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新媒體通訊傳輸總站建設項目-報告表_第1頁
通遼市新媒體通訊傳輸總站建設項目-報告表_第2頁
通遼市新媒體通訊傳輸總站建設項目-報告表_第3頁
通遼市新媒體通訊傳輸總站建設項目-報告表_第4頁
通遼市新媒體通訊傳輸總站建設項目-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通遼市新媒體通訊傳輸總站建設項目建設單位通遼市人民政府基本建設辦公室法人代表高常亮聯系人陳若曦通訊地址通遼市人民政府基本建設辦公室聯系電真郵政編碼028000建設地點通遼市新城區成吉思汗大道南端立項審批部門通遼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文號通發改函字2016108號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建筑業E47占地面積(平方米)241875綠化面積(平方米)5000總投資(萬元)360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200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056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工程內容及規模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廣播、電視、報紙等傳媒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宣傳陣地。建設好廣播、電視、報紙等傳媒,對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弘揚主旋律、弘揚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堅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傳媒事業的發展和繁榮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總體來看,新聞出版業基本趨勢依然整體向好,新聞出版業發展處于可以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近年來,通遼市經濟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傳媒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但通遼市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及報紙傳媒的發展和經濟發達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通遼市電臺、電視臺、報社的辦公條件,大小演播室、制作機房、播控機房的工作條件及環境,以及專業設備均需要改善和提高。廣播電臺與電視臺不久前合并為通遼廣播電視臺,而各自辦公用房、技術用房卻在兩個地方,管理上造成不便。同時,市委、市政府西移北擴建城北新區,新城區建設的景觀大道需要有標志性建筑。為此,通遼市傳媒中心工程項目籌建處提出通遼市新媒體通訊傳輸總站建設項目。2二、建設規模和內容新建占地面積24187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0000平方米的傳媒中心大樓及附屬配套設施。入住單位為通遼廣播電視臺、通遼市蒙古語影視譯制中心、通遼市微波管理總站、通遼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中心。表1項目建設內容表序號項目數量備注1總用地面積2418752總建筑面積400003容積率1654建筑占地面積1125565建筑密度4656綠化率3597層數16層表2各單位用房分配表序號單位名稱分配面積入駐人數1通遼廣播電視臺262815502通遼市蒙古語影視譯制中心449263通遼市微波管理總站和通遼微波端站795404通遼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中心300305地下車庫及其他用房12175地下停車位約658個合計40000646三、公用工程1、給排水本項目總用水量為8756T/A,包括辦公日常用水、綠化用水和消防用水。辦公人員646人,按年用水量的三分之一計算,用生活用水量約8646T/A。項目區綠化、景觀用水100T/A,消防用水10T/A,因此供水系統所用自來水由通遼市新城區自來水公司供水管網提供。本項目的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通過室外化糞池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進入通遼市新城區市政污水管網最終排入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按排污系數08計,本項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6917T/A。本項目給排水情況見表3。