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目錄 Contents 第一章 總 論 . 1 1.1 項目概況 . 1 1.2 項目概況 . 7 1.3 主要建設條件 . 9 1.4 項目總投資 .10 1.5 可研報告主要結論 . 11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 13 2.1 國家提出有線電視數字化的目標和任務 .13 2.2 ps 縣廣播電視 “十一五 ”總體規劃 .14 2.3 地震前后 ps 縣廣電事業發展現狀 .15 2.4 災后重建規劃及目標 .16 第三章 項目建設條件 . 18 3.1 地理區位 .18 3.2 自然條件 .19 3.3 社會條件 .20 3.4 政策條件 .21 3.5 技術條件 .22 第四章 項目建設范圍及內容 . 23 4.1 項目建設地點及范圍 .23 4.2 項目建設內容 .23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4.3 設施設備購置方案 .24 第五章 工程技術方案 . 29 5.1 項目總體規劃方案 .29 5.2 工程技術方案 .33 第六章 節能節水措施 . 52 6.1 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 .52 6.2 節能措施 .52 6.3 節水措施 .53 第七章 環境影響評價 . 53 7.1 環境保護設計依據及環保標準 .53 7.2 主要污染源分析 .54 7.3 污染治理對策 .54 第八章 勞動安全衛生 . 56 8.1 設計依據 .56 8.2 職業安全衛生因素分析及控制 .57 第九章 項目組織與管理 . 58 9.1 項目組織機構 .58 9.2 工程質量管理 .59 9.3 財務管理 .61 9.4 進度管理 .62 9.5 合同管理 .62 9.6 協調管理 .63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9.7 安全建設管理 .64 第十章 項目招標方案 . 65 10.1 招標范圍 .66 10.2 招標組織形式 .66 10.3 招標方式 .67 10.4 投標人資格 .68 10.5 招標備案 .68 第十一章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 68 11.1 項目實施進度 .68 11.2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70 11.3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 .71 第十二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 73 12.1 投資估算依據及說明 .73 12.2 投資估算范圍 .74 12.3 投資估算內容 .74 12.4 資金籌措及使用計劃 .75 第十三章 社會效益評價 . 76 13.1 社會效益顯著 .76 13.2 經濟效益分析 .77 13.3 會議電視、黨政信息網絡等其他服務 .77 13.4 能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78 第十四章 結論及建議 . 79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14.1 結論 .79 14.2 建議 .81 附錄 . 84 附表 .84 附圖 .84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 頁 第一章 總 論 1.1 項目概況 1.1.1 項目名稱 ps 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1.1.2 項目承辦單位概況 承辦單位: ps 縣廣播電視局 ps 縣廣電局為縣級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全縣新聞宣傳、廣播電視行業管理和發展廣播電視事業等職能。內設辦公室、新聞中心、電視臺、事業建設股等 6 個股(室、臺)。編制為 21 名,現 有職工共 17人,下屬鄉鎮廣播電視站 24 個。近年來,我縣廣播電視事業得到較快發展。通過實施“村村通”工程,建成有線電視網絡光纜主、支干線 91 公里,覆蓋了進安鎮、進安鄉、十里鄉、川主寺鎮、山巴鄉、青云鄉等六個鄉鎮,實現了中央 1-12 頻道、新聞頻道、 32 個省臺綜合頻道、阿壩州電視臺及本縣自辦臺等 45 余套電視臺節目的有線電視傳送。有線電視入戶總數達1.2 萬余戶。對下屬的 ps 縣電視臺采、編、錄、播設備進行了數字化改造,設備數字化率達到 98%。新聞編輯制作采用了非線性編輯系統,新聞節目實現硬盤化播出,極大提高了電視節目 播出質量。為滿足群眾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2 頁 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縣廣電局充分發揮宣傳職能,創新新聞宣傳形式,開辦了 ps 新聞、聚焦新 ps、解讀縣域經濟、百姓之聲、科技之窗等一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欄目,自辦節目時間由原來的不足 2 小時增加到現在的 12 個小時。 