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生物的起源和進化課件.ppt_第1頁
北師大版生物的起源和進化課件.ppt_第2頁
北師大版生物的起源和進化課件.ppt_第3頁
北師大版生物的起源和進化課件.ppt_第4頁
北師大版生物的起源和進化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生命的起源,閱讀課文P3-5內容 找一找關于生命起源有哪幾種假說?說說你比較認可的是哪種觀點。,關于生命起源的幾種觀點,1.神創論,2.自然發生論,3.生生論,4.宇宙生命論,5.化學進化論,探究竟,觀點1:神創論 這種觀點認為,生命是由上帝或 神創造的。,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上帝創世紀,觀點2:自然發生論 這種觀點認為,生命是由無生命物質自然發生的。 例如:,腐草化螢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3.生生論,生物只能來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質絕對不能隨時自發地產生新生命。,4.宇宙生命論,隕石坑,彗星,5.化學進化論,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無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小分子,再由有機小分子長期演變

2、形成的。,主要觀點:,生命的起源,1、46億年的原始的地球的 特點:,熾熱的,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溢。一切元素都呈氣體狀態,不存在生命,2、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提供了:,(1)、場所:,(2)、物質:,原始大氣和原始海洋,(3)、能量:,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火山噴發釋放的能量等,甲烷(CH4)、氨(NH3)、水(H2O)、氫氣(H2)、硫化氫(H2S)、氰化氫(HCN)等 沒有氧氣,生命的起源,無機小分子物質,生 成,形 成,組 成,演 變,場所:原始大氣,場所:原始海洋,場所:原始海洋,特點:,特點:,原始界膜和原始的 物質交換,具有原始的新陳代謝和繁殖能力,有

3、機小分子物質,有機高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場所:原始海洋,1、原始地球條件下,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形成的場所是: A、原始大氣 B、原始海洋 C、原始陸地 D、原始海洋和陸地,練習:,2、原始地球條件下,生命起源于: A、原始陸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氣 D、火山附近,3、原始生命誕生的重要標志是: A、具有原始界膜和物質交換能力 B、具有蛋白質和核酸的相互作用 C、具原始的新陳代謝和自我繁殖能力 D、具真核細胞的細胞結構,第2節 生物的進化,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怎樣來的?,神創論,神創論者認為:在宇宙歷史的某一特殊時刻,由上帝一次性創造出各種生物,最初有多少種,現在就有多少種,

4、各種生物之間沒有任何的親緣關系。,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怎樣來的?,進化論,進化論者認為,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不是神創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演變而來的,因此各種生物之間有著或遠或近的親緣關系。,三葉蟲,百合,暴龍頭骨化石,異特龍化石,腕龍腿骨化石,琥 珀,珊 瑚 化 石,樹 葉 化 石,一、生物進化的化石記錄,它在地質層中的分布有何規律?,化石,就是指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在越早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這種分布規律說明了什么?,證實了現代的各種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面來的;

5、揭示了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順序。,5000萬年前 始祖馬,4000萬年前 漸新馬,2000萬年前 中新馬,1000300萬年前 上新馬現代馬,證明了現代馬是由始祖馬,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馬的進化趨勢:,體型由小趨大,四肢越來越長,多趾足逐漸變成中趾發達并惟一著地。,1861年,德國考古人員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生物化石。這種化石殘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齒,翅膀前段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樣的、由多節尾椎骨組成的長尾。人們稱它為始祖鳥。,始祖鳥在生物進化上有何重要意義?,因為它界于爬行類和鳥類之間,所以它是證明鳥類是同爬行類進化面來的重要證據。,遼西鳥化石,遼西鳥復

6、原圖,遼西鳥骨骼,孔子鳥復原圖,1.生物進化的直接的證據是( ) :現在生存的生物:古代生存的生物:生物“進化樹”:古代生物的化石 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證明生物的進化,其根本原因是() :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等 :化石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形成的 :各類生物的化石在地層中出現有一定的順序 :化石是古生物學家的研究對象 已知親緣關系很近的物種的化石比物種的化石在地層中出現晚的多,由此可知() :物種比物種的數量多 :物種比物種的結構復雜 :物種一定從物種進化而來 :物種一定從物種進化而來,B,C,某一化石收集隊,在甲、乙、丙三個不同的地層里挖掘到許多化石,記錄如下:甲地層有恐