3表3給排水情況一覽表項目水量(T/A)備注生活用水8646人口646人計(3667L/人天)綠化用水100消防用水10給水小計8756生活污水6917排污系數為08排水小計69172、供電本工程設一座變配電所,位于地下一層,兩路10KV電纜進線,共8臺干式變壓器,2臺2000KVA變壓器供冷凍站及空調動力用電;2臺800KVA變壓器為工藝專用變壓器;2臺1000KVA變壓器為舞臺燈光專用變壓器;2臺1600KVA變壓器為照明變壓器。各變壓器之間兩兩設置低壓聯絡,以提高供電的可靠性。3、通信項目內電話、計算機網絡等均由項目外的城市通信管道線路接入。4、采暖項目供暖熱源由通遼發電總廠熱網經換熱器供給。四、建筑設計方案總體布局建筑平面功能布置旨在通過交通的組織和空間的穿插展現相互間緊密聯系的布局。由地下室和主塔樓組成,共十五層高。地下建筑共一層深81米,主要為車庫和設備用房。地下一層東側部分采取平戰結合的方式布置人防區域,人防層高38米,人防上方夾層層高43米。主塔樓融合了除電視臺外的其他幾大單位的功能用房,在豎向上進行了功能區域的劃分,使各單位既緊密聯系又能各自獨立互不干擾。整體形象立面設計以天然水晶體作為主形象的母題,寓意內蒙古地區豐富的地下礦藏,不需要修飾而盡顯原始而美麗的自然形態,是壯闊草原上矗立的人文“水晶”。同時水晶棱角分明,晶瑩剔透的外形象征著通遼媒體對社會公開透明的形象。群房的中間部分是30M高的大演播廳,其多折面的水晶造型與塔樓頂部的玻璃體水晶遙相呼應,成為整個群房的視覺焦點。交通分析主要出入口設置在用地南面的非主路上,盡量避免增加城市干道的交通壓力。主要車流從基地南側道路順時針行入,車輛可環繞基地四周,暢通無阻。在主樓東側與綠化平臺之間布置4了一條內街貫穿基地南北兩側。在建筑北側設有兩處地下車庫出入口,并增設第三入口于西側,有效地達到疏導車流,明確方向的目的。內部車流平時從東北側進入地下室,外部車流從西北側或者西側進入地下室并可選擇在局部區域室外停車。車流從南北側出入口均可駛離地塊。地下室可考慮結合實際情況東西分區,采取管理分開內外車輛停靠設置。考慮到將來的長遠發展引起的停車位緊張問題,我們的地下室預留了足夠的高度,將來可做為機械停車庫設計,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環境景觀分析用地東面是結合城市規劃設計要求設置的立體綠化平臺,作為主體建筑與成吉思汗大道的連接。觀眾人流步行出入口設計在南向西側,并在南面結合綠化,水景設計了開闊大氣的入口廣場,簡潔的幾何綠化體系,富有視覺沖擊力,同時具有人流導向性。塔樓的南面形成較大的集散廣場作為辦公入口,也是整個媒體中心的主要出入口。五、環保投資項目環保投資詳見表4。表4環保投資一覽表序號項目金額(萬元)1防滲化糞池352生活垃圾收集裝置33噪聲和防振設施104油煙凈化裝置25項目區綠化150合計200六、施工進度項目建設期2年(24個月),2016年2018年。項目實施分為三個階段,即前期準備階段,項目實施階段,項目完成階段。1、前期準備階段包括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可研批準立項。2、項目實施階段從委托設計開始,施工安裝完畢。3、項目完成階段竣工驗收。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為通遼市新城區辦公用地。5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通遼市新城區成吉思汗大道南端項目選址坐標為東經1221401,北緯4340103,地理位置詳見附圖1。項目建設位置及周圍情況見附圖。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隸屬于通遼市管轄,通遼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處北緯42154541,東經1191512343之間。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西遼河下游的沖積平原,屬松遼平原,地勢大體呈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坡度為43,地面略有起伏,二道河從中間穿越,地貌組合以平川為主。開發區位于新華夏系,大興安嶺隆起中南段和松遼沉降帶與緯向陰山天山構造復合部位;處于華北板塊的北部邊緣,地層構造簡單,在第四紀地層之上,為第三紀沉降區和第四紀沉積區,是由卵石、細砂、中砂和粘土等沖積物沉積形成的,最大沉積厚度170M,最小沉積厚度150M。地基承載力180KN/M2以上,地層沉積韻律明顯,層位較穩定,一般不須施加工程措施即可滿足城市建設要求。地震烈度為7度以上,為全國地震重點監視區和重點監視防御區。地下水屬地下潛水,含水層為第四紀新生代積下厚150M170M松散破屑沉積層,有豐富的孔隙水,地下水位埋深較市區略淺,為497M48M,靠大氣降水補給,流向自西南向東北,水質好,在開發區地下分布較多。開發區地下無特殊地質構造及有價值的礦藏,屬于一類一級用地。開發區地上電力線路縱橫,基本為22萬伏的高壓線,對地塊的分割比較明顯。通遼市屬于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60,極端最高氣溫為391,極端最低氣溫為309;無霜期140D左右,最大凍土深度179M;年平均降雨量為3947MM,年平均蒸發量為600MM,屬少雨干旱地區;冬季平均風速為34M/S,夏季為31M/S;夏季主導風向為南風、頻率為766,冬季為西風、頻率為972;最大積雪厚度為140MM。