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終結版(doc 69頁).doc_第1頁
施工組織設計終結版(doc 69頁).doc_第2頁
施工組織設計終結版(doc 69頁).doc_第3頁
施工組織設計終結版(doc 69頁).doc_第4頁
施工組織設計終結版(doc 69頁).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編 制 說 明一、施工組織設計建議書編制依據、河南省許昌至登封高速公路許昌至禹州段土建工程項目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2003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 057-94);、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J 059-95);、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052-2000);、公路工程水泥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053-94); 、公路工程金屬試驗規程(JTJ 055-8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2005);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試驗規程(JTJ/T 060-98);、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 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95);、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T 175-92);、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GB 748-96);二、編制目的、確定最合理的施工部署和程序,根據合同的工期要求將工程建成運行;、選用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術組織措施;、選擇最有效、最經濟的施工機具和勞動組織;、制訂正確的工程進度計劃并通過關鍵線路加以控制;、對施工現場在平面上、在空間上及時間上進行合理布置,做到文明施工;、確定項目的質量目標,根據合同要求對施工進行全方位質量管理;、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確保施工安全;、標識環境因素,制訂保護環境的措施,實現環境保護目標;、指導本項目施工的全過程。施工組織設計文字說明一、工程概述1.1 工程范圍許昌至登封高速公路是2003年河南省交通工作會議確定的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的八條高速公路之一,是繼鄭少、少洛高速公路之后又一條通往著名旅游勝地少林寺的高速通道,同時也為連霍、京珠兩條國道主干線打開又一條連接通道。許昌至禹州段高速公路是許昌至登封高速公路的東段,路線東南起自許昌縣長村張鄉周莊南,設榆林Y型樞紐互通式立交接許平南高速公路,向北設分離式立交跨越國道G311,轉向西北繞過許昌軍用機場,設許昌北互通式立交連接省道S237,在禹州市郭連鄉蒙莊村北跨規劃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設禹州北互通式立交連接省道S103,接禹州至登封段高速公路,路線全長39.070km。本合同段為許昌至禹州段第LM-標,采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8.0米,起止樁號為K18+700K39+070.373,長20.370公里。主要工程為路面工程,主線及匝道路面結構均為36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8cm粗粒式瀝青混合料(AC-25C)下面層、6cm中粒式瀝青混合料(AC-20C)中面層、4cm改性瀝青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型)。主要工程數量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531125,瀝青封層525413,透層531125,粗粒式瀝青混合料下面層511716,中粒式瀝青混合料中面層511716,改性瀝青馬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層514616以及部分公路沿線設施等工程的實施、完工及缺陷修復。1.2 主要技術標準根據河南省計委的初步設計批復意見及河南省交通廳“關于印發河南省高速公路設計指導性原則和技術要求補充條文的通知”豫交計200452號、許昌瑞華高速公路建設有限公司“關于許尉、許登高速公路路基標準橫斷面設計的意見”許瑞高建字200424號文件的精神,許昌至禹州段高速公路采用交通部部頒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和河南省交通廳指導性原則中規定的28.0m高速公路方案技術標準,計算行車速度120km/h,路基寬度28.0m。主要技術指標如下:.公路等級:高速公路.計算行車速度:120Km/h.路基寬度:28.0m.設計洪水頻率:特大橋1/300,其它1/100.停車視距:210m.一般最小半徑:3500m.不設超高最小半徑:5500m.最大縱坡:2.35%.一般最小豎曲線半徑:凸型:20000m 凹型:12000m.