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員工十年工作總結.doc_第1頁
華為員工十年工作總結.doc_第2頁
華為員工十年工作總結.doc_第3頁
華為員工十年工作總結.doc_第4頁
華為員工十年工作總結.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網兼職機會,免費注冊獨立商城,兼職月收入8000元以上,加盟網址: /徐是華為數據中心的頭,技術超級牛人,一級部門總監,華為副總裁,年收入過千萬,數據中心是用火山巖建的深入地下的一個大型建筑.防輻射,可防衛星的電子,雷達等手段的偵察.里面有象衛星發射中心那種超大屏幕,機房里滿是三米的大型服務器和大型計算機.連接整個華為全球的每一臺終端,整個華為每天三十多萬封郵件,海外和全球的同步研發,內部的信息管理,內部流程,華為的國內國際IP電話都是通過出去.上周,我正式提交了離職報告,準備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很大的轉折,這是我長時間的思考最后所做的決定.但真的提出離職后,回想在公司的十年,還是百感交集.1997 年7月16日,我只身提著一個包從深圳寶安機場下飛機,走出機場,天是那么藍、白云那么低、空氣那么潮,仰頭望天,對這個城市,對公司、對即將開展的工作和生活、對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到了科技園,發現是個荒涼而偏僻的地方,不過倒很安靜,上學的幾年中,一連串的打擊,使得我似乎有點喜歡這種安靜、荒涼、在他鄉的感覺.現在想想,經過十年的工作,自己的心靈真是麻木得可以了.那時候的心里,好像時時有些什么沒有著落的東西在激蕩,但又說不出來,只有在聽德沃夏克的自新*交響曲時,才發現多有深處的共鳴以至落淚.由于沒趕上大批應屆生的接待,我是自己一個人來到科技園1號樓的,干凈整潔的大樓,很帥很靚的保安和前臺,進進出出精神飽滿的員工,讓人的心情為之一振.象沒頭蒼蠅一樣亂走了一會后,一位人力資源的大姐,很職業、熱情、耐心的告訴了我入職手續如何辦理,并安排我當晚在粵海門華為之家臨時居住,又安排之后的宿舍事宜,在舉目無親的異鄉讓人倍感親切,至今記得.來深圳、來華為當時確實是一種機緣,96年華為名氣并不響,特別是在行業之外,偶爾一次我在同學家里看到一張華為人報,有幾片文章印象至今很深:一篇是周勁寫的歐洲考察心得,講歐洲一個2030人的小公司,所具有的那種全球化運作戰略、能力和氣度.一篇是唐東風寫的被評為杰出員工受表彰后的感想.還有一篇名頭很大“中央研究部知識產權處”,當時被這個名頭嚇了一跳.文中講到華為當年研發累計投入1.8億人民幣,更讓我嚇一個跟斗.我想當時清華大學一年科研經費也就1億多點,這家公司什么來頭,花的科研投入比清華還多?當時就有了興趣.快畢業的時候,連連受挫,找工作跟當年大部分同學一樣,希望留北京,但連續被聯想、方正、科海、衛通等當時大名鼎鼎的公司錄取后又告知要交幾萬塊錢才能解決戶口問題之后,想到了還有華為這樣一家公司,給人力資源部寄了一份簡歷.沒幾天,一個深圳的電話,說某年某月某日有個副總裁來北京,面試一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跑過去了,是公司原副總胡紅衛,他基本上沒有問我什么問題,到是介紹了一下華為的情況,然后把人力資源經理田景琦叫了過來,當場就給了我一個“錄取通知函”和入職操作指導.我一肚子犯嘀咕,這是不是一家騙子公司?怎么這樣就算面試通過了?連工資有多少都沒有機會問.之后一直到報到前,都有點懷疑, 幸好有個本科的同學,在華為工作過,在向他咨詢后了解到公司還是實實在在有的,才下了決心過來.總的說來,就是被一張華為人報“騙”來的.就這樣懵懵懂懂到了華為,一開始新員工培訓,紀律嚴明、嚴格,班車不會多等半分鐘,之后是部門培訓,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之后到了工作崗位上,給我分配的工作是ERP系統管理員兼DBA,雖然以前也搞過一些大系統,如兼職做過印度人的大型銀行軟件的客戶化開發,但見到我們的ALPHA 8200和我們的軟件ORACLE,心里還是激動不已. IT的發展一日千里,10年前的技術與今天比,很多人可能沒有體會了.那時比較落后,很多人也沒有機會接觸這種當時很先進的系統.我見到我們居然有2G巨大內存的“超級服務器”當時實在是佩服不已,為自己能做它的管理員而自豪,又為自己將來能不能玩轉它而焦慮.我師傅王忠寧見到我就撂給我一本書ORALCE ADMINISTRATOR GUIDE,一寸半厚的英文書,愣是一周之內從頭到尾看完并寫了厚厚的讀書筆記和一大堆不懂的問題,自此再也不怕厚厚的英文書.