年均日照27215H,日照率19。項目所在區位于大興安嶺山地向松遼平原過渡的大斜坡地帶,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路線所經地區地貌為松遼平原西端邊緣的西遼河沖積平原。海拔多在300米以下,由西向東逐漸傾斜。地勢大部分平坦開闊,少部分有起伏不平,平原上風成沙較多,風積物覆蓋較為普遍,分布部分較為平坦的沙地。沿線多為灌叢沙丘與未利用地,植被覆蓋較稀疏,主要有櫟、柳、榆、楊等疏林,6低矮灌叢及地蒿、木蓼、紅柏、沙蒿等一年生植物群落,生態環境異常脆弱,風蝕嚴重。7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通遼市西遼河北部與科爾沁區隔河相望,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最重要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已成為與通遼市科爾沁區平行的行政區。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有河西鎮的三合屯和遼河鎮的部分村屯,包括韓家圍子、興隆屯、雙廟村、平安堡、杜家圍子一村、杜家圍子二村、閻家圍子等,總計2337戶,現狀人口為9246人,根據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到2010年開發區規劃人口為765104人,到2020年規劃人口將達到為13105人,總規劃用地面積2463KM2,遠景規劃用地面積為361KM2。8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本項目引用通遼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對項目周圍環境現狀監測數據,監測數據滿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中相關要求。因此本次大氣現狀評價可不再進行監測,直接引用現有監測資料。監測結果見表5。表5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統計表單位MG/M3監測點位項目閆家圍子村膠建集團大樓果園萬通熱力SO2日均值范圍0006L0006L0006L00120006L00240006L0026NO2日均值范圍0003L0009000400110007001400090016TSP日均值范圍01180124014101520150016301730181注“L”表示未檢出評價方法本次評價采用單因子指數法對TSP、SO2、NO2進行評價。評價公式如下PICI/C0I式中PII污染物的單因子指數;CII污染物的濃度,MG/M3;COII污染物的評價標準,MG/M3。評價標準評價標準采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評價結果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果見表6。表6環境空氣質量單因子指數評價結果SO2NO2TSP監測點名稱日均值指數范圍日均值指數范圍日均值指數范圍閆家圍子村004004001008039041膠建集團大樓004008003009047051果園004016006012050054萬通熱力004017008013058060從上表可以看出TSP9TSP因子在4個監測點中日均值濃度范圍為01180181MG/M3,單因子指數范圍為039060之間,各監測點日均值均不超標。SO2SO2因子在4個監測點中日均值濃度范圍為0006L0026MG/M3,單因子指數范圍為004017之間,各監測點日均值均不超標。NO2NO2因子在4個監測點中日均值濃度范圍為0003L0016MG/M3,單因子指數范圍為003013之間,各監測點日均值均不超標。二、水環境質量現狀根據通遼市環境監測站對項目所在地地下水水質現狀的監測數據。監測結果見表7。表7地下水監測結果單位MG/L監測結果項目新區水廠(凈水廠1)PH無量綱73總硬度19850硫酸鹽1523氯化物7219鐵0939錳0573銅0001L鋅005L揮發酚0002L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05L高錳酸鹽指數280硝酸鹽氮0090亞硝酸鹽氮0003L氨氮0197氟化物0464氰化物0004L汞000001L砷00048硒00005L鎘0001L鉻六價0004L鉛001L總大腸菌群個/升3井深(M)160評價標準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的類標準。評價方法采用單因子污染指數法,其公式如下ISICP10式中PII種污染物的污染指數;CII種污染物的實測濃度,MG/L;CISI種污染物的評價標準,MG/L。PH的標準指數按下式計算當PHJ70時SPH70PHJ/70PHSD當PHJ70時SPHPHJ70/PHSU70式中SPHPH值的標準指數;PHJPH值的實測值;PHSD評價標準的下限值;PHSU評價標準的上限值;評價結果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的單因子污染指數結果,見表8。