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測量學課程設計.doc_第1頁
礦山測量學課程設計.doc_第2頁
礦山測量學課程設計.doc_第3頁
礦山測量學課程設計.doc_第4頁
礦山測量學課程設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5礦山測量課程設計車夫山礦山測量設計說明書學院:環(huán)境與測繪學院 班級:測繪工程08-3班 姓名: QQ:1462400765 學號: 07083067 指導老師: 于寧鋒 環(huán)境與測繪學院 2011-7-22目 錄1. 課程設計目的與背景:.12.礦山基本情況.1 2.1.地形地貌及氣象條件.1 2.2交通條件.123測區(qū)已有測繪資料及成果利用.13.坐標系統(tǒng).14.相關作業(yè)依據與要求. . 25、生產限差.36、礦井平面聯(lián)系測量.46.1地面平面控制測量.4 6.2.兩井定向.96.3.南山風井陀螺定向.146.井下平面控制測量.197、地面水準測量.278礦井井下高程控制測量.308.1.高程聯(lián)系測量.308.2井下高程控制測量.309、經費預算.3510.課程設計小結.361. 課程設計目的與背景:礦山測量課程設計是在學完礦山測量學課程和完成礦山測量教學實驗之后進行的。是對學生進行測繪高級工程人才基本訓練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某礦井的主要礦山測量工作的設計,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創(chuàng)新能力。為了通過模擬實踐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更真實的了解礦山測量工作,環(huán)境與測繪學院在2011年7月10日至7月28日組織08屆學生進行礦山測量課程設計,讓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有效的復習并形成體系。而且可以學到書本上介紹不全的有效測量方法。2.礦山基本情況2.1.地形地貌及氣象條件徐州市車夫山鎮(zhèn)位于華北平原的東南部,域內除中部和東部存在少數丘崗外,大部皆為平原。丘陵海撥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積約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兩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體高低不一,車夫山海拔361米平原總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約占土地總面積的90%,海撥一般在3050米之間。徐州市車夫山鎮(zhèn)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氣溫14,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為優(yōu)越,有利于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風、霜、凍、冰雹等。2.2交通條件交通便利,有省道經過。23測區(qū)已有測繪資料及成果利用231收集資料收集礦區(qū)內各種已有的測繪資料,包括地形圖、交通圖、基本礦圖、專門礦圖、日常生產用圖和生產交換圖以及基礎控制成果(成果表、點之記、網圖、技術總結)及鑒定結論等,以及與甲方溝通后甲方提出的其他要求。2.3.2平面控制資料為了使礦區(qū)坐標系統(tǒng)的一致性。選用四個國家B級GPS點,這四個控制點A1,A2,A3,A4都是礦區(qū)首級平面控制測量的起算點。2.3.3高程控制資料為使礦區(qū)高程系統(tǒng)相一致,故礦區(qū)首級水準控制網的高程系統(tǒng)選擇1985黃海高程系,并且兩個二等水準點SZ1,SZ2。3.坐標系統(tǒng)一個礦區(qū)應采用統(tǒng)一的坐標和高程系統(tǒng)。為了便于成果、成圖的相互利用,采用國家3帶高斯平面坐標系統(tǒng)。