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石潭記 》復習教案.doc_第1頁
6.《小石潭記 》復習教案.doc_第2頁
6.《小石潭記 》復習教案.doc_第3頁
6.《小石潭記 》復習教案.doc_第4頁
6.《小石潭記 》復習教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年中考總復習文言文閱讀6.小石潭記 復習教案 (總第7172課時)原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一、語文常識1、語音文字篁(hung) 清冽(li) 卷(qun)石底 坻(ch) 嵁(kn) 佁(y)然 俶(ch)爾 翕(x)忽 差(c)互 悄(qio)愴(chung ) 幽邃(su)翠蔓(mn) 蒙(mng)絡 搖綴(zhu) 參(cn)差 下澈(ch) 寂寥 (lio) 龔(gng)古2、作家作品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現在山西芮城、暈城一帶)人。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常見考點(一)詞語理解1、重點實詞伐竹取(取得,這里是開辟、開出)道 下見(通“現”,現出)小潭水尤(格外,特別)清冽 蒙(覆蓋,遮掩)絡(纏繞,交結)搖綴(下垂)佁然(呆呆的樣子)不動 俶爾(忽然)遠逝,往來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其岸勢(形狀,姿態)犬牙差互(交錯、錯雜,參差不齊)悄愴(憂傷的樣子)幽邃(幽靜深遠) 以其境過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 2、古今異義潭中魚可百許(古義:用在數詞后表示約數,來。今義:允許、準許)頭影布(古義:映。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織品)石上不可久居(古義:停留。今義:居住)乃記之而去(古義:離開。今義:前往,到某處)崔氏二小生(古義:年輕人。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3、一詞多義:從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隸而從者(跟隨) 環 如鳴珮環(玉環)竹樹環(圍繞)合清 下見小潭,水尤清洌(清澈)以其境過清(凄清) 為 全石以為底(作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成為)可 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不可知其源(能夠)不可久居(可以)游 皆若空游(游動)無所依同游(游覽)者以 全石以為底(把,用)以其境過清(因為)卷石底以出(而)而 潭西南而(表修飾)望乃記之而(表順承,不譯)去隸而(表并列)從者樂 心樂(以為樂或對感到快樂)之 似與游者相樂(逗樂)4、詞類活用:(1)名詞作狀語從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皆若空(在空中)游無所依潭西南(向西南而望)斗(像北斗星那樣)折蛇(像蛇爬行那樣)行其岸勢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差互(2)動詞作名詞如鳴(珮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珮環(3)意動用法心樂(以為樂或對感到快樂)之(4)使動用法凄(使感到凄涼)神寒(使感到寒冷)骨(二)翻譯句子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青蔥的樹,翠綠的莖蔓,遮蓋交結,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好像都在空中游動,周圍什么也沒有似的。3、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靜止不動,又忽然向遠處游走,往來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歡樂。4、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5、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不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令人感到悲哀。6、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因為這里的環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題字離去。(三)理解默寫1、文章開篇落筆不凡,未見其景先聞其聲,把水聲寫得清脆悅耳,不同凡響。文中表明了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的語句是: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2、描繪小石潭周圍的極幽極佳的景致的語句: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游魚自由輕靈游動的姿態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3、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4、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5、表現溪水蜿蜒曲折的語句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6、寫出小石潭源頭悠遠、兩岸彎曲的語句是: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7、文章最后說“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體現 “其境過清” 的句子是: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8、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圍,同時抒發作者政治受挫遭貶后憂傷心情的句子是: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三、閱讀理解1完整小石潭記 的思路:發現小潭(聞聲見形)2 (水石樹魚)3小潭源流(溪身岸勢)4 (氣氛感受)。潭中游魚 潭中氣氛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突出地表現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的。表現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境凄美的特點。3、本文在寫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點生動細致地加以描繪。如第段對潭水的描寫,整段文字沒有一個“水“字,但沒有一處不在寫水。請你分析一下作者是從哪些角度寫出潭水的特點的?第二段對潭水的描寫,正面寫魚,側面烘托水清,明寫魚,暗寫水。分別從游魚、陽光、影子等各個角度去點染。先寫魚“空游”突出水之清,繼而寫魚影,借光來寫水清,“日光下徹,影布石上”,魚、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見水的清澈。4、本文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四、鞏固拓展“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麗景色卻使作者產生如此曠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現在讓你去觀賞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你會作何感想?(1)這八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圍,環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優傷、悲涼的心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2)作者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當他聽到水聲時,當看到魚兒“往來翕忽”的游態時,他感到歡快,但是小石潭幽靜寂寥的景色,無人欣賞的命運,讓他想起了自己被貶謫到地方,孤獨寂寞的悲苦。