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體性》原文+逐段注釋+翻譯-論證古代作家風格形成-全彩word.docx_第1頁
《文心雕龍·體性》原文+逐段注釋+翻譯-論證古代作家風格形成-全彩word.docx_第2頁
《文心雕龍·體性》原文+逐段注釋+翻譯-論證古代作家風格形成-全彩word.docx_第3頁
《文心雕龍·體性》原文+逐段注釋+翻譯-論證古代作家風格形成-全彩word.docx_第4頁
《文心雕龍·體性》原文+逐段注釋+翻譯-論證古代作家風格形成-全彩word.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心雕龍體性體性是文心雕龍的第二十七篇,從作品風格(“體”)和作者性格(“性”)的關系來論述文學作品的風格特色。劉勰以征圣、宗經的觀點來強調或貶低某種風格,這給他的風格論帶來一定局限。但在理論上,他正確地總結了風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確了風格和個性的關系,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這對古代風格論的建立和發展,都是有益的。夫情動而言形1,理發而文見2;蓋沿隱以至顯3,因內而符外者也4。1情動而言形:毛詩序:“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形:表達。2見:同現,顯露,和上句“形”字意近。3隱:指上文所說的“情”和“理”。顯:指上文所說的“言”和“文”。4因內符外:論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榮葉于上;有實核于內,有皮殼于外。文墨辭說,士之榮葉皮殼也。實誠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內表里,自相符稱;意奮而筆縱,故文見而實露也。”人的感情如果激動了,就形成為語言,道理如果要表達,便體現為文章。這是把隱藏在心中的情和理發表為明顯的語言文字,表里應該是一致的。然才有庸俊5,氣有剛柔6,學有淺深,習有雅鄭7并情性所鑠8,陶染所凝9,是以筆區云譎10,文苑波詭者矣11。5庸:平凡。俊:杰出。6氣:指作者的氣質。剛柔:強弱。7雅:雅樂。鄭:鄭聲。這里是借“雅鄭”指正與邪。8情性:指先天的質性,包括才和氣在內。鑠(shu朔):原指金屬的熔化,這里引申為影響的意思。9陶染:指后天的影響,如學和習。10筆區:和下句的“文苑”意義相近。譎(ju決):變化。11詭:反常。揚雄甘泉賦:“于是大廈云譎波詭。”李善注引孟康曰:“言廈屋變巧,乃為云氣水波相譎詭也。”不過人的才華有平凡和杰出之分,氣質有剛強和柔弱之別,學識有淺薄及湛深之異,習慣有雅正跟邪僻之差。這些都是由人的情性所決定,并受后天的熏陶而成;這就造成創作領域內千變萬化,奇譎如天上流云,詭秘似海上波濤。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12;風趣剛柔13,寧或改其氣14;事義淺深15,未聞乖其學16;體式雅鄭17,鮮有反其習18:各師成心19,其異如面。12翻:轉動,這里有改變的意思。13風:指作品所起的教育作用。14寧:難道。15事義:事情和意義。事類篇說:“學貧者,迍邅于事義。”16乖:不合。17體:風格。18鮮:少。19 “各師”二句: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成心:本性,指作者的才、氣、學、習。莊子齊物論:“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郭象注:“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謂之成心。”那么,在寫作上,文辭和道理的平凡或杰出,總是同作者的才華相一致的;作品的教育作用和趣味的剛健或柔弱,難道會和作者的氣質有差別?所述事情和意義的淺顯或湛深,也不會和作者的學識相反;所形成的風格的雅正或邪僻,很少和作者的習慣不同。各人按照自己本性來寫作,作品的風格就像人的面貌一樣彼此互異。若總其歸涂20,則數窮八體21:一曰典雅22,二曰遠奧23,三曰精約24,四曰顯附25,五曰繁縟26,六曰壯麗27,七曰新奇28,八曰輕靡29。20總:綜合。涂:途徑。21窮:盡。22典雅:指內容符合儒家學說,文辭比較莊重的。典:儒家經典。雅:正。23遠奧:指內容傾向道家,文辭比較玄妙的。24精約:指論斷精當,文辭凝煉的。25顯附:指說理清楚,文辭暢達的。26繁縟(r入):指鋪敘詳盡,文辭華麗的。縟:采飾繁雜。27壯麗:指陳義俊偉,文辭豪邁的。28新奇:指內容新奇,文辭怪異的。29輕靡:指內容淺薄,文辭浮華的。靡:輕麗。歸根到底,不外八種風格:第一種是“典雅”,第二種是“遠奧”,第三種是“精約”,第四種是“顯附”,第五種是“繁縟”,第六種是“壯麗”,第七種是“新奇”,第八種是“輕靡”。典雅者,熔式經誥30,方軌儒門者也31。遠奧者,馥采典文32,經理玄宗者也33。精約者,核字省句34,剖析毫厘者也。