1.1.3 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中央、國務院相關文件 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 200821 號); 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工作方案(國辦函 200854 號); 汶川地 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國務院第 526號令); 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試用版)( 2002 年3月,中國電力出版社); 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標準和規范以及通信信息技術相關設計規范、參數和標準。 2、 SC 省相關文件 SC 省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工作實施方案(川府發 200881 號);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3 頁 SC 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川府發 200820 號); 3、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相關文件 阿壩州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綱要( 2008 2020); 阿壩州城鎮體系規劃( 2006 2020); 4、 ps 縣相關文件 “ 5.12”特大地震 ps 縣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 2008); ps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ps 縣城總體規劃( 1998 2020); ps 縣廣播電視局提供的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文字資料和要求; ps 縣川主寺鎮其他相關資料; 1.1.4 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1 、良好的基礎設施是項目實施的牢固基礎。 在 ps 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全縣人民不懈努力, ps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交通方面:基本形成國道、 省道相互交叉,陸、空互為補充完善的立體交通網絡, 2007 年底,全縣 25 個鄉鎮完成通鄉油路建設,有 %的自然村完成村道建設。通訊方面: 2007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4 頁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 22798 戶;全縣現有移動電話用戶25460 戶;絕大部分鄉鎮和絕大部分村通了固定電話,移動通訊網絡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及絕大部分行政村。能源方面: ps 縣境內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全縣電站總裝機容量 6400 千瓦, 25 個鄉鎮全部實施了農網改造,境內 35KV 輸電線路 113 公里, 110KV 輸電線路南北貫通全境。“ 5.12”地震發生后, ps 縣委、縣政府不等不靠,積極組織群眾 開展生產自救,目前縣境內國、省、縣三級公路全部恢復,鄉道、村道全部打通。境內電力、通訊網絡已恢復正常。根據災后重建規劃,我縣將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使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條件將大大超過災前水平,成為廣播電視項目實施的堅實基礎。 2、優秀的人才隊伍是項目實施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 ps 縣廣播電視局加強隊伍建設,培養了一支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了解廣電技術信息,掌握設備使用和維護技術的職工隊伍;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引進了一批優秀記者和編播人員。新聞稿件質量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對外宣傳的影響力逐步擴 大。 2008 年縣電視臺新聞報道 3000 余條,其中中央臺用稿 8 條, SC 臺用稿 22 條,阿壩州臺用稿268 條;制作各類匯報電視專題片 6 個。擁有這樣一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5 頁 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將大大提升廣播電視災后重建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群眾大力支持是項目實施的重要保障。 廣播電視作為群眾喜聞樂見、生動直觀的主流媒體,已經成為我縣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農牧民群眾切身感受廣播電視給他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廣大農村干部群眾主動參與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成為廣播電視災后重建項目實施的重要保障 4、社會發展是項目實施的迫切需要。 