當時正好是公司ERP上線沒多久,業務正在推行,系統極不穩定,每天的并發程序有一半是跑錯的,系統還會動不動 CRASH.我看完一本書后,在剛剛成為 One Book Man時,問題單就來了,有一個重要的引入程序有時候跑得出來,有時候跑不出來.說實話,那時候對ERP、ORALCE、操作系統一切幾乎還是一頭霧水,而問題卻已經傳過來了,只好硬著頭皮,摸索了好半天,終于明白了有一批數據在倒的時候,系統準出錯.幾萬條數據,一條條試是不可能的,我就想出了用二分法,一批一批的試,完全手工動作,笨拙、費時、費力,做了幾十遍,花了整整一天中午飯都錯過了,終于定位到了其中一條數據,而后發現是數據超長而數據庫定義的長度不夠并且校驗程序有BUG沒校驗出來.經過又返回去重復驗證,證明找到的原因是正確的.當時真是心中大喜,幾乎在完全不懂系統、不懂這個程序是做什么的、不懂程序處理的邏輯、不懂數據庫的設計的情況下,把這個BUG定位出來并交回給ORACLE處理了.這是我上班后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至今我對這個問題本身還并不明白,呵呵.這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工作和讀書不是一回事,工作是要解決問題的,是要產生結果和輸出的.不管怎么樣,能找到方法解決問題、能夠有好的輸出結果那就是成功.讀書才追求的是慢慢讀,讀懂為止.那時的系統,真是岌岌而可危,公司的業務高速發展,業務也不斷推行,系統的負荷越來越高,但系統卻不是經常宕機,就是跑得如老牛般慢.我們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是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水平不行體力補,大家兢兢業業背負責任,闖過種種難關,終于還是挺過來了.現在想想,還真是有點后怕的,稍有不慎真有可能全線崩潰.我也能理解有些大企業,為什么倒起來那么快了.現代的組織,經常是高度復雜的組織,就象生物一樣,低等的蚯蚓斷成兩段,照樣生存.而高等的人,身上戳個小小的洞可能得斃命.高度復雜的組織,就象人體一樣,內部小小一塊地方如果出關鍵問題了,組織可能崩潰.要保證不崩潰只有兩條路:1)組織本身的設計和流程的設計高度科學、冗余和足夠的制度性反應機制,這是西方國家的強項,他們的公司歷一百年不倒,是有強大的內在因素的.2)依靠組織內每一個最小單元的高度的負責、警覺.雖然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強調第一種能力的培養,但我們天生缺少這樣的土壤和基因,因此第二種能力變得十分重要,雖然這不是最好的辦法.頭兩年的工作中,我們水平很低,體力勞動很多,有一段時間,我一上班就得高度緊張地盯著系統,不停地干預,系統才能跑下去.一會兒系統進程死了,一會兒空閑進程多了要殺掉,一會兒表空間不夠了要擴展,一會兒用戶提交了不合理的并發程序要中止.有一段時間,我成了熱線兼現場支持,一天接5080個電話,接了電話到處跑.之后我們做了很多改進工作,升級了系統硬件、寫了自動腳本,成立了專門的熱線等等,這期間我慢慢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大的復雜系統要成功的管理好,沒有絕招,依靠的只是一點一滴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努力.有一度由于壓力過大,也使我精神高度緊張,到了比較神經質的地步,有一段時間,一聽到CALL機響,甚至是電視廣告里的“摩托羅拉尋呼機,隨時隨地傳信息 ”中的BP聲,我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加速,喉嚨發干.有一次去香港出差,從出發開始就一直惴惴不安,生怕系統出問題,結果剛到香港住進酒店,一個電話就來了,說系統崩潰了.我立即打國際長途叫趙趕緊去處理,過了幾分鐘,趙回電話絕望地說,他以最快速度趕到一號樓,進了電梯剛走到一半,喀嗒停電了,電梯卡在中間半個多小時,禍不單行,當時那種感覺真是 “農夫內心如湯煮”啊.最后過度緊張使得我想逃避,導致我提出了辭職.所幸那時候的領導袁總和郭總,開導我多次,我逐漸有所緩解,然后慢慢開始理解了什么叫大將風度.做我們這一行,要如履薄冰、但也要有點臨危不懼的精神.工作緊張,但心情要避免無謂的緊張.后來我們的ERP系統、IT數據中心,又出現過多次危險情況,淹過水、著過火,而我們最終都能夠化險為夷.工作并不只有艱苦和繁瑣,有時候,樂趣也不期而至.