在特殊情況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線或礦區(qū)平均高程面的礦區(qū)坐標系統(tǒng)。平面坐標系采用1954北京坐標系。按3分帶,中央子午線經度為L0=111,橫坐標加500Km。礦區(qū)高程盡可能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當無此條件時,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統(tǒng)。4.相關作業(yè)依據與要求41相關測量規(guī)范1.煤礦安全規(guī)程2煤礦測量規(guī)程3.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18314-2009)4.DZS3水準儀使用說明書(北京博飛);5.Leica TC1500用戶手冊(瑞士徠卡);6.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guī)定,CH 100295。7.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準,CH 100395。4.2等級、精度要求4.2.1.礦區(qū)首級平面控制網必須考慮礦區(qū)遠景發(fā)展的需要。一般在國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網基礎上布設,其等級應依礦區(qū)走向長度,參照表1選定。表1 礦區(qū)走向(長度)km首級控制加密控制261005255三 等四 等一、二級(小三角、小測邊或導線)四等、一級(小三角、小測邊或導線)一級(小三角、小測邊或導線)在滿足當前生產建設的前提下,加密網可以采用越級加密控制網的方4.2.2光電測距導線的布設標準等 級附(閉)合導線長度(km)一般邊長(km)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三等導線四等導線一級導線二級導50.251/1000001/1000001/300001/200001.82.55101/000001/400001/200001/100004.2.3礦區(qū)地面高程首級控制網,一般應采用水準測量方法建立,其布設范圍和等級選擇,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礦區(qū)長度(km)首級控制加密控制25525J5-J6-A及近井點-J5-J6-B,以確定A.B的坐標和AB的坐標方位角。導線采用級導線, 觀測兩測回。 地面連接測量示意圖地面連接誤差包括由近井點T到結點J6和由結點J6到兩垂球線A、B所設兩部分導線的誤差。為了研究方便起見,假定一坐標系統(tǒng):AB為y軸,垂直于AB的方向線為x軸。則 式中:c兩垂球線間的距離;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主副井間距不得小于30m。太近不符合規(guī)定,太遠井底貫通較難。立井一般在50-100。主要為了井上、下生活流程能合理銜接以及井塔、井架施工安裝和設備布置需要,也要根據井下運輸大巷或石門及地面鐵路專用線路的方向和位置、井底車場形式綜合選擇。現在多數礦井為60-80m,少數已達到100m。故C=65m。 由結點到垂球線A間所測設的支導線誤差所引起的A點在x軸方向上的位置誤差; 由結點到垂球線B間所測設的支導線誤差所引起的B點在x軸方向上的位置誤差; n 由近井點到結點間的導線測角數;n=2; m由近井點到結點間導線的測角誤差。一個近井點的兩井定向連接 = = = =2.28mm =由于兩井定向獨立進行兩次,所以井下導線測角量邊誤差所引起的連接總誤差為6.2.3. 井下連接測量 在定向水平測設經緯儀線B-J1-J2-A,導線可采用7基本控制導線。井下連接誤差是由井下導線的測角誤差和量邊誤差所引起的,即 式中 , 測角和量邊誤差所引起的井下導線某邊的方位角誤差(1)由井下導線測角誤差所引起的連接誤差 (2).由井下導線量邊誤差所引起的連接誤差考慮到量邊中包括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的影響,而量邊的系統(tǒng)誤差對方位角沒有影響,用鋼尺量邊時: =式中i為井下導線邊J1J2與AB連線的夾角。(3).