國家廣電總局提出了建立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新體系、推動有線電視數字化的目標和任務, ps 縣廣播電視網絡必須盡快實現從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的轉變,在原廣播電視(模擬技術)信號接收處理系統、信號監測管理系統、信號傳輸系統構成的承載平臺基礎上,建立與國內中等發達地區縣級水平相當傳媒體系,即由節目平臺、傳輸平臺、服務平臺、監管平臺構成的有線數字電視新體系,加快有線電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全面推動 ps 縣有線電視網的數字化整體平移。 數字電視系統構架:按照國家廣電總局和省州廣電局建 設有線電視數字電視體系的總體要求,遵循統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6 頁 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分片負責、協調發展的實施原則,建立節目接收處理平臺、信源傳輸平臺、網絡管理平臺、運營服務平臺的有線數字電視系統,有計劃、分步驟建設可支持多套數字廣播節目、 100套以上數字電視節目(含視頻點播)和各類信息服務的有線數字電視系統。有線數字廣播電視節目經過節目平臺集成播出、傳輸平臺傳輸、服務平臺分配、終端解碼接收,逐步形成以節目業務為龍頭、以傳輸網絡為紐帶、以服務用戶為根本、以利益調整為基礎的新模式、新機制和新格局。數字電視系統前端設置在ps 縣廣 播電視服務中心內的中心機房,通過建成覆蓋全縣的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將數字電視信號傳送給全縣的電視用戶,終端用戶通過數字電視接收設備(數字機頂盒)進行解碼接收。 數字電視開展業務:有數字電視、數字廣播、專業頻道、付費電視、股市行情、遠程教育、互動游戲、視頻點播( NVOD、 TVOD)、網頁瀏覽、電視短信、信息服務等。 5、災后重建政策是項目實施的堅強后盾。 為支持和幫助受災地區積極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使地震災區早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中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7 頁 央、省、州相繼出臺了一系列 支持地震災后重建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支持范圍覆蓋災后恢復生產和重建的各方面,同時重點支持城鄉居民倒塌毀損住房、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等恢復重建。 5 月 30, SC 省政府印發了 SC 省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工作實施方案,按照優先恢復重建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原則, SC 省政府明確將廣播電視設施重建納入首批重建規劃項目,先行啟動建設。同時,中央、省級財政先后建立了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基金。中央財政通過統籌各類資金,籌集災后恢復重建基金 700 億元;省級財政通過整合一般預算、基金預算、預算外等各種資金,籌集災后 恢復重建基金 55 億元。倒塌毀損民房、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恢復重建。 1.2 項目概況 1.2.1 項目建設 地點及 范圍 工程建設全縣廣播電視數字前端,實施縣城進安鎮和川主寺鎮的雙向 HFC 網絡改造,實施縣城至鄉鎮的光纜傳輸網工程建設(白羊鄉除外)。 建設進安鎮、進安鄉、十里鄉、川主寺鎮、山巴鄉、水晶鄉、青云鄉、黃龍風景區、牟尼風景區的有線電視網絡。 建設其余 1 7 個鄉和全縣 80 個村的寬帶無線數字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8 頁 電視覆蓋網。 實現縣城和川主寺鎮的有線電視用戶的互聯網寬帶接入;開展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試點。 1.2.2 建設 規模與目標 1、 建設內容 光纜傳輸網,完成縣至鄉主干光網建設(白羊鄉除外)。 建設成為城鄉一體的帶寬為 860MHz 雙向 HFC 寬帶綜合信息網,該網絡主要由中心前端、分中心前端、無線發射系統、傳輸網、用戶接入網等五部分組成。 完成電纜網絡的建設,鋪設光纜 459.30 公里。 完成有線電視數字前端的配置。 完成小功率地面數字( DTMB)無線覆蓋網建設。 對現有有線電視網絡的進行改造。 改造范圍進安鎮、進安鄉、川主寺鎮、山巴鄉、十里鄉、青云鄉、水晶鄉、黃龍景區、牟尼溝景區,共 15000 戶。 2、 建設目標 ps縣廣播電視局災后重建項目建成后,節目可達 100 余套,將使 ps 縣的數字電視覆蓋率可達 100%,網內用戶達 25000 戶,通過采用業內先進的光傳輸技術建設的雙向光纖同軸電纜()混合網絡,真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9 頁 正實現了三網融合,是 ps 縣行政區域內集視頻、數據、語音為一體的寬帶綜合信息網。 有效凈化視聽環境,使黨和政府的聲音更加快捷地進寺入戶,進一步推進民族地區的安定和諧,在災后重建工作中樹立一面旗幟。 