橋涵設計車輛荷載:公路-級1.3 工期要求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我單位計劃工期為: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總工期為10個月。1.4 路面結構及主要工程數量路面結構及主要工程數量詳見表1:表1:本 項 目 主 要 工 程 數 量 表結構層單位工程數量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厚36cm)m2531125路面面層:AC-25C型粗粒式瀝青混合料下面層(厚8cm)m2511716AC-20C型中粒式瀝青混合料中面層(厚6cm)m2511716SMA-13型改性瀝青馬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層(厚4cm)m2514616透層、封層及粘層:透層m2531125稀漿封層m2525413乳化瀝青粘層m21029232路緣石及其它附屬工程:中央分隔帶混合料護欄(標準段)m18070混合料護欄(過渡段)m1000混合料護欄(雙墻段)m3389 1.5 施工條件1.5.1 自然條件.地形、地貌 線位區屬伏牛山前斜地的前沿,地面標高自起點向西由70米升至157米 ,其間有低崗,亦有洼地,呈現崗、洼相間,但崗洼地面標高均是逐漸抬高。崗洼均為剝蝕型,地面橫坡5度至15度,大部分已改造為梯地,梯臺高0.5-1.2米。.氣象、水文項目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春暖、夏熱、秋爽、冬寒,四季分明,但也常有災害性天氣發生。春季入春后氣溫回升較快,空氣不穩定,多風天,降水較冬季增多,但總量不大,常有春旱發生;夏季氣溫較高,日照時間最長,多南風、東南風,降水豐沛而集中;秋季天氣晴和,氣溫下降,秋高氣爽,降水適中;冬季干燥寒冷,盛吹強勁的北風,寒潮頻襲,土壤凍結,降水最少。項目區1953至1985年,年平均氣溫14.6,最熱月平均氣溫27.5,最冷月平均氣溫0.63,極端最高氣溫為41.9,極端最低氣溫為-17.4;年降雨量735.2,其中夏季平均為397.5,占全年的54.5%;年平均日照時數2170.2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6天。項目區位于黃河南岸大堤以南,屬于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由于河南省地勢西高東低,路區北部又是黃河大堤,故路區內河流大多為西北至東南流向。沿線地下水的水質較好,均滿足生活、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的要求,對混合料、鋼筋沒有腐蝕性。1.5.2 現場條件.水電設備水源:項目部已打井解決施工用水問題。電源:已搭設完成施工過程中所需的電力供應。另外配備足夠發電機以保證施工不受影響。.材料供給水泥、瀝青、碎石等主要材料根據招標文件技術規范和圖紙的要求選擇合格的材料來源,由業主指定合格的生產廠家提供。 .交通運輸本項目與G311、S237、S103等國道、省道公路及神鄲鐵路交叉,項目區路網較發達,部分公路鋪有瀝青或水泥混合料路面,道路交通較為便利,將為本項目施工提供方便條件。 .通訊許昌、禹州均有長途及移動通訊設施,項目區的通訊發達。項目部安裝程控電話、傳真,工地內部配備對講機,管理技術人員配備手機;并配備專線,連接互聯網,保證同業主、監理之間信息的及時傳遞和有效溝通。二、施工企業簡介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是在原山東省交通工程總公司基礎上改制組建的國有獨資大型企業,是2002年國家建設部核定的全國首批19家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之一,同時具有橋梁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路面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路基工程專業承包一級以及交通工程專業承包交通安全設施資質,具有直接對外承包經營權。集團公司下轄30個路橋建設事業部、專業公司及控股、參股公司,具有公路、橋梁、隧道、交通工程、港口、碼頭、船閘施工及勘測設計、機械設備制造等綜合能力。資產總值14億元,大型設備2000臺(套),多數具有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現有一線職工3500人,年施工能力達到50億元。公司始建于1948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外知名施工企業,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50多年來,修建了國內外各級公路50余條,長達3000多公里,先后參加了尼泊爾、巴基斯坦、東帝汶等國的公路援建項目,參加了國內山東省境內濟青高速公路,京滬、京福高速公路山東段,同三高速公路山東段,軫八、博萊、東青、濰萊、青威、曲菏、日竹、濱博、曲竹、濟南繞城等高速公路的建設,成為山東省高速公路2000年底率先在全國突破2000公里和2002年率先在全國實現“市市通高速”的中堅施工力量;同時參加了江蘇省滬寧、寧通、寧連、寧高、雍六、寧杭高速公路,廣東省深圳機荷、廣珠高速公路,浙江省同三線、上三、寧杭高速公路,江西省昌樟、梨溫高速公路,福建省福寧高速公路,安徽省馬蕪、蕪宣高速公路,河南省商開高速公路,內蒙古呼集高速公路,西藏江康公路,上海市莘奉金高速公路,以及天津海河大橋的建設;承建大中型橋梁160余座,其中山東省境內所有各種結構黃河大橋9座,長江大橋1座,所有工程都被評定為優良工程。