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4節 水循環和洋流練習 湘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4節 水循環和洋流練習 湘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4節 水循環和洋流練習 湘教版必修1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水循環和洋流課后訓練提能達標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4分,共48分)(2018浙江嘉興期末)水循環促進了自然環境中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交換。完成12題。1驅動水循環的能量主要來自()a地球內能 b太陽輻射c地表徑流 d大氣環流解析:驅動水循環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b項正確。答案:b2實現海陸間礦物質遷移的水循環環節是()a海洋蒸發 b水汽輸送c大氣降水 d徑流輸送解析:實現海陸間礦物質遷移的水循環環節是徑流輸送,d項正確。答案:d3(2018陜西西安中學期末)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如果陸地上的植被遭到破壞,會導致水循環()a環節加強b環節減小c環節季節變化變大d環節季節變化變小解析:陸地上的植被遭到破壞會使雨季時下滲量減少,地表徑流量增加,河流汛期水位高,枯水期時,由于植被涵養水源減少,地下水補給河流水量減少,河流枯水期水位低,故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變大,即環節季節變化變大,c項正確;環節為植物蒸騰,該環節減少,d項錯誤;環節影響不大,a、b項錯誤。答案:c(2018陜西西安中學期末)讀世界部分地區的洋流模式圖,回答45題。 4圖示大洋環流可能位于()a北大西洋中低緯海區b北大西洋中高緯海區c南太平洋中低緯海區d北太平洋中高緯海區解析:圖中緯線為回歸線,該大洋環流為中低緯環流,b、d項錯誤;該大洋環流呈順時針,應位于北半球,a項正確,c項錯誤。答案:a5關于圖中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洋流對沿岸熱帶雨林的形成有重要影響b處有寒暖流交匯,形成世界著名的漁場c洋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有增溫增濕的影響d順著洋流航行,可以從南美洲到澳大利亞解析:洋流為寒流,對沿岸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a項錯誤;處沒有寒暖流交匯,b項錯誤;洋流為暖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有增溫增濕的影響,c項正確;洋流為北赤道暖流,從南美洲到澳大利亞應順著南赤道暖流航行,d項錯誤。答案:c讀“某海域洋流分布圖”,回答第6題。6關于四個洋流對陸地環境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在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經度范圍廣b在洋流影響下,大陸沿岸地區形成熱帶草原氣候c受洋流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d洋流有利于北海漁場的形成解析:為秘魯寒流,寒流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使得沿岸熱帶沙漠氣候南北延伸,所跨緯度廣,由于受安第斯山脈阻擋,東西方向狹窄,所跨經度不廣,a項錯誤;熱帶草原氣候是信風帶和赤道低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的,并不是受洋流影響形成的,b項錯誤;因為暖流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受洋流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c項正確;北海漁場的成因與洋流無關,d項錯誤。答案:c(2018山東濟南一中期末)讀水循環示意圖,據圖完成78題。7暴雨洪澇多發的年份,圖中的水循環環節出現異常的主要有()aa、c bb、c、dca、b、c、d da、b、c、d、e解析:暴雨洪澇多發的年份,圖中的水循環環節出現異常的有b、c、d,c指的是暴雨,d指的是河流徑流量大,形成洪澇,而形成暴雨需要輸送來的水汽量較多,b表示水汽輸送,故b項正確;一般情況下,a海水蒸發量較穩定。答案:b8河流與湖泊具有水源互補的功能,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河流汛期水流方向的是()解析:河流汛期水位高,應為河流補給湖泊,a、b項錯誤;再根據圖中北部為山脈,河流自北向南流可判斷,d項正確,c項錯誤。答案:d(2018甘肅嘉峪關一中期末)下圖分別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9關于圖示洋流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洋流增溫增濕 b乙洋流是暖流c丙洋流增溫增濕 d丁洋流是暖流解析:圖示分別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可知,甲、乙洋流位于大陸東岸,且為寒暖流交匯,故甲洋流為千島寒流,乙洋流為日本暖流;丙、丁洋流位于大陸西岸,根據洋流分布規律可知,丙洋流為加利福尼亞寒流,丁洋流為秘魯寒流。