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總結_第1頁
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總結_第2頁
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總結_第3頁
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總結_第4頁
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總結*區創建森林城市工作總結一、 區域概況(一)地理位置*區位于*市區東南部,東、北與*市毗鄰,南與*市接壤,西鄰站前區和遼東灣。全區地形南窄北寬,總面積 50540.3 公頃(原區劃數據)。(二)自然概況1、地形地貌*區屬*平原,平均海拔 27 米。境內有大*、五棺山,其中最高的五棺山海拔 176.7 米。2、氣候水文*區地處渤海灣東北部,海岸線長 24.4 公里,淺海水域 26666.7公頃,灘涂 13333.3 公頃。境內主要河道 35 條,其中,流經區內的大遼河、奉士河、淤泥河、大旱河等河流形成了供給全區淡水的主要水系。地下水位一般在 0.50.8 米之間,地下水資源量為 2500萬立方米,可開采量為 1500 萬立方米,占資源總量的 60%。地上和地下水總量和補充量,可為居民生活、農業開發以及工業發展提供長期保障。*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全年平均氣溫為 9,1 月份平均-6.8;8 月份平均氣溫 23。平均風速 3.5米/秒,無霜期 180 天左右,最大凍土層深度 101 厘米,年降雨量673 毫米左右,平均日照時數 2898 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 67%,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四季分明,氣候宜人。3、土壤植被*區土壤分為 6 個土類 14 個亞類、47 個土屬,130 個土種。地帶性土壤為棕壤,其他為草甸土、風沙土、水稻土、鹽土和沼澤土。*區森林植被區系主要以東北和華北植物區系物種為主,木本植物共 42 科、78 屬、215 種(含變種),主要樹種有楊、柳、榆、刺槐、火炬、臭椿等。森林覆蓋率為 1.37%。(三) 社會經濟概況*區轄 2 個街道辦事處、3 個鎮,共 51 個行政村、7 個社區。區政府位于*區*大街。全區總人口 12.7 萬人,有漢、滿、朝鮮、回等 18 個民族。*區依托一市兩港,交通四通八達,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驅車30 分鐘即可到達東北最近的出*港,距*老港僅有兩公里,距*港 200 公里。哈大高鐵、長大鐵路、沈大高速公路、鞍營公路、莊林公路(305 國道)從境內穿過,距京沈高速公路 65 公里,驅車一個多小時可分別到達*、*國際機場。生態型現代化海*市是*區的城市發展目標,林業既是重要的公益事業,又是涵蓋范圍廣、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的復合基礎產業。因此,加快植樹造林,不斷增加森林資源總量,壯大林業產業規模,既是全區加強農牧業發展保護屏障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時,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未來一個時期,*區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鎮化、改善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等,這些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要求森林資源的需求增加,加快林業發展顯得十分重要。二、林地資源現狀1.林地面積及結構:*區土地總面積 50540.3 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 907.6 公頃,占全區土地面積的 1.80%;非林地面積 49632.7 公頃,占全區土地面積的 98.20%。森林覆蓋率 1.37% ,林木綠化率 1.89%。2.在林業用地中:按地類劃分,有林地面積 686.2 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75.61%;疏林地面積 2.9 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0.32%;灌木林地面積 12.0 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1.32%;未成林地面積 62.6 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6.90%;苗圃地面積 69.7 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7.68%;無立木林地面積 25.7 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2.83%;宜林地面積 48.5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5.34%。