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無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頁
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無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頁
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無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頁
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無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頁
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無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寧化城東中學20152016學年上期半期考試九年級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一、積累與運用(22分)(一)古詩文積累(12分,每空1分,錯別字、添字、漏字不得分)1(1)過盡千帆皆不是, 。(溫庭筠望江南)(2)四面邊聲連角起, ,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秋思)(3)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 , ,千騎卷平岡。(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4) ,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5)了卻君王天下事,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6)濁酒一杯家萬里,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7) ,歲晏有余糧。 ,盡日不能忘。(白居易觀刈麥)(8) ,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9)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 。(諸葛亮出師表)(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問題。(10分)生命與秋一次次xi逅,便一次次目睹葉落的狀態。飄零的葉子,總會讓人油然產生一種曲終人散,那份離散會在一段時間縈繞而不得釋懷。片片落葉,曾鮮活地與枝干相守,邁過一季繁盛蔥蘢,終蕭s( )離去,愛到無言,痛到無聲。撿一片葉子,qin誠的托在掌心,仿佛看到了一種無奈,一種果敢,一種涅槃2.根據拼音寫漢字和給加點字注音(4分)縈( )繞 蕭s( ) xi逅( ) qin誠( ) 3.文中加橫線句子是個病句,請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2分)病句:飄零的葉子,總會讓人油然產生一種曲終人散,那份離散會在一段時間縈繞而不得釋懷。4.“飄零的葉子”給人帶來無盡的遐思,請你選擇一種事物作為寫作對象,用詩意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認識(2分)如:初生的嫩芽、美麗的夕陽、彎腰的稻穗等等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a、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躥下跳,忙得不亦樂乎。b、通過模擬考試,他發現了語文學習的蛛絲馬跡。c、他從下著雨的外面進來,身上一衣帶水。d、大家都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切不可熟視無睹。二、綜合性學習(10分)6. 綜合性學習。(10分)某初中學校在校學生有關“閱讀”問題進行了調查,并將調查發現公布如下:材料一 課外閱讀讀書興趣及占比例讀書計劃及占比例關注點及占比例讀書筆記及占比例深厚13%有計劃11%寫得怎樣10%每讀必做0%一般48%有時有計劃32%怎么寫的14%憑興趣做24%無興趣39%沒有計劃57%寫了什么76%從不做76%材料二 語文學困生閱讀能力:10%的學生基本讀不懂作品,55%對作品的內容寫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寫作水平:情感積累欠缺,矯揉造作;知識面狹窄,素材貧乏;立意膚淺,認識能力偏低;寫法粗陋,語言枯燥。(1)研讀以上兩則材料,分別寫出你探究發現的結果。(4分)材料一: 材料二: (2)以上兩則材料對你的閱讀帶來什么啟示,請選擇一個角度談談。(2分) (3)該校某班擬于“世界讀書日”期間開展“愛讀書、會讀書”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有針對性地設計一項活動,并為這個活動寫一則宣傳標語;(4分) 活動: 宣傳標語: 三、閱讀(58分)(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題。(18分)【甲】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選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選自荊軻刺秦王)注: 函:匣子 陛下:殿前的臺階 揕(zhn):用刀劍等刺。7.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每句劃一處)(2分)(1)大 王 嘗 聞 布 衣 之 怒 乎 (2)秦 王 還 柱 而 走8.根據上文,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1)輕寡人與?( )(2)長跪而謝之( )(3)顧笑武陽( )(4)圖窮匕首見( )9. 下列句子中與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例句:以五十里之地存者a北蠻夷之鄙人 b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而乃以手共搏之10.翻譯文中劃線句子。(4分)(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11. 下列對【甲】【乙】兩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項是( )(2分)a、【甲】文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的一場外交斗爭,最后弱國取得勝利的故事。b、【乙】文所記敘的是荊軻刺秦王的經過:他拿著匕首,追趕秦王,而其余臣子則袖手旁觀。c、【乙】文中記載了秦國的一條法律:帶刀的侍衛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帶刀。d、【甲】【乙】兩文在人物刻畫上均用了對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陽的“色變振恐”襯托荊軻的沉著冷靜。12.用原文填空:“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的原因是“ ”。(2分)13.荊軻刺秦王和唐雎以“士之怒”回擊秦王的“天子之怒”,這些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2分) (二)名著閱讀(8分)14.概述簡.愛在桑菲爾德府中生活的一個故事情節。(4分)(要求:寫清楚故事起因、經過和結果) 15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考必考書目,相信同學們已經很熟悉了,請你根據提示寫出人名:(2分)(1)“面如鐵,性如火,東京只兩斧”,寫的是 。(2)“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寫的是 。