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暢通政府決策途徑,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廣泛宣傳進行動 員,調動全縣一切力量,全力投入縣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工作中。 1.2.3 項目實施進度 根據災后重建總體實施規劃, 本項目實施進度,計劃從 2009 年 3 月至 2010 年 4月,時間為 14 個月,建設工期 8個月。 1.3 主要建設條件 1、 政策條件 按照 SC 廣播電視災后重建規劃綱要要求, ps縣廣播電視災后重建規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著眼長遠,適度超前;區分緩急,突出重點;相互銜接,上下協調;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基本原則。通過努力,使 ps 縣廣播電視事業迅速達到并超過災前水平,實現城鄉廣播電視協調發展, 為推動我縣災后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0 頁 重建各項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 社會條件 “ 5.12”震災波及 ps 縣 25個鄉鎮,受災人口達7 萬人,受災面為 100%。其中白羊鄉、鎮江鄉、鎮坪鄉、岷江鄉、安宏鄉、小河鄉、小姓鄉、大姓鄉、紅土鄉 9 個鄉鎮受災尤為嚴重。全縣死亡 25 人、受傷22 人、失蹤 12 人。全縣農村房屋、城鄉道路、城鎮設施以及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嚴重損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 74.77 億元。此次地震中, ps 縣廣電系統受損嚴重。廣播電視部門辦公樓、鄉鎮臺站用房多處被震裂,受損面積 1590 平方米;無線發射 系統、村村通、新聞采訪設備均遭受不同程度地損壞,電視光纜損失 32 千米,專業設備損毀 568 臺, 3 臺攝像機被砸壞,廣電系統直接經濟損失 942.6 萬元。因此,ps 縣廣電網絡重建是關系全縣人民切身利益的基礎性事業,是關乎黨和政府信息傳遞的暢通工程,也是各級政府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民心工程,是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 1.4 項目總投資 ps 縣廣播電視局災后重建項目 投資估算總資金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1 頁 為 1900.00 萬元。資金來源 : 災后重建 資金。項目總投資構成如下表 所示 : 項目投資構成明細表 序號 費用名稱 投資額(萬元) 投資比例( %) 1 第一部分 工程費用 1820.04 95.79% 1.1 前端設備 279.92 14.73% 1.2 光纜材料 208.52 10.97% 1.3 光網絡設備 88.35 4.65% 1.4 DTMB寬帶數字電視發射設備及接收終端 520.00 27.37% 1.5 DVB C 有線電視機頂盒 378.00 19.89% 1.6 前端數據設備配置 67.80 3.57% 1.7 有線電視網絡改造 277.45 14.60% 2 第二部分 工程其他費用 42.71 2.25% 3 第三部分 基本預備費 37.25 1.96% 4 項目總投資 1900.00 100% 1.5 可研報告主要結論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促進城市社會經濟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保障城市安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2 頁 全運行、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 承載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發展后勁、發揮城市功能、實現城市穩定協調發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項目符合國家、 SC 省、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及 ps 縣廣播電視“十一五”總體規劃 及相關政策,項目建設條件具 備,建設內容與規模適當,建設方案科學、合理,具有可行性。項目建設可以改善川主寺鎮的基礎設施條件,規范市政管網建設,保護環境,保護水源地水質,減少污染,改善當地的人居環境及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項目建設的社會效益顯著。 項目建成后, ps 縣廣電網絡的數字電視覆蓋率可達 100%,覆蓋區節目可達 100 余套,網內用戶達 25000 戶,每公里廣電網絡 的功能投資為 4.14 萬元, 單位廣電用戶的 運營成本為 760.00 元。 總之,項目 社會綜合效益顯著, 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具體操作上也是可行的。