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執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對策.doc_第1頁
企業執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對策.doc_第2頁
企業執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對策.doc_第3頁
企業執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對策.doc_第4頁
企業執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對策.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執行力短缺的原因及對策一、揭開執行力神秘面紗 乘海洋季候風登陸的“執行力”被管理界炒做得云遮霧罩,“二八”論(企業的成功20%靠戰略,80%靠執行)、“執行決定成敗”頗為流行,其實執行力從本意上講即不神秘也不神奇,之所以令人們耳目一新只不過是一個“舶來詞”。中國企業并非在執行力登陸后才具有執行力,執行力企業的行動力,執行并完成任務的能力,實現企業戰略、執行企業制度的能力,換而言之,做正確的事用正確的方法。可見,執行立即沒有新觀點也沒有什么新方法,僅憑執行力本身并不能決定一個組織的興衰成敗,戰略是目標、方向,執行只不過是實現目標、方向的過程,目標、方向錯了“事不正確”,執行力再強“方法再正確”無疑于緣木求魚。文革時期執行力可謂高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當然,執行是實現戰略必可缺少的一環,企業只有宏偉的戰略而得不到貫徹落實,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終將淘汰出局。“二八”論、“執行決定成敗”的提法有失嚴謹,戰略與執行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我們不能也無需做出熟重熟輕非此即彼的判斷,之所以企業界對執行力的關注高于戰略,其中有追逐時尚的成分,但同時也暴露出執行力短缺、執行乏力、執行遲滯成為企業的一大通病。 二、企業執行力短缺癥結是什么? 有些企業在運營過程中,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戰略在實施過程中舉步維艱,執行蒼白無力無以掩飾,在習慣思維作用下歸因于執行工具(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匱乏,然而,近10年間中國企業所接受、引進國外管理知識、管理工具已超過了前40年的總和,如JIT、QM(快速市場信息)、Work-Out(群策群力)、6Sima、平衡記分卡-BSC但真正依此而實現企業執行力顯著提升并取得實效的企業并不多。Oracle前總裁胡柏林曾說:“在發達國家實施ERP的成功率也只有20%,在中國的成功率更低;據一家培訓公司分析統計,真正將6西格瑪深入實施取得效益的企業不足40%;但這些管理工具畢竟被一些成功的企業所驗證,問題是,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可以借鑒、引進、移植,但執行力卻無法復制,管理工具與執行力一樣無密秘可言,都知道通過“這樣方法、運用這種工具”可以到達成功彼岸,但結果往往同途異歸。共產黨創業時期至勝的方法:發動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這是公開的密秘,這國民黨不知道嗎?結果卻一成一敗。彼得.德魯克說過:“管理是一種挑戰和工作,而不是一種萬應靈舟,管理技術無論怎樣復雜,也不是一種魔術”。執行力缺位不是企業的可見因素“硬件問題執行工具缺位,執行工具與執行力不同于電腦鍵盤“輸入與輸出”,僅指望一個指令就能搞定。那么,執行力短缺的原因又是什么? 當我們煞費苦心強化企業執行力之時,當我們更多關注并寄望于發達國家當今最時髦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工具、體系之時,不妨換一個角度審視企業的軟件因素人的因素,“徒法不足以自行”,執行的主體不是工具而是人,人為什么會執行?執行意識是執行的驅動力,左右執行意識強弱的是責任意識(擔責意識、盡責意識),因而企業執行力缺位的根本原因是擔責意識、盡責意識缺位。 三、擔責意識、盡責意識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導致執行力缺位的呢? (一)、擔責意識缺位執行力剛而不柔 “以成敗論英雄”,這一古老又現實的命題在傳統觀念上放之四海為皆準,左右著多少代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透射著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崇尚建功立業本無可非議然而“真理前進一步”往往淪為謬誤,功利主義過分強化將蛻變為極端利己主義。員工個體與企業實則是利益搏弈,在利己主義支配下員工關注的是個體成功而不是企業老板所設想的:只有企業成功員工才能成功。員工在企業戰略、決策、計劃、制度執行中首先考慮的是個人利益得失,趨利弊害合于利而動背于利而止,患得患失瞻前顧后。人們對失敗、錯誤諱莫如深不奇怪,面對失敗意味著承擔責任、接受處罰并受到群體鄙視,多一份工作多一份責任,多一份失敗出錯的概率,添一份受罰的可能,在此心理作用下承擔責任意識缺位。 擔責意識缺位使得的執行意識缺失導致執行力剛而不柔、剛而無力。擔責意識缺位,員工在工作中表現為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不、越雷池一步,執行顯得機械、呆板、僵化。