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產的藝術寶庫 中國美術館誕生記[權威精品]_第1頁
難產的藝術寶庫 中國美術館誕生記[權威精品]_第2頁
難產的藝術寶庫 中國美術館誕生記[權威精品]_第3頁
難產的藝術寶庫 中國美術館誕生記[權威精品]_第4頁
難產的藝術寶庫 中國美術館誕生記[權威精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難產的藝術寶庫 中國美術館誕生記 -權威精品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最新最全的 學術論文 期刊文獻 年終總結 年終報告 工作總結 個人總結 述職報告 實習報告 單位總結 中國美術館自其誕生至今見證了半個世紀的時代變遷。這座仿古閣樓式的現代建筑,由建筑大師戴念慈主持設計,坐落在東黃城根、五四大街到阜成門這條文脈的東端。莫高窟式飛檐古典形式、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建造之初中國美術館命定中便要延續文脈,至今仍是北京乃至中國的文化地標之一。 興建:剩余材料修成 “ 十大建筑 ” 之一 1898 年,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了理想社會 “ 太平世 ” 。在其大同世界里,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將成為“ 美妙博異 ” 、 “ 奇精新妙 ” 的社會新事物。但同屬博物館系統,同樣有著 “ 以開民智而悅民心 ” 功能的美術館在國內起步卻很晚。國內第一家美術館要屬在民國時期成立的江蘇南京美術館。由此, “ 新中國成立之后,作為國家文化建設重要議程,美術館建設提到 20 世紀 50 年代首都北京十大建筑項目中, ”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告訴記者。 追溯到 1958 年,當時中央確定了國慶十周年 工程的建設任務 “ 十大建筑 ” 中包括了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軍事博物館、農業展覽館, “ 中央美術展覽館 ”項目也被列入其中。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指出,美術館項目列入十大建筑說明了國家的重視, “ 從國際慣例而言,任何一個有文化內涵的國家、有文明史的國家,都有博物館、美術館、歌劇院,這些是標志性的建筑。所以當時盡管中央財力并不寬裕,卻也把博物館、美術館列入其中。 ” 作為當時北京市慶祝國慶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美術館本應該在 1959 年建成,但最后卻是在 1961 年 11 月 15 日建成。這也 引發了日后對中國美術館是否列為十大建筑的爭議。 對此,范迪安提到, “ 首都國慶十大建筑簡報 ”1958年第四期美術工作會議上討論的十大建筑意見中,人民大會堂是第一個,其后還有革命、歷史博物館、民族宮、美術館、軍事博物館,還有農展館和科學館, “ 當時也有歌劇院,只是后來沒蓋起來。從當年的會議紀要簡報里明確顯示,美術館納入了十大建筑規劃和建設工程項目。 ” 對于沒能按時完工的原因,梁江解釋,這主要是上世紀50 年代末,我們的經濟實力還沒有那么雄厚,財力不夠。 這樣的解釋在中國美術館公布的美 術館建館工作報告中得到驗證。該報告指出, 1958 年 11 月 21 日動工以來, “ 工程進行基本是順利的。至今年( 1959 年)一月底,因建筑材料中之鋼筋、木材供應緊張和施工力量不足,為了保證首都國慶工程之重點工程按期完成,國慶工程辦公室在本年第一季度內,不再供應美術館所得各項材料,并將美術館大部分施工力量分批調往僑聯大廈工地。截至目前,美術館工地雖未全部停工,實已陷入大停小做狀態中。 ” 中國美術館再度復工是在 1960 年國慶慶典活動之后,北京市政府決定用國慶竣工工程的剩余物資材料和款項,繼續完成美術館工程主 體項目,并于下半年全面恢復施工。 “ 后來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建成后,就把它們的剩余建筑材料給了中國美術館,所以我們和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的建筑材料好多都是一樣的 ” ,梁江告訴記者。 1960 年 4 月美術館再度復工還專門成立了建館小組,成員有周巍峙、蔡若虹、吳仲超、劉開渠、葉淺予、吳作人、王朝聞、華君武、陳半丁等。小組任務為確定建館方針任務、解決機構編制、調集干部、審核陳列計劃和經費預算。 美術館復建工程至 1963 年 3 月 23 日正式竣工驗收,此前文化部已任命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劉開渠 兼任中國美術館館長,張諤任副館長。 1963 年 6 月 1 日,毛主席親自題詞 “ 中國美術館 ” ,就此確定了其作為國家美術博物館的地位。 