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光現象同步練習含解析.doc_第1頁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光現象同步練習含解析.doc_第2頁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光現象同步練習含解析.doc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光現象同步練習含解析1. 下列光現象中,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2. 如圖,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小孔a處,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紙上,且a大于b。則半透明紙上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虛像 B. 正立、縮小的虛像C. 倒立、縮小的實像 D. 正立、放大的實像3. 下列關于“影”的形成,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 在陽光照射下,大樹底下出現的“陰影”B. 皮影戲中的“手影”C. 立竿見“影”D. 岸邊樹木在河水中的“倒影”4. 夜晚,當汽車燈發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車尾燈上時,司機看到尾燈的反射光,就能及時避讓,下圖中有關自行車尾燈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5. 如圖所示,進入人眼睛的光線是由( )A. 平面鏡發出的 B. 像S發出的C. 平面鏡反射的 D. 人的眼睛發出的6. 如圖所示,物體AB高1.6 m,平面鏡CD高0.6 m,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為2 m。下列關于物、像、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物體通過該平面鏡不能成完整的像B. 像高與平面鏡的高相同,為0.6 mC. 物體與像的距離為2 mD. 像高與物體的高相同,為1.6 m7.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B. 光線垂直照射在平面鏡上,入射角是90C. 平面鏡能夠成虛像,像和物體大小相等D. 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20,則入射角為608. 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來越嚴重,白亮污染是較普遍的一類光污染。在強烈陽光照射下,許多建筑的玻璃幕墻、釉面瓷磚、磨光大理石等裝飾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9. 學校前廳豎立著一塊平面鏡,當同學們走近鏡子時,鏡中自己像的大小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兩位同學站在鏡子前,可以通過鏡子互相看到對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10. 如圖所示,小聰通過一平面鏡看到小貓要偷吃小魚。圖中畫出了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未標出光的傳播方向。請你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小聰看到小貓偷魚吃時的光的傳播方向,并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平面鏡。11. 如圖所示,學校樓梯拐角的墻上裝有平面鏡,既方便同學們整理著裝,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對樓道進行照明。請在圖中準確畫出燈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到達A點的光路圖。12.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活動中:(1)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為2 mm的茶色玻璃;厚為5 mm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兩支相同的蠟燭;火柴。探究活動中應選用的玻璃板是_(填序號)。(2)如圖所示,點燃A蠟燭,在玻璃板的另一側慢慢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_為止,證明像與物的大小相同。(3)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先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玻璃板的另一側發現在光屏上_,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13. (1)在“探究光反射的規律”時,小李進行如圖甲中所示的實驗,讓一束光EO貼著紙板射到平面鏡上,在紙板上會看到反射光線OF。將紙板沿ON向后折,此時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線,如圖乙所示,此實驗現象說明_。在圖甲中,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看到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_。(2)圖丙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在豎立的玻璃板前A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點燃蠟燭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當移動到A處時,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如圖丁所示,下一步你將如何處理“白紙”上的信息并得出結論:_。微課程: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看不見的光同步練習1. 畫中人出現了錯誤判斷,下圖的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象原因的是( )2. 以下現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A. 雨后天空,弧狀光帶 B. 岸邊樹木,水中倒立C. 水中鉛筆,水面折斷 D. 井底之蛙,所見甚小3. 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的開啟、關閉及頻道轉換,可以通過遙控器實現,遙控電視機的光是( )A. 紅光 B. 紅外線 C. 紫光 D. 紫外線4. 如圖所示,對現象或結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5. 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6. 下列事例中,屬于紫外線應用的是( )A. 夜視儀 B. 遙控器 C. 驗鈔機 D. 全自動感應水龍頭7. 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靜的水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_度,折射角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8. 如圖所示的是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入射光的光路情況,請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該入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由于光的折射現象,我們洗臉時,看盆內的水深比實際水深要_(選填“深”或“淺”)一些。9. 星期天,小明約小剛逛公園,在游玩時看見了一些現象,他倆從物理學角度議論起了下列問題。(1)陽光下,小明看見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可以用光的_來解釋。看見公園中紅色的花朵,是由于花朵_(選填“反射”或“吸收”)紅色光的緣故。(2)來到湖邊,小剛看到湖水中的魚在藍天白云中游弋??匆姷聂~是光的_形成的,水中的白云是光的_形成的。10. 下圖是研究光的折射規律的實驗原理圖;下表中記錄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對應的折射角的實驗測量數據。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r6.713.319.625.230.735.138.640.6(1)請你結合圖,以光從空氣進入玻璃中的情況為例,分析實驗數據(光從空氣進入其他透明介質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規律的實驗數據),對光從空氣進入其他透明介質中的折射規律加以總結。