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95.1-2005 稻鴨生態共育 第1部分 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33 T 595.1-2005 稻鴨生態共育 第1部分 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33 T 595.1-2005 稻鴨生態共育 第1部分 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33 T 595.1-2005 稻鴨生態共育 第1部分 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33 T 595.1-2005 稻鴨生態共育 第1部分 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3 浙 江 省 地 方 標 準 2005 稻鴨生態共育 第 1 部分:生產技術規程 of 005布 2006施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 局 發布 2005 I 前 言 稻鴨生態共育 技術是一項種養結合、安全、生態的稻田綜合技術,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于一體,促進 了 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全省應用面積逐年擴大,且深受種糧大戶的歡迎。為規范稻鴨共育的標準化生產技術,開展生態共育,增加農民的種田經濟效益,減少農田環境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稻米及肉鴨的品質,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特制訂稻鴨生態共育系列標準。 595稻鴨生態共育按部分發布, 分為 3 個 部分: 第 1 部分: 生產技術規程; 第 2 部分:稻米質量安全要求; 第 3 部分:肉鴨質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為 595第 1 部分。 本部分由紹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提出 。 本部分由浙江省農業廳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紹興縣農業技術培訓學校、紹興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紹興縣陶堰鎮農業服務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魯建國、徐國華、戴月華。 2005 1 稻鴨生態共育 第 1 部分:生產技術規程 1 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稻鴨生態共育的定義、產地環境、品種選擇、 培育壯秧和雛 鴨 、 大田養育管理 、 捕 捉、收獲和運輸 。 本部分適用于稻鴨生態共育的生產技術規程。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 本部分 的引用而成為 本部分 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 本部分 ,然而,鼓勵根據 本部分 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 本部分 。 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糧食 作物 種子 禾谷類 8321(所有部分)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3078 飼料衛 生標準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 116 無公害食品 水稻產地環境條件 117 無公害食品 水稻生產技術規程 263 無公害食品 肉鴨飼養獸醫防疫準則 5264 無公害食品 肉鴨飼養管理技術規范 農業部令第 2 號 獸用生物制品管理辦法 農業部公告第 168 號 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 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第 176 號 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 3 術語和定義 本部分采用下列術語和定義。 