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3 頁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2.1 國家提出有線電視數字化的目標和任務 國家廣電總局提出了建立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新體系、推動有線電視數字化的目標和任務, ps 縣廣播電視網絡必須盡快實現從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的轉變,在原廣播電視(模擬技術)信號接收處理系統、信號監測管理系統、信號傳輸系統構成的承載平臺基礎上,建立與國內中等發達地區縣級水平相當傳媒體系,即由節目平臺、傳輸平臺、服務平臺、監管平臺構成的有線數字電視新體系,加快有線電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全面推動 ps 縣有線電視網的數字化整體平移。 數字電視系統構架:按照國家廣電總局和省州廣電局建 設有線電視數字電視體系的總體要求,遵循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分片負責、協調發展的實施原則,建立節目接收處理平臺、信源傳輸平臺、網絡管理平臺、運營服務平臺的有線數字電視系統,有計劃、分步驟建設可支持多套數字廣播節目、 100套以上數字電視節目(含視頻點播)和各類信息服務的有線數字電視系統。有線數字廣播電視節目經過節目平臺集成播出、傳輸平臺傳輸、服務平臺分配、終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4 頁 端解碼接收,逐步形成以節目業務為龍頭、以傳輸網絡為紐帶、以服務用戶為根本、以利益調整為基礎的新模式、新機制和新格局。數字電視系統前端設置在ps 縣廣 播電視服務中心內的中心機房,通過建成覆蓋全縣的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將數字電視信號傳送給全縣的電視用戶,終端用戶通過數字電視接收設備(數字機頂盒)進行解碼接收。 數字電視開展業務:有數字電視、數字廣播、專業頻道、付費電視、股市行情、遠程教育、互動游戲、視頻點播( NVOD、 TVOD)、網頁瀏覽、電視短信、信息服務等。 2.2 ps縣廣播電視 “ 十一五 ” 總體規劃 根據 ps 縣廣播電視“十一五”總體規劃, ps 縣廣電事業規劃達到如下指標: 1、 廣播、電視人口混合覆蓋率均達到 98%以上。 2、建成聯接省市覆蓋全縣的廣 播電視光纖傳輸干線。城區實現光纖到樓,農村實現光纖到村、到組。用戶接入網逐步從模擬、單向網絡向數字、雙向、寬帶、高速網絡轉變。 3、從單一的傳輸經營有線電視業務向多業務、產業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使廣播電視成為集廣播電視、多媒體、手機電視以及綜合數據業務為一體的新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5 頁 型大眾傳媒。 4、建立與中等發達地區縣級水平相當的有線數字電視新體系,加快有線電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全面推動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 2.3 地震前后 ps 縣廣電事業發展現狀 1、地震前 ps 縣廣電事業現狀 ps 縣廣電局為縣級直屬事業單位,主要 承擔全縣新聞宣傳、廣播電視行業管理和發展廣播電視事業等職能。內設辦公室、新聞中心、電視臺、事業建設股等 6 個股(室、臺)。編制為 21 名,現有職工共 17人,下屬鄉鎮廣播電視站 24 個。近年來,我縣廣播電視事業得到較快發展。通過實施“村村通”工程,建成有線電視網絡光纜主、支干線 91 公里,覆蓋了進安鎮、進安鄉、十里鄉、川主寺鎮、山巴鄉、青云鄉等六個鄉鎮,實現了中央 1-12 頻道、新聞頻道、 32 個省臺綜合頻道、阿壩州電視臺及本縣自辦臺等 45 余套電視臺節目的有線電視傳送。有線電視入戶總數達1.2 萬余戶。對下屬的 ps 縣電視臺 采、編、錄、播設備進行了數字化改造,設備數字化率達到 98%。新聞編輯制作采用了非線性編輯系統,新聞節目實現硬盤化播出,極大提高了電視節目播出質量。為滿足群眾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縣廣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6 頁 電局充分發揮宣傳職能,創新新聞宣傳形式,開辦了 ps 新聞、聚焦新 ps、解讀縣域經濟、百姓之聲、科技之窗等一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欄目,自辦節目時間由原來的不足 2 小時增加到現在的 12 個小時。 2、 ps 縣廣電事業受災情況 在 5.12 大地震中,使得原本就十分薄弱的基礎更顯脆弱,人民 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ps 縣廣電系統受損嚴重。廣播電視部門辦公樓、鄉鎮臺站用房多處被震裂,受損面積 1590 平方米;無線發射系統、村村通、新聞采訪設備均遭受不同程度地損壞,電視光纜損失 32 千米,專業設備損毀 568 臺, 3 臺攝像機被砸壞,廣電系統直接經濟損失 942.6 萬元。 2.4 災后重建規劃及目標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安徽省的大力援助下, ps 縣綜合了社會經濟發展現狀、資源和區位優勢,按照“一年恢復、二年大建、三年變樣、四年提高、五年升級”的要求,初步確立了“圍繞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目 標,通過實施” 3321”戰略,(三大工程:農民新居建設工程,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社會事業振興工程;三個基地:旅游休閑渡假基地,工業經濟園區基地,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兩大中心:交通中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7 頁 心、物流中心;一個新區: ps 新城區),完成“六個一批”建設(一批新農居、一批新設施、一批新學校、一批新醫院、一批新廠區、一批新基地),實現“農戶新居所、基礎新提升、農業新基地、旅游新亮點、工業新突破、城鄉新風貌”的發展目標。 