地下水監測結果表明,除了地下水中鐵、錳超標外,該地區地下水中其它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要求。鐵、錳超標是本地區該指標天然本底值較高所致,與該區的地下水成因,含水層巖性及地質構造有關。表8單因子污染指數計算結果點位項目結果新區水廠(凈水廠1)PH020總硬度以CACO3計044硫酸鹽001氯化物003鐵313錳573高錳酸鹽指數093硝酸鹽氮000氨氮099氟化物046總砷01011三、聲環境質量現狀項目位于通遼市新城區成吉思汗大道南端根據通遼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噪聲監測數據統計結果分析,項目所在地噪聲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的要求。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表9評價區環境敏感目標表編號名稱人數距廠址距離(M)方位環境功能及要求一環境空氣1成吉思汗大道50東側2清河大街30南側3西伯花路50西側4閻家圍子村10戶50北側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二項目所在地地下水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類標準三項目的聲環境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12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類標準。3、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4、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污染物排放標準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及無組織排放標準。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三級標準。3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4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5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總量控制指標本項目辦公人員為646人,污水產生量為6917T/A,經生活污水經防滲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排入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染物排放情況CODCR424T/A;NH3N051T/ACOD產生量人數去除率300219噸/人年6461103424T/A;氨氮產生量人數去除率3255千克/人年646133051T/A13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工藝流程簡述(圖示)一、施工期土石方基礎結構裝修二、運營期辦公人員產生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土石方產生固體廢棄物和噪聲。基礎、結構產生噪聲。裝修產生固體廢棄物和噪聲。材料運輸也會產生粉塵和噪聲。2運營期1、生活污水本項目建成后,項目區主要的污水排放源為生活污水。項目區生活污水產生量為6917T/A。2、大氣污染本項目采取集中供熱,由通遼發電總廠熱網經換熱器供給。因此項目建成后主要大氣污染物為食堂燃氣排放和廚房油煙。3、生活垃圾固體廢棄物主要來源于職工產生的生活垃圾,總產生量約786T/A。4、景觀項目建成后與周圍環境功能相同,建筑風格相近,項目區內配套良好的綠化景觀設施,對周圍景觀環境影響微弱。固體廢棄物噪聲和粉塵噪聲噪聲固體廢棄物和噪聲14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施工期粉塵周界外濃度最高點23MG/M3周界外濃度最高點1MG/M3汽車尾氣NOX033165G/DCO9872632G/DTHC3291316G/DNOX033165G/DCO9872632G/DTHC3291316G/D大氣污染物運營期油煙000244T/A000037T/ACODCR219T/A186T/A施工期氨氮026T/A022T/ACODCR472T/A424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營運期氨氮056T/A051T/A施工期3650T/A3650T/A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營運期786T/A786T/A施工期主要為施工機械噪聲和施工材料運輸時產生的交通噪聲,約7595DBA。噪聲營運期通風機械設備、水泵、換熱站噪聲6090DBA。其他施工期間產生振動。主要生態影響(不夠時可附另頁)項目所需的整體建設,僅在開挖、填筑、取土等方面對地表結構有一定影響,無其他生態環境影響。15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一、揚塵本項目建設期大氣環境影響主要來自于施工場地的揚塵。