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教育對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doc_第1頁
糖尿病教育對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doc_第2頁
糖尿病教育對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doc_第3頁
糖尿病教育對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糖尿病教育對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糖尿病教育對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更新日期:2009-11-10 點擊: 繆小萍陳虹姚正元 【摘要】目的:了解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況并探討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預等對抑郁癥狀的影響。方法:應用SDS抑郁自評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對60例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測評,同時與30例正常人群對照。60例型糖尿病患者經三個月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預后再行測評。結果:糖尿病組SDS與HRSD量表測評,抑郁情況明顯高于正常人群組。經糖經病教育、心理干預等后,抑郁癥狀可明顯改善且糖代謝控制更好。結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癥狀,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預等可改善糖代謝及抑郁癥狀。 【關鍵詞】型糖尿病糖尿病教育心理干預抑郁 Effects of Diabetes Education on Depressive Symptoms of Type Diabetes Patients Miao Xiaoping,Chen Hong & Yao Zhengyua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China 225002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type diabet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se symptoms.Method: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were administered to 60 patients with type diabetes and 30 normal controls,and th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gain after receiving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3 months.Results:The depressive scores of SDS and HAMD in diabete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group.After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depressive symptoms and glucose metabolism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Depressive symptoms are commonly accompanied in type diabetes patients,and diabetes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glucose metabolis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serve be recommended. 【Key words】type diabetesdiabetes educat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depression 本文對糖尿病患者所合并的抑郁狀態進行了觀察,并應用糖尿病教育、心理干預及藥物進行干預,現報告如下: 對象和方法 對象在社區接受糖尿病教育的型糖尿病患者中(均符合WHO1985年診斷標準),選擇60例,均排除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及腦血管病變、心肌梗塞等,肝、腎功能正常。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齡為58.62.4歲。另選擇同地區健康人群30例作為對照,年齡、性別、體重指數等與糖尿病組相配對。 方法1.應用Zungs抑郁自評量表(SDS)及漢密頓抑郁量表(HRSD24項)1對兩組人群進行測評,測評由專職人員嚴格按規定完成。另外,對糖尿病合并抑郁狀態患者所存在的軀體癥狀進行分析。 2.對糖尿病患者所存在的抑郁癥狀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包括糖尿病基礎知識宣教、飲食控制、運動鍛煉、藥物應用及調整,低血糖防治及自我監測等。心理干預主要步驟包括(1)耐心傾聽病人述說各種癥狀;(2)通過具體分析和解釋,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消除顧慮和不必要的悲觀和失望,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3)對癥狀改善者及時加以鼓勵;(4)對6例癥狀明顯者給予適量抗抑郁藥物如阿米替林(25-75mg/d)、賽樂特(10mg/d)等。 3.在降糖藥物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GHb)為監測指標,在正規教育、心理干預及藥物干預三月后復行SDS、HRSD量表評估、并與治療前相比較。 結果全部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不同時期的組內比較用配對t檢驗。 結果 一、兩組抑郁癥狀SDS、HRSD評分比較 表1示糖尿病組病人應用SDS量表進行自評,其總分及抑郁嚴重指數均高于正常人,用HRSD量表進行評估也表現出與正常人組有明顯差異,且兩表總分間有顯著相關性(r=0.6)。 表1兩組抑郁癥狀評估比較(量表觀察記錄)(s) 糖尿病組(n=60) 正常對照組(n=30) P值 SDS總分 36.885.73 27.774.27 0.01 抑郁指數 0.460.06 0.340.037 0.01 HRSD(24項) 18.066.26 7.613.32 0.01 二、糖尿病組軀體癥狀情況 從表2可見,這類糖尿病患者盡管病情相對穩定,但不適主訴仍較為明顯,除一般抑郁表現外,軀體不適較為突出,除了睡眠障礙(70%)外,心血管癥狀及胃腸癥狀出現比例也較高,分別占63%及58%。 表2糖尿病組(抑郁狀態)軀體癥狀出現比例(頻率) 癥狀 例數 百分比% 睡眠障礙 45 70 喉頭及胸部縮窄感 12 20 頭痛 18 30 頸/背部疼痛 9 15 心血管癥狀 38 63 胃腸道癥狀 35 58 三、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及抑郁水平比較 通過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預等,重癥抑郁癥狀者加用小劑量藥物治療可明顯改善糖尿病組病人的抑郁癥狀,血糖水平也有顯著改善,結果見表3。 表3糖尿病組教育前后代謝控制、HRSD測評結果比較(s) 觀測指標 教育前(n=60) 教育后(n=30) 空腹血糖(mmol/L) 9.62.5 6.71.9* 餐后2h血糖(mmol/L) 13.873.9 9.12.3* HbA1C(%) 9.31.7 7.11.3* HRSD(24項) 18.066.26 10.045.32* *p0.05 討論 糖尿病患者合并存在抑郁癥狀,其結論是肯定的2,3。各種應激、心理創傷可促使糖尿病發生,但糖尿病本身也可導致抑郁癥狀的發生或加重。因此,糖尿病與抑郁癥狀之間可互相影響4。 本文結果首先確定了糖尿病人群中伴發抑郁癥狀,且其抑郁癥狀復雜,部分病人以各種軀體癥狀為主要或特殊主訴,對此類病人,軀體不適往往吸引臨床醫師的注意,易忽視心理、情緒等方面的變化,由此導致癥狀加重或復雜化,造成治療方面的困難。針對此類病人,應用糖尿病教育、心理干預等綜合性治療措施,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肯定5。本研究顯示,通過糖尿病教育和心理疏導,使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水平得以提高,信心得到加強,再經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及自我監測等方面的行為調整,使教育后三個月的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時血糖、HBA1C均有明顯降低,證明了其作用。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預可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