7、龍蛋、始祖鳥、龜,乙地層有馬、象牙、犀牛,丙地層有三葉蟲、烏賊、珊瑚。這些地層依照年代從遠到近的排列順序是() :甲丙乙:乙甲丙:乙丙甲:丙甲乙 根據始祖鳥化石可以判斷哪兩種生物具有較近的親緣關系() :鳥類和哺乳類:鳥類和爬行類 :鳥類和兩棲類:鳥類和魚類,D,B,二、地球上的生命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原核單細胞真核多細胞,:由水生向陸生發展,低等植物和兩棲動物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類動物盛行,:哺乳動物和鳥類成為占優勢的陸地脊椎動物,被子植物則成為占優勢的陸地植物,線形動物,扁形動物,腔腸動物,單細胞生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環節動物,被子植物,爬

8、行動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植物進化歷程: 單細胞藻類 多細胞藻類 苔蘚植物 蕨類植物 種子植物,動物進化歷程: 原始單細胞動物 多細胞的腔腸動物 扁形動物 線形動物 環節動物 軟體動物 節肢動物 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生物遵循從無到有、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的發展規律,發展規律:,自我檢測(二),1.下列各類植物中,最早出現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 A:原始的藻類植物 B:原始的苔蘚植物 C:原始的裸子植物 D:原始的蕨類植物 2.從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角度來看,下列哪項是正確的排列順序( ) A: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 B:苔

9、蘚植物、蕨類植物、藻類植物、種子植物 C:蕨類植物、苔蘚植物、藻類植物、種子植物 D:藻類植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種子植物 3.下列各類植物的生殖過程已經完全脫離了對水的依賴的是( ) A: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C:苔蘚植物、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蕨類植物 4.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 ) 無脊椎動物 原始單細胞動物 脊椎動物 A: B: C: D: ,A,A,A,C,5.在動物進化的歷程中,原始節肢動物出現后,它們有外骨骼和分節的附肢,這說明節肢動物( ) 對陸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 對陰濕的環境適應能力強 脫離了陸生環境 脫離了水生環境 結構更加復雜 結構更加簡單 A

10、:B: C: D: 6.最晚出現的真正陸生無脊椎動物是( ) A:環節動物 B:節肢動物 C:軟體動物 D:腔腸動物 7.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陸生脊椎動物是( ) A:古代兩棲類 B:原始的鳥類和哺乳類 C:古代的魚類 D:古代的爬行類 8.兩棲動物在動物進化過程中占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兩棲動物能證明動物進化的一個關鍵環節,即( ) A:水生到陸生 B:簡單到復雜 C:陸地到空中 D:單細胞到多細胞,B,D,B,A,9.脊椎動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 ) A: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鳥類 哺乳類 B:魚類 爬行類 兩棲類 鳥類 哺乳類 鳥類 C:魚類 兩棲類 爬行類 哺乳類 鳥類 D:魚類 爬行類 兩棲

11、類 哺乳類 10.下列不是生物進化歷程總趨勢之一的是 ( )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簡單到復雜 C:由小型到大型 D:有水生到陸生,C,C,1.下表為有關脊椎動物出現的部分地質年代簡表,請據表說明:,(1)地層形成的先后和在該地層形成的化石的關系是: (2)所揭示的生物進化順序是:,思維拓展,生物為什么會進化呢?,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作出了最好的解釋,三、達爾文和他的“自然選擇學說”,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由于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歡采集礦物、植物和昆蟲標本。,達爾文常到海邊向人學習采集生物標本,對動物進行解剖、分類和作觀察記錄。,19歲那年,達爾文被送到劍橋大學學習神學,但他仍熱衷于自然

12、科學的研究。他從一些朋友那兒學會了如何發掘并鑒定地質礦物標本等,為他將來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打下了基礎。,22歲那年,達爾文以博物學者的身份登上“貝格爾”號遠航考察船,隨船進行為期五年的環球科學考察。,每到一個地方,達爾文都要仔細考察當地的動物、植物資源。許多實例引起了他的思考。,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達爾文發現,這里不同島上的地雀各有其特點。這種現象使達爾文想到物種可能是在不斷變化著。,各地的所見所聞,都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漸進化的。,在南美洲,達爾文發現了古犰狳(qi y)的化石。它們與現代生活著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這是否說明現代的動物是由古代的動物發展而來的呢?,達爾文耐

13、心地收集資料和證據。他訪問過農夫、種子供應店店主,家畜、家禽飼養人。達爾文親自飼養家鴿,觀察家鴿在人工飼養下所產生的變異。,經過大量的觀察和研究,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學說,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部巨著。達爾文的進化論被恩格斯贊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學習目標 識記:自然選擇學說的意義和評價。 理解: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應用:運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進化,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1、過度繁殖,2、生存斗爭,3、遺傳和變異,4、適者生存,過度繁殖:各種生物都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產生很多的后代。遠遠超過環境的承受能力。,2、生存斗爭,(1)概念:,生物個體(同種或異種)