顯附者,辭直義暢,切理厭心者也35。繁縟者,博喻釀采36,煒燁枝派者也37。壯麗者,高論宏裁38,卓爍異采者也39。新奇者,擯古竟今40,危側趣詭者也41。輕靡者,浮文弱植42,縹緲附俗者也43。30熔式:取法。誥:告誡之文,如尚書中的湯誥、康誥之類,這里泛指儒家經典。31方軌:并駕。史記蘇秦傳:“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比行。”32馥(f父):當作“復”。復:深奧。典:這里指法則。33玄宗:指道家學說。玄:幽遠。道家學說稱為“玄學”,道教又稱“玄教”。34核:考查。35切:切合。厭:滿足。36釀:雜。37煒燁(wiy委夜):明亮的樣子。枝派:樹多枝葉,水分流派,這里指鋪敘的夸張。38宏:高大。裁:判斷,議論。39爍(shu朔):光彩。異:指不同一般。40擯:排斥。41危側:險僻。42植:借為“志”。楚辭招魂:“弱顏固植。”王逸注:“植,志也。”43縹緲(piomio飄秒):即飄渺,恍惚不定之意,這里指內容的不切實。所謂“典雅”,就是向經書學習,與儒家走相同的路的。所謂“遠奧”,就是文采比較含蓄而有法度,說理以道家學說為主的。所謂“精約”,就是字句簡練,分析精細的。所謂“顯附”,就是文辭質直,意義明暢,符合事物,使人滿意的。所謂“繁縟”,就是比喻廣博,文采豐富,善于鋪陳,光華四溢的。所謂“壯麗”,就是議論高超,文采不凡的。所謂“新奇”,就是棄舊趨新,以詭奇怪異為貴的。所謂“輕靡”,就是辭藻浮華,情志無力,內容空泛,趨向庸俗的。故雅與奇反,奧與顯殊44,繁與約舛45,壯與輕乖46。文辭根葉47,苑囿其中矣48。44殊:不同。45舛(chun喘),違背,不合。46乖:違背。47根葉:這里指作品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各個方面。48苑囿(yu右):園林,這里作動詞用。這八種風格中,“典雅”和“新奇”相反,“遠奧”和“顯附”不同,“繁縟”和“精約”有異,“壯麗”和“輕靡”相別。文章的各種表現,都不出這個范圍了。若夫八體屢遷,功以學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氣1。氣以實志2,志以定言;吐納英華3,莫非情性。1肇(zho照):開始。血氣:指先天的氣質。2“氣以實志”二句:這里借用左傳昭公九年中的話:“味以行氣,氣以實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杜注:“氣和則志充;在心為志,發口為言。”3吐納:表達的意思。英華:精華。這八種風格常常變化,其成功在于學問;但才華也是個關鍵,這是從先天的氣質來的。培養氣質以充實人的情志,情志確定文章的語言;文章能否寫得精美,無不來自人的情性。是以賈生俊發4,故文潔而體清;長卿傲誕5,故理侈而辭溢6;4賈生:指西漢著名作家賈誼。俊發:英俊發揚,指其才性的豪邁。才略篇說:“賈誼才穎,陵軼飛兔(超過飛馳的良馬)。”他的賦論疏奏,大膽抨擊時政的很多,如上疏陳政事中提出:“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認為:“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即諛,皆非事實。”(漢書賈誼傳)5長卿:西漢著名作家司馬相如的字。誕(dn但):放誕。世說新語品藻注引嵇康高士傳司馬相如贊:“長卿慢世,越禮自放。犢鼻居市,不恥其狀。托疾避官,蔑此卿相。乃賦大人,超然莫尚。”6侈:過分,夸大。溢:滿。才略:“相如好書,師范屈、宋,洞入夸艷,致名辭宗。”因此,賈誼性格豪邁,所以文辭簡潔而風格清新;司馬相如性格狂放,所以說理夸張而辭藻過多;子云沈寂7,故志隱而味深8;子政簡易9,故趣昭而事博10;7子云:西漢著名作家揚雄的字。沈寂:性格沉靜。沈:同沉。漢書揚雄傳:“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靜亡為,少耆欲。”8志隱而味深:才略篇說:“子云屬意,辭人最深。觀其涯度幽遠,搜選詭麗;而竭才以鉆思,故能理贍而辭堅矣。”9子政:西漢末年作家劉向的字。簡易:平易近人。漢書劉向傳說:“向為人簡易無威儀。”10昭:明白。事:指作品中引用的故事。揚雄性格沉靜,所以作品內容含蓄而意味深長;劉向性格坦率,所以文章中志趣明顯而用事廣博;孟堅雅懿11,故裁密而思靡12;平子淹通13,故慮周而藻密14;11孟堅:東漢初年著名歷史家、文學家班固的字。懿(y意):溫和。后漢書班固傳說,班固“性寬和容眾,不以才能高人”。12裁密而思靡:后漢書班固傳論:“固文贍而事詳。若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wi偉)而不厭。”李賢注:“激,揚也;詭,毀也;抑,退也;抗,進也;爾雅曰:“亹亹,猶勉也。”靡:這里指細致。13平子:東漢中年著名科學家、文學家張衡的字。淹通:深通。后漢書張衡傳說,張衡“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14慮周:思考全面。神思:“張衡研京以十年。”藻密:文采細密。雜文:“張衡七辨,結采綿靡。”