圍繞以上災后重建戰略思想,按照 SC 廣播電視災后重建規劃綱要要求, ps 縣廣播電視災后重建規劃堅持“政府主導, 社會參與;著眼長遠,適度超前;區分緩急,突出重點;相互銜接,上下協調;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基本原則。通過努力,使 ps 縣廣播電視事業迅速達到并超過災前水平,實現城鄉廣播電視協調發展,為推動 ps 縣災后重建各項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實施有線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將可實現以下目標: 1、開展數字電視、互聯網接入、數字監控三項業務,實現“有線進村、數字入戶”,打造“數字 ps”,推進“三網”融合,實現廣播電視事業的產業化。 2、有效凈化視聽環境,使黨和政府的聲音更加快捷地進寺入戶,進一步推進 民族地區的安定和諧,在災后重建工作中樹立一面旗幟。 3、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8 頁 4、暢通政府決策途徑,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5、廣泛宣傳進行動員,調動全縣一切力量,全力投入縣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工作中。 根據對上述情況的敘述及分析,為了能實現 ps 縣廣播電視“十一五”總體規劃提出的目標,在分析地震前 ps 縣廣電事業發展狀況以及震后廣電事業受災情況的基礎上,在符合中央、國務院對災后重建相關規劃要求及目標的情況下, ps 縣廣播電視網絡需進行災后恢復重建。 第三章 項目 建設條件 3.1 地理區位 ps 縣位于 SC 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北部。地理坐標介于北緯 32 06 33 09,東經102 38 104 15之間。東接平武縣,南依茂縣,東南與北川縣相鄰,西及西南緊靠紅原縣、黑水縣,北與九寨溝縣、若爾蓋縣接壤。縣境東西長 180 公里,南北寬 112.5 公里,總面積 8324 平方公里。縣城南距成都 335公里,位于 SC西部旅游黃金路線的中心位置,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19 頁 “九環線”西線沿岷江縱貫全縣。 3.2 自然條件 1、地形地貌 ps 地貌東西差異明顯,以中山為主;地形起伏顯著,相對高差比 較大,最低處白羊鄉棱子口海撥為1080 米,最高處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撥 5588 米,縣城海撥 2850 米。由于地形復雜,海拔懸殊。 2、氣候 特殊的地形地貌導致 ps 的氣候具有按流域呈明顯變化的特點,小氣候多樣且災害性天氣活動頻繁。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20 頁 涪江流域濕潤多雨、四季分明;岷江流域少部分地區干旱少雨,大部地區則寒冷潮濕,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四季不明。各地降水分布不均,但干雨季分明,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2%以上,多年平均氣溫5.70,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 21.10,多年平均降水量 720 毫米。 3.3 社會條件 3.3.1 基 礎設施條件 ps 縣基礎設施完善。目前,已形成了國道、省道相互交叉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九寨黃龍機場的通航,進一步完善了立體交通網絡;“九環線”及縣境內重點旅游景區移動通訊已無盲區;縣城先后建成了自來水廠、垃圾處理廠、液化氣站; 110 千伏“茂九”輸電線路縱貫全縣,為工業、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3.2 人文環境 ps 縣轄 2鎮, 23鄉, 142 個行政村, 306 個村民小組,有 2 個建制鎮(川主寺鎮、進安鎮), 2 個回族鄉(十里鄉、進安鄉)。縣府所在地為進安鎮。居住著藏、羌、回、漢四大主體民族,總人口 7.1 萬人。其中:藏族 31169人,占 43.31%;羌族 7315人,占 10.17%;回族 10824 人,占 15.04%,漢族 22588 人,占 31.39%;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21 頁 其他民族 64 人,僅占 0.89%。農業人口 58163 人,占總人口 80.83%。 3.3.3 經濟發展狀況 ps 縣全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 70508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8.3%,執行計劃的 9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4105 萬元,同比增長 234%,其中:稅收收入完成 3057 萬元,非稅收入完成 1048 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150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8.1%,比計劃目標提高 7 個百分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 3205元,同比增長 21.6%,執行計劃 119.8%。 