當時我們的數據庫總是出ORA-1555錯誤,嚴重影響系統的運行,我多天努力、百思而不得其解.現在的管理員可能會想,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嗎,但那時網絡還沒現在這么發達,什么東西一GOOGLE都出來了,我找了大量的資料,苦苦思索,最后終于靈光一現, 象拼藏寶地圖一樣拼出了邏輯嚴密的解釋和解決方案,我記得當時是深夜,內心偷著樂的感覺妙不可言,不需要別人知道、不需要別人理解,走出公司大門,仰望星空,深深吸一口氣,內心偷著樂.還有另一次,當我們經過30多個小時的連續作戰,解決種種問題,終于順利升級成功ERP系統后,那種感覺也象打了勝仗的將軍,充滿勝利的喜悅.記得當時正是剛談女朋友,給她寫了第一封也是唯一一封情書,成為太太后,她有一次跟我說,你那玩意兒叫啥呀,那能叫情書嗎?通篇都在講你如何如何工作的,象工作匯報一樣,簡直可以跟魯迅寫給許廣平的“情書”相媲美,盡是革命理想,沒有點花前月下.還有一次,我們的EMAIL系統突然出了故障,大量的來信收不到.那時是華為開拓海外市場的初期,海外還根本沒有什么公司網絡,所有的一切都是靠EMAIL和國際長途,天象塌下來一般,我們跟主管國際市場的徐直軍匯報、最后向老板匯報請示是否應該報公安,因為當時的故障現象很象DDOS攻擊.系統停了整整七天,我們請了各路專家,日夜攻關,試了N個方案,大家象大禹治水一樣過家門而不入.最后還真找到了一個木馬“冰河”的攻擊,但卻發現不是根本原因,故障依舊.最后一天晚上,我與阿韋坐在科技園一號樓冰冷的網絡機房,看著系統一封一封的郵件,連接了,又中斷了,一籌莫展,瀕臨崩潰.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又祭出了我的“二分法” 體力活,測試了一封空郵件,能成功;測試了一封大郵件,失敗;取其中間值,又失敗;再取中間值,成功;再取前兩次的中間值,成功.一直到深夜,試了N次,終于總結出了規律!再一驗證,只要在某個大小的地方,比它大的統統收不到.重要發現!然后改用PING包,發現在一千四百多字節的地方,再大就 PING不通了,現象可重復.再去想理論,如果按協議理解,這也不可能啊,即使MTU調小了,大包超過MTU也應該自動分片啊?除非是MTU在某個地方調小了,而協議又有異常.發現這個規律后,阿韋立刻跟電信聯系,果然是一周前電信調整了路由器MTU并且CISCO的路由器有BUG引起.問題就此解決,當時吸了口氣,那種舒坦啊!.沒經受過類似極限考驗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那種快樂!這種快樂是工作本身帶來的,不需要別人來表揚,甚至不需要別人知道.能夠有機會也能用心去體會這種快樂的人,怎么會不熱愛工作?工作也肯定不是只有成功和榮譽,有時候我也做很多蠢事和傻事,或者由于幼稚被人騙,或者是由于輕率導致工作失誤.有一段時間,ERP系統岌岌可危,系統容量面臨崩潰.我多次大聲疾呼,幾乎每一次有機會見到CIO郭總都大呼小叫一番.郭總當時剛來我們部門,一開始覺得我這個人怎么能這樣?在一次部門全體會議上,郭總點名批評“徐家駿總是瞎咋呼,只會威脅我,卻拿不出一個好的方案”.心里相當郁悶,但系統還在我手里,能等著它死嗎?我還是一如既往的瞎咋呼,但也改進了一點,拿出了方案.郭總批準花了500多萬來改進系統,這次給了我們1 2年的稍稍太平時間,從而有機會做更多的改進優化工作.當時的500多萬跟現在的概念可大有不同,現在IT花個500多萬是小菜,那時500多萬可是天文數字啊!當時相當佩服郭總的魄力,記得他要做大筆花錢的決策時,常說的一句話是“牛都殺了,還在乎牛毛?!”.很久以后,郭總有一次提到,徐家駿這個人工作還是蠻執著的.后來我的職位不斷地得到了提升.之后我負責了很多重大的項目,往往涉及重大的投資,幾百萬、幾千萬,這些年來總共給公司花掉好幾個億.這中間技術方案制定,也有被忽悠了的.甚至重大項目投標時,有供應商惡毒的投訴誣蔑我的事,所幸公司及領導給了我這樣的土老冒充分的信任.這些事我的體會是:只要你心無旁騖,目標單純,就是想把這個事情搞好,并且持續地、啥都不計較地、傻傻地去推動,內心無愧,一時可能會有工作失誤,一時可能會得罪人,可能會有人不理解,但長遠來看還是會得到公正的承認的.公司快速發展和擴張,由于工作業績還過得去,很快就被提拔為小主管了,一開始覺得做主管也沒啥,業務的細節我都是一清二楚的,不就是多了幾個人一起干活嗎?有一次,IT二把手袁總說“我要參加一次你組織的部門例會,看看你是怎么做管理的 ”,沒問題,在例會上,我侃侃而談,把業務分析得透徹細致,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洋洋得意地結束了會議,期望著袁總能給點表揚.