3.按森林類別分:公益林地面積 672.1 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 74.05%,全部為一般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積 235.5 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5.95%,全部為一般商品林。4.按起源分:人工林面積 763.7 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 84.14%;無起源面積 143.9 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 15.86%。本區無天然林分布。5.按權屬分:國有林地面積 91.5 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10.08%,集體、個人林地面積 816.1 公頃、占林地面積的 89.92%。三、創森工作完成情況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開展以來,我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將“創森”工作作為打造宜居環境、實現綠色崛起的重要舉措常抓不懈。幾年以來,我區結合創建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進一步加大“創森”工作力度,加快構建林蔭型、景觀型、休閑型的生態景觀體系,全力打造適宜居住*,取得了明顯成效。(一)共性指標完成情況1.*區現有 6 個老舊小區,綠化面積達到 20 余公頃,綠化率達到 22%以上。2.新建小區 20 余個,綠化面積達到 60 余公頃,綠化率達到 40%以上。3.學校、醫院、機關團體等單位綠化率達 35%以上。4.綠蔭停車場面積達 22 公頃,投資約 1500 萬元。5.老城區內 300 米半徑范圍內有 3000 平方米以上的游園或街頭綠地 3 個:山水文苑小游園、文化路小游園、金三角園林小游園,總面積達 5.2 公頃,廣場綠地率達 70%以上,總投資 1514 萬元。6.生態安全體系建設(1)森林防火能力建設工程:制定了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全區組建 50 余名護林員和監管員隊伍,每年與各鎮街簽定了防火工作責任狀。加強應急管理,搞好宣傳、配備機械設備、加強值班值宿工作。在春節、清明、五一等重大節日期間,組織林業、交警、公安、消防、安監及鎮村護林員死看死守、日均出動車輛 20 余臺次,人員80 余人次,設立檢查卡點 7 個,對進山人員區位、活動事項、時間等進行登記,嚴格野外用火監管,設立專門燒紙焚香地點,杜絕火源上山,確保幾年來無森林火災事故發生。(2)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建設工程:建設監測站 5 個、配備應急防控車 3 臺、配備車載施藥設備 20 個、建立健全監測預報、防治、防御、應急防控體系。(3)政策法規與執法體系建設工程:組織全區林業干部參加省市各種林業培訓,提高林業綜合執法能力、加強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加大對破壞森林資源案件查處力度。始終堅持“打防結合、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在全區動遷區域開展各種矛盾化解工作、集中清理涉法涉訴等活動。幾年來,共受理各類涉林案件 50 余起,調處率達 100%。(4)生態資源管護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各鎮街成立林業站,配備專職人員和設備,護林員隊伍達 50 余人。城區內生態資源管護由公用事業局、住建局、綜合執法局等多部門分工負責。(5)林業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工程:通過相關培訓提高技術人員水平和能力,造林期間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聘請多家知名林業設計公司規劃設計,工程采用 BT 式招投標,造林期間采用隔離層、生根粉蘸根、滴掛營養液等先進技術,提高造林成活率。(6)林業信息化體系建設工程:各部門單位配備專職聯絡員,每周定期上報造林進度及存在問題。(7)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建設工程:在栽植上,突出多樹種、多植物、多層次、多色彩,樹種達 100 余種;為達到當年綠化,當年達到效果,喬木均采用 10 公分以上大苗,重點部位用 20 公分以上大苗,而且帶冠栽植;為保證成活,在樹種選擇上以國槐、白臘、*楊、五角楓等鄉土樹種為主,重點部位點綴高檔品種如云杉、銀杏、白樺等。(二)創森體系建設1.生態環境體系建設按照“森林進城、園林下鄉、生態文化進戶”的綠化要求,全力實施,強勢推進,將“創森”與 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緊密結合,全方位實施綠化工程。到目前,累計直接投資 11 億元以上,實施了9 大項 30 多小項“創森”工程,完成綠化面積約 1000 余公頃,全區綠化水平大幅提升。