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管理-新1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1頁
護理安全管理-新1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2頁
護理安全管理-新1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3頁
護理安全管理-新1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4頁
護理安全管理-新1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 劉自芬,護理安全管理,鄖陽區婦幼保健院護理部,護理安全管理定義、意義及影響因素,醫院護理安全管理目標,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及防護,主要內容,安全: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安全管理:是指為保證人的身心健康、財物不受損失,而采取的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控制的過程。,護理安全管理,護理安全管理是運用技術、教育、管理三大對策,采取有效措施,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把差錯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防患意外,創造一個安全高效的護理環境,確保病人生命安全。護理安全是護理高質量的基礎 是護理優質服務的關鍵,護理安全管理的意義,護理安全管理的意義,護理安全管理是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必備條件,是減少質量缺陷,提高專業水平的關鍵環節,是控制和消滅不安全因素、避免發生糾紛和事故的客觀需要。,影響護理安全的 主要因素,二護 士,一管理層,四物 質,六其 他,三患 者,五環 境,影響因素,護理告知中不規范 行為,工作責任心不 強,缺乏嫻熟的專業技能,缺乏有效的溝通交 流,缺乏以人為本服務理念,護士自身的因素,法律意識較淡薄,自我保護意識淡 薄,臨床護理教學的不規 范,對治愈的期望值過高,不良心境,自身素質,二,三,一,病人的因素,物質因素,環境污染,病區治安,基礎設施配備及布局,危險品管理,其他因素,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 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 1、進一步落實各項診療活動的查對制度,在抽 血、給藥、或輸血時,至少同時使用兩種患者識別方法,不得僅以床號作為識別依據。開展請病人說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對的確認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實施任何介入或有創高危診療活動前,責任者都要主動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作為最后確認的手段,以保證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 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 3、完善關鍵流程識別措施,即在關鍵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識別準確的具體措施,交接程序與記錄文件。 4、進一步完善使用“腕帶”作為識別標識制度,在診療活動中使用“腕帶“,作為各項診療操作前辯識病人的一種手段。,目標二:提高用藥安全。 1、建立病房藥柜內的藥品存放、使用、限額、定期檢查的規范制度;存放毒、劇、麻醉藥有管理和登記制度,符合法規要求。 2、病房存放高危藥品有規范,不得與其他藥物混合存放,高濃度電解質制劑(包括氯化鉀、磷化鉀及超過0.9%的氯化鉀等)肌肉松弛劑與細胞毒等高危藥品必須單獨存放,有醒目標志。,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二:提高用藥安全。 3、病區藥柜的注射藥、內服藥與外用藥嚴格分開放置,有菌無菌物品嚴格分類存放,輸液處置用品、備用物品、皮膚消毒劑與空氣消毒劑、物品消毒劑嚴格分類分室存放管理。 4、所有處方或用藥醫囑在轉抄和執行時,都有嚴格的二人核對、簽名程序,認真遵循。 5、在下達與執行注射劑的醫囑(或處方)時要注意藥物配伍禁忌。,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二:提高用藥安全。 6、病房建立重點藥物用藥后的觀察制度與程序,醫師、護師須知曉這些觀察制度和程序,并能執行。對于新藥、特殊藥品要建立用藥前的學習制度。 7、進一步完善輸液安全管理制度,嚴把藥物配伍禁忌關,控制靜脈輸液流速,執行對輸液病人最高滴數限定告知程序,預防輸液反應。,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三:嚴格執行在特殊情況下醫務人員之間有效溝通的程序,做到正確執行醫囑。 1.正確執行醫囑,不執行口頭或電話告知的醫囑。 2.只有在對危重癥患者緊急搶救的特殊情況下,對醫師下達的口頭臨時醫囑、護士應向醫生重述,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在執行后實施雙重檢查。,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四:嚴格防止手術患者、手術部位及術式發生錯誤。 1建立與實施手術前確認制度與程序,有交接核查表,以確認手術必須的文件資料與物品(如病歷、影象資料、術中特殊用藥等)均以備妥。 2建立術前由手術醫師在手術部位作標識的制度,并主動邀請患者參與認定,避免錯誤的部位、錯誤的病人、實施錯誤的手術。