同時,公司投資控股65%建設運營利津黃河公路大橋,投資參股30%建設運營濟鄒一級收費公路。公司創下我國公路與橋梁建設史上的諸多“第一”和“之最”: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居當時同類橋梁跨徑亞洲第一位;東營黃河公路大橋為我國第一座鋼斜拉橋;濟南黃河第二公路大橋為當時黃河上設計標準最高、建設規模最大的公路橋梁;南京長江第二大橋跨度在同類橋梁中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利津黃河公路大橋按“BOT”(建設經營移交)及股份制投資, 為我國第一座融匯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特大型橋梁;南京寧高高速公路平整度、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單壁鋼吊箱圍堰和利津黃河公路大橋、濱州黃河公路大橋以其國內領先技術水平入送中國企業新紀錄;南京長江第二大橋環氧瀝青鋼橋面攻克世界級工程難題。公司先后三獲國家建筑工程最高獎魯班獎,兩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國家科技進步獎。近幾年來,公司先后被評為“中國500家最佳經濟效益建筑一級企業第10名”、“全國交通系統最佳經濟效益建筑一級企業第2名”、“山東省加快公路建設先進單位”、“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建設有功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中國建設銀行AAA信用等級企業”,“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建筑業質量名牌企業”稱號。98年11月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展望未來,山東路橋集團將通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工程技術含量,不斷提升在交通建設領域的市場地位和競爭能力,建成組織體系科學化、市場結構多元化、生產經營系統化、企業管理現代化的一流企業集團,為共同促進我國以及世界交通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三、施工組織機構設置和施工總平面布置3.1設備、人員動員周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隊伍是我公司的一支專業化路面施工隊伍。水穩粒料拌和站、瀝青混合料拌和站、攤鋪機等施工機械均為進口或國產精品,性能良好;碾壓機械均為進口先進設備或國產精品,運輸車輛為大噸位自卸汽車;所有人員均有多年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經驗,參加過濟青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江蘇寧高高速公路、南京繞城公路、南京長江二橋連接線及橋面攤鋪、浙江省杭寧高速公路、內蒙呼集高速公路、深圳機荷高速公路、安徽省蒙蚌高速公路、陜西子靖高速公路、荷關高速公路、河南葉信、許尉、濟焦、信泌高速公路等多條高速公路的施工任務,施工經驗豐富。 3.2設備、人員、材料運到施工現場的方法人員和施工設備采用快捷方便的公路運輸方式;水泥、碎石、瀝青、砂等材料采用汽車運輸。管理人員已經全部進場,項目經理部下屬各科室均已正常運作。基層施工人員已全部到位等待開工。水穩拌和機、瀝青拌和機均已進場并安裝調試完畢,隨時可以投入生產使用。3.2.1項目經理部機構設置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施工需要,組建精干高效的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的職責就是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全面履行合同,按工期要求高質量地完成本合同的路面施工任務。本項目經理部設項目經理1人,總工程師1人,項目副經理1人,項目經理助理1人;設立項目綜合辦公室、工程科、機料科、質檢科、財務科、試驗室、瀝青拌和站、水穩拌和站、施工處、附屬工程施工處十大職能部門,工程科下設測量隊。具體的項目管理組織設置及人員分工見表2,項目部職能機構框圖見圖1。表2:項目管理組織設置及人員分工序號擔任職務姓名年齡施工經驗學歷職稱1項目經理董光彬3514本科工程師2項目副經理郭景洲4828大專3項目經理助理呂彬309大專工程師4總工程師路劍其3816本科高級工程師5財務負責人邢書文243專科會計師6質檢工程師陳俊奪253專科助理工程師7計量工程師趙萬蕾253本科助理工程師8試驗工程師朱傳強276本科工程師9機械工程師李東曉3716專科工程師10測量工程師陸巖253本科助理工程師11施工處主任(兼)郭景洲4828專科12附屬工程負責人陳之玉243本科助理工程師13協調負責人劉亞民289專科安全員圖1:項目部職能機構框圖項目經理:董光彬項目副經理:郭景洲項目總工:路劍其項目經理助理:呂彬附屬工程施工處 陳之玉綜合辦公室 劉亞民工 程 科 邢 鋒財 務 科 邢書文質 檢 科 陳俊奪機 料 科 李東曉施 工 處 郭景洲瀝青拌和站 支阿春水穩拌和站 孫孝在試 驗 室 朱傳強全 體 員 工3.2.2工程場地分布情況我部根據工程實際、合同工期的需要,結合本路段內地方道路分布、地理位置和氣候規律以及我公司機械設備實力等,設置了一個瀝青混合料拌和站、兩個水穩拌和站、一個小型構件預制場,成立了一個瀝青路面作業隊、一個基層路面施工作業隊、一個封層作業隊、兩個附屬工程作業隊。中心拌和廠內設一個瀝青拌和站、兩個穩定土拌和站。