設計:造型參考敦煌 “ 九層樓 ” 中國美術館的主樓館舍為古典閣樓回廊式建筑,高檐飛脊,金色的琉璃瓦配以玻璃花飾和乳白色面磚突顯民族風格。 這一頗具民族風格的建筑是由老一輩建筑師戴念慈完成。盡管此前他從未設計過美術館建筑, “ 但他的理念和實際探索,直到現在來看都是經得住歷史檢驗的 ” 。范迪安指出,戴念慈當時考慮美術館被稱為藝術寶庫,那就在設計上將寶庫這個詞形象化, “ 他想到了敦煌,莫高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的代表。 ” 由此,戴念慈汲取莫高窟 96 號窟 “ 九層樓 ” 飛檐古典形式,正門廊及廊榭采用大屋頂式,略作點綴,與中間頂部的閣樓相呼應,其他部分則設計成平頂以解決展廳頂部采光。 在中國建筑傳統中,從漢代起就有九層塔式建筑,莫高窟 “ 九層樓 ” 高 45 米。中國美術館前館長楊力舟告訴記者,戴念慈借鑒了塔式造型,但又不可能做成莫高窟那么高,為此他把飛檐壓縮重疊在塔頂上,做了七層。 可貴的是,如此富有民族氣息和傳統審美的建筑設計,同時也考慮到了現代功能。范迪 安說,上世紀 50 年代國際上很多博物館,類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盧浮宮都是從皇家宮殿轉成博物館,很多現代美術館建筑都未問世, “ 戴老的設計既具備美術館展覽作品需要的寬敞、光線明亮,也注意到觀眾的欣賞、交流、需要公共交往空間。所以這個設計在功能上是比較先進的,很有先見之明。 ” 插曲:周恩來補充長廊和竹子 在戴念慈的設計方案實施中也發生過小插曲。中國美術館前館長楊力舟回憶,當時在民族化的理念之下,美術家們都覺得這個方案很吻合國家美術館和國家藝術寶庫的定位,美術家投票選中了這個方案。不過,周恩來 總理還是有一點不滿意, “ 周總理說這是城市的建筑,還應該有城市園林的特點,是能讓觀眾、人民休閑的環境。因此他建議加上長廊,種上竹林。 ” 為此,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張諤特意到青島買來竹子種下。楊力舟清楚地記得,由于竹子扎根很深,破壞地基,唐山大地震時美術館損壞嚴重,大修時,有人建議把竹子去掉,把長廊地面建成商店,張諤聽聞非常氣憤, “ 他說那可不行啊,那是周總理種的竹子,可不能弄掉! ” 除此,在畫家黃永玉的回憶里,中國美術館三樓的欄桿也是周總理設計的。此外,當時周總理還提議在回廊底下應該有水圍繞。 “ 不過受到客觀條件制約,引水較困難,這一方案未能實現 ” 梁江透露。 1963 年中國美術館整體完工正式亮相,此后的半個世紀里也經歷了兩次大修。也曾有意見希望將中國美術館 “ 推倒重建 ” 。 楊力舟回憶,美術館施工正好在 1959 年到 1962 年期間,是國家的經濟困難時期,因此施工的質量不夠好, “ 多數在冬季施工,在洋灰里面,摻雜了很多咸鹽。而咸鹽對鋼筋是有腐蝕作用的。因此,在 1976 年唐山地震的時候,當時在北京的各建筑損害最大的就是中國美術館,橫梁斷裂,地基下陷,主樓向東傾斜。 ” 為此, 1990 年中國美術館主樓實施了第一次大修,主要目的是抗震加固。 12 年后,國家又投資 1.4 億元對美術館主體建筑進行改造和內外裝修,使展出條件、設施標準得到了很大提升。 2003 年主樓改造裝修完成后,建筑形象、展廳設施、燈光照明、樓宇自控、恒溫恒濕、消防報警等均達到當時國內領先水平。 畫庫 “ 遲到 ” 三十多年 當年戴念慈根據使用功能,將美術館分成了展覽部分、供應服務部分、辦公部分、公共活動部分等。在設計藍圖中,除了取意于敦煌的主樓外,美術館西有畫庫、東有放映廳,北有陳列館,由于經濟條件所限,最后壓縮只建 了主樓。 這棟主樓 30 年來既是展覽主體,也是辦公室,樓頂的小房間成為藏品存放室。隨著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不斷增加,缺少畫庫的矛盾日漸突出。 劉開渠等老館長在任時曾多次呼吁盡早建畫庫。 1995年,在現址用地范圍內建設了 4000 平方米的藏品庫及配套用房,歷時 3 年, 1998 年底竣工。 “ 主樓后面的地皮是中國社科院的,文化部用了另一處基建房子與社科院進行 1: 1 的交換,修建了藏品庫。 ” 中國美術館新畫庫面積達 4143.5 平米,地下三層地上二層。外檐采用黃色琉璃女兒墻,牙白色釉面磚,與美術館主樓外觀風格協調統一,除雕塑庫外,藏品均采用可移動型密集柜、密集架儲藏。防火防塵。 閱讀相關文檔 :宋莊 沒有導演的大舞臺 談 “ 痕跡學 ” 在鑒定上的應用 (五 ) 日本高山寺舊藏宋版辨非集價值淺析 難以忘卻的記憶 遇見與預見 異數反書 別有洞天 佳士得 2013 拍品之革絲金龍紋吉服袍品鑒 中國藝術圈的飯局 篆刻復興工程或帶動一波篆刻熱 淺析建立道德文明傳承規范的必要性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方法的研究 地震地電阻率觀測技術與地電儀器的發展 中國陶瓷材料美學的權利擴張 威尼斯手記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