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高一歷史上學期統考試題(掃描版).doc_第1頁
山東省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高一歷史上學期統考試題(掃描版).doc_第2頁
山東省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高一歷史上學期統考試題(掃描版).doc_第3頁
山東省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高一歷史上學期統考試題(掃描版).doc_第4頁
山東省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高一歷史上學期統考試題(掃描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齊魯名校教科研協作體2015-2016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統考試題(掃描版)勘誤:答題卡26(1)分值錯誤,6分改為10分山東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統一調研聯考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答案:a解析:周禮是西周時期禮樂制度的主要表現,維護周天子權威,季孫氏“旅于泰山”實質上僭越了只有天子可以“旅”于泰山的禮節,故答案為a項;b項錯在皇權,產生于秦王朝皇帝制度建立后,c項與分封制無關,d項材料無法體現。考點:分封制與禮樂制度2.答案:b解析:考古史料表明在秦王朝控制的范圍內出土了秦王朝推行過的度量衡的文物,這說明統一度量衡的措施的確在各地推行過,故答案為b項。材料無法體現效果,排除a項;秦朝二世而亡,排除c項;d項材料無法體現。考點:秦朝的鞏固大一統措施3.答案:b解析:從材料表明陸世儀的觀點是郡縣制的弊端在于官員流動大,分封制的弊端(封建之弊)在于官員的世襲,二者在官員任期方面均存在弊端,這反映了作者期望地方官員既不能流動過快,也不能世襲,防止兩個極端的出現,故本題答案為b項。考點:分封制與郡縣制度比較4.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政令決策后頒布天下,由尚書省執行和具體部門執行,展現出政策的制定,政策的監督與執行,與三省六部制度的三省的職責相似,故答案為b項。a項是隋唐時期尚書省狀況;c項的角度是中央與地方關系,與材料無關;d項明朝廢除丞相制度。考點:三省六部制度5.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貞觀后期,唐太宗不能夠納諫,朝臣也不再犯顏進諫,材料本身無法體現貞觀之治事業的鼎盛,排除ad兩項;房玄齡的態度說明了貞觀后期的風氣和朝廷的局面發生了變化,故答案為b項。考點:唐朝政治納諫問題6.答案:d解析:材料中四品以上官員可以直接密折奏事,說明奏折制度依然存在,排除a項;風聞奏事不是正確的信息,排除b項;密折處理的快,說明行政效率高,排除c項;密折制度是清朝皇帝信息的重要來源與對官員監控的手段,故答案為d。考點:密折制度7.答案:b 解析:梭倫改革奠定了希臘民主制度的基礎,直接排除a項;蘇格拉底之死排除c項;希臘的民主與發展調節的是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所以排除d項,答案為b項。考點:希臘民主制度8.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羅馬法讀公共利益的維護,故答案為d項;a、b兩項與材料無關;c項是對材料的信息誤讀。考點:羅馬法9.答案:b解析:解題關鍵信息是時間,1873年,這一時期英王統而不治的局面已經形成,英國的民主制度已經比較完善,故ad兩項直接排除;c項體現的是對英國象征英王的不尊重。考點:英國君主立憲制度10.答案:d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聯邦憲法細化州和聯邦在法令中的地位,突出的是州和聯邦政府的地位與職責,故答案為d項;材料本身無法體現對州的限制和對聯邦地位的提升,故bc兩項錯誤。考點:1787年憲法11.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華盛頓是一個用民居風格的建筑做總統辦公室,說明華盛頓的民主平等思想,防止美國政府出現特權,防止領導人專制出現,故答案為a項;d項是材料的表面現象。考點:華盛頓與美國民主12.答案:b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875年憲法規定的總統權力發生了向議會的轉移,政府對議會負責,故答案是b項,反映了法國民主政治的進程。考點:法國民主政治建設13.答案:d解析:資政新篇提出這一鐵路建設的方案,僅是其中一方面內容,不能反映走資本主義道路,故排除a項;b項錯在這一內容與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西方國家富強的原因沒有關系;這一方案在中國根本沒有進行實施,排除c項。考點:資政新篇14.答案:b解析:本題解題關鍵信息是甲午戰后人們喜歡“經濟之學”,“于政務各門,皆知概略”,突出的人們對社會發展的關注,故答案為b項;新思潮出現于鴉片戰爭之后,排除a項;c項是對材料的曲度,一個時務報無法體現其內容;d項錯在對“經濟之學”的誤讀,這是對經世致用學問的概稱。考點:甲午戰爭影響15.