3.2.3總平面布置文字說明根據進場以來的調查研究,經過比較和分析,按有利生產、便于指揮的原則,我們慎重地確定了經理部的駐地和拌和廠的位置。項目經理部駐地:本合同將項目經理部設置在許禹高速公路K33+785以北租賃的農機站院內,經理部南邊緊靠水穩拌和站和瀝青拌和站,便于生產的組織和指揮。經理部駐地設經理部有關職能部門辦公室,各作業隊管理人員、現場操作人員居住在生活辦公區。拌和站:拌和站設置于K33+785右側,緊靠主線,占地110余畝,內設瀝青拌和站、水穩拌和站。拌和廠緊靠縣道,交通便利、運輸方便。此處毗鄰村鄉,與郭連鄉相距很近,附近有鄉鎮電網,與鄉鎮道路相連,運輸方便。原地表整體地勢比較平坦,這里供應本標段全線的瀝青混合料和基層混合料。具體見圖2:項目經理部、工程場地平面布置圖。 圖2:項目經理部、工程場地平面布置圖儲料場場地外側的地方設置排水溝渠和進料便道,以便原材料從后向前朝向拌和機方向補給與更替,并有利于實現基層材料騰空場地,面層材料開始儲備的過渡。由主線下行至拌和廠及由拌和廠上行到主線的便道及其前后位置已經用水泥穩定碎石鋪筑壓實并設置臨時路標,以保證行車安全。磅房設置于料場入口到拌和站出口的場區道路上,用于運輸材料和成品料計量。兩處試驗室分別設置于項目經理部辦公區內及拌和廠內。試驗室緊鄰水穩拌和站、瀝青混合料拌和站、碎石集料場地,以便于質量控制。機械停放:施工機械放置于施工作業面,運輸車輛停放在拌和廠,小型機具放置于施工作業面的專用拖式房車內,便于生產調度安排和其他方面的管理。 出于安全考慮,油庫設置遠離辦公生活設施,設置自備發電機房于油庫與設施之間,以便發電機用油的供給,同時便于生活區和生產設施的電力供應。油庫周圍采用人工挖排水渠,防止雨季地面油污污染地方灌渠用水。施工期內工程車輛在原路基便道上行進,不另增設主線便道。我們對原路基便道、便橋進行修筑、維護,以滿足路面施工運輸車輛在施工期間順暢行駛的需要,盡量減少運輸車輛對路面底基層、基層的影響。四、施工總體進度計劃安排2006年10月項目經理部管理、技術人員已經全部到位,路面施工隊伍也已全部進場等待開工。在2006年10月下旬基層施工的設備如穩定土廠拌設備、攤鋪機、裝載機、壓路機、自卸汽車全部到場。在2006年10月下旬前做好基層施工準備(人員、設備、材料、技術準備工作),到2006年12月初做好瀝青路面試驗段施工準備,2007年4月瀝青路面按計劃規模施工,同時在2007年8月中旬以前完成路面附屬工程的施工,為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打好基礎。在2007年8月底完成全部路面施工任務。4.1進場后首先進行施工準備工作,其中基層拌和廠、料場場地平整硬化,辦公生活設施的建設從2006年10月中旬開始到2006年10月下旬結束;基層集料進場儲備從2006年10中旬開始進行;瀝青混合料拌和樓安裝及場地建設從2006年10月中旬開始澆筑混合料基礎到11月中旬安裝調試完畢;小型構件預制從2006年11月底開始到2007年7月中旬完成。基層路面施工機械2006年10月中旬前全部到場;封層施工設備在2006年11月到位;面層施工設備根據工程進展計劃在2006年10月下旬到位,11月上旬安裝調試完畢。4.2路基交驗計劃從2006年11月中旬開始;定線測量工程放樣工作計劃從2006年10月下旬開始至2006年11月初結束;我部計劃于2006年11月中旬進行基層試驗段施工,并于2007年6月底全部結束基層施工,稀漿封層在2006年11月底施工,下面層施工前完成,封層與下面層步距保持為7天以上,即于2006年11月下旬開工并于2007年6月下旬前結束。4.3預制件的預制從2006年12月開工,至2007年7月中旬完成。基層上層施工后,開始安裝,2007年4月上旬開工,至2007年8月中旬前完工。4.4土路肩在基層施工之前培筑,從2006年11月開始并于2007年5月中旬結束。4.5瀝青混合料中面層計劃于 2007年4月上旬開始,并于2007年7月下旬完成;瀝青混合料上面層計劃于2007年7月中旬開始試鋪,于2007年8月下旬結束所有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4.6各分項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詳見表3:工程進度計劃表。 五、主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5.1基層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 本合同段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厚為36cm,分兩層施工,各為18cm,為保證路面施工質量,全部采用穩定粒料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車運輸,攤鋪機攤鋪。嚴格按招標文件及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5.1.1準備下承層本工作內容是下承層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在下承層上鋪筑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采用WDB500、WDB600型拌和機廠拌集中拌制、自卸汽車運輸至攤鋪現場,用2臺ABG423型攤鋪機半幅全寬一次鋪筑成型,壓路機壓實、封閉交通灑水養生方案。5.1.2 原材料的技術要求5.1.2.1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32.5。選用初凝時間3h以上和終凝時間較長(在6h以上)的水泥,不使用快硬、早強水泥和受潮變質的水泥。