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體腸吻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手術學教研室 劉征,目的和要求,1. 了解腸壁的解剖特點 2. 掌握離體腸端-端吻合術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 熟悉胃腸道的間斷全層內翻縫合和間斷漿肌層內翻縫合,小腸形態,確認腸壁的系膜緣和對系膜緣,小腸壁解剖結構,由內向外分為四層: 1粘膜層 2粘膜下層 3肌層 4 .漿膜層,手術材料和器械,動物腸、手套、組織剪、線剪、腸鉗 無齒鑷、持針鉗、血管鉗、小圓針、l號絲線,以兩把腸鉗于距斷端34cm處夾持兩離體動物腸 靠攏腸鉗使兩斷端對齊 方向一致,腸系膜緣對腸系膜緣 于腸系膜緣和系膜對側緣距腸切緣0.5cm處各作一針漿肌層對合縫合作為牽引線,吻合前準備
2、,縫合要點,1. 分前后壁雙層縫合(兩壁四層) 后壁全層 前壁全層 前壁漿肌層 后壁漿肌層 2. 內翻縫合,后壁內層縫合,1 方法: 全層間斷內翻縫合,自一端腸管粘膜面進針,漿膜面出針,再從另一端腸管漿膜面進針,粘膜面出針;縫合層次應確實,切勿漏縫某一層次。 2 要求: 邊距:漿膜面進出針點距切緣約0.3cm,粘膜面稍靠近切緣,使漿膜多縫而粘膜少縫; 針距:兩針之間針距為0.30.5cm,前壁內層縫合,前壁內層縫合: 1. 全層間斷內翻縫合, 從一端腸管粘膜面進針,漿膜面出針,再從另一端腸管漿膜面進針,粘膜面出針,結扣打在腸腔內面 最后一針:單純間斷內翻縫合,從一端腸管漿膜面進針,粘膜面出針,
3、再從另一端腸管粘膜面進針,漿膜面出針,結扣打在腸腔外 2. 要求:邊距和針距:0.3cm,松開腸鉗,前壁外層縫合,前壁外層縫合: 1 方法: Lembert縫合 前壁漿肌層間斷垂直褥式內翻縫合 2 要求: 邊距:進出針點距離切緣約0.5cm; 針距:兩針之間針距為0.30.5cm,后壁外層縫合,1. 方法: Lembert縫合,后壁漿肌層間斷垂直褥式內翻縫合 2. 要求: 邊距:進出針點距離切緣約0.5cm; 針距:兩針之間針距為0.30.5cm,連續縫合技術,吻合口檢查,檢查吻合口是否通暢,用拇指和食指對指擠捏,吻合口大小以能通過拇指末節為宜。 2.檢查吻合口有無滲漏,輕壓腸壁,注意事項,1. 縫合要嚴密均勻,切勿漏縫某一層次 2. 防止腸管扭曲 3. 防止腸管狹窄 4. 粘膜完全內翻,漿膜對漿膜 5. 漿肌層縫合時不能穿透粘膜層 6. 打結不宜過松或過緊,1. 兩斷端靠攏并固定: 2. 漿肌層縫牽引線: 3. 縫合后壁全層: 單純間斷內翻(連續;鎖邊或“8”字) 4. 縫合前壁全層: 單純間斷內翻(connell縫合法) 5. 縫合前壁漿肌層:垂直間斷褥式內翻法(lembert) 6. 縫合后壁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懸架系統減震元件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電話機和計算機用彈簧繩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篩分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節能型平板電視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硅藻土高性能助濾劑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碳-碳復合材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制瓶模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研發創新策略及發展潛力評估研究報告
- 一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農家小院-圖形工具的使用 1教學設計 河大版
- 中國天河石項鏈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研究報告
- GB/T 44770-2024智能火電廠技術要求
- 了凡四訓培訓
- 《塑料材質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 問卷調查法完整版本
- 視覺設計基礎
-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設計
- 腳內側運球變向教案
- 安全安全技術交底模板
-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含答案)
- 中職教育基礎模板課件《集合的概念 》
- 靜密封知識完整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