,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五:嚴格執行手衛生,落實醫院感染控 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實醫護人員手部衛生管理制度和手部衛生實施規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為執行手部衛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制定并落實醫護人員手術操作過程中使用無菌醫療器械規范,手術后的廢棄物應當遵循醫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六:建立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1、“危急值”項目至少應包括有:血鈣、血鉀、血糖、血氣、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等。2、“危急值”報告重點對象是急診科、手術室,各類重癥監護病房等部門的急、危重癥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六:建立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 3、對屬“危急值”報告的項目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質量控制措施,如應有標本采集、儲存、運送、交接、處理的規定。 4、接獲口頭或電話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檢驗結果時,接獲者必須規范,完整地記錄檢驗結果和報告者的姓名與電話,進行復述確認無誤后方可提供醫師使用.,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七:防范與減少患者跌倒事件發生。 1、對病人進行風險評估,主動向高危病人告知跌倒、墜床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2、對體檢、手術和接受各種檢查與治療患者,特別是兒童、老年、孕婦、行動不便和殘疾患者,用語言提醒、攙扶、請人幫助或警示標識等辦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發生,必要時陪檢!。,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七:防范與減少患者跌倒事件發生。3、醫院環境有防止跌倒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衛生間及地面防滑,保持病區地面干燥、無障礙物,廁所、開水房等地要求貼醒目的警示標示 4 、責任護士知曉病人發生墜床或跌倒的處置及報告程序。,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八:防范與減少患者壓瘡發生。,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1、建立病人壓瘡的風險評估報告表,尋找危險因素。2、制定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落實壓瘡診療與護理規范實施措施。3、針對病人壓瘡發生的潛在危險,制定護理計劃并明確預防措施。,目標九: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醫療不良事件報告對于發現不良因素、防范醫療事故、保證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發展和保護患者利益是有益的;可有效的避免醫療缺陷;可增加醫療水平和服務的透明度。 1、倡導主動報告不良事件,有鼓勵醫務人員報告的機制。 2、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及時采取各種補救措施,同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3、運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系統和個人原因,制定改進措施,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十:鼓勵患者參與醫療安全。 1、主動邀請患者參與醫療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術、介入或有創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風險,并請患者參與手術部位的確認。 2、藥物治療時,告知患者用藥目的與可能的不良反應,邀請患者參與用藥時的查對。 3、告知患者提供真實病情和真實信息的重要性。 4、護士在進行護理和心理服務時,應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療的重要性。,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十一:防范和減少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 1、在導管置入和日常維護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監督標準預防措施的執行以及使用合格的消毒滅菌產品。 2、加強血管通路的維護管理,每日進行導管評估,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 3、加強各類引流管的管理,并有警示標示、妥善固定、定期維護、觀察及記錄。 4、定期進行導管相關性感染案例的分析與討論,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十二:有效防范并減少輸液外滲。 1、建立靜脈治療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流程。2、規范護士操作行為,對靜脈治療的病人要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避開關節、腫脹、和皮膚異常位置。3、床頭懸掛醒目的標示,對輸注高濃度、血管活性藥物等特殊藥物時加強巡視觀察,嚴格交接。,目標十三:防范和減少管路滑脫護理風險。 1、正確使用導管標示,確保標示醒目。 2、嚴密觀察導管留置情況,保持導管引流通暢,保證無扭曲、折疊、受壓及牽拉,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對精神異常或煩躁病人根據需要給予鎮靜劑或保護性約束,防止導管意外脫落。