由井下導線測角量邊誤差所引起的連接總誤差 J1J2邊的井下連接誤差為:=(4)由于兩井定向獨立進行兩次,所以井下導線測角量邊誤差所引起的連接總誤差為6.2.4兩井定向的工作組織 工作環(huán)節(jié)多,測量精度要求高,縮短占用井筒的時間,需很好的工作組織。 (1) 準備工作 選擇連接方案,作出技術設計; 定向設備及用具的準備; 檢查定向設備及檢驗儀器; 預先安裝某些投點設備和將所需用具設備等送至定向井口和井下; 確定井上下的負責人,統(tǒng)一負責指揮和聯(lián)絡工作。(2) 制定地面的工作內容及順序。 (3) 制定定向水平上的工作內容及順序。(4) 定向時的安全措施 在定向過程中,應勸阻一切非定向工作人員在井筒附近停留; 提升容器應牢固停妥; 井蓋必須結實可靠地蓋好; 對定向鋼絲必須事先仔細檢查,放提綱絲時,應事先通知井下,只有當井下人員撤出井筒后才能開始; 垂球未到井底或地面時,井下人員均不得進入井筒 下放鋼絲時應嚴格遵守均勻慢放等規(guī)定,切忌時快時慢和猛停,因為這樣最易使鋼絲折斷; 應向參加定向工作的全體人員反復進行安全教育,以提高警惕。在地面工作的人員不得將任何東西掉入井內,在井蓋工作的人員均應配帶安全帶; 定向時,地面井口自始至終不能離人,應有專人負責井上下聯(lián)系。(5) 定向后的技術總結 定向工作完成后,應認真總結經驗,并寫出技術總,同技術設計書一起長期保存。 定向后的技術總結,首先應對技術設計書的執(zhí)行情況作簡要說明,指出在執(zhí)行中遇到的問題、更改的部分及原因。其次編入下列內容: 定向測量的實際時間安排,實際參加定向的人員及分工; 地面連測導線的計算成果及精度; 定向的內業(yè)計算及精度評定; 定向測量的綜合評述和結論。 6.3南山風井采用陀螺經緯儀定向時的聯(lián)系測量采用陀螺邊定向,采用德國威斯特發(fā)倫采礦聯(lián)合公司的GYROMAT2000型陀螺經緯儀,多次定向的資料分析表明該儀 器的一次定向中誤差不超過15,其精度符合級陀螺儀的要求。經過一個立井利用陀螺經緯儀定向時的聯(lián)系測量由三部分組成:(1)經立井由地面向定向水平投點;(2)井上、下與垂球線連接測量;(3)井下基本控制導線起始邊的陀螺經緯儀定向。6.3.1投點:由于立井較深、井筒中淋水、塵霧較大,為了保證精度要求,所以采用鋼絲投點法。為盡量減少或不占用井筒的提升時間,垂球線布設在管子間。投點采用單重穩(wěn)定投點。6.3.2連接 :6.3.21.地面連接:在近井點架設全站儀后視J1前視J7(J7為連接點):在J7點安置儀器與垂球線E連接,測角、量邊的精度按煤礦測量規(guī)程中執(zhí)行。導線采用級導線, 觀測兩測回。E6.3.22.井下連接:由陀螺定向邊DC起基本控制導線D-C-1-2。點D,C,1組成一組井下永久導線點,點2可采用臨時點。在1點架儀器與垂球線E的穩(wěn)定位置連測,連接精度要求同導線。井上、下連接導線與垂球線E的連接都應獨立進行兩次,其最大相對閉合差對地面二級導線不大于1/10000(光電測距導線)。地面連接導線近井點-J7和井下連接導線D-C-1-2可在與垂球線連接前或連接后進行觀測。井上下連接導線與垂球線的連接都應獨立進行兩次。6.3.3. 定向 在選定的起始邊CD上進行陀螺經緯儀定向,求出該邊的坐標方位角 .陀螺定向采用逆轉點法 。定向可在投點連接前先行完成,也可在連接后再進行。 6.3.4. 內業(yè)計算 (1) 根據地面連接測量的成果,按復測支導線計算垂球線A的坐標(xA、yA)。 (2) 計算井下連接導線各邊的坐標方位角。(3) 計算井下導線起始點的坐標6.3.5陀螺經緯儀一次測定方位角的中誤差分析 陀螺經緯儀的測量精度,以陀螺方位角一次測定中誤差表示。跟蹤逆轉點法定向時的誤差分析 以德國威斯特發(fā)倫采礦聯(lián)合公司的GYROMAT2000型陀螺經緯儀為例來進行探討。按跟蹤逆轉點法進行陀螺定向時,主要誤差來源有: 經緯儀測定方向的誤差; 上架式陀螺儀與經緯儀的連接誤差; 懸掛帶零位變動誤差; 靈敏部擺動平衡位置的變動誤差; 外界條件,如風流、氣溫及震動等因素的影響。1. 經緯儀測定方向的誤差 一條測線一次觀測的程序為:儀器在測站對中整平;測前以一測回測定測線方向值;以5個連續(xù)跟蹤逆轉點在度盤上的讀數確定陀螺北方向值;測后以一測回測定測線方向值。