5.1.2.2碎石(基層)(1)水泥穩定碎石的粒徑級配表4:水泥穩定碎石的粒徑級配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31.526.5199.54.752.360.60.075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2)材料配合比及壓實度基層材料水泥穩定碎石,7天抗壓強度不小于4Mpa,施工時根據規范強度要求,對材料組成配合比進行適當調整,基層壓實度98%。(3)碎石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最大粒徑不超過31.5mm(方孔篩),集料壓碎值不大于30%。由堅硬耐久的巖石軋制而成,并具有足夠的強度,顆粒接近立方體。小于0.075mm顆粒含量接近于零,并不含粘土及有害雜質。其顆粒組成范圍符合上表的級配要求。為確保路面用碎石滿足工程需要和質量要求,我們派專職材料人員在采石場每天24小時連續對石料生產進行監控,實行源頭控制,同時在工地現場驗收時嚴把質量關,不合格的石料不接收,確保石料質量。5.1.2.3水 施工用水為人畜飲用水及其它清潔無有機雜質、無污染的水。遇有可疑水源時,及時委托有關部門進行化驗鑒定,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才投入使用。5.1.3混合料組成設計5.1.3.1在工程開工前,提出幾種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案交監理工程師批準。對每種混合料設計說明水泥、粒料和水的正確百分比,同時附上試驗室對混合料的原材料的符合性試驗數據。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 057-94)規定進行試驗,并取得監理工程師的批準。取工地實際使用的集料,分別按水洗法進行篩分,按顆粒組成進行計算,組成混合集料的級配符合表5的規定。5.1.3.2根據水泥穩定碎石的設計強度,確定最佳水泥含量。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劑量分組試驗,制備不同比例的混合料,用重型擊實法確定各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5.1.3.3試件在規定溫度下保濕養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 057)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5.1.3.4在此配合比下,該組試件的抗壓強度代表值,按下式計算: R代= R(1-ZaCv)式中:R代該組試件抗壓強度的代表值(Mpa); R 該組試件抗壓強度的平均值(Mpa); Za在標準正態分布表中隨保證率而變的系數,高速公路取保證率95%時,此時Za1.645; Cv試驗結果的偏差系數(以小數計)。5.1.3.5設計要求水穩碎石混合料基層7天浸水無側限抗壓強度的R代4.0MPa。5.1.3.6取符合強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生產配合比,用重型擊實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上報總監批準,以指導施工。5.1.4下承層驗收:基層施工前對下承層的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檢查驗收。5.1.4.1下承層外形檢查要求表面平整密實,邊線整齊,無松散及坑洼。下承層外形檢查內容包括高程、寬度、橫坡和平整度,檢查結果滿足技術規范和施工圖紙的要求。5.1.4.2下承層壓實度的檢查、修補與驗收對下承層進行壓實度檢查,對有局部缺陷或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分別進行補充碾壓或換填好的材料等,進行處理。仔細處理低洼和坑洞,進行填補壓實。5.1.4.3在驗收合格的下承層上進行基層施工。在鋪筑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前,清理整修下承層,將表面的浮土、雜物全部清除,保持表面平整,并灑水濕潤。5.1.5開工前準備工作:5.1.5.1拌和廠場地準備在廠拌拌和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料場及廠拌設備周圍已用水泥穩定碎石進行硬化,防止污染場內混合料和集料。5.1.5.2 機械設備準備開工前,廠拌及攤鋪機等主要機械設備均已進行安裝調拭,使機械設備均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并配齊施工中易損配件,做好開工前的維修、保養、試機工作,并保證在施工期間一般不發生有礙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故障。基層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廠拌)法施工,單幅分兩層、兩臺攤鋪機呈梯隊全寬攤鋪作業,我部將配備以下主要施工機械:水穩粒料拌和機WDB500、 WDB600型各1臺;混合料攤鋪機ABG423型2臺; 振動壓路機220共4臺;解放重型自卸汽車(19.5T)45輛;裝載機(徐工50)6臺;灑水車(10T)3臺;振動夯(小型)2臺。以上機械數量均能滿足每個工點,滿足每日連續正常生產及工期要求。5.1.5.3人員準備:施工過程中,配備專職人員對相關工作進行負責。5.1.5.4 測量及試驗儀器準備:試驗室和測量隊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職能部門,配備了先進的檢測儀器,已搞好試驗室的儀器設備安裝、調試。測量、試驗儀器在使用前均已經國家計量部門的檢驗校正,并建立起儀器使用和保管制度,以保證業務正常運轉,可立即投入原材料檢驗和配合比設計工作。