(3)欣賞到自然的景色的幽靜美麗,但是只能在小石潭記中體會那種凄苦,因為我們的人生際遇并不相同。(言之成理即可。)五、中考題選(一)閱讀三峽和小石潭記的選段,回答問題。(10分)(2004吉林省)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2)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山甚,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臺然不動;亻叔 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1三峽的作者 ,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小石潭記的作者柳宗元是 代文學家。(1分)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2分) (1)不見曦月( ) (2)素湍綠潭( ) (3)蒙絡搖綴( ) (4)斗折蛇行( )13分別從三峽和小石潭記的選文中找出描寫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語句。(2分) 14選文運用駢散結合的語句描繪出優美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選出其中你最喜歡的一句,并做簡單的分析,語言表達力求簡潔。(3分) 句子: 分析: 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達了被貶之后的苦悶抑郁之情。像這種借景抒情表達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請聯系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和桃花源記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靜”為上句,寫出下句使之成為一組對偶句。(2分)上句:小 石 潭 凄 寒 幽 靜 ,下句: 。11酈道元 唐(共1分,每空0.5分) 12(1)陽光或日光(2)急流或急流的水(3)連結(4)像北斗星一樣曲折(共2分,每小題0.5分,出現錯別字不得分) 13三峽:“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小石潭記:“下見小潭,水尤清洌”或“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臺然不動”。(共2分,兩文中分別找出一句各1分) 14理解文意,談出語句特點即可。(共3分,選句1分,分析2分) 15可摘引原文,可自行創作。(共2分,內容與篇章不符或有錯別字各扣1分) 例(1)瑯琊(王牙)山蔚然深秀 例(2)岳陽樓壯美雄奇 例(3)桃花源和平寧靜(二)如果你能經“時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與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見,聽他傾訴內心的郁悶悲愴之情后,說幾句勸慰的話。其中要恰當引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或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相關名句。(限在40字以內)(2分)(2005年青海省西寧市)所寫的句子含有勸勉安慰之意給1分,能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當地融合于內容之中,給1分。(三)理解填空。(2分)(2006年湖北省天門市)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點面結合。如寫石:“ ”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遠近交錯。如寫潭:“聞水聲”是遠,“下見小潭”是近。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布石上”是靜,“ ”是動。虛實相生。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 ,實為寫 ,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 全石以為底 俶爾遠逝 魚 水(每空0.5分)(四)2006年河北省9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3分)句子:理由:10為了發展旅游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4分)答:9(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理由:這幾句描寫游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游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0(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著述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五)文言文閱讀(2014年廣西河池市)【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10.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皆若空游無所依 依:依托。B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斗:北斗星。C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交通:互相通達。D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通“邀”,邀請。1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同“乃記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D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傷仲永12下列對文段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從側面加以烘托,突出潭水的清澈。B從乙文“不足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擾這里的生活。C甲乙兩文都寫作者仕途上遭受挫折,抒發的思想感情是一樣的。D從表達方式上看,甲文第段側重于描寫,乙文第段側重于敘述。第卷非選擇題(共96分)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譯文: (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譯文: 14.甲乙文段中劃線句子都是環境描寫,它們分別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分)答:10.B 11.D 12.C13.(1)那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互相交錯,不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2)他們自述,祖先為了逃避秦朝時的戰亂,帶著妻子兒女和鄉親們來到這塊與世隔絕的地方。14.【甲】文劃線句抒發了作者悲涼凄愴的心緒;【乙】文劃線句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六)2015 湖北省咸寧卷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A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涼)B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以為樂)C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的樣子)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居住)7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