袁總一聲不吭坐到結束,等人都走了,劈頭蓋臉一頓“徐家駿,你知道這叫什么嗎?這叫生產隊長!農民!.”,一開始還不服氣,我業務這么清楚、工作安排得這么妥當,管理能力還不行?后來,慢慢地自己也發現了問題,后來部門安排了去參加封閉4 天的管理干部培訓,才算接觸到了管理ABC,漸漸體會到,原來管理也是一門學問,而且大有學問.有了這個認識,后來我也時時留心.其實在華為要學習管理最簡單,第一要訣是向身邊的人學,華為的很多管理者,修養和能力超強,在平時和他們一起工作的一點一滴中,如果你細心去觀察和體會,收獲實在可以不少.比如說,有一段時間,我每周參加IT部門干部例會時,大家講得差不多了,該由領導作判斷和決策、做工作安排之前,我就會猜,領導可能會做有什么判斷、會做什么決策,特別是有些事情充滿矛盾和沖突,需要權衡時.一開始十猜九不中,并且很多看法別人說出來之后覺得耳目一新、不勝佩服.于是就去想他為什么會這樣判斷和決策,背后做的功夫是什么,慢慢地自己處理類似問題的思路也比較開闊了.另外、別人在管理中犯的錯誤,也是自己學習的好機會,自己犯錯誤自己是不容易覺察的,但別人犯錯誤自己可以覺察,然后可以警醒自己避免類似錯誤.后來,做數據中心經理、技術支持經理、IT基建經理、系統運作副總監,變做邊學,做團隊管理、做考核、做流程優化,應對種種難題:如用戶嚴重不滿、工作頭緒繁多流程亂來、資源嚴重緊張、骨干員工要離職、刺頭員工提種種要求、部門骨干之間文人相輕、部門之間配合大起沖突、末位淘汰等等等等,逐漸逐漸對管理的體會越來越深,對管理的重要性認識越來越深.應對這些難題,當時真是殫精竭慮,有時甚至痛苦不堪.但我事后的體會是,凡是自己在感覺嚴重受挑戰、整天鬧心痛苦的工作階段,往往是自己能力和心態進步比較快的階段,而有時候工作一切都已擺平、風平浪靜,可以悠哉游哉的時候,半年過去,發現自己一無所獲,毫無建樹,其實內心深處更加焦慮和痛苦.我后來總結過很多管理工作的要點和戒律,也總結了一句話,叫做“成功人士就是經常成功地跟自己過不去的人士”.2003年下半年,數據中心建成后,IT運作這一塊,在多年的岌岌可危之后,終于有點風平浪靜的意思了,為了“跟自己過不去”,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我向領導申請去信息安全部并得到了批準.當時業界還處在冬天時期,華為在冬天時期,不但面臨競爭對手的威脅,更嚴重的是面臨內部的威脅,屢屢爆發的重大產品、商務信息泄密,給公司造成了重大的損失,信息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也觸發了公司最高領導層對信息安全工作的超級重視.信息安全工作是是一個基本純防守的工作,防守戰線太長太長,整個系統的防守強度取決于最薄弱環節,而攻擊者卻可以集中資源,只要攻其一點即可.我到信息安全部,發現我們的管理體系、政策體系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有一定的建樹,而技術方面的能力卻是很薄弱的環節.因此,重點在此方面開展了工作.幾年之內,我們部署了很多防護系統,也培養了一批人,在我離開信息安全部時,整體上應該講有了較大的改變.調到信息安全部工作期間,其實給我最深的體會是跨部門的合作,在原來部門時,信息安全部也經常來“煩”我,我的反應經常的是排斥和不滿,到了信息安全部后,變成經常是我得去“煩”別人,并且我們部門是特別討人“煩”.如何取得他人的合作?是一直來磕磕碰碰的難題.比如 SPES開發和推行這個大項目,要 “煩”的人實在太多了:數據中心、網絡部、PC、海外IT、研發信管辦、銷服信管辦、采購、發貨、進出口部、物流、各國代表處、公司各級領導、最終用戶等等.在不斷地“煩”人的過程中,我總結出了一套“合作方法論”,有很多道道,不過最終總結起來,一句話簡單說就是“如果你總是抱怨別人跟你不合作的時候,問題一定是出在你自己身上.”03年底,當時業界連續幾次蠕蟲的發作,部門幾個技術人員一直在討論如何搞一個方案對付這個問題,我們設想了種種可能性,最后部門技術大牛季昕華提出一個設想:把客戶端的軟件和網絡上的設備聯動起來來控制蠕蟲,并且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膠片,把對付SARS的手段用來對付蠕蟲了.我一下子被這個新穎的設想所吸引,后來我在此基礎上與大家多次討論進一步擴展了概念,提出了策略強制系統的概念.為了讓我們的設想能夠付諸現實,我在部門其實并未授權的情況下,偷偷搞了幾個人,花了半年時間把POC系統做了出來. POC系統剛出來,我們就聽到了CISCO在04年中發布了其SDN/NAC產品概念,跟我們的思路非常接近,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后來我干脆主動請纓,放棄其他管理事務,全職投入到組建一直開發隊伍,開發SPES產品中去.