進行測量儀器的維護、保養,開展全線導線點的閉合測量和水準點高程的復核工作。對于基層質量檢測主要配備的儀器有:、重型擊實儀;、標準養護室;、基層密度測定設備(如灌砂筒等);、標準篩(方孔);、壓碎值測定儀;、壓力試驗機;、多功能液壓脫模器;、液塑限測定儀;、雷式沸煮箱;、水泥凈漿攪拌機;、水泥膠砂攪拌機;、水泥細度負壓篩析儀;、水泥稠度凝結時間測定儀;、拓普康全站儀GPT-3002LN一臺;、THEO020B經緯儀一臺;、索佳和DS3200、蘇州一光水準儀各一臺。5.1.6鋪筑試驗段按規范要求在大面積正式開工之前,鋪筑基層試驗段(即首件工程認可),長度不少于單幅、單層200m。作好施工總結為大面積施工提供所需的各項技術數據和參數。路面基層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廠拌)法施工,由2臺ABG423型攤鋪機呈梯隊單幅分兩層全寬一次性攤鋪作業,避免縱向接縫。試驗路段的拌和、攤鋪、碾壓等各道工序均按現行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和本工程項目的施工指導意見進行。試驗段要確定的主要內容如下:驗證用于施工的混合料的配合比。調試拌和機,分別稱出拌和機各投料斗投送不同規格的碎石、水泥和水的質量,測量其計量的準確性;確定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集料級配、混合料試件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確定混合料的松鋪系數。 確定標準施工方法集料數量的控制;整平和整形的合適機具和方法;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的協調和配合;當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機械、施工方法及試鋪路段各檢驗項目的檢測結果都符合規定,經監理抽檢合格,指揮部檢測中心抽檢認可后按以上內容編寫試鋪總結,經駐地監理工程師審查,報總監助理和總監批準確認后,即作為申報正式路面基層施工開工的依據。 5.1.7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基層采用拌和廠集中拌和,自卸汽車運輸,兩臺攤鋪機呈梯隊半幅全寬鋪筑方法。即穩定土拌和機按生產配合比調試好后,正式生產成品混合料,由自卸車運至施工現場,兩臺攤鋪機呈梯隊半幅全寬鋪筑。設計厚度36cm的基層分18cm和18cm兩層鋪筑。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鋪筑采用攤鋪機攤鋪,以基準鋼絲進行標高、平整度及橫坡度控制。具體的施工工藝分述如下:5.1.7.1測量放樣(1)攤鋪施工至少提前一天進行測量放樣,放出半幅基層的邊線,用消石灰標出攤鋪寬度。(2)打好架設高程厚度控制鋼絲的金屬支架(基準桿),直線段每側每10m 一根,平曲線每5m一根。(3)架設基準鋼絲按不小于800N的拉力將鋼絲拉緊,并調整好正確高度及平面位置。5.1.7.2拌合(1)采用WDB500、WDB600兩臺穩定粒料拌和設備進行集中拌和。(2)正式生產前進行穩定粒料拌和設備的調試,使其滿足生產配合比的要求,拌和機的投料準確,并在投料運輸帶上隨機取樣檢查各料倉的投料數量。(3)每天開始拌和前,檢查各處集料的含水量。(4)開始出料后,在拌和機投料運輸帶上取樣檢查是否符合已確定的配合比。正式生產后,每天至少檢查一次拌和情況,檢驗其配合比、集料級配、含水量等是否變化。高溫作業時,早晚和中午的含水量有所區別,按溫度變化及時調整,確保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后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5)抽檢原材料的技術指標,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6)對混合料進行取樣,并進行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7)采取措施保證水、電的正常供應。(8)做好防雷、防雨及安全生產工作。保護環境,防止污染農田、河道和湖塘。5.1.7.3運輸(1)混合料的運輸采用19噸以上噸位的重型自卸車運至現場。(2)運輸混合料的車輛數滿足拌和出料和攤鋪需要。(3)裝車時各車的運輸數量大致相等,運輸車輛覆蓋蓬布,以防止混合料水分蒸發、雨淋及污染環境。(4)設專人指揮運輸車輛卸料,并作好相應的記錄。5.1.7.4攤鋪(1)攤鋪機就位后,按試驗路段提供的松鋪系數調整好松鋪厚度;調整好傳感器臂與導向控制線的關系,嚴格控制攤鋪厚度和高程,保證橫坡度滿足設計要求。(2)供料能力、運輸能力與攤鋪速度相匹配,攤鋪機前至少保持有5臺以上的運輸車在等待卸料。(3)運輸車輛在攤鋪機前方10-30cm空檔停車,由攤鋪機迎上去推動卸料車,一邊前進一邊卸料。卸料速度與攤鋪機鋪筑速度相協調,防止運輸車碰撞攤鋪機。(4)攤鋪機保持連續、均勻,不間斷的攤鋪。(5)兩臺攤鋪機在攤鋪時保持速度一致、攤鋪厚度一致、松鋪系數一致、橫坡度一致、振動頻率一致等。5.1.7.5整平在攤鋪機后設有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5.1.7.6碾壓碾壓程序、碾壓速度、碾壓遍數由試驗路段提供,按下列規定進行:(1)攤鋪機后配備振動壓路機、膠輪壓路機進行碾壓。(2)碾壓遵循試驗段確定的程序和工藝,碾壓程序為先輕后重,由邊向中,由低至高。穩壓充分、振壓不起浪、不推移。壓實時,先穩壓開始輕振動碾壓再重振動碾壓再用膠輪壓路機碾壓光面。(3)碾壓段為30-50米。碾壓段落劃分分明,設置明顯的分段標志,并有專人負責。