答案:b 解析:本題材料主要展現了民國初年地方官員對民主選舉制度的不了解,反映民國初年社會政治環境的嚴峻形勢,故答案為b項。a項本身錯誤,全國差距不大;c項本身錯誤,與民主選舉政策矛盾;d項與材料主題不符。考點:辛亥革命影響16.答案:c 解析:a項是新文化運動的作用,不符合題意。b項也是新文化運動首先提出的口號,也不符合題意。c項是五四運動在“思想意識方面”的作用,符合題意。d項不正確,“直接推動”的說法是錯誤的。考點:五四運動17.答案:d解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孫中山肯定義和團反帝作用,體現了新三民主義時期孫中山的明確反帝主張。考點:國民大革命18.答案:d解析:毛澤東照片的背景是窯洞,說明是長征結束后的照片,排除a項;b項是延安整風的內容;c項與史實不符,遵義會議沒有選舉黨的總書記;d項內容是遵義會議的決議之一,故答案為d項。考點:遵義會議19.答案:c解析:材料關鍵信息是延安大禮堂上的共產黨的黨旗與國民政府的旗幟和標語“中華民族解放萬歲”,這是長征勝利后國共關系和解的表現,長征結束是1936年10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故排除a項,b項本身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c項。d項錯在雙十協定簽訂之際,日本已經打敗,故d項的民族解放不符合材料內容,排除。考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0.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發動的戰役地點是河北中部,主要內容是破壞交通線和通訊設備,這是百團大戰的特點,可知是百團大戰,故答案為d項。a項是淞滬會戰,b項是平型關大捷,c項突出的是全民族抗戰。考點:百團大戰21.答案:d 解析:1942年處于抗戰時期,歡迎宋美齡為了拉攏中國抗戰減輕美軍壓力;1948年宋美齡在美國碰壁是中國國內內戰形勢對蔣介石不利,美國對蔣介石不滿。答案是要符合兩者的內容,a項本身表述不符合現實;bc兩項是材料部分內容的體現。考點: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22.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時代周刊對重慶的關注出現了從20世紀20年代的不關注到抗戰期間的倍加關注,再到抗戰后關注的減少,充分反映了重慶在不同時期在中國的地位與影響,這一變化是中國政治形勢發展變化對重慶地位關系的影響變化,故答案為d項。考點:新民主主主義革命23.答案:d解析:按照立場和價值判斷的標準去分析每個選項的兩個歷史概念,鴉片戰爭具有而中英戰爭則是中性概念;太平天國運動有這一特點,而洪楊之役則較中性;義和團運動是褒義詞,而庚子民變是中性概念;解放戰爭與國府戡亂都體現了國共雙方站在各自立場上的歷史概念。考點:史學素養與綜合考察民主革命24.答案:c解析:重慶談判,抗日戰爭剛剛結束,國民黨實力強大;北平和談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已經勝利的背景下舉行的,國民黨敗局已定,談判這國民黨由優勢轉為被動,兩次談判中美國的態度并不一樣,故abd三項不合適;無論是重慶談判還是北平談判,共產黨都希望實現國內和平,避免戰爭的破壞,故答案為c項。考點:新民主主義革命二、本大題共三個小題,25題22分,26題20分,28題10分,共52分。25.答案:(1)春秋以前世卿世祿,戰國時期主要是耕戰,漢朝以察舉為中心,多種選官制度并存。(3分)目的:漢朝為了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2分)影響:選官制度標準的變化,擴大了統治基礎,加快了西漢的強盛。(3分)(2)原因:庶族地主地主興起,要求政治權力;九品中正制的沒落;隋唐大一統,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需要。 (6分)(3)原因:鴉片戰爭后,民族危機加深,西學傳入,新式學堂興起,傳統官學沒落。(4分)影響:科舉制廢除,促進了新式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加速清朝滅亡,促進了20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出現。(4分)考點:古代選官制度26.答案:(1)特點:由不完備到逐漸完備;議會下院地位逐漸上升并高于上院,最終確立了下院在立法過程中的主導地位。(4分)原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君主立憲制的建立與完善;責任內閣制的形成。(6分)(2)變化:總統制轉變為內閣制。(2分)評價:這一變化為了防止袁世凱專權,以保障民國的實現;為保障民主共和制度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但是孫中山存在因人設法的不足;反封建僅僅停留在對具體的人的身上,忽視中國當時真正的敵人封建主義、帝國主義。(4分,只要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3)近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通過三權分立與制衡實現對權力的制約;代議制是東西方實現民主的基本形式;各國的民主制度具有各自特色,形式多樣。(4分,回答;兩點即可)考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