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端午的鴨蛋》教案.doc_第1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端午的鴨蛋》教案.doc_第2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端午的鴨蛋》教案.doc_第3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端午的鴨蛋》教案.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端午的鴨蛋教案汕頭十二中學 王海英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朗讀課文,了解端午習俗,感受鴨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 能力目標1 品味課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情感目標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處。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的熱愛。4提倡珍惜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品味平淡自然韻味十足的語言,感受傳統習俗蘊涵的情趣。難點:引導學生調動自身體驗,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無窮趣味。教學方法1.誦讀、合作探究、拓展延伸2.運用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三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1、同學們,我們看到市場上、電視上又有了賣粽子的廣告,大家都知道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節日要到了,是什么節日呢?(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是在什么時候?是為了紀念誰?屈原有哪些值得紀念的地方?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5月初5,為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因為屈原愛國。)2、我們潮汕地區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哪個同學來說說?(賽龍舟,插五瑞,吃棕子,吃梔粿 ,喝龍須水)3.簡介作者及其寫作特點。1)汪曾祺(19201997),現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文系,深受教寫作課的沈從文的影響。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干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劇。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發表小說受戒、大淖(no)記事戲劇劇本沙家浜。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選集2) 他的散文著眼于“小敘事”,寫凡人小事,寫有鹽醬醋茶,寫“一地雞毛” 他幫助人們發現就在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之美。他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二整體感知:1.學生速讀全文,掃除字詞障礙;給下列加點字注音。門楣(mi) 莧菜(xin) 籍貫(j) 硝藥(xio)腌臘(yn) 絡子(lo) 大襟(jn) 車胤(yn)2.理清思路。你覺得文章寫了哪幾方面內容?請概括出來。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端午風俗。(對家鄉端午節風俗的描寫,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時表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懷念。)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家鄉鴨蛋。(描述家鄉最有名的是咸鴨蛋,尤其是雙黃鴨蛋。)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端午鴨蛋。(寫孩子們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鴨蛋。)三 研讀課文1. 聽讀課文第一段,在文中劃出端午的風俗,并思考介紹這些習俗與后文的鴨蛋有關系嗎? 1)第一段以“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開頭,先介紹了端午節一般的習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等風俗;又列舉了“可能與別處不一樣的風俗”:“放黃煙子”;與別處不一樣的風俗:“吃十二紅”略寫的是前十種風俗,詳寫的是后兩種風俗,因為后兩種與別處可能不一樣;)2)最與眾不同的“吃十二紅”有什么特別的含義?比如說,我們過年的時候總少不了“魚”。(表示希望一年十二個月“紅紅火火。”)3)作者由端午節吃“十二紅”,進而引出家鄉的特產高郵鴨蛋。2. 為什么開篇要用那么大篇幅寫家長的鴨蛋?鴨蛋本是平常物,因為是端午節,才有特別的風韻和內涵,大篇幅寫家鄉的端午習俗,營造了一種濃郁的氛圍和地方風俗風情,令人神往,為下文寫鴨蛋作情感鋪墊;特別介紹家鄉的“十二紅”,其中一道就是鴨蛋,由此引出鴨蛋,自然充滿情趣。四布置作業第二課時一 復習導入二 研讀課文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段,概括家鄉郵鴨蛋有什么突出特點?找出相應的語句。參考答案:聲名聲遠播的因為“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上海的賣腌臘的店鋪里也賣咸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咸蛋。”與眾不同的,因為“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也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還”、“不如多”、“成批”寫出了自豪之情。“切開之后,里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喜不已。”歷史悠久的,因為清代詩人、詩論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隨園食單小菜單里提到“高郵腌蛋”。