(1)城區道路綠化打造新亮點老城區:按照“一街一景、一城多景”的綠化原則,在*大街、繁榮路、公園路等多條主街道種植國槐、白臘、皂角等綠化樹種。在城區西入口建成集多種綠化樹種為一體的景觀帶,綠化面積 3 公頃,投資 500 萬元。在轉盤和少年宮門前等公共場所擺放或栽種牽牛、串紅等花草 11 萬株;新城區:按照“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拓展造林綠化空間,擴大生態承載力,建設生態宜居新城?!钡脑瓌t,計劃完成綠化面積 85 公頃,總投資近 4 億元。目前已完成綠化面積 60.2 公頃,投資 3.26 億元。其中:三橫三縱道路綠化工程:2011 年投資建設,計劃投資 3 億元,項目占地面積 69 公頃,其中:綠地面積 53 公頃。目前已投入資金2.45 億元,完成綠化面積 32.2 公頃,栽植喬木 2.8 萬株。3.1 平方公里道路綠化:2011 年投資建設,計劃投資 4844 萬元,綠化面積 16 公頃。目前已投入資金 3110 萬元,完成綠化面積 12 公頃,栽植喬木 0.4 萬株。營東新城渤海東大街城區綠化:2010 年 4 月投資建設,總投資5000 萬元,總面積 19 公頃,綠化面積 13 公頃,栽植喬灌木 3 萬余株。(2)公園建設打造新精品老城區熙湖公園:1998 年建園,占地 15 公頃,其中綠地面積9 公頃,投資約 500 萬元,每年補植維護等費用約 20 萬元。新栽各類喬木和灌木 1 萬余株,進一步提升了該公園的檔次和品位。新城區人工湖景觀河公園:2010 開工建設,建設占地 24 公頃,其中綠地面積 16.2 公頃,栽植喬木 8400 株,灌木 16000 株,模紋2.4 公頃,投資 6400 萬元。公園結合我區歷史和地方特色、文化底蘊,以“宜居、宜業、”為宗旨,建造風景涼亭、防腐木廊架、木制平臺、五彩屏風等景觀小品工程,塑造*景觀新亮點。(3) 廣場建造增添新景觀高鐵廣場:2011 年 5 月開工建設,占地面積 28.8 公頃,計劃投資 3.5 億元,其中綠蔭停車場面積 2.2 公頃,投資 1500 萬元。目前高鐵廣場已投入資金 2.6 億元,完成工程總量的 95%。種植青扦、白扦、油松、水曲柳、白樺、銀杏、國槐、山桃、火炬、金葉楡及五角楓等喬木品種 9000 余株;灌木 25000 平方米、花卉 7500 平方米;草坪 33000 平方米;以及各種小品景觀(包括銅制品、石雕制品、景觀石、七個景觀字等)形成了高低錯落、層次分明的綠化景觀效果。營東新城辦公區、*廣場及市民公園景觀綠化建設工程:占地總面積 37.43 公頃,其中:綠地面積 16.74 公頃,計劃投資 1.4 億元。目前投入資金 1.28 億元,完成綠化面積 3 公頃,栽植喬木2000 余株。(4)生活居住區、單位庭院綠化建設取得新成效老城區:現有 6 個老舊小區,綠化面積達到 20 余公頃,綠化率達 22%。新城區:新建小區 20 余個,綠化面積達到 60 余公頃,綠化率達 40%以上,其中恒大綠洲、水岸壹品、玄水云山、*等新建小區綠化率 45%以上。以建設“林蔭型、景觀型、休閑型”為目標,對城區內原有企事業單位采取見縫插綠、破硬還綠、立體綠化等措施,建設園林式單位多處。其中:新建實驗學校建造面積 3.45 公頃,綠化面積 1.6公頃,總投資約 1600 萬元。(5)工業園區綠化打造高標準我區現有鋼鐵工業園區和汽保工業園區 2 個,綠化工程已竣工。其中鋼鐵工業園區綠化總面積 15.6 公頃,工程總投資 4500 萬元,栽植喬木 1.1 萬余株、灌木 17 萬余株、草坪 6.5 公頃;汽保工業園綠化工程綠化面積 18 公頃,總投資 4600 余萬元。(6)城郊和村屯綠化呈現新面貌城區綠化:按照按照 500 米見綠、300 米見園的要求,在城區建設 3000 平方米以上的游園或街頭綠地 3 個:山水文苑小游園、文化路小游園、金三角園林小游園,總面積達 5.2 公頃,廣場綠地率達 70%以上,總投資 1514 萬元。農*網:我區現有農*網 290 公頃,主要集中在道路河流兩側,近幾年新增修復農*網 200 公頃。村屯綠化:按照加快農村“綠化村屯、美化家園”的建設要求,開展了“綠化示范村”建設活動,建設內容主要有環村綠化帶、行道樹、庭院綠化、村屯隙地綠化、農*網、綠色景點等。綠化采取喬、灌、花、草相結合的方式,體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綠化效果,并配以休閑椅、甬路、健身器材、雕塑等休閑、娛樂設施。我區村莊綠化率達 30%以上的有 30 個,庭院綠化達 180 公頃、村周片林達 100 公頃,各村基本都有村內公共游憩地,總面積約 25 公頃,在柳樹鎮后山村、*村、東崗村建成 3 個景觀氧化塘。涌現出老爺廟村、太*村、二村等綠化模范村,其中:老爺廟村,綠化面積達到 500 畝,其中:村外片林達 15 余公頃,庭院綠化也到 20 余公頃,種植各種果樹 6000 余棵,喬木 5000 余棵,灌木 4000 余棵。(7) 引奉河景觀建設成為城市出入口風景線我區河流總里程 286 公里,其中可綠化里程 265 公里,已綠化里程 240 公里,綠化率達 90%。2010 年開始建設的引奉河景觀綠化,河道長約 800 米,占地總面積 4.8 公頃,其中綠化面積 3.4 公頃,工程投資 2200 萬元。采取河道清淤、水泥框架構筑護坡、種植花草,河堤種植景觀樹種,其中:喬木 2000 余株,花灌木 2300 余株,模紋約 1 公頃,草坪約 1.3 公頃,打造了新城出入口風景線。(8)鐵路、公路綠化美化打造新樣板鐵路綠化:長大鐵路(*段)全長 10 公里,綠化里程 10 公里,綠化帶寬度 10 米,樹種為大高的銀宗楊、速生楊等喬木,綠化率達 100%;哈大高鐵在我區越境長度 23.64 公里,其中:高架橋長度 21.07 公里,車站段 2.57 公里,途經城東辦事處、柳樹鎮、原沿海辦事處 3個鎮街,可視村屯 14 個(途經 3 個村屯),*東站座落在我區。