,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十四:提高急、危重病人救治安全性。 1、嚴密觀察危重病人病情,及時評估病人可能發生的病情變化或相關并發癥,同時保證各項物品、用物及各類急救儀器的備用狀態。 2、遇急、危重病人病情發生異常,在通知醫生的同時,護士應迅速根據病人的情況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靜脈通道等措施。 3、危重病人外出檢查應由醫護人員陪同前往。,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十五:提高急、危重病人轉運安全性。 1、轉運前評估轉運工具的功能處于完好狀態。 2、充分評估病人病情,檢查各管路護理是否到位,必要時攜帶急救藥品和搶救儀器。 3、危重病人搬運及轉運過程,要嚴格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4、建立及使用危重病人轉運護理交接單,危重病人轉運由專人護送,有記錄。,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目標十六: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 1、提高護士對于抬高床頭的依存性。 2、定期對病人進行體位引流及有效排痰訓練。 3、重視器官插管病人的口腔護理,選擇合適的口腔護理方法和工具。 4、保持呼吸道通暢,根據病人病情需要吸痰,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護理安全管理之患者十六大安全目標,管理層的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上級對下級的監控缺乏力度,對護士教育培訓不重視,護理人力資源的配置不合理,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護士的法律意識淡薄護士在學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職繼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識教育只重視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而忽視潛在性的法律問題,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違反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未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落實護理核心制度 未能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 違反消毒隔離、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遺忘危重患者的特殊處理 特級、一般護理未能按要求巡視病房或及時巡視病房而無記錄,極易誘發重大安全事故,為以后處理醫患糾紛留下法律隱患,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護理病歷書寫不規范住院首次護理記錄單對病人的跌倒風險評估不客觀告知疾病相關知識無針對性護理記錄單中存在刮、涂、黏現象,記錄不及時、不準確、不全面醫護記錄不相符的現象無資質護士代老師簽名現象,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護士專科理論知識薄弱,技術操作不熟練搶救危重患者時應急能力差靜脈輸液時不能一針見血對呼吸機、除顫儀、監護儀、簡易呼吸器使用不熟練,給患者家屬帶來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缺乏責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 護理人員未能主動巡視病房觀察病情不細致,忽視操作中的病情觀察隨意簡化操作程序未能準確及時執行醫囑,給患者帶來不安全感,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缺乏人文關懷,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健康教育落實不到位在為患者操作時,未能主動與患者溝通為大手術患者護理時,不能主動適應患者需要未履行告知義務,在進行治療操作時,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項病人有需要時不能及時到床邊,造成患者對護理人員不滿意,護理工作中安全隱患,設備帶無電源搶救用物準備不齊全搶救車內藥品、物品用后未及時清點及補充(缺接線板)搶救 儀器無定時檢查及保養專人管理但只是流于形式,影響搶救工作開展,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墜 床,床欄+家屬,留 陪,床 欄,保護性約束,燙傷,熱水袋的使用,熱水瓶位置,班班交接,護士指導,水溫50,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措施,留置導尿患者有泌尿系統感染的危險每日清潔、消毒尿道口更換引流袋(抗返引流引流袋一周一換)長期留置導尿者根據尿液PH值的大小定時更換尿管(分為高危堵塞類(PH6.8)和非堵塞類(PH6.7)二種,一般高危堵塞類一般2w更換一次,非堵塞類一般4w更換一次。),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措施,留置胃管患者有胃管脫出誤入氣道窒息的危險 指導病人及其家屬做好宣教固定好胃管(鼻飼時)胃管注入前必須回抽胃液,確定在胃內后方可注入口腔護理,或用益口漱口液漱口,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措施,靜脈輸液患者有液體外滲、穿刺部位紅腫、 疼痛的危險對靜脈輸液患者應加強巡視,防止液體外滲告訴患者穿刺部位有紅腫、疼痛應及時按呼叫器(護士應加強巡視)輸液過程中出現輸液反應,應及時停止輸液,并根據病情配合醫生進行觀察處理。必要時留存液體和輸液器送檢驗科檢驗。