最終我們產品開發成功了,在公司全球100多個國家6萬多員工大規模的推廣也成功了,并且在公司內部良好運行至今.這件事給我最大的啟示是:我們要有信心、要敢做,CISCO并不可怕.說老實話我們是一支很土八路的隊伍,也不屬于公司的研發體系,我們這支土八路的隊伍,坐了2年冷板凳,磨啊磨啊,最終還真磨出來一個還不賴的東西. 2004年底,在磨出來這個東東之后,我們又開始張羅產品認證、組織市場活動、策劃定價及銷售策略、尋求多方合作、建設支持體系等,在我們經過艱苦的市場拓展,客戶已經開始廣為感興趣并已經形成幾單實際銷售的情況下,公司由于政策問題,為了確保資源最大限度投放到公司內部工作以支持公司海外市場的大發展, 叫停了我們真正做成對外銷售的產品,雖然我理解公司的大方針,但這個決定還是讓我非常痛心,否則我相信今天這個產品很有可能已得到更大的發展.前不久我去北京出差,跟一個公司產品的代理商偶爾聊天,他不知道我是SPES的主要負責人,大大的吹了一通我們的東東并很惋惜為什么不賣,不禁讓我又喜又悲.轉眼工作十年了,在華為的十年,正是華為從名不出專業圈子到現在成為路人皆知的大公司,高速發展的十年,見證了公司多年的奮斗歷程.也投身其中,在大潮中邊學邊游泳,走到今天.現在我要離開公司了,準備去開始新的事業,接受全新的挑戰,我將要去做的事情,風險很大,很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九死后還能不能有一生,也難說.在開始新的事業之前,想起了對過去的十年做個一個詳細的總結.在一個象華為這樣高速發展的大企業工作,有時是一種煉獄般的鍛煉,如果我能夠總結十年的經驗和教訓,從中學到關鍵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對將來一定大有益處.這些年來有些人離開公司,寫一些東西或書,對公司指手畫腳、評頭論足、指點江山,對公司的高層領導逐個點評一番,我個人感覺除了帶來一些娛樂價值,還有什么益處呢?公司照樣在發展,發展的背后,6萬人種種夢想、努力、貢獻、犧牲、奮斗、抱怨、不滿、沉淀、離去、希望、失落;發展的背后,種種機會、重大決策、危機、失誤等等的內在邏輯又豈是局外人說得清楚?我不想多說公司,只是想對自己的工作經歷好好反思反思,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做了什么貢獻,做了什么自己最高興、做了什么自己最受益、學到了什么?總得說來,我在華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過來的,當初我好像沒有什么遠大的理想、沒有詳細的規劃,只是想著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過自己的總結和反思,將來我希望自己能夠更加有規劃、更加清晰一點.大概想了想,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這些年深有體會的經驗和教訓,值得今后再發揚.一、 “從小事做起,學會吃虧,與他人合作”,這是研究生畢業前最后一堂課,電子電路的老師最后送給我們幾句話,雖然我忘了這位老師的名字,但這幾句話卻至今銘記.在華為的工作實踐,越發感受到這簡單的幾條的道理深刻.從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滿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談好高騖遠.學會吃虧不是忍受吃虧,是不斤斤計較于一時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氣關鍵時候的放棄.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很多的成功,來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接到問題單,根本不懂,但敢去試,敢去解決,還真的解決了;就像我們做 SPES,即使沒人、沒技術、沒積累,還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們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懼權威,也取得了成功.當然,這不只是盲目的膽大,心大還意味著積極地關注廣大的外部世界,開闊寬容的心胸接受種種新鮮事物.