這樣,此項誤差包括:(1) 對中誤差一般陀螺定向邊都較長,當測線邊長d=60m時,取eT=ec=0.8mm,則覘標對中誤差 和儀器對中誤差 為:2=(2) 測線一測回的測量方法中誤差 測前測后兩測回的平均值中誤差 (3) 由5個逆轉點觀測確定陀螺北方向的誤差 逆轉點觀測誤差包括跟蹤瞄準誤差和讀數誤差。 故逆轉點觀測誤差為:由5個逆轉點讀數計算平均值的公式為:則相應的誤差為:故經緯儀測定方向的誤差為: 2. 上架式陀螺儀與經緯儀的連接誤差陀螺儀與經緯儀靠固定在照準部上的過渡支架來連接。每次定向都要把陀螺儀安置在經緯儀支架上,這樣由于每次拆裝連接而造成的方向誤差,根據用WILDT3經緯儀對三臺儀器多次的實際測試,求得其連接中誤差,取。3. 懸掛帶零位變動誤差懸掛帶對陀螺擺動系統(tǒng)的指向起阻礙作用,在實際觀測時采用跟蹤的方法可以消除懸掛帶扭力的大部分影響。懸掛帶材料的力學性質的優(yōu)劣、陀螺運轉造成的溫升、外界氣候的變化以及擺動系統(tǒng)的機械鎖緊和釋放等因素的影響,均會引起零位變位。根據對三臺陀螺經緯儀的167次測試結果,求得懸掛帶零位變動中誤差。4. 靈敏部擺動平衡位置的變動誤差影響擺動平衡位置變動的主要因素是:電源電壓頻率的變化引起角動量的變化,靈敏部內部溫度的變化引起重心位移以及由于溫升造成懸掛帶和導流絲的形變等因素,都會造成平衡位置的變動。由此而造成的誤差多呈系統(tǒng)性,按JT15陀螺經緯儀靈敏部結構形式進行的98次試驗,擺動平衡位置的最大離散度為,中誤差。5. 外界條件,如風流、氣溫及震動等影響這些條件的影響程度較為復雜,無法精確地一一測試,可取。所以,測線陀螺方位角一次測定中誤差為: 誤差分析的結果說明德國威斯特發(fā)倫采礦聯(lián)合公司的GYROMAT2000型陀螺經緯儀的設計精度是合理可行的。6.3.6工作組織井下陀螺邊定向時需四人,其中一人觀測,一人記錄,一人照明,一人輔助,在投點時需要的人數最多,需特別注意安全。投點工作結束后,便開始井上、下導線聯(lián)測,此時地面約需6-8人,其中一人觀測,一人記錄,一人輔助,一人負責同井上下聯(lián)系,井上下導線聯(lián)測約需8人,分工情況與地面大體相同,此外,應由測量工程師一人負責全面指揮工作,地面和井下的測量工作由測量技術員擔任。定向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見下表 :表5名稱件數備注名稱件數備注鋼尺2小絞車2下鋼線、鋼尺各一臺拉力計2滑輪2經緯儀2大水桶1大垂球1130kg定點板2小垂球4擋風布2礦燈可視人數而定陀螺儀1臺定中盤1溫度計2個一、投點投點時只下 1 根鋼線 ,用直徑 1mm 的鋼絲 ,掛 lOOkg 的垂坨作擺動觀測 , 并用信號圈法和鐘擺法檢查鋼絲是否自由懸掛 ,為了減少滴水影響可在水桶上蓋以木板,并安裝好定中盤。投點前可先將定向設備事先運到井口和井下 525 水平馬頭門,總之,在定向之前能做的工作都應事先做好以減少占用井筒的時間。擺動觀測的具體方法見圖示,是用目測法從兩個方向觀測其最大擺動位置, 從而標出其平衡位置,用定中盤和以固定。兩個方向均觀測 13個數值(左7個,右6個)其平均值即為平衡位置。二、地面連接導線測量 采用5級導線連接,測角量邊同地面5導線要求。 三、井下連接導線測量 井下連接導線按7導線精度要求進行施測,作業(yè)要求與井下導線的要求相同。四、陀螺定向的作業(yè)程度及要求陀螺定向時采用 “3-2-3”的作業(yè)程序 “中天法”觀測,即使用陀螺儀先在地面已知邊上3測回測定儀器常數,儀器下井后,在井下定向邊上進行對向觀測陀螺方位角各一次,待儀器上井后再在地面已知邊上3測回測定儀器常數。測量陀螺方位角時的技術要求應嚴格遵守規(guī)程中關于15 級陀螺儀的施測要求 。6.4 井下平面控制測量6.4.1導線點的布置 按預計圖所示布設成方向附和導線,為。在布設導線點時原則上是使邊長盡量長,以米為宜。 導線點的編號:為了制圖方便,應盡量避免漢字,而采用英語字母和數字符號 , 以避免混亂。6.4.2、井下經緯儀導線的水平角觀測要求(一)限差和作業(yè)要求 1、采用儀器和作業(yè)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表6導線使用觀測按導線水平邊長分類別儀器方法小于15m15m-30m30m以上對中次數測回教對中次數測回數對中次數測回數7J2測回法332212注 : (1) 由于本貫通導線中不存在 15m 以下的短邊 , 故所有 點的角度測量都是兩個測回 , 兩測回的度盤位置分別為 0 00和9010.(2)多次對中時,每次對中測一個測回。