班固性格雅正溫和,所以論斷精密而文思細致;張衡性格深沉通達,所以考慮周到而辭采細密;仲宣躁銳15,故穎出而才果16;公干氣褊17,故言壯而情駭18;15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字。躁銳:急疾而銳利。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說王粲才銳:“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16穎(yng影)出:露鋒芒。果:決斷,才略:“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17公干:“建安七子”之一劉楨的字。褊(bin扁):狹隘急遽。18言壯而情駭:鐘嶸詩品評劉楨的詩:“仗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凌霜,高風跨俗。但氣過其文,雕潤恨少。”駭:驚人。王粲性急才銳,所以作品鋒芒顯露而才識果斷;劉楨性格狹隘急遽,所以文辭有力而令人驚駭;嗣宗俶儻19,故響逸而調遠20;叔夜俊俠21,故興高而采烈22;19嗣宗:三國魏國著名作家阮籍的字。俶儻(t tng):無拘無束的樣子。亦作“倜儻”。三國志魏書王粲傳曾說阮籍“倜儻放蕩”。20響逸而調遠:詩品評阮籍的詠懷詩:“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于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遠大。”逸:高。21叔夜:三國魏國著名作家嵇康的字。俠:豪俠。三國志魏書王粲傳中說嵇康“尚奇任俠”。晉書嵇康傳說:“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22興(xng幸):興會,興致。采烈:辭采犀利。阮籍性格放逸不羈,所以作品的音調就不同凡響;嵇康性格豪爽,所以作品興會充沛而辭采犀利; 安仁輕敏23,故鋒發而韻流24;士衡矜重25,故情繁而辭隱26。23安仁:西晉作家潘岳的字。輕敏:晉書潘岳傳:“岳性輕躁,趨世利。”才略:“潘岳敏給,辭自和暢。”24鋒發:勢銳。韻流:指音節流暢。25士衡: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的字。矜(jn今):莊重。晉書陸機傳說陸機“伏膺儒術,非禮不動”。26情繁而辭隱:才略篇說:“陸機才欲窺深,辭務索廣,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潘岳性格輕率而敏捷,所以文辭銳利而音節流暢;陸機性格莊重,所以內容繁雜而文辭隱晦。觸類以推,表里必符27。豈非自然之恒資28,才氣之大略哉?27表:外表,這里指作品。里:內涵,這里指作者的性格。28恒資:指先天的資質。由此推論,內在的性格與表達于外的文章是一致的。這不是作者天賦資質和作品中所體現的才氣的一般情況嗎?夫才有天資1,學慎始習;斫梓染絲2,功在初化;器成彩定3,難可翻移。1天資:就是上文說的“自然之恒資”。2斫(zhu濁):砍。梓(z子):一種可供建筑及制造器具的樹木。3彩:指彩色絲綢。作者的才華雖有一定的天賦,但學習則一開始就要慎重;好比制木器或染絲綢,要在開始時就決定功效;若等到器具制成,顏色染定,那就不易再改變了。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4;沿根討葉5,思轉自圓6。4雅制:指儒家經書。5討:尋究。6圓:圓滿,圓轉。因此,少年學習寫作時,應先從雅正的作品開始;從根本來尋究枝葉,思路便易圓轉。八體雖殊,會通合數7;得其環中8,則輻輳相成9。7數:方法。8環中:軸心。9輻(f扶):車輪的輻條。輳(cu湊):指輻條的聚集。上述八種風格雖然不同,但只要能融會貫通,就可合乎法則;正如車輪有了軸心,輻條自然能聚合起來。故宜摹體以定習10,因性以練才;文之司南11,用此道也12。10摹:學習。11司南:指南。12道:指道路。所以應該學習正確的風格來培養自己的習慣,根據自己的性格來培養寫作的才華。所謂創作的指南針,就是指的這條道路。贊曰:才性異區,文辭繁詭1。辭為膚根2,志實骨髓3。雅麗黼黻4,淫巧朱紫5。習亦凝真6,功沿漸靡7。1辭:王利器校作“體”,“體”指風格。2根:范文瀾注,當作“葉”。“膚”與“葉”都是指次要的事物。3骨髓:這里指主要的事物,和風骨篇所說的“骨”不同。4黼黻(ff斧扶):古代禮服上繡的花紋。5淫:過分。朱紫:指雜色亂正色。古代以“朱”為正色,“紫”為雜色。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劉勰在這里即用此意。文心雕龍全書五次用到“朱紫”二字,正緯篇中的“朱紫亂矣”。“朱紫騰沸”,和這里的用意正同。6真:指作者的才和氣。7漸(jin尖)靡: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贊:“臣下漸靡使然。”王先謙補注:“王念孫曰:枚乘傳亦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