注意有關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寫隨園食單中的腌蛋一節距離現在少說也有200年了,可謂“老品牌”、“老字號”了。質細而油多的,因為“筷子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造型式的語言生動寫出了家鄉咸鴨蛋的美味可口,讓人垂涎欲滴。吃法多樣的,因為“可以帶殼切開吃”“可以用筷子挖著吃”“可以和豆腐炒著吃朱砂豆腐”色彩鮮艷的,因為蛋殼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黃是紅色的。2那么,在二三兩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對家鄉的咸蛋什么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贊美,自豪)從對鴨蛋名聲和特色的介紹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另外從其他語句中也能體會出濃濃的愛鄉之情。如:“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兩個“多”,一個“善于”寫出了對家鄉人的贊美。“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的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所食鴨蛋多矣”帶有文言性質,增強幽默意味;完全不能相比和實在瞧不上從側面突出家鄉鴨蛋的好。“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但是腌蛋一條我看后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因為愛屋及烏,所以熱愛家鄉的我對不喜歡的袁枚產生了好感。與有榮焉,則寫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著對他鄉鴨蛋有不屑,對家鄉鴨蛋的自豪。教師點撥:家鄉的鴨蛋是與眾不同的,聲名遠播的,質細而油多的,歷史悠久的,吃法多樣的,色彩鮮艷的一提起家鄉的鴨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訴說內心的贊美和自豪。這種贊美,這種自豪都緣于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對家鄉的思念。3.說起對家鄉的熱愛與思念,最難忘的要屬兒時的記憶了。因而有人說,本文寫得最有趣的要屬四、五兩段了。朗讀四、五兩段,這兩段寫了端午的鴨蛋時寫了什么事?你認為最有趣有是什么?寫掛鴨蛋絡子,具體寫了做鴨蛋絡子的鴨蛋挑選,到孩子們吃法,吃完后的用途,最后寫到東晉螢囊夜讀的故事。小小的吃鴨蛋一事在作者的筆下顯得生趣盎然。教師點撥:1) “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2)“挑好了,裝在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3)“鴨蛋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4)“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不把蛋殼碰破。”5)“蛋黃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鴨蛋殼里面洗凈,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里,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了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小結:端午的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樂的一天。孩子們挑鴨蛋裝鴨蛋掛鴨蛋吃鴨蛋玩蛋殼,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透露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三小結全文:本文寫家鄉端午的風俗,寫家鄉的鴨蛋,寫端午的鴨蛋,想表達的就是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對童年生活的熱愛(懷念)。四、拓展遷移 我們潮汕是美食之鄉,有許多傳統美食,幾乎每個傳統節日都有相對應的傳統美食。請選擇你最喜愛的一種從形、色、香、味等方面做個介紹,抒寫出對家鄉或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學生先口頭表達,互相交流評價,課后形成短文)第三課時一復習導入二品味語言1.汪曾祺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這三點在課文中能看出來嗎?請你輕聲朗讀課文第二、三段,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A “平淡而有味”例:“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一個普普通通的鴨蛋,在作者筆下居然寫得如此別具一格,這是一般人通常不會注意的,但仔細一想,卻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嗎?淡青色的蛋殼就比白色蛋殼更有“格調”,而鴨蛋的形狀也確實有蠢笨與秀氣之別。生活中的情趣是無處不在的。)“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鴨蛋于是出了名。”一句一斷,大有生活中說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說的神態,突出貢獻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B “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例:“一般是敲破空頭”“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頭”“白嘴”等詞語,都帶有較為鮮明的地方特色。C “有淡淡的幽默”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這一“文白夾雜”句讓人忍俊不禁,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這一反問句突出了對故鄉咸鴨蛋的喜愛之情,好像北京的咸鴨蛋僅僅因為蛋黃是黃色的,就連咸鴨蛋也算不上了。幽默。小結:汪曾祺的語言,熔書面語與口語于一爐,將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平實、自然之中又時時流露出典雅雍容,顯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二延伸拓展1.你還知道我國哪些傳統節日?國家在哪些節日上安排了法定假期,為什么這么做?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