員考試;(4)如果C不參加公務員考試,則E不參加公務員考試;5) E參加公務員考試。請根據上述情況,推斷 B、C、D三人中誰參加公務員考試 ?誰不參加公務員考試?請寫 出推理過程(以 A表示“ A參加公務員考試

8、” ,A表示“ A不參加公務員考試”,余類 推)。2、根據下列已知條件,請推出A、B、C、D、E五個概念的外延關系,并用歐拉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1)如果A不真包含B,貝U C與E不全同;(2)如果B不真包含C,貝U D與E不全同;(3)C、D、E三個概念是全同關系。3、分析下列三段論的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及大項、小項、中項,指出其屬于哪一格,寫出其邏輯形式,并說明其是否有效。甲班有些同學是三好學生,甲班多數同學是共青團員。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學生是共青團員。”思維訓練題思維訓練題 1 】一家珠寶店的珠寶被盜, 經查可以肯定是甲、 乙、丙、丁中的某一人所為。審訊中,四人是這樣說的:甲:“我不是

9、罪犯。 ”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罪犯。 ”丁:“我不是罪犯。 ”你能根據排中律迅速找到切入點,指出誰是罪犯嗎 ?【思維訓練 2 】老師在一張紙條上寫了甲乙丙丁四個人中的一個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里讓這四個人猜一猜是誰的名字。甲說:是丙的名字。乙說:不是我的名字。丙說:不是我的名字。丁說:是甲的名字。聽完后,老師說: “只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再猜一遍。”這次四個人都很快同時猜出了這 張紙條上寫的是誰的名字了。這張紙條上究竟寫的是誰的名字,他們四人是怎樣猜出來的?【思維訓練 2 】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在三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主持人給三人各戴上一頂子: 紅帽或白帽。 三人都知道有三頂紅帽和兩頂

10、白帽。 丙可看見甲和乙的帽子, 乙可看見 甲的帽子。 主持人問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問乙是否知道, 也答 不知道;問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過程是如何的?答案:一、填空題1、邏輯常項、邏輯變項2 、負概念 3、真、真4、重言式、矛盾式、非重言的可真式5、主項、謂項 6 、否定的7、不當記者的8 、全同、真包含于9、共變法10、真、真實性、單項選擇題1、 B 2、 D3、C4、A5、B6、C 7、D8、C9、B 10、C、雙項選擇題1、A、D2、B、E3、C、E4、B、D5、B、E6、A、C7、C、E&A、E四、分析題1、答:此陳述違反了同一律,

11、犯了 “混淆概念”的邏輯錯誤。前一個“語言”是指“思想”,后一個“語言”是指“交流思想的工具”。2、 答:這一三段論的大前提是: “甲班多數同學是共青團員”;小前提是:“甲班有些 同學是三好學生”;結論是:“甲班有些三好學生是共青團員”。大項是:“共青團員”; 小項是:“三好學生”;中項是:“甲班同學”。它屬于第三格。其邏輯形式為:MIPMISMIP MIS SIP 或SIP它無效,因為它中項兩次不周延,或者說它違反了“兩個特稱前提不能得結論”的 規則。五、表解題答:令p表示“甲是罪犯” ,q表示“乙是罪犯”,則推理的真值形式為:p _q) ( pq)用真值表判定如下:pq(p “q ) t(p Tq)11000100100111110111011000111111根據真值表判定此公式為重言式,所以,推理有效。 六、綜合題1、推理如下:(1)1B C D AP(2)2_AP(3)3_B ,_CP(4)4_C_EP(5)5EP(6)4、5CT(4)( 5)(7)3、4、5BT( 3)( 6)(8)1、2-(B C D)T(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