施工揚塵主要來源于土方開挖、場地平整、土石方開挖形成的裸露土面產生的揚塵及施工作業等產生的粉塵。施工運輸車輛運送水泥、沙石等材料也可能引起較大的揚塵,對環境影響較大。建設單位應在施工期通過加強監督管理、強調文明施工。在運輸或作業中揚塵大時要灑水降塵,運輸車輛必須采取遮蓋措施,物料堆放要規整并適當遮蔽和覆蓋,使施工期揚塵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滿足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的無組織排放要求。為了將施工期間揚塵對施工場地周邊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施工邊界應設置高度25M以上的圍擋,遇到干燥、易起塵的土方工程作業時,應輔以灑水壓塵,盡量縮短起塵操作時間。遇到四級或四級以上大風天氣,應停止土方作業,同時作業處覆以防塵網。施工期間,應在物料、渣土、垃圾運輸車輛運輸出口內側設置洗車平臺,車輛駛離工地前,應在洗車平臺清洗輪胎和車身,不得帶泥上路。運輸車輛盡可能采用密閉車斗,并保證物料不遺撒外漏。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易起塵的水泥、石灰、砂石、涂料、輔裝材料等應密閉存貯或設置圍擋、堆砌圍墻以及防塵布苫蓋等措施。總之,采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治施工揚塵污染環境。二、污水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施工期涉及用水和排水的階段段主要是結構階段,在土石方階段及基礎階段幾乎不產生施工廢水。施工廢水主要來自于混凝土養護、機械沖洗、場地沖洗等。本項目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供給,施工期廢水的產生量很少。對一些施工廢水產生量較少的工序,一般采取在施工現場就地排放,自然蒸發的方式。因此本項目施工期無外排的施工廢水。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也是施工期廢水的來源之一。該項目施工現場每天施工人數約需要100人。施工期約36個月,施工人員租住在周邊民宅,生活污水進入當地污水處理系統。排水量3212T/A,排放污染物主要是氨氮和COD。施工現場采用臨時旱廁,旱廁做好防滲處理,糞便由當地的環衛部門及時清運。16三、噪聲施工期的噪聲主要來源于施工現場的推土機、挖掘機、運輸車輛等各類機械設備和運輸的交通噪聲,以及物料裝卸碰撞噪聲及施工人員的活動噪聲。常用施工機械的聲級值在80100DBA之間,為間斷排放。另外,項目施工期間的振動主要來源于大型載重車、空壓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這些施工機械設備振動源在施工作業期間產生的振動強度約5080DB。為了防止施工期噪聲污染,要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應盡可能避免大量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各產生噪聲的施工機械安置的位置距環境敏感目標的距離應大于達標所需衰減距離;應盡量避免在施工現場的同一地點安排大量的高噪聲設備,造成局部聲級過高;設置施工圍擋;對動力機械設備定期進行維修和養護,避免因松動部件振動或消聲器損壞而加大設備工作時的聲級。施工設備選型時盡量采用低噪聲設備,如液壓式施工機械。四、固體廢棄物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于項目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開挖土石方產生的棄土全部外運至指定的棄土場。施工期間產生的生活垃圾統一清運至生活垃圾處理場填埋。五、廢氣本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來源于運輸車輛及其它燃油機械施工時產生的尾氣,其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煙塵、NOX、CO及THC等。廢氣對環境空氣造成的影響大小取決于排放量和氣候條件,影響面主要集中在施工場地范圍。17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一、水環境影響分析項目運營后,該項目生活污水主要產生于辦公、食堂、地面沖洗和衛生間,廢水排放量為6917T/A,排放污染物主要CODCR、氨氮,生活污水經防滲化糞池沉淀、降解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排入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二、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供暖熱源由通遼發電總廠熱網經換熱器供給,不另建鍋爐。食堂用城市管道天然氣產生的煙氣本項目廚房主要采用管道天然氣。本項目就餐人數約為646人,按照人均耗天然氣005NM3/D,總消耗天然氣3230NM3/D,產生廢氣的排放方式為分散排放。