員工將份內份外分得很清楚,只管服從只管過程,結果、目標是老板的,過程與結果涇渭分明,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似乎是一種高效的執行,實則不然,這只是一種轟轟烈烈的執行形式,員工用行動告訴老板“這是照著您的吩咐執行,達不到目標可不干我的事”,過程與結果在員工心目發生了本末倒置的變化,過程只不過是達到結果的一種手段,結果才是目的,一旦過程成了目的,執行變成了為執行而執行,對如何因時、因地、因勢創造性地執行上司決策及對執行節奏的把握以便有效促進組織目標實現不屑一顧。 (二)、盡責意識缺位執行力柔而不剛 傳統的成敗觀驅使人們崇尚成功畏懼失敗,千方百計遠離失敗,只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剛性約束,人們就會怕觸犯制度受罰而盡心盡責,這種推斷從理論上講似乎無懈可擊,那么,古往今來“令而不行,禁而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司機怕不怕闖紅燈而受罰,當然怕,為什么有的司機還要闖紅燈?明太祖時嚴刑峻法令人不寒而栗,偏偏有人以身試法,據史書記載,有一個掌管糧庫的官吏因貪污而受到挖去膝蓋骨地制裁造成終身殘疾,事隔兩年這位官吏故技重演,朱元璋深感困惑:大明律難道不夠嚴厲嗎?為什么就有人不怕?畏懼催生不出盡責意識,制度只能禁惡(有時也進不了惡,老子認為制定的法令過于嚴細嚴厲盜賊反而增多)而不能勸善,制度往往標志著人們行為的最低標準,盡責意識缺位不是制度約束缺位,而是制度文化缺位、制度目的缺位。在一個缺乏認同制度、遵循制度的文化環境中,制度成為追求個人成功的枷鎖、謀求個人利益的障礙。如果人們不以為違法為羞為恥,反而以違法為榮為耀為有利可圖,人人都會躍躍欲試進而鋌而走險,所謂富貴險中求。缺乏制度文化的制度盡管嚴細繁瑣,再編織剛性約束網的同時也造就了冒險家的樂園,利之所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食言而肥、損人利己、因私廢公見怪不怪,賭徒看不見給他人、組織帶來的危害。制度目的缺位,制度是助與組織穩定的工具,是約束組織內成員行為以有效實現組織目標、獲取組織整體利益的必要手段,它在確保員工行為可靠性的同時在員工心理上易于造成本末倒置的錯覺,制度約束是目的,組織目標、利益無關緊要。實際中大多員工所關注的是眼前利益、個人利益“十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只要干一天活整一天工錢少挨罰是再也現實不過的利益,至于“十羊”企業的目標是老板的目標、利益,因而員工在工作中感受最直接最普遍的不是“十羊”的誘惑,而是獲取“一兔”的制度束縛。執行制度、遵循制度是實現企業戰略的必要一環,企業決策層清楚,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畢竟要通過80%的員工去實踐,試想失去了目標利益的支撐,還能催生出實踐真理人員的盡責意識嗎? 盡責意識缺位導致執行力柔而不剛、柔而無力的現象,在某些企業并不少見,獎懲制度、用人制度、薪酬制度-在執行中變形,在企業整個運營過程中顯得微乎其微,不大引起人們的重視。現實中可以找到某企業某級主管因完不成組織目標而下課的,但某主管因賞罰錯了哪個人、起用錯了哪個人而被黃牌拿下的案例卻鮮為人知。以此看來細節決定成敗沒有錯,一項制度扭曲變形對于企業畢竟是一個細節,然而制度的權威性、可信性喪失,管理陷于無序,“廢一善,則眾善衰;賞一惡,則重惡歸”,千里大堤毀于蟻穴,制度成為裝點企業門面的光環,執行力如同沙中堆塔。 如何強化企業執行力 制度是一個標準而并不是一張網,僅憑制度創造不出效益,一個不能生發制度文化的制度不可能衍生盡責意識,如何將強制性的制度升華到文化層面,使員工普遍認知、認可、接受以達到自覺自發自動按照制度要求規范其行為,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轉化,是構建制度文化真正內涵。筆者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構建企業制度文化: 1、“知行合一”。“知”乃“行”的前提,以利益為導向激發員工自律意識。當今迅猛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使得員工素質日益提高,其自我實現意識日趨成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其之”的傳統觀念難以適應而今企業管理民主化的潮流,員工關注的不僅埋頭苦“干”,更為關注的是“干”的目的、利益,有所求是有所為的真正動力。員工個體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不盡同質,因此企業不能盡靠整體利益激勵員工,諸如“企業利潤翻幾翻”,而且更多注重“對員工個體受益具體承諾”的激勵。“利之所趨”是人們的一種普遍的心理,企業應使員工明白,制度是企業整體利益與員工個體利益價值、利益的形式轉換,強制性制度約束隱含著可取利益,只要付出就有回報,從而激發員工群體的盡責意識。 2、文武兼具。古代兵家“先廉恥而后刑法,先起親愛而后律其身”的治軍理念對于今天企業制度文化構建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文而化之,“強制性”是制度自身屬性所決定的但同時也表明了企業的價值取向,本身蘊含豐富的教育意義,企業通過對員工權利意識、自主意識教育、引導,通過架構尊重人、關心人、相信人的人文環境來提高廣大員工盡責意識,借以強化執行的速度與力度。 胡錦濤主席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提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企業制度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企業使員工明白違犯制度給他人企業帶來的危害,營造一個“遵守制度為榮,違反制度為恥”的文化環境,利用員工內心恥感取向、榮感取向將制度的有形約束潛移默化為無形約束,從而把制度變成了一種意識,把制度所要求的行為方式當成了一種行為習慣。武而律之,僅靠文化煥發員工盡責意識顯然將陷入一種悖論。令之以文還必須齊之以武,一則對于職業素質較差的、以身試法的員工必須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