三、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用來形容對IT人的要求,最貼切不過了.真正的成功者和專家都是“最不怕學習”的人,啥東西不懂,拿過來學唄.我們 IT 現在有個技術大牛譚博,其實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從外行通過學習成為超級專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說,當年一開始做UNIX系統管理員時,看到提示符大吃一驚,因為自己用過多年在UNIX下搞開發都是提示符,從未有過管理員權限.看看專家的當初就這水平!當年跟我做備份項目時,我讓他研究一下 ORALCE數據庫時點回退的備份和恢復方法,他望文生義,以為數據庫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一樣的,這很有點幽默的味道了,但他天天早上起來,上班前先看一小時書,多年積累下來,現在在系統、數據庫、開發等多個領域已成為沒人挑戰的超級專家了.但是,學習絕對不是光從書本學習,其實更重要的是從實踐工作中學習,向周邊學習.比如說我在華為覺得學到最重要的一個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華為在冬天的時候沒有天天強調困難,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機會扭轉全球競爭格局”并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沒有這個冬天,華為可能還要落后業界大腕更多年份;華為在被CISCO起訴時沒有慌亂,而是積極應對,利用了這次起訴達到了花幾億美金可能達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這些,把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境遇反而轉化為成功的有利條件,對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也對公司高層十分佩服.四、勇于實踐,勇于犯錯,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難,關鍵是要有行動,特別是管理類的一些理論、方法、觀念.空談、空規劃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實際把它做出來,做出來后不斷反思改進,實實在在最有說服力.沒有實踐中的反復演練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東西要做好都其實不容易,舉個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會傾聽,我想華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這一點,但實際做的如何呢?華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斷別人講話?不急于下結論給定義?不急于提供解決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夠做到自然地引導對方表達?問問對方感受?確認自己明白對方?五、要有方法、有套路,對問題系統思考、對解決方案有戰略性的設計.在前幾年的工作中,由于取得了一點成功,技術上也有了一點研究,就開始夜郎自大起來了,后來公司化重金請來了大批顧問,一開始對有些顧問還真不怎么感冒.后來幾年公司規模越來越大、IT的復雜性越來越增加的情況下,逐漸理解了很多.西方公司職業化的專家,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論、有套路,甚至于如何開一個會都有很多套路,后來我對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興趣,自己總結出了不少套路并給部門的骨干培訓和討論.在一個復雜的環境下,很多問題已經不能就事論事來研究和解決,非常需要系統性的方法和戰略性的眼光.對于一個組織的運作來講,制度和流程的設計尤其需要這一點.愛恩斯坦說過: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六、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公司大了,人多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隨波逐流、不深入業務的境地,而看不到問題和危險.