碾壓時重疊1/2輪寬。(4)壓路機倒車輕且平順,防止拉動基層。第一遍穩壓時,倒車盡量原路返回,并在已壓好的段落上換擋。在未碾壓的一端換檔倒車,位置錯開成齒狀。刮除個別搓板和轍槽;松散處,耙松灑水并重新碾壓,達到平整密實。(5)碾壓速度和遍數由試驗段試鋪確定。穩壓用壓路機由邊向中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大面積施工時,壓路機數量根據工程需要和每天的施工長度適當增加。(6) 壓路機停車時均停在已碾壓好的路段上,且位置錯開,相距不小于3米。同時,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以保證穩定土層表面不受破壞。(7)碾壓過程中,水泥穩定土的表面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需及時補撒少量的水。(8)嚴格控制碾壓含水量,及時碾壓。(9)為保證水泥碎石基層邊緣強度和壓實度,在兩側均采用培土,這樣既保證了邊緣的強度和壓實度,又保證了線形美觀和現場整潔。(10)碾壓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設專人負責碾壓管理工作和質量控制。試驗人員在現場檢測混合料含水量,發現異常時,及時向拌和廠反饋信息,以便及時糾正。測量人員在壓實工序的過程中,跟蹤檢測松鋪頂面的相對高度,以保證鋪筑上層的厚度。5.1.7.7橫縫處理(1)盡量減少橫向作業縫,每天作業段的端頭和橋梁通道的兩邊均設置橫縫。橋梁通道兩邊的橫縫與橋頭搭板尾端吻合。每天作業收工時的工作縫留在與橋梁通道搭板相連的斷面上。(2)攤鋪機返回到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調整好高度、厚度、橫坡等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3)用鋼輪壓路機在壓實的基層上跨縫橫向碾壓,并逐漸推進到新鋪混合料上,直至碾壓密實,再開始縱向碾壓。5.1.7.8檢測碾壓完成后立即進行壓實度檢查,經檢測合格后即開始養生。5.1.7.9養生(1)養生方法:將草簾濕潤,然后人工覆蓋在碾壓完成的基層頂面,覆蓋2小時后,用灑水車灑水。用灑水車進行灑水養生,每天灑水次數視氣候而定,在鋪筑上層穩定土之前,始終保持基層表面濕潤。(2)用灑水車灑水養生時,灑水車的噴頭采用噴霧式。(3)基層養生期不少于7天。養生初期強度較低時灑水車在另外一側車道上行駛。(4)在養生期間封閉交通,禁止運輸車輛在其上行駛。若必須通車時,則限速在30km/h以下,且嚴禁履帶車輛通行。5.1.8施工中應特別注意的事項(1)細集料采用搭棚儲存或用彩條布覆蓋。(2)準確計量拌和機的投料,在投料運輸帶上定期取樣檢查各料倉的投料數量,以便及時檢查、調整計量精度。根據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時調整加水量。(3)拌和均勻,以防止出現粗細料分離的離析現象。如局部低洼可采用翻松、添加新鮮混合料重新碾壓。未經壓實被雨淋后,則清除更換以防止工后翻漿。(4)盡快將拌成的混合料運送到攤鋪現場。對車上的混合料進行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嚴格控制碾壓含水量,按確定的可壓實含水量范圍及時碾壓。碾壓過程中如表面缺水,可適當灑水使表面濕潤,再用壓路機碾壓。(5)施工中盡量避免縱向工作縫,減少橫向工作縫。工作接縫采用與路表面垂直的平接縫。如果沒有作成直接縫,則在第二天開始攤鋪新混合料之前,將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橫向垂直的斷面。(6)進行壓實度檢查時,同時測定挖出混合料試樣中粗集料的含量,并按與粗集料含量相對應的最大干密度計算壓實度。(7)施工中防止出現原材料質量不合格、配合比不準確、拌和不均勻、攤鋪不平整、粗細料離析、碾壓不密實、接縫不平整、高程不準確等質量通病,避免形成起皮、松散、裂縫、彈簧、翻漿、強度不合格等質量缺陷,以確保路面基層的工程質量。(8)每個作業點均備有一天施工長度的防雨覆蓋材料以免雨水對基層或材料的影響。(9)施工中保護沉降觀測管不受損壞,如有損壞,盡快予以修復;并加強日常管理。5.1.9檢測(1)每天正常按規范規定項目及頻率進行水泥碎石混合料的試驗檢測,以指導生產,并進行試驗資料匯總,進行動態管理。(2)根據對成型路面的檢測,如壓實度、平整度、厚度、標高等,對路段進行質量評定。(3)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不留隱患。5.2透層、粘層、稀漿封層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藝5.2.1本工作內容為在已建成的基層上灑布透層瀝青,透層采用乳化瀝青,用量0.7-1.5kg/m2;路面面層層與層之間灑粘層油,粘層油采用乳化瀝青,乳化瀝青用量為0.4-0.6kg/m2;下封層采用1稀漿封層。所有瀝青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5.2.2 施工方案透層和粘層瀝青均采用瀝青灑布車澆灑,稀漿封層采用專用的攤鋪機進行攤鋪。5.2.3施工工藝5.2.3.1.透層(1)準備澆灑瀝青的工作面,利用高壓水龍頭沖洗至整潔而無塵埃,并清除硬殼層,達到表面“露骨”為止,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2)透層瀝青采用瀝青灑布車均勻地灑布;瀝青用量、溫度條件及灑布面積均在灑布前獲得監理工程師認可。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J 059-95)中有關要求和方法檢測灑布用量,每次檢測不少于3處。(3)瀝青灑布設備配備有適用于不同稠度瀝青噴灑用的噴嘴,在瀝青灑布車噴不到的地方采用手工灑布機。