根據類比數據,天然氣燃燒排放的各污染物量見表10。表10天然氣燃燒排放的各污染物量項目SO2NOXTSPPM10排放系數G/M3018176014014項目排放量KG/A2122075165165廚房作業時產生的油煙廢氣據類比調查,目前人均日食用油用量約30G/人D,則本項目耗油量約30646(人)235T/A。產生的含油煙廢氣通過油煙凈化裝置,去除效率按85計,處理后經專用煙道排出,排放可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標準要求,排放情況見表11。表11炊事油煙等污染物排放量項目油煙排放系數KG/T1035項目產生量T/A000244項目排放量T/A000037建設單位必須采取措施保證日常運行過程中油煙凈化裝置的正常運行,并定期派人對凈化裝置進行清洗。采取以上這些措施后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地下車庫汽車尾氣排放本項目地下車庫總車位是658輛,根據社會區域類環境影響評價教材提供的數據,地下車庫廢氣污染物排放量大約為NOX0525MG/D輛、CO1540MG/D輛、THC18520MG/D輛,則本項目地下車庫廢氣排放量NOX033165G/D、CO9872632G/D、THC3291316G/D,地下停停車場內設機械排風系統,每小時換氣6次,廢氣排風口擬設于綠化地和建筑物外墻,遠離人群活動場所,高度大于25米,確保項目建成后地下車庫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對環境敏感目標不會造成影響。三、噪聲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設備噪聲主要來源于供水系統的水泵、熱交換站設備等設備運轉產生的噪聲及汽車交通噪聲。供水站獨立地下建筑,采取相應的噪聲和防振措施。供水系統的水泵產生的聲級值約為6585DB(A)。建議對泵基礎采取減震措施以減小環境的影響,滿足環境要求。熱交換站獨立地下建筑,采取相應的噪聲和防振措施。本次評價要求對泵基礎采取減震措施以減小環境的影響,滿足環境要求。四、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本項目生活垃圾產生量為786T/A。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至通遼市生活垃圾處理場處置。五、環保竣工驗收一覽表表12環境保護竣工驗收項目清單項目內容驗收指標污水防治措施設置化糞池和食堂隔油池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固廢處理處置生活垃圾設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裝置。噪聲和振動噪聲和防振設施采用低噪聲設備和采用減振墊廢氣油煙凈化裝置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綠化項目區綠化植樹種草5000M219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防治措施預期治理效果施工期粉塵采取封閉運輸或在表面噴灑水以降低粉塵污染;所有來往施工場地的易起塵物料均應用帆布覆蓋,避免起塵原材料的露天堆放;運輸車輛進入施工場地應低速行駛或限速行駛,減少粉塵產生。汽車尾氣機械排風系統,排風口遠離人群活動的地方,設置在綠化草坪和建筑外側。合理設計汽車通道,減少汽車在車庫內怠速行駛時間,盡量增加通風量。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及無組織排放標準大氣污染物運營期油煙油煙廢氣通過油煙凈化裝置,去除效率按85計,處理后經專用煙道排出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CODCR施工期氨氮CODCR水污染物生活污水營運期氨氮經防滲化糞池沉淀、降解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終最終排入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固體廢物固廢生活垃圾集中、定期清運至城市垃圾處理場進行統一處理施工期可能產生噪聲的機械加裝噪聲消音設施,減少噪聲污染。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噪聲運營期進行綠化,減少噪聲污染。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其他在產生振動的機械上安裝隔振器或阻尼減振,使其滿足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088的標準要求。20生態保護措施及預期效果施工過程中會對部分植被造成破壞、地面裸露,使場內開挖土因結構松散,易被雨水沖刷造成水土流失。主要防治措施有1、合理進行施工布置,精心組織施工管理,嚴格將工程施工區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2、在綠化植物品種上,建議種植灌木、花木和喬木,點、面結合,立體發展,使區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