專家有過一個研究,雪崩發生時,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單個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簡單,單個人在雪崩多發地會相當小心和警覺.但一個群體,群體越大,每個個體就會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斷,但現實是不管群體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因此我覺得在大的機構里,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尤為重要.七、少抱怨、少空談、積極主動,多干實事.我曾經是個抱怨很多的憤青,經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轉變,因為知道了抱怨是最無濟于事的.世界上永遠有不完美的事情,永遠有麻煩,唯一的解決之道是面對它,解決它.做實實在在的事情,改變我們不滿的現狀,改變我們不滿的自己.實際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一手搞出來的,比如社會上很常見的是高級干部退下來了,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態炎涼,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原因很可能是他權位在手春風得意時不可一世、視他人如糞土造成的.八、對職業負責、對目標負責,對自己負責,成功者往往自覺自律、信守承諾、心無旁騖.大企業肯定會有績效考核、會有論功行賞、會有KPI、會有領導指示、甚至會有一點企業政治,但如果我們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績、片面追求KPI指標、片面追求權錢利益,片面地對上負責、對別人負責,而不對自己負責、不對自己的目標負責,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責任心、熱情和好奇心,必將不能達到自己的最佳境界.而一個企業如何能夠成功營造一個環境,讓每個個體盡量發揮到最佳境界,企業也會戰無不勝.九、多點人文修養和審美情趣,看起來與工作不怎么相關,其實太相關了.杰出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對美的境界的追求,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往往蘊涵著秩序、簡潔和美.缺乏一點審美的追求,什么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擇手段、凡事湊合,一點都不“高雅”,必將不能長久.十、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關注人,幫助人,真誠待人,厚道做人.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由于媒體的作用,過分渲染了人與人之間日益冷漠、詭詐的關系,但實際的社會、社區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回事,起碼我來華為之前,對一個大企業中工作的人事關系開始還有點未知的恐懼,但實際上在這個集體中的感覺幾乎人人都能開放、真誠相待,關系融洽和諧.所以關鍵是我們自己要能夠真誠對待他人,在與他人互動中將心比心.當然,工作中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沖突也是沒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沖突對組織來講,是大有益處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更好.只要我們掌握兩大原則:1)對事不對人,2)與人為善.就肯定能把適度的沖突引導到對自己、對組織都有利的方向.十一、開放和分享的態度,在一個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報著保守和封閉的心態,成長肯定會受阻.