沿線可綠化里程 10.17 公里,面積 51 公頃。目前可綠化部分全部綠化,綠化帶寬度為紅線外 50 米,個別地段適當加寬。外側以高大喬木為主,主要為 10 公分銀宗楊,內側為柳樹、國槐及金葉榆、京桃等亞喬木樹種。個別園田建成保護地、低洼地塊建成魚塘。區委、區政府以每年 800 元/畝價格租用沿線土地至下一個承包期,組織大戶統一進行綠化,每 5 年付一次性租金。公路綠化:途徑我區的國道一條,即莊林線,長 31 公里,綠化率達100%。省道三條,沈營線、丹綏線、營大線共長約 49 公里,綠化率達 100%??h級公路上白線、前江線、營柳線、北營線共長約 55 公里。綠化率達 90%以上。鄉級公路 37 條,總長 156.769 公里,綠化率達 80%以上。幾年來補植喬木 0.5 萬株,投資 100 余萬元。以上國道、省道為公路林帶綠化模式,縣、鄉兩級公路大部分為林帶(喬冠結合)模式,部分城市出、入口處,為景觀加園林小品模式。近幾年重點完成了前江線、營大路*段的綠化工程。其中前江線工程全長 2730 米,總投資 1329.04 萬元。前江線兩側 10 米范圍內,園林景觀總面積為 5.3217 公頃,綠化面積 5.1479 公頃。營大路*段全長 1870 米,總投資 716.9 萬元,園林景觀總面積為 3.38公頃,綠化面積 2.09 公頃。(9)實施青山工程恢復綠色生態閉坑礦礦山環境治理、破損山體生態環境治理:柳樹鎮五棺山。閉坑礦治理面積 41.5 公頃,總投資 1177 萬元;破損山體治理面積15.5 公頃,總投資 1348 萬元。目前,閉坑礦完成總工程量 95%;破損山體治理削坡及臺階修筑已基本完成,完成總工程量 70%。工程圍欄封育:柳樹鎮大*。封育里程 6 公里,封育面積 133公頃,投資 20 余萬元。2、生態產業體系建設農家樂旅游項目:計劃建成投資 500 萬元以上 7 個,目前*村休閑農業生態園、路南鎮老爺廟村夢溪生態園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他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底建成。野豬養殖:*市現代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建設,占地 60 畝,預計總投資 1200 萬元,目前養殖場的野豬養殖量超過 1000 頭。綠化苗木繁育:目前我區有各類苗圃 10 余家,繁育面積達1500 畝,年出圃苗木 120 余萬株,滿足我區造林綠化苗木需要。3.生態文化體系建設一是抓住春、秋季綠化的有利時機,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采取政府組織、全民動員、廣泛參與的綠化工作思路,充分調動群眾主動參與綠化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了全民綠化意識。二是通過懸掛條幅、張貼標語、散發傳單、播放電視及廣播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推動我區創森綠化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嚴格按照創森規劃,選擇地塊,組織各單位義務植樹,按照“任務、責任、人員、時限” 的要求,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位,區四大班子領導帶頭參與,掀起了我區綠化的高潮。四、采取措施:(一)創新領導機制。我區把城市森林建設作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成立了高規格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實施了“一把手工程”,列入了目標考核,并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強有力的協調辦事機構。各級各有關部門也成立了相應機構,形成了分級管理、部門協調、上下聯動、良性互動的領導機制,有力地推進了全區創森工作的順利開展。(二)創新籌資機制。創森工程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耗資巨大,為了讓財政投入更好的發揮“乘數效應”,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注入創森工程,我區采取“政府以獎代投、部門單位扶建、引導林地流轉、群眾義務植樹”等措施,創新籌資機制,實現多元融資,破解創森資金難題。(三) 創新規劃機制。結合我區總體發展規劃制定了創森規劃,加強協調調度,及時解決綠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聘請中國北京風景設計研究中心、遼寧北方國際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設計公司搞好規劃設計。在規劃設計中,瞄準一流水平,立足新區特點,彰顯*區特色,整體綠化追求大氣,綠化追求精細,做到喬木灌木的高低錯落、鄉土樹種與新特苗木的相互搭配、生態樹種與觀賞花木的互相映襯、新造林木與地形地貌的相融共合,達到生態與景觀兼顧、綠化與美化雙收的綠化效果。重點工程建設面向社會公開招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