14、之間的相互斗爭,以及生物與無機自然條件(如干旱、寒冷)之間的斗爭,賴以維持個體生存并繁衍種族的自然現象。,(2)原因:,生物的過度繁殖,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活條件(如食物和空間)有一定的限度,(3)結果:,大量生物個體死亡,少量生物個體生存,3、遺傳和變異,(1)具有普遍性,(2)變異有的對生物生存有利,有的則不利,變異具有不定向性。但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即其性狀適應環境的),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3)有利變異可以傳給下一代。,、適者生存,(1)概念:,在生存斗爭中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對環境能適應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對環境不適應的。,(2)例:,A、同一環境下的植物,長得快的會

15、比長得慢的占有廣大的地盤,因此發育就好、開花結實就多。,B、跑得快的動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物并逃避敵害。,自然選擇,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自然選擇的結果,使生存下來的生物產生適應性。,實例:達爾文對長頸鹿進化過程的解釋,長頸鹿的祖先,過度繁殖,后代個體間的差異,生存斗爭,長頸、長前肢個體,(遺傳積累),適者生存,自然選擇,現代長頸鹿,(變異),長頸鹿,個體差異,生存斗爭 適者生存,變異是不定向,個體差異,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適應環境新類型,內因,動力,生存斗爭,逐代遺傳積累,內因,長頸鹿祖先發生變異,個體有長頸長前肢的也有短頸短前肢的,長頸長前肢生存,逐代選

16、擇,現代長頸鹿,缺乏青草的環境下,自然選擇,實例,生物進化過程,實例:在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無翅或殘翅的昆蟲特別多,為什么會有這一種現象?和自然環境有聯系嗎?,結論:對生物進化的解釋,1、選擇材料,由變異提供,2、內在因素,遺傳和變異,3、進化方向,由自然選擇決定,4、進化動力,生存斗爭,人類和現代類人猿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兩者有密切的 血統關系。可以說,現代類人猿是人類的近親。認識一下人類的這些近親,對于了解人類起源是會有所幫助的。 現代類人猿屬于高級的靈長類,主要種類就是:長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第3節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長臂猿是兩臂特別長的猿類,直立的時候兩臂可以達到地面,所以叫長

17、臂猿。 長臂猿在現代類人猿中是最小的種類,體高不到1米,重量一般不超過10千克。 長臂猿完全過著樹上的生活,擅長臂行法,就是善于用臂從一棵樹蕩到另一棵樹上 去。,猩猩是一種大型的動物,毛多而密,呈紅褐色。猩猩頭尖,眼和耳都小,頜部發達,犬齒大而尖銳,適宜于對付敵人。它 們也可以勉強直立起來行走,但是直立的姿勢很拙劣,行走也很費力氣,一般需要用前 肢著地支撐身體,就像拄著拐棍那樣。,大猩猩是最大的類人猿。大猩猩也是前肢比后肢長,它們的兩臂伸開,可以達到2.7米。,黑猩猩的毛色烏黑,所以叫黑猩猩。 它們的頭比較圓,鼻子小,耳朵很大,犬齒也發達。 它們喜歡群居,每群由十幾只到三四十只。 它們喜歡在樹

18、上活動,大部分時間在樹上度過。它們善于用臂行法從一棵樹蕩到另 一棵樹上去,它們在樹上的靈活性遠遠超過猩猩。它們的智力很發達,善于模仿。,類人猿面扁平,兩眼在同一平面,無尾。外形與人接近。,類人猿的骨骼與人相似,大腦遮蓋了小腦,與人相似。,類人猿大多有喜、怒、哀、樂等多樣表情,和人面部表情相似。,類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會使用枝條作工具等。,類人猿喜歡群居,有的有家庭生活;可勉強直立行走等。,我們來比較一下人的手和現代類人猿相當于人手的前肢吧。一看就知道,人的手跟現代類人猿的“手”是很相似的:它們都很發達,它們的大 拇指跟其余的四個指頭相對立,大拇指自己成為一組,其余的四個指頭另外合成一組。

19、所以人和現代類人猿的手都能夠很好地握住物體。可是一般講來,現代所有類人猿的手 都遠遠比不上人的手,它們的大拇指沒有像人的大拇指那么發達,那么靈活。,從左到右,依次是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的“手”和人手,從以上的材料可以知道,現代類人猿的確跟人相近。 哪一種或哪幾種最相近呢? 根據形態結構、行為和化石材料,現在認為這些類人猿的進化系統,大抵如下圖表 示的情況。,最原始的古猿是在埃及發現的。有一種古猿,叫做漸新古猿或小古猿。它生活在距今大約3300萬年前。它身體比較小,現代類人猿的特征在它身上 還不突出。另一種古猿叫做埃及古猿。它生活在距今大約2800萬年前。從它的一根尺骨化石的構造看來,它是一種樹