十二、做好時間管理.在華為工作十年,3650天,工作日3000天左右,這些時間是不是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產出的工作時間究竟有多少,實在值得懷疑.時間管理是我在華為工作當中最大的教訓之一,可能也是公司整體性的問題,工作缺乏計劃,經常是面臨不斷的被打斷;或者是不斷去打斷同事下屬;或者是不斷的會議、討論,占去絕大部分的時間;或者是被自己的興趣所牽引,花大量時間搞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時間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把很難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然后被迫倉促行事.現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這十年時間,我覺得成就應該大很多.在華為的十年,還有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是結識無數優秀的同事、朋友,他們給予我很多啟發、給予我無私幫助,要感謝無數給予過我幫助、啟發的人:首先感謝我的師傅王忠寧和二師傅祈宇,是他們帶著我走上了工作崗位的第一步并真誠地幫助我.或許是由于左手有六個手指頭的緣故,師傅個性偏執,牢騷滿腹,與很多人合不來.但我跟他一年多,一起抽煙、一起在冰冷的機房喝冰冷的可樂、一起發牢騷、一起到路邊小攤吃炒米粉,無話不談,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對自己的事情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剛直的個性給了我深深的感染.他終身未婚,在99年不幸患肝癌離世.去世前幾天,我去醫院看他,給他送了一朵鮮紅的玫瑰花,希望他能夠把花獻給他喜歡的、住院期間給他很好照顧的護士,他非常高興.感謝我的老領導許總,剛到部門時他給我們做ERP培訓,我們班上所有的人都皺著眉頭很痛苦,因為都聽不懂他的諸暨話.而我大喜,因為我也是浙江諸暨人.作為公司元老級人物,許總這么多年來工作激情絲毫不減,讓人佩服;許總經常罵我們,甚至狗血噴頭,但他也是最經常請我們吃飯的領導,點菜的水平很高,酒德很好.也感謝曾經作為我領導的郭總、袁總、李總、胡總、洪總、周總、陸總、付總等,他們給予我太多機會、給予我太多寬容,我從他們身上也學到很多很多.感謝太多同事和下屬,不管是還在華為或者已經離開的,曾經為了支撐我們的工作目標,他們承擔太多壓力、默默付出太多.科技園我們的機房值班人員鄧迅雷,天天晚上徹夜坐在冰冷而空氣不好的機房里,為了防止老鼠咬斷網線,想了種種辦法捉老鼠.周振惠老婆在醫院生孩子,他卻半夜在公司加班處理自動倉庫的緊急問題.EMAIL系統出問題內存泄漏,在找到根源之前,向陽連續2天24小時坐在電腦前監視和及時重啟服務.WDGL服務器幾百G數據全部丟失,沈勇偷偷摸摸、吭哧吭哧折騰了半個多月,借信用卡從美國自費買了軟件,最終終于把數據恢復回來,避免了一場IT的災難.SPES開發組,一開始基本是在師出無名失敗風險極大的情況下,成年累月日夜奮戰,幸好后來胡總力排眾議鼎力支持,才終于搞出來一點土土的東西.SPES在海外實施時,柯曉宇在埃及去機場遇車禍,清醒過來第一反應是趕緊再找車去機場,否則誤機了耽誤下一個地區的實施.吳櫓曉楠等人,瞞著家人和老婆,搶著要去伊拉克,還以為那兒可以搞支AK47 玩玩.孫穎單身女將,獨闖歐亞諸國,李晶顧磊在孟加拉上吐下瀉,打電話回來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照樣圓滿完成超出預計復雜度的任務.還有小宋、小曹、周訊、老翟、老劉、家漢、牟頭、老葉、陳君、伏朝陽、李斌、小麥、張華彥、齊燕英、魯飛、閔朋、曾宇斌、鄧湛、鐘美琴等等等等,一回憶太多太多撲面而來,真是不能一一列舉.感謝我們部門所有默默無聞、給予我們無數幫助的秘書MM,小吳、小關、梁、沈、肖、王、龍等等,特別感謝我97年剛到公司時的秘書李麗東,做事雷厲風行,我新員工剛報到時用一臺電腦沒多久,有個老員工過來說這個電腦是他的,他要拿走.我趕忙向許總求救,許總聽完我的匯報后,抬起頭:“嗯&$# %,我們部門的電腦怎么管理怎么這么混亂?必須加以改進了!”之后一時沒下文,我也不知道怎么辦,灰溜溜回到了座位上發愁,看到小李起身慢慢走到那個老員工前面,劈頭蓋臉狂罵一頓,不知道說了些啥,走回來時,拍拍我肩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