3.4 政策條件 為支持和幫助受災地區積極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使地震災區早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中央、省、州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地震災后重建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支持范圍覆蓋災后恢復生產和重建的各方面,同時重點支持城鄉居民倒塌毀損住房、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等恢復重建。 5 月 30, SC 省政府印發了 SC 省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工作實施方案,按照優先恢 復重建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原則, SC 省政府明確將廣播電視設施重建納入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22 頁 首批重建規劃項目,先行啟動建設。同時,中央、省級財政先后建立了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基金。中央財政通過統籌各類資金,籌集災后恢復重建基金 700 億元;省級財政通過整合一般預算、基金預算、預算外等各種資金,籌集災后恢復重建基金 55 億元。倒塌毀損民房、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恢復重建,并且本項目的實施得到援建省(安徽省)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先后完成了對該項目的方案設計及規劃。 3.5 技術條件 近年來, ps 縣廣播電視局加強隊伍建設,培養了一支具有堅 定的政治立場,了解廣電技術信息,掌握設備使用和維護技術的職工隊伍;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引進了一批優秀記者和編播人員。新聞稿件質量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對外宣傳的影響力逐步擴大。 2008 年縣電視臺新聞報道 3000 余條,其中中央臺用稿 8 條, SC 臺用稿 22 條,阿壩州臺用稿268 條;制作各類匯報電視專題片 6 個。擁有這樣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將大大提升廣播電視災后重建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松潘縣廣播電視網絡災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 23 頁 第四章 項目建設 范圍及 內容 4.1 項目建設 地點及 范圍 工程建設全縣廣播電視數字前端,實施縣城進安鎮和川主寺鎮的雙向 HFC 網絡改造,實施縣城至鄉鎮的光纜 傳輸 網工程建設 (白羊鄉除外)。 建設進安鎮、進安鄉、十里鄉、川主寺鎮、山巴鄉、水晶鄉、青云鄉、黃龍風景區、牟尼風景區的有線電視網絡 。 建設其余 1 7 個鄉和全縣 80 個村的寬帶無線數字電視覆蓋網 。 實現縣城和川主寺鎮的有線電視用戶的互聯網寬帶接入;開展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試點。 4.2 項目建設內容 為了更好推進 ps 縣有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析影響信息系統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試題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師的總結與反思考題試題及答案
- 運行班長面試題及答案
- 網絡設計師職業規劃與試題及答案
- 討論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的實際應用價值試題及答案
- 四年級上冊電11 電在我家教案
- 小學數學復習活動組織方案
- 股權質押合同的條款設置
- 持證人員的職業勞動合同
- 商務星球版第四節 首都北京教學設計
- 新時代勞動教育教程(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全套教學課件
- 皮膚科學皮膚炎癥與感染
- 煤層氣開發第7章煤層氣集輸
- 《夏洛特煩惱》完整版劇本(上)
- 2023年超星爾雅公共關系禮儀實務課后答案
- 紅樓夢講書演講稿(18篇)
- 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范本
- 巖土工程勘察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DB23T 2331-2019 雨露大麻干莖
- 阻燃防火服裝防護性能研究
- 零工派工單(可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