16“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是一首哲理小詩。詩人把人生事業的成功比喻為 ,把成就事業的起步階段比喻為 ,把奮斗的辛勞比喻為培養花的“淚泉”,把自我犧牲比喻為滋潤花的“血雨”,生動貼切,發人深思。(2分)(三)現代文閱讀(32分)閱讀下文,完成17-19題。(10分) 知 止 臺灣張繼高年幼時,父親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們。當時覺得這兩個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鄉親送來了兩簍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個不停。夜晚腹瀉,父親趁機訓誨說:這也是不懂得吃東西也應該“知止”的緣故啊。到了中年,每讀名人傳記,或觀察時人的成敗升沉,發現其中災禍發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一個人理應知道他從社會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過這個限度,命運便會報復他。問題是這個“限度”并沒有科學的計算方法,也沒有客觀的標準。能夠估量得恰到好處的人,全憑他的自知與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規勸的朋友的適時諫阻。困難的是,已攬大權、已賺大錢的人對“知止”特別地聽不進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見可以說是卓絕一代,在宋神宗的寵信之下,他獨攬軍政、經濟大權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貪,總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結果根本無法建立真正的功業。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謂極矣。由王安石想到喬治華盛頓,就覺得華盛頓高明。華盛頓雖然指揮過美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獨立戰爭,但戰爭結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決心回到老家種田。他說:“我畢生最大的興趣在農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說是到家了。我對培根的散文百讀不厭。他有一句諷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話:“升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們費了很大的勁,一級級往上爬。結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時還是很卑鄙的。人們用不尊嚴的手段爬到尊嚴的地位,結果是怎樣呢?他們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說垮便會垮下來,不然也會慢慢減色,漸漸地被淘汰我有些近十年來在商界曾經呼風喚雨過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潛逃海外,身敗名裂,或者正在茍延掙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們春風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結納權貴,炒地皮、賣軍火的時候,我就曾婉勸他們適可而止、相機打住。可惜他們聽不進去。一個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從社會上取得多少才是適當的。“錢”“權”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養一點“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個高度進步而民主的社會中,人的觀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識來隨時制衡,自然會產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這個嘈雜浮躁的社會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養了。17本文鮮明地提出了“知止”這一觀點,“知止”在文中的含義是 (3分)18本文兩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何作用?(4分) 19結合本文和現實生活,談談你獲得的啟示。(3分) 閱讀下文,完成20-24題(22分)味 道 姜欽峰聽過一個兒子講述他的父親。那時兒子還小,家在農村,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干的是體力活,父子倆一年難得見上幾次。父親愛吹點牛,每次回來,總要把在城里見到的事添油加醋地重復幾遍,顯得很有見識的樣子。一家人都知道他的個性,也不與他爭辯。有一次父親回家,特意給兒子帶了禮物,是兩瓶飲料,塑料瓶裝的,貼著藍色的標簽,通體透明。兒子從沒見過這么漂亮的瓶子,歡天喜地,迫不及待地擰開瓶蓋,“咕咚”就一大口。父親趕緊問:“兒子,好喝嗎?”兒子嘴里還含著飲料,說不出話,只好含含糊糊地點頭。父親開心地笑了,兒子忽然問他:“你喝過嗎?”父親頓時揚起了眉毛:“那當然,如今城里人最流行喝這個,我在工地上干活累了,就買它當水喝。”兒子再沒說過什么。若干年后,兒子在城里安了家,把父親也接到了城里。只可惜,父親沒有享福的命,半年后就查出了胃癌晚期。兒子說: “爸,您想吃點什么盡管說,我給您買去。”父親想了想,說: “我在城里啥都吃過了,只有一種飲料沒嘗過,就是上次我給你帶回來的那種,塑料瓶裝的,透明的。”兒子有點意外,但沒說什么,轉身就上街買了一箱回來。兒子幫父親擰開了瓶蓋,輕輕地遞到床前。父親接過來,才喝了一口,還沒來得及下咽,忽然就皺起了眉頭,“哇”地吐了一地,然后鄭重其事地說: “兒子,你買到假貨了,這飲料摻水了!”兒子眼淚刷地就下來了,“爸,礦泉水就是這個味道啊”。年初的南方雪災。有個父親開著私家車,帶著七歲的兒子回湖南老家過年。父子倆從廣東出發,進入湖南境內時,看到漫天飛舞的雪花,還有樹枝上晶瑩剔透的冰凌,兒子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高興得手舞足蹈。父子倆都生活在溫潤的南方,做夢也未曾想到,如此冰清玉潔的世界,竟然會暗藏殺機,災難正悄悄向他們逼近。離家僅四十公里的時候,高速公路突然封閉了,父子倆被困在路上,除了等待老天爺開恩,別無良策。然而,紛紛揚揚的大雪似乎意猶未盡,依然漫天灑下,路面的冰層越來越厚,把他們最后的一絲希望也覆蓋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車上僅有的食物已消耗殆盡,饑餓、寒冷和對家的向往,輪番煎熬著父子倆的心。家,就在不遠的前方,此刻卻顯得那么遙遠。冰冷的絕望!足足困了兩天之后,父親決定拋下車子,帶著兒子徒步回家。白雪皚皚,寒風刺骨,父親背起兒子,深一腳淺一腳,艱難跋涉在冰天雪地中。渴了,他就抓起一把雪塞進口中,累了,他就把兒子暫時放下,牽著兒子繼續前行。十幾小時后,終于到家,筋疲力盡的父親總算松了口氣,從懷里掏出了半瓶礦泉水。這是父子倆僅有的補給,怕它在半路上結冰,父親就一直把冰冷的礦泉水焐在胸口,自己卻沒舍得喝一口,全都留給了兒子。澄澈的礦泉水,晶瑩明亮,浸潤著父親的汗水,帶著父親的體溫。那種味道,應該是兒子一生的記憶吧。 20從全文來看,題目中的“味道”指的是什么?(4分) 21文章敘述了兩個關于礦泉水的故事,請簡要概括。(4分)(1) (2) 22比較文中兩位父親有何異同之處。(4分)相同點: 不同點: 23.文中兩個劃線句都屬景物描寫,請分析它們在表達感情方面的作用。(4分)第句的作用: 第句的作用: 24“那種味道,應該是兒子一生的記憶吧。”這句話有何深刻含義?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6分) 四、作文(60分)25從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