,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呼吸困難、痰多、嘔吐患者有誤吸窒息的危險對呼吸困難、痰多患者遵醫囑給予吸氧、霧化吸入痰鳴音加重時給予吸出頭部保持側位,防止誤吸,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有感染的危險燒傷病房減少探視人員每日紫外線消毒2次房間每天通風至少2次,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患者有發生壓瘡的危險患者手術時間過長,長時間被動體位大小便失禁者要及時處理更換浸濕、污染的被褥皮膚用溫水擦洗干凈,使局部皮膚保持清潔干燥嚴重水腫患者睡氣墊床加強巡視,防止液體外滲按時給予翻身,使用氣墊床、海綿墊或氣圈,床墊平整、清潔,無皺褶,無碎屑長期臥床者每2小時翻身(或按需翻身),扣背一次,預防或已發生壓瘡者建議使用壓瘡護理產品,如透明貼、潰瘍貼,壓力貼等,護理安全隱患的防護,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制觀念,即工作中行為規范意識、工作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工作中的責任意識。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差錯事故分析報告制度,減少差錯,杜絕事故的發生。【六項核心制度的落實】。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做好消毒隔離工作,護理安全隱患的防護,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值班護士必須堅守工作崗位,根據護理級別,按時巡視病房,對小兒、躁動、昏迷、老年患者,嚴防墜床、燙傷、跌傷、壓瘡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患者安全加強病人的管理,嚴格執行陪伴探視制度,病人一律不準在外留宿,護理安全隱患的防護,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況,對有精神癥狀和自傷念頭的患者必須留陪護人員,并采取做好心理護理,避免發生意外。加強搶救藥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響搶救,對毒、麻、限藥品專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點核對,專柜保管并加鎖。對易燃、易爆、易損、貴重物品,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做到防火、防爆、防盜。,病房安全的防護,值班人員要注意病區門、窗、水、電的安全電源、水源、防火設備要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以確保安全貴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里病房晚九點應及時清理病房內探視人員離開病區,并督促病人休息,護理安全隱患的防護,加強巡視,如發現可疑分子,及時通知保衛處空病房要及時上鎖,病房藥品安全管理,藥物治療是護理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臨床藥物的安全使用是保證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的重要舉措。,病房藥品安全管理,高危藥品與高濃度藥品單獨放置,并粘貼相應標識。注射藥品按先后次序擺放,有效期在3個月內或6個月內藥品必須必須擺放近效期標志牌,高危藥品單獨擺放,并用醒目標識標明藥品名稱。,高危藥品管理,搶救藥品管理,藥品管理,病房藥品安全管理,認真落實“三查八對”制度,嚴格執行藥物查對制度,在核查患者身份時,使用兩種以上的方法,讓患者主動說出自己的名字,保證用藥對象的準確性,消除護理用藥差錯發生,力爭做到零缺陷。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療與用藥,讓患者主動參與護理操作的查對環節,為安全用藥提供了有效的措施。,病房藥品安全管理,病房內所有基數藥品,只能供應住院患者按醫囑使用,其他人員不得私自取用病房內基數藥品,應指定專人管理,負責領藥、退藥和保管工作每月清點并記錄,檢查藥品,防止積壓、變質如發現有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時,立即停止使用并報藥房處理,病房藥品安全管理,病房內存放的藥品要定時檢查,并核對藥品種類、數量是否相符,有無過期變質現象搶救藥品必須放置在搶救車內,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圖示,標簽清楚專人負責,每月檢查并記錄,保證隨時急用(五定制度)。,臨床用藥中常見問題,1. 口服藥 緩釋劑不得隨意切割、研磨或拆開膠囊服用。 因緩控制劑單片藥物劑量一般較普通制劑藥物含量高出幾倍,若經研磨后服用會破壞緩釋結構,使藥物成份突然釋放,造成血藥濃度達到高峰,毒副作用增加甚至中毒。,臨床用藥中常見問題,如降壓藥、平喘藥的緩釋制劑,一旦大劑量釋放將造成嚴重后果。 鼻飼時,不宜用緩、控釋制劑及腸溶制劑,應用普通片劑替代。,臨床用藥中常見問題,口服藥物注意事項: 用足夠的水服藥(半杯水),不可干吞;睡前不要躺在床上服藥;臥床病人要先扶其坐起來再服藥,并暫時保持坐姿幾分鐘之后再躺下;老年人或進食容易卡在咽喉部的病人在服藥時應特別注意。,口服藥發放中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口服藥發放中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 藥物劑量有誤 漏發(多為病人不在) 重發(多為定點藥物) 同病室的人交叉發、錯發 藥品失效 發藥后未及時服用 服藥方法不正確,口服給藥審查準則,五準確:準確的病人準確的藥物準確的劑量準確的途徑準確的給藥時間(+/- 1小時),臨床用藥中常見問題,2. 注射藥物外觀容易混淆的藥物:10%氯化鉀、0.9%氯化鈉和10%氯化鈉50%葡萄糖與2%利多卡因,臨床用藥中常見問題,同名但不同劑量有不同的適應癥: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 2mg支 250mg支 先兆流產、宮血子宮內膜癌、乳腺癌阿托品注射液0.5mg支 1mg支 5mg支,臨床用藥中常見問題,惡性腫瘤化療藥物滲漏問題據資料統計:化療藥外滲率為0.1%-6%。,臨床用藥中常見問題,避免化療藥外滲的措施:選擇合適的血管選擇合適的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