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孔子的“仁學”思想摘要: 作為一個有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光輝閃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極其珍貴的歷史遺產。這種傳統文化是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在歷經滄桑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證,同時它也深深的影響著現代社會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關鍵詞:孔子 “仁學”思想 民本思想 影響 現代價值一、孔子及其“仁學”思想的淵源(一)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省曲阜市)人。孔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二)孔子民本思想的淵源。“仁學”思想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上古社會就有重視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固國安邦作用的人文主義傳統,并形成“愛民重民”的仁學思想,這是我國民本意識的萌芽。到了商朝,統治者將其統治神化為“秉承天意”,認為“君權神授”。西周統治者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有德之君才配享天命。主張“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仁學思想在周代獲得極大的發展。孔子所處的時代春秋時期正值“禮崩樂壞”,社會激蕩變革中,產生了“重民輕神”的仁政思想。如鄭國子產認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管仲則提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從而把施政的中心直接指向了民眾。孔子的“仁學”思想是對上古、商周至春秋時期仁政思潮的繼承、發展與總結。二、 孔子“仁學”思想的體現(一)充分肯定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要求統治者行“仁政”于天下。孔子家語中記載了這樣一段話:“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論語為政里也講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從這些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深刻地認識到老百姓和統治者之間的這種共存關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重要性,要求君主行“仁政”于天下,要做到“得民心”。(二)強調以民生為本,做到節用而愛人。論語學而中提出:“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段話告訴我們治理一個大的國家要充分考慮民生,政府征收的各種賦稅,均來自于勞苦大眾,應該節約用度。這種節用、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符合人民的需要,符合生產發展的規律。(三)強調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孔子所說的 “仁”即“泛愛眾而親仁。”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只有內心以“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來考察自己的思想,才是達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條件。孔子“仁”的表現方式還體現在時時處處以人為主,以人為研究和關注的對象,一切圍繞“人”的思想行為的發展狀況為主要內容。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二、 孔子“仁學”思想的影響孔子的“仁學”思想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更在之后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部分,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首先,孔子的“仁學”思想,在當時是一種進步的人道主義。在后世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由于這種思想之影響,一方面表現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互助團結,構成了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經過不同時代,成為一理想道德,成為民族普遍的共識:為民族、國家的利益,寧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無所顧惜。同時,“仁”之思想亦為歷史上一些進步思想家合理地吸收,成為批評、揭露和譴責封建統治者的精神武器。許多愛國憂民的仁人志士,以此“仁”字,堅定自己的意志,做出可歌可泣的事業來。其次,孔子“仁者人也”的命題表現出強烈主體意識,與當時主張人的本質乃是神的創造和賜予的希臘、印度文化作橫向比較,無疑是最現實、最進步的。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揭示了人倫關系的法則。因此,我們今天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個人的人格,這無疑十分正確。而一味突出個人意志,搞“個人本位”則是行不通的。因為個人的一切都得在社會的網絡中才能完成,人必須在一定的社會中生活,受社會政治、文化、法律法規和道德準則的制約,這正是孔子“仁”的真諦。 最后,孔子所說的“仁”,是“泛愛眾”的人類之愛,又是由近及遠的差等之愛。仁是等級制度之下的道德原則,仁并不要求消除階級差別,而是肯定等級差別。但是仁具有反對苛政暴政的意義。這在歷史上具有相對進步的意義,影響深遠。幾千年來,廣大勞動人民常常將“仁”作為評說政治的標準,把暴政、苛政叫做“不仁”,把善政叫做“仁政”;同時,也常常將“仁”作為評價人道德品質的標準,如說某人“仁慈”、“仁義”、“仁厚”、“仁德”等等。 孔子的“仁學”思想作為孔子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仁學”思想體現了孔子思想的先進性,他的“仁學”思想對后世朝代及現代社會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孔子已經逝去然而他的思想在現代社會仍然綻放光彩。三、孔子仁學思想的現代價值 (一)、為以德治國提供理論依據。著名畫家陳丹青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社會文明進步有三個層次:物質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近年來,中國物質文明的高速現代化,愈發凸顯出制度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滯后。” 近年來,社會上道德缺失的現象屢見不鮮,道德缺失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浮出水面。而中央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提出以德治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口號,努力做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當我們靜下心來反觀孔子的仁學思想,不得不說它對以德治國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的著述,不僅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問題,而且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孔子說仁學思想提倡“恭、寬、信、敏、惠”,提倡“以人為本”,這與當前“民生”建設息息相關。孔子還認為,作為一個在位者,應該“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愛護民眾,愛惜民力。統治者可以借鑒并吸收孔子仁學思想中的精華,做好為人服務的本職工作。大力提倡孔子的仁學思想,普及仁學思想的現代價值,提高公民的思想素質,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進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二)、為個人人格的自我完善提供典范 。“仁者無敵”一詞早已為人們所熟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也是家喻戶曉。仁具有最完善的人格內涵。具有仁德的人,必定具有勇敢、孝悌、堅強意志、真情實感、胸懷坦蕩等優良品質。而憑借一“仁”字而達到人格至善的人,或許非孔子的得意門生顏淵莫屬了。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又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是的,顏淵由仁而走向人格的至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一旦有了“仁”的內在力量,人將具有超越自我,甚至為理想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強大力量。它引領人們不斷超越自我,修正自我,進而完善人格。孔子遠離我們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了,但是他所創建的仁學思想,卻穿越歷史的時空,具有經久不衰的文化魅力。盡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孔子仁學思想的命運幾經沉浮,但是,它發自內心的仁愛精神,已經融化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中,對于形成以人性自覺意識和情感心理為特征的中華民族性格,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也許在戰爭年代,孔子的仁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劇院區域獨家代理合同
- 湖面景觀噴泉施工方案
-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中醫診斷學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湖別墅幻燈》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建筑塑鋼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的場地租賃合同模板
- 《兒童情感的培育》課件
- 2025年“1+N”全景式假期成長實踐作業實施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風機盤管空調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鏡鋁立體滴膠標牌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大專機電一體化實踐報告(3篇)
- 農田水利小型泵站設計
- 瀘州匯成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液壓油缸液壓設備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爬山虎的腳》說課稿
- 一夜長大【主持人尼格買提個人隨筆集】
- 《護理禮儀》知識考試題庫(帶答案)
- 工程欠款起訴書范本標準版
- 國開開放大學本科非英語專業學士學位英語統一考試2021春季學位英語真題
- 【一等獎勞動教育案例】《小艾團,大愛心》勞動教育活動案例
-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學課件-【希沃白板培訓結營大作業】
- e-fim otnm2000傳輸網子網級網管系統操作指南中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