根據以上分析可判斷,甲洋流為寒流,降溫減濕,a項錯誤;乙洋流為暖流,b項正確;丙、丁洋流都為寒流,都是降溫減濕,c、d項錯誤。答案:b10關于兩處附近地區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a處沿岸是地中海氣候b處溫帶季風氣候c處的漁場是北海道漁場d處的漁場是北海漁場解析:根據上題分析可知,處為日本北海道漁場附近,沿岸是溫帶季風氣候,a項錯誤,c項正確;處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b項錯誤;處沒有漁場分布,d項錯誤。答案:c(2018全國卷)地處黃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來植被覆蓋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異常增多,下表為當月6次降水過程的時長、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況。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極高。據此完成1112題。降水序號降水歷時(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況1253.0無明顯洪峰2480.3無明顯洪峰35100.1無明顯洪峰4273.2無明顯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m3/s1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蓋率大幅度提高能夠()a減小降水變率 b減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徑流量解析:汾川河流域植被覆蓋率大幅度提高不能改變一個地區的降水量和降水變率,降水量和降水變率是由大氣環流決定的,而一個地區的大氣環流形勢比較穩定,a、c項錯誤;植被覆蓋率提高可減少水土流失,從而減少河流含沙量,b項正確;植被覆蓋率提高,可加大降水后的下滲量,使河流徑流量減少,d項錯誤。答案:b12第5次降水產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歷時長強度大下滲少植被截流少a bc d解析:第5次降水歷時2天,降水量為90.7 mm,在這6次降水中,第5次降水強度最大,歷時不長,正確,錯誤;降水強度大,不利于下滲,形成地表徑流較多,形成洪峰,正確;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說明植被截留水分多,起到了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錯誤。故b項正確。答案:b二、綜合題(共52分)13(26分)讀世界某海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洋流是因_而成,按性質分類屬于_。(2)a處的氣候特征為_,a處該氣候形成的原因是_、_、_。(3)圖中四處有大漁場的是_,該漁場形成原因主要是_。(4)推測洋流所經過海區的等水溫線向_凸,導致南太平洋同緯度海域東西部水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5)如果圖中東太平洋水溫異常升高時,會導致b地區降水_。答案:(1)西風吹拂寒流(2)終年高溫多雨緯度低,位于熱帶位于來自太平洋富含水汽的東南信風控制下的大分水嶺東側的迎風坡,降水豐富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濕(3)離岸風吹拂海面,冷海水上泛,帶來大量營養物質(4)北洋流(5)增多14(26分)讀“肥皂泡自孟加拉灣向西北地區調水路線的剖面示意圖(根據科幻小說圓圓的肥皂泡描述繪制)”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資料:想象這樣一幅圖景:在遙遠的海洋上空,形成了無數個大肥皂泡,它們在平流層強風的吹送下,飛越了漫長的路程,來到大西北上空,全部破裂了,把它們在海洋上空包裹起來的潮濕的空氣,都播散在我們這片干旱的天空中是的,肥皂泡能為大西北從海洋上運來潮濕空氣,也就是運來雨水!大群大群的巨型氣泡浩浩蕩蕩地飄向大陸深處,包裹著海洋的濕氣,飄過了喜馬拉雅山,飄過了大西南,飄到大西北上空,在南海、孟加拉灣和大西北之間的天空中,形成了兩條長達數千公里的氣泡長河。(節選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圓圓的肥皂泡)(1)目前,人類跨流域調水改變的水循環環節主要是_。圖中所示,“肥皂泡”調水工程改變的水循環環節有_、_、_。(2)“肥皂泡”包裹的潮濕空氣來源地是_、_。(3)圖中“肥皂泡”的移動方向是_,其調水經過的主要地區與圖中序號對應正確的是_(填字母)。a青藏高原b喜馬拉雅山c塔里木盆地d準噶爾盆地(4)假設“肥皂泡調水工程”能夠順利實施,在下列問題中,任選其一作答。簡述其給西北地區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