(3)有條件時可采用三架法施測,此時不存在多次對中問題,即無論邊長長短都是一次對中(或任意設站)兩個測回。 2、在傾角小于30的井巷中觀測水平角時,其限差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表7儀器級別同一測回中半測回互差兩測回間互差兩次對中測回間互差DJ2201230注 : 在傾角大于30的井巷中測角時,各項限差為上表中規(guī)定的1.5倍。(二) 水平角觀測時的注意事項1 、整直儀器確保腳架穩(wěn)固,認真調焦消除視差后方可進行觀測。2 、在觀測過程中氣泡偏離不得超過 1格,否則應在一測回結束后重新整置儀器。3 、采用三架法測角時應特別注意不要碰動儀器,以免大返工。4 、不采用三架法測角時,前后視宜懸掛重心較好的垂錘 ,減弱風流的影響。5 、若風流較大,對中時應采取擋風措施。6 、平斜巷交接處測水平角時應注意嚴格整平儀器,以免超限垂測。7 、在長短邊交接的測站上測角時,宜采用“后-后-前-前”的觀,測順序。( 三 ) 超限重測1 、凡超出以上規(guī)定限差的結果,均應進行重測,因對錯度盤、測錯方向、讀記錯誤、碰動儀器、氣泡偏離過大或中途文現外界影響不能進行繼續(xù)觀,測而未測完的,測回都應進行重測。 2 、所觀測的兩個測回中,若觀測成果(兩測回互差)超限應重測兩測回。6.4.4邊長測量1 、測距儀井下測邊的各項限差要求見下表 :表9測距方法往測或返測單測回之間較差一測回內讀數同一測回內各往返測回之間程測回數的允許值次數次讀數較差較差的允許值每邊往、返測-215mm410mm1/6000注 : a. 往返較差必須將斜距化算成同一水平面上的平距方可進行比較。 b. 若所測導線段帶有三角高程,垂直角應施測兩測回,否則一測回即可。2 、氣象數據的測定要求根據規(guī)程要求溫度應讀至 1C,氣壓應讀至lOOpa,氣象數據應在觀測期間于測站端讀記一次。3 、測距成果的重測與取舍。(1)凡超出限差的觀測成果均須進行重測。(2)當一測回中讀數互差超限時可重測一個讀數。(3)測回間較差超限時,應重測一測回,若重測后仍超限,則該站成果重測。(4)不同時間段或往返測較差超限時,應重測一個時間段的往或返。4 、井下測距邊的計算方法與地面測邊計算方法相同,不再重復。C6.4.5方向附合導線起始點點位誤差 把聯(lián)系測量中的地面連接部分與井下連接部分的兩個AUCAD中的導線控制點及導線復制到同一個AUTOCAD文件中,繪制所需圖形。可使用“控制測量優(yōu)化設計與平差2.13版”軟件,可在此軟件中直接導入在AUTOCAD2008設計的圖形。以下為計算數據:優(yōu)化設計模擬數據精度表測站照準點方位角中誤差()邊長中誤差(mm)邊長相對中誤差近井點J40.00近井點J53.502.281/60737J5近井點3.502.281/60737J5J64.952.301/64503J6J54.952.301/64503J6主井6.06J6副井6.062.291/62707J1主井3.502.201/44693J1J22.061/54215J2J14.042.061/54215J2副井3.752.201/45586點位誤差點名坐標誤差誤差橢圓參數高程中誤差(mm)Mx(mm)My(mm)M(mm)A(mm)B(mm)F(度 分)J52.282.353.272.352.28 87 06J64.053.945.654.872.87136 44副井3.415.886.795.883.41 89 26主井4.213.865.713.68136 26J23.954.075.676.381.94 18 22J13.783.965.475.542.02 58 05方向附合導線起始點(J1)點位誤差導線布設方案:以主副井兩井定向的定向邊J2-J1為導線起始邊,沿巷道布設導線導線點1,211,12.以陀螺定向邊為導線末邊。構成方向附和導線。由于導線路線長度超過2km,故加測陀螺定向邊。6.4.6導線的誤差本方案布設的井下導線為方向附和導線,導線中任意點的點位誤差估算公式為式中,RxCi,RyCi任意點C與C點之前的各點的連線在x、y軸上的投影長; n+1 方向附合導線的角度總個數。在AutoCAD設計圖紙上用抓取導線點坐標(量取)的方法提取各個點的坐標,下表為提取的數據,及計算數據6.4.7井下導線最弱點的位置一般就在導線最遠點,其點位誤差包括:(1) 由定向引起的點位誤差MOK(2)由井下導線測角兩邊引起的點位誤差MDK(3)由起始點坐標誤差引起的點位誤差MS點位總誤差MK2=MOK2+ MDK2+ MS2點位總預計誤差MK預=2MK井下導線最弱點的位置在導線最遠點C,所以2. 