在噴灑交接處灑布瀝青時精心控制,使之不超過批準的瀝青用量。對噴灑超量或漏灑、少灑的地方予以糾正。(4)對噴灑區附近的結構物和樹木表面加以保護,以免濺上瀝青受到污染。5.2.3.2粘層(1)利用高壓水龍頭將準備澆灑瀝青的工作面沖洗至整潔而無塵埃,清除硬殼層,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2)粘層瀝青采用瀝青灑布車均勻地灑布;瀝青用量、溫度條件及灑布面積均在灑布前獲得工程師認可。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J059-95)中有關要求和方法檢測灑布用量,每次檢測不少于3處。(3)瀝青灑布設備配備有適用于不同稠度瀝青噴灑用的噴嘴,在瀝青灑布車噴不到的地方采用手工灑布機。在噴灑交接處灑布瀝青時精心控制,使之不超過批準的瀝青用量。對噴灑超量或漏灑、少灑的地方予以糾正。(4)對噴灑區附近的結構物和樹木表面加以保護,以免濺上瀝青受到污染。(5)粘層瀝青應在鋪筑覆蓋層之前24小時內灑布或涂刷。5.2.3.3稀漿封層(1)稀漿封層施工前,徹底清除原路面的泥土、雜物,修補坑槽、凹陷,對較寬的裂縫進行清理灌縫; (2)乳化瀝青、集料的質量符合規定。根據實測瀝青含量決定乳化瀝青噴灑數量;集料中小于0.6mm部分含量不超過標準規定; (3)稀漿封層兩幅縱縫搭接的寬度不超過80mm,橫向接縫做成對接縫。 (4)稀漿封層鋪筑后的表面沒有超粒徑料拖拉的嚴重劃痕,橫向接縫和縱向接縫處無余料堆積或缺料現象;(5)封閉交通12天,待水份蒸發、干燥成型后,可允許施工車輛通行以均勻碾壓,必須行駛的施工車輛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證車速低于5kmh。(6)在施工中隨時對質量進行自檢,當發現異常時追加檢查,對非常規檢查,必要時可在有資質的試驗室進行;常規檢查工地試驗室試驗,主要檢查瀝青含量、乳化瀝青粘度。 (7)當氣溫低于10、濃霧或下雨時,不進行稀漿封層施工;攤鋪后尚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時予以鏟除。5.3、瀝青混合料中、下面層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藝 5.3.1本工程瀝青混合料下面層設計為AC-25C型粗粒式瀝青混合料,中面層設計為AC-20C中粒式瀝青混合料,瀝青混合料中、下面層總體施工方案是采用一臺間歇式瀝青拌和樓集中拌制瀝青混合料,重型自卸車運至現場,兩臺ABG423攤鋪機成梯隊半幅全寬鋪筑。鋪筑中的調平方法是下面層采用基準鋼絲法,中上面層采用非接觸式均衡梁法。5.3.2開工前的準備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前主要抓下列幾項準備工作5.3.2.1場地準備瀝青拌和廠和料場范圍內場地全部用水泥穩定碎石硬化,儲料場各種材料之間采用擋墻隔離防護,防止集料被污染,料場用水泥穩定碎石硬化并鋪設土工布,拌和廠范圍內的便道全部采用水泥穩定碎石鋪筑,便于運輸車的通行,減少對場內集料的污染。5.3.2.2施工設備準備與調試我們已配備齊全施工機械和配件,做好了開工前的保養、調試和試機,并保證在施工期間一般不發生有礙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故障,以確保施工的質量。已配備以下主要施工機械:(1) 瀝青混合料拌和樓(日工3000)1臺。 (2) 300、450噸瀝青貯油罐各1個。(3) ABG423型瀝青混合料攤鋪機2臺。(4) 非接觸式均衡梁兩套。(5) 壓路機:26T膠輪壓路機2臺,雙鋼輪壓路機(DD110、SW850)4臺。(6) 重型自卸汽車(19.5噸)25輛。瀝青拌和樓及攤鋪機等主要設備進場后均已進行安裝調試,機械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5.3.2.3試驗室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質檢部門,已配備先進的檢測儀器并搞好試驗室的儀器安裝、調試、計量認證、制度建立等工作,使其能承擔正常的業務,配備施工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試驗檢測人員,投入原材料的檢驗及各種配合比設計工作中。為保證瀝青混合料質量,我們已配備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規定的質量檢測儀器,并配備了足夠的易損部件。配備的主要儀器設備如下: . YDL2-B電腦針入度儀; . SY2B型恒溫雙數顯瀝青延伸度儀; . YDLR-B電腦高溫瀝青軟化點儀; . AMS-C型全自動馬歇爾試驗儀; . MDJ-I型馬歇爾電動擊實儀; .WL2-型瀝青混合料拌合機; .多功能液壓脫模器; . 瀝青抽提儀; .新標準石子篩; . YES-300B型數顯式壓力試驗機; . 101A-2型電熱鼓風干燥箱; . 50試模、150試模; . 電熱恒溫水箱; . 冰箱; . 5.5取芯機;.5.4m路面彎沉儀;. SDC砂當量試驗儀;. 85型瀝青薄膜烘箱;. BM型擺式摩擦系數測定儀等。5.3.2.4材料準備瀝青、碎石、礦料等主要材料按計劃提前采購、儲備,作好儲料的一切準備工作,如瀝青儲油庫場地、油料庫、礦粉罐、地磅等設施的安裝以保證瀝青路面的正常鋪筑,并在進料同時按技術規范的要求分期、分批抽檢、報驗,從原材料質量上把好第一道關。5.3.3技術準備工作對原材料的技術要求,均符合技術規范。5.3.3.1瀝青 瀝青下面層采用道路石油瀝青A-70,中面層采用巖瀝青,其技術要求滿足規范的有關規定。詳見表5:表5: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