20、棲古猿。有人 認為它們大概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的一些代表。,另一類古猿曾經被叫做森林古猿,也叫林猿,包括許多個種。它們生活在距今2000 萬年前到500萬年前。在非洲、亞洲和歐洲都有它們的蹤跡。從所發現的化石材料看來,人們猜想它們的大小跟現在的黑猩猩差不多。 它們大概就是現代類人猿的直系祖先。,森林古猿想象圖,再一類古猿叫做拉瑪古猿,跟森林古猿區別比較大,跟人類比較近似。有觀點認為它們已經 跟森林古猿分道揚鑣了,住在開闊地帶,是人類這一支進化系統的開始 。,稀樹草原,探索在人類起源和進化中手進化的意義 完成書23頁的活動,南方古猿 在遙遠的非洲南部,人們發現了另一類古猿的化石,叫做南方

21、古猿或南猿。這是一 種新類型的古猿,是從原始古猿過渡到人類的類型。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100萬年到420多萬年前之間。他們可以分成兩個主要類型:纖細型和粗壯型。一般認為,纖細型進一步演化成了能人,而粗壯型則在距今大約100萬年前滅絕了。,南方古猿的頭骨,南方古猿的枕骨大孔位于頭骨的腹面,脊柱彎曲,盆骨短而寬,踝骨處于人和典型的猿之間,這表明南方古猿的骨骼支架部分已經適于直立行走。人的特征。這表明南方古猿的手足 已經分工,有了進行勞動的必要條件。可是它們的腦量一般只有450550ml,比黑猩猩的腦量350450ml 大一些,比人的腦量12001500ml小得多。它們的臼齒和前臼齒也都很大。 這些是

22、類人猿的特征。,南方古猿生 活在樹木比較稀少的開闊地方,過的是地面上的生活。 這就是說,它們的骨骼構造是跟它們的直立行走的生活相聯系的。 由于直立行走,它們就有了自由的雖然還是原始的“手”。有了這種“手”,它們 可以利用天然物體例如樹枝和石塊來尋食和御敵。有了這種“手”,它們開始制造粗糙 的工具。在這個基礎上,就逐漸過渡到能夠制造原始石器的早期猿人了。,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圖,能人(早期猿人) 這些古人類的腦容量較大,約在600 mL以上,腦的大體形態以及上面的溝回與現代人相似,顱骨和趾骨更接近現代人。在分類學上,古人類學家將他們歸入人屬能人種(Homo habilis)。與能人化石一起發現的還有

23、石器。這些石器包括可以割破獸皮的石片,帶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錘,這些都屬于屠宰工具。因此,可以說能夠制造工具和腦的擴大是人屬的重要特征。,能人的頭骨,直立人(晚期猿人) 生活在距今約180萬20萬年前。直立人頭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壯,腦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從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身材明顯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為160厘米,平均體重據估計約有60千克,肢骨與現代人差別不大。在中國有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和縣猿人、鄖縣猿人;在國外,有爪哇猿人、海德堡猿人、阿特拉猿人、魁梧猿人等 。,直立人依靠兩只腳,能夠奔跑,當一群直立人出動時,他們甚至可以

24、獵取大型的動物。大約50萬年前,直立人為了取暖、做飯、防衛和狩獵學會了使用火。他們已經學會使用雙刃手斧及各種各樣的搗具和切割器具。,直立人生活想象圖,智人 形態特征比直立人進步的人類。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5萬4萬年前。早期智人的主要特征是腦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眉嵴發達,前額較傾斜,枕部突出,鼻部寬扁,頜部前突。著名的早期智人化石有尼安德特人、西亞的塔篷人、中國的許家窯人和馬壩人等。,早期智人,電腦復原的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的腦量已經達到了現代人的水平,它們不僅可以狩獵巨大的野獸,還用野獸的毛皮來遮擋身體。直立人的火種來自于天然火,比如雷擊起火,而早期智人已經學會了自己生火,比如鉆木取火 。,尼安德特人人生活想象圖,晚期智人是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大約從距今四五萬年前開始出現。有名的晚期智人化石,有歐洲的克羅馬農人、格里馬第人,中國的柳江人、山頂洞人等。能制造復雜的石器、骨器和角器等工具,能制作精制的、別具風格的藝術品和裝飾品,能縫制衣服,建造帳篷,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