3. M0k1= R1 *m0 / = =56.52mm 由于兩井定向獨立進行兩次M0k=點位總預計誤差MK預=2MK=119.39mm生產限差(200mm)7、地面水準測量 主井與副井之間的水準測量,以近井點作為水準基點。為顧及兩井口水準基點相對高程中誤差引起貫通點K在Z軸方向的偏差中誤差的限定值,即0.03m,所以井口水準基點的高程測量按照國家水準測量規(guī)范四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測設。本次地面水準測量作業(yè)方案為自已知國家二等水準點SZ1起測,沿水準附合線測設到國家二等水準點SZ2。從水準點開始向主井布設水準支線,傳遞主井高程。 水準測量采用國產北京光學儀器廠DS3自動安平水準儀,使用木質水準尺。每一測站采用兩次儀器高法觀測兩點之間的高差,兩次測得結果若在5mm限差之內,則取兩次結果平均數作為所測高差結果。由于測區(qū)內地理原因,為了防止腳架的升降,應自備尺墊。為減弱水準標尺的零點誤差及儀器及腳架沉降所帶來的誤差對觀測結果的影響,從國家二等水準點SZ1到近井點,及由近井點至國家二等水準點之間測段都布設為偶數段測站,并且在觀測過程中,相鄰測站間標尺要互換。高程控制與平面控制一樣,亦自成系統(tǒng)。礦區(qū)地面之間通視良好,地勢起伏不大,附合水準路線按地面四等水準測量要求施測, 水準點埋設完畢,即可按擬定的水準路線進行觀測。先在水準起始點立尺,作為后視尺,再安置儀器于測站1,同時選擇轉點,放上尺墊,并立另一水準尺于其上,作為前視尺,后視起始點水準尺,得后視讀數,前視轉點得前視讀數,后視值減前視值得起始點與轉點的高差,記錄計算完畢后,沿水準路線前移,將儀器安置于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視尺原處不動,轉過尺面作為第二站后視尺,第一站前視尺作為后視尺,同時繼續(xù)觀測、記錄及計算。重復此過程,完成高程觀測全部工作四等精度水準要求:等級儀器級別視線長度(m)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累差(m)視線離地面低高度(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黑紅面讀數差(mm)基本分劃、輔助分劃黑紅面高差之差(mm)四級DS3100510023050水準路線如下圖。在MATLAB中編程進行求解,以下為代碼:B=zeros(10,9);JK=1,99;1,2;2,3;3,4;4,5;5,6;6,7;7,8;8,9;9,99;i=1; while 1 if i=11 break; endj=JK(i,1);k=JK(i,2); B(i,j)=1; if k=99; a=1; else B(i,k)=-1; end i=i+1; endQ=blkdiag(0.23635,0.254385,0.22483,0.18838,0.2138,0.20566,0.24884,0.18285,0.19372,0.24595);P=inv(Q); BTPB=B*P*B; Qhh=inv(BTPB);協(xié)因數陣:在EXCEL中計算近井點高程誤差:近井點高程誤差:8礦井井下高程控制測量8.1. 高程聯(lián)系測量高程聯(lián)系測量的任務,就在于把地面的高程系統(tǒng),經過平硐、斜井或立井傳遞到井下高程測量的起始點上。所以我們稱之為導入高程。立井導入高程的方法有長鋼尺導入高程、長鋼絲導入高程和光電測距儀導入高程和光電測距儀導入高程。通過立井(主井)導入高程的實質,就是如何來求得井上下兩水準儀水平視線間的長度l。鋼尺立井(主井)導入高程示意圖8.1.1.誤差預計:導入高程均需獨立進行兩次,也就是說在第一次進行完畢后,改變其井上下水準儀的高度并移動鋼尺,用同樣的方法再作一次。加入各種改正數后,前后兩次之差,按煤礦測量規(guī)程規(guī)定一般取導入高程的誤差,d為允許誤差,約等于井深的1/8000。8.1.2工作組織 根據以往高程聯(lián)系測量經驗并考慮到回風立井和進風立井的深度較大,故本設計選用8根鉚接的50米短鋼尺作為長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