(補充完整)a. 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并且分別位于法線兩側;b. _。(2)請定量比較實驗數據。把你新的發現寫在下面:_。11. 鈔票的某些位置用熒光物質印上了標記,在紫外線下識別這些標記,是一種有效的防偽措施。某同學在較暗的環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實驗:(1)如圖甲所示,他用紫外線燈照射面值為100元的鈔票,看到“100”字樣發光。這表明紫外線能使_發光。(2)如圖乙所示,他用紫外線燈照射一塊透明玻璃,調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鈔票上的“100”字樣再次發光。這表明紫外線能被透明玻璃_。(3)如圖丙所示,他把這塊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線燈和鈔票之間,讓紫外線燈正對玻璃照射,在另一側無論怎樣移動鈔票,“100”字樣都不發光。他做這次實驗是為了探究_。(1)小明看不到硬幣,這是因為光在均勻介質中沿_傳播;(2)將平面鏡放到碗邊適當的位置,小明在A處通過平面鏡看到了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_現象;1. C 解析:倒映在湖中的橋是橋通過平靜的湖水所成的虛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看到池水變淺是光的折射的原因,看到的是位置變高了的池底的虛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現象,故選項C正確。2. C 解析:小孔成像的特點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大小是由光屏和物體到小孔的距離決定的,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縮小的,兩距離相等時,像與物等大,由題意可知,像距小于物距,故選項C正確。3. D 解析:選項A中的“陰影”、選項B中的“手影”及選項C中的“影”都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岸邊樹木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正確的選項是D。4. A 解析:自行車尾燈是由互相垂直的小平面鏡組合而成的,通過作圖知,平面鏡互相垂直時,經兩次反射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所以正確的光路圖為A。5. C 解析: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當發光點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光線進入人眼睛,而人眼睛卻總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人眼睛在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看到點S,故選項C正確。6. D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與物體大小相等的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所以物體AB在平面鏡中像高應與物體AB高相等,為1.6 m,物體與像的距離應為4 m,像仍然是一個和物體AB大小相等的完整的像,所以只有選項D正確。7. B 解析:光線垂直照在平面鏡上,入射角為0,光線將沿著原路返回,反射角為0。8. 鏡面反射 解析:當太陽光射到建筑的玻璃幕墻、釉面瓷磚、磨光大理石等裝飾材料上時,會發生鏡面反射現象,給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不便和危害。9. 不變 可逆的解析:平面鏡所成的像是一個與物體等大、正立的虛像,當人走近平面鏡時,像也靠近平面鏡而大小并不改變,兩位同學通過平面鏡彼此能看到對方的面孔,說明光路是可逆的。解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線是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角平分線,所以先作出法線,再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的垂線,即為鏡面,反射面是向著兩條光線一側。解析:向上延長鏡面,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S點的像點S,然后連接SA,SA與鏡面的交點就是入射點O,連接SO即為入射光線,OA即為反射光線。12. (1) (2)重合 (3)不能成像(或看不到像)解析:(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我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對玻璃板的要求是:表面光滑平整,厚度比較薄,最好是半透明(如茶色)的,故應選用的玻璃板是;(2)A、B是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當蠟燭B與蠟燭A完全重合時,證明像與物的大小相同;(3)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因此在蠟燭B的原位置放一光屏,會發現在光屏上接收不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13. (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鏡面的距離;看A和A、B和B、C和C到鏡面的距離是否相等1. D 解析:水底反射的光線射入空氣時在水面處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人逆著折射光線看去,覺得水變淺了,選項D正確。本題易錯選C,誤認為人看水中的物體,是人眼發出的光進入水中。2. A 解析:井底之蛙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現象,鉛筆在水面偏折是折射現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3. B 解析:紅外線主要用于遙控;紫外線主要用于殺菌;而遙控器顯然不是利用紅光、紫光等可見光進行遙控的。4. D 解析: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發生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使各個位置的人都能看到物體,故選項A正確;物體通過平面鏡能成一個和物體等大的虛像,故選項B正確;人在岸上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偏高的虛像,故選項C正確;透過眼鏡看到的是虛像,故選項D錯誤。5. B 解析:鏡中成像和水中倒影都屬于光的反射,AC不正確;B中勺柄“斷開”,光分別在水中和空氣中傳播,在水面處發生折射,B正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不正確。6. C 解析:夜視儀、遙控器和全自動感應水龍頭,都是利用紅外線工作的。7. 120 小于解析:由題圖可知,入射光在水面發生反射,入射角為60,根據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20,水是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析:根據光的折射定律,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一側偏折,而人的視覺總是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會看到水下的物體位置偏上,使人看到的水深比實際要淺。9. (1)直線傳播 反射 (2)折射 反射解析:影子是由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決定,看到紅色花朵,是因為花朵反射的紅光進入人的眼睛;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魚實質上是由于光的折射,魚在水中形成的虛像,水中的藍天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相當于平面鏡成像)。10. (1)b.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較小時,入射角i與折射角r近似成正比關系;當入射角較大時,正比關系不再成立解析: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總小于入射角;并且在入射角不大于30時,折射角與入射角近似成正比關系,當入射角大于30時,正比關系不再成立。11. (1)熒光物質 (2)反射 (3)紫外線能否透過玻璃(或玻璃對紫外線的吸收能力;或玻璃對紫外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