稻鴨生態共育 指將 12日齡 15日齡 的 雛鴨放入已插秧(直播)且適于放養的稻田內,實行稻鴨共育、共生共長、全天候種養結合,并按照無公害生產要求進行管理的農業生產方式。 4 產地環境 地選擇 應符合 116的 求。 境空氣質量 應符合 116的 求。 用灌溉水質量 應符合 116 的 求。 2005 2 壤環境質量 應符合 116的 求。 5 品種選擇 種選擇。 應選擇體型較小、抗病力強并適宜于放牧飼養的中小型品種。如紹興鴨、縉云麻鴨等。 種選擇。應選擇株高中上,株型適中,分蘗較強,抗性好并經過審定的優質高產品種。 種子質量應符合 規定。 6 培育壯秧和雛 鴨 稻育秧 子播 前 要進行曬種、風選 、消毒和浸種(一般早稻 72 小時、晚稻 48 小時),然后催芽播種。 據品種特性及技術要求,進行適期稀播,培育壯秧。 田管理。通過 科學灌 水、 控氮增磷鉀等 調控 技術 ,育成適 齡、根旺、莖粗、葉綠的帶蘗矮壯秧。 時做好除草、病蟲防治工作。 鴨培育 料和場所準備。按 稻田面積和飼養 規模,準備育雛 數量、 場所、飼料、防疫 消毒 藥品以及搭棚的材料。并在進雛鴨前做好育雛場所和用具的消毒工作。 鴨準備 。 育 雛 時間一般為 12 日齡 15 日齡 ,應及時 落實 苗鴨 的數量 , 以便水稻移栽返青后或直播 3 葉期后能及時把雛鴨放入稻間共育。 育健壯雛鴨。 室內育雛階段的飲水、喂飼和飼養密度、溫度、濕度等按 5264 的要求執行。 教下水。天氣晴朗且氣溫在 15以上,可在 3 日齡以后下水活動,但下水時間應在 15 分鐘內,以后隨著日齡的增長逐步延長下水活動時間;若天氣晴朗但氣溫在 15以下或陰天,則在 7 日齡后下水活動。 好雛鴨疾病防疫。 雛鴨的疫病防疫按 263 的要求執行,并根據當地實際制定相應合理的免疫程序進行防疫。 7 大田養育管理 稻管理 理密植 插種田塊 行株距以 ( 20 厘米 ( 20) 厘米為宜,每叢插 1 本 2 本(雜交稻)或 3本 5 本(常規稻)。采取撒直播的 早 晚稻, 其播種量應 比不放鴨的稻田 增加 10%左右 ,以保 證有足夠的有效穗數 ,并在 播種后 20 天 或秧苗 3 葉期 后進行 放鴨 。 理施肥 氮量比不養鴨的稻田,可減少 20%左右的用量 。 料使用原則應符合 496 和 117 的規定。 份管理 稻田灌水深度以鴨腳剛好接觸泥土為宜,并隨著鴨子的長大,灌水深度可適當增加。 大田豐產溝要挖深 15 厘米左右,并在溝內始終保持 8 厘米 10 厘米深的水層。擱田 時要 采取分片擱田的辦法,或者把鴨趕到田邊的 渠、 河、塘內過渡 3 天 4 天。 合防治 藥使用應符合 285、 8321(所有部分)的規定。 2005 3 育期間稻 田 害蟲主要 靠鴨捕食為主 。早稻害蟲輕發或中等發生年份,在秧田用銳勁特帶藥(直播田在放鴨前 7 10 天用藥)的基礎上,一般不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僅用井崗霉素防治一次水稻紋枯病;大發生時,應及時選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晚稻尤其是單季晚稻由于生育期長,害蟲較多,要在秧田帶藥的基礎上,根據害蟲的發生情況,要選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有重點地防治 1 次 2 次;防治紋枯病可用井崗霉素進行防治。 在治蟲噴農藥前, 盡可能 將鴨趕到另一方暫不治蟲的稻田,或趕到池塘、溝渠,過渡 3 天 4 天后再趕回到治過蟲的稻田。 子具 有很好的中耕除草作用,稻田基本上不施除草劑。但 直播稻 要在 播種 前 后 用除草劑進行 土壤處理。 子管理 入品的管理 稻鴨生態共育使用的配合飼料衛生要求應達到 3078 的要求,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按農業部公告第 168 號執行。經常保持有充足的飲用水。免疫用的生物制品按農業部 2 號令獸用生物制品管理辦法執行,由動物防疫機構專渠道供應。使用的獸藥按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第 176號執行,并執行停藥期。 理 放養 養時間。 當雛鴨 12 日齡 15 日齡、 大田插種后 7 天 10 天或直播單季晚稻在播后 20 天或秧苗 3 葉期后 趁晴天 放養。 養密度。早稻田每畝放養 10 只 12 只、晚稻田每畝放養 8 只 10 只。 養方法。根據農田的自然地理、路和渠道情況,分區域按田塊集中放養,防止鴨群過大,覓食不勻,損壞稻苗。 田邊搭個小型簡易避風雨棚,便于小鴨喂飼 和 躲風雨,提高成活率。 量 補 飼。 放養 15 天之內 ,早、晚喂些碎米(麥)或小鴨 配合 飼料;放養 15 天后 至抽穗前 ,一般情況下不補充飼料,以提高鴨子的 “ 覓食 ” 能力 ,促進水稻生 長 ; 抽穗后至捕捉前, 在傍晚給鴨子添喂稻谷等飼料。 意事項。 定期查看稻田鴨子的生長狀態,尤其在放入稻田共育 25 天左右時,注意有無死鴨,一旦發現應立即拿出深埋。 8 捕 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