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人學視野中的高等教育[權威資料]_第1頁
新時期人學視野中的高等教育[權威資料]_第2頁
新時期人學視野中的高等教育[權威資料]_第3頁
新時期人學視野中的高等教育[權威資料]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時期人學視野中的高等教育 本文檔格式為 WORD,感謝你的閱讀。 摘 要:人學是研究作為完整的人及其存在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它的本質要求和根本目的在于關注人全面、充分、自由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國新時期特色的高等教育要把促進青年學生全面、充分、自由的發展作為教育實踐的目標和方向,探索人學視野中高等教育的全新內涵和本質要求,觀瞻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向。 關鍵詞:人學;素質教育;能力教育;個性教育 G640 文獻標志碼: A 1002-2589( 2013) 06-0187-03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組成世界的人也不是千人一面,每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確定自己在世界中生存的位置。 “ 因為一個由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愿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社會。 ”1 現代文明離開人的個性的充分發展無從談起。我國新時期特色的高等教育只有弘揚青年學生的個性,確立其主體地位,喚醒其自我意識,才能凝聚民族精神和發展現代社會文明,從根本上實現教育青年學生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目的。我們的高等教育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和未 來,就要積極地塑造、發展、豐富和完善青年學生的個性,激發其主體性與創造性,尋求青年學生個性完善同社會進步的統一。 一、新時期人學視野中高等教育的內涵 (一)加強素質教育,推動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 “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 知識經濟的到來,對青年學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新時期的高等教育要從青年學生的全面發展入手,大力進行素質教育,做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的結合,基礎教育與專業特長的結合,促 進青年學生德、智、體諸方面的統一協調發展。從而使他們 “ 有大無畏的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有較強的永不滿足的求知欲和無止境的創造欲望;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較強的創造才能;同時還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個性品質和高尚情操等。 ”3 這樣素質教育就與人的全面發展聯系起來,拓展了人的知識面,增強了人的素質,使人學視野中高等教育具有了堅實的基礎。青年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學習豐富的文化知識,構建科學的富有時代氣息的知識層次,全面涉獵和掌握各個學科的知識,養成實際分析問題的多樣性能力。同時也要注意術業有專攻,在夯實自身文化知識的同時確立自 己的專業方向,深入研究專業知識,把知識的廣博與精深聯系起來,積累博專結合的全面知識準備,造就文理兼備,一專多能的真正人才。 (二)推動能力教育,促進青年學生的充分發展 “ 高等教育要跟蹤國際學術發展前沿,成為知識創新和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培養的基地。 ”4 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認識的目的在于改造,科學文化本質上要求表現為一種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每一個人都是自覺實踐的能動主體,在實踐中得到認識和發展。知識理論就應該和必須轉化、表現為真正的能力,創設出能適應和促進人充分發展的境域。這 就要求人學視野中的高等教育必須注重對青年學生能力的培養,進行能力教育,塑造全新的能力型人才, “ 他們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決問題,擁有代表其清晰思緒和熟練掌握語言的交流技巧,擁有豐富的多樣化的經驗。 ”5 新時期,高等教育不僅僅是單純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還必須重視青年學生自如地運用各種知識的技能,養成獨立思考、創新、活用的能力,使青年學生在獲得和掌握全面知識后把這些基本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能力并在進行能動的實踐活動中外化出來成為更深入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的現實力量,推動自己各方面充分的發展。青年學生在能力教育過程中 要立足自身面向社會,自覺把自身的個體素質、能力培養融入整個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從而使學習和認識在理論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檢驗、豐富和發展,轉化成為青年學生所掌握的鮮活的能力,再去運用于社會歷史這一偉大的實踐活動。 (三)提倡個性教育,關注青年學生的自由發展 提倡個性教育就是要在尊重社會發展需要的同時,更加注重人自身潛能的開發和人自身特長的發展,使每個個體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得到發揮,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它的目的在于為青年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個內在的機制,讓他們在積極的自我修養中得到完善和 自由。在新時期高等教育中,通過個性教育注重青年學生的全面充分發展和個性的和諧與鮮明,真正使青年學生既具有廣泛的知識,又擁有獨立的人格和責任感,塑造適宜的個性特征,真正讓青年學生成為自主自由的人。自由個性是人追求的終極目標。新時期的高等教育提倡自主自覺,獨立發展的個性化教育,關注人的個性是應對未來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新要求的科學策略。高等教育要促進青年學生全面充分自由的發展,由 “ 自由王國 ” 邁向 “ 必然王國 ” ,就要倡導個性教育推動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在培養青年學生高度發達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礎上,塑造積極的人生價值取 向和崇高奉獻精神,使青年學生個體化發展與社會的整體性發展相一致,把青年學生的個性教育融入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使他們的個性發展方向具有科學性,體現歷史的規律性和實踐的自覺性。青年學生的自由發展通過他們的個性來表征,而他們個性的豐富發展是在其自由的發展中實現和體現的。 二、新時期人學視野中高等教育的本質要求 (一)以素質教育為基礎,關注科技與人文的統一 素質教育的整個過程體現教育雙方(教師、學生)對科技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對其內涵的創造性發現和深層次利用。素質教育是素質的養成, 因此它首先就是人化的教育。新時期高等教育不能再拘泥于過去的文理分開,應該把科技和人文統一起來。 21 世紀是科技人文高度結合、融會的時代,科學文化的發展既要高度分化又要高度綜合。面對科技、經濟和社會文化呈多元化、交叉性的趨勢,僅憑單一的學科知識已無法解決許多復雜的新問題。真正具有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文理兼備的人才是新時期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表明了新時期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要注重科技與人文交融的學科發展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突出學科間的交叉滲透。扎實基礎,拓寬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增強適應性將成為青年學生力爭一專多 能,應對高等教育發展新要求的途徑。 (二)以能力教育為核心,努力營造青年學生成才的有利環境 青年學生作為科學文化的載體,其目的在于讓自身所承載的知識能轉化為自己作為實踐主體的強大能力。科技革命突飛猛進促使我們認識到能力教育在新時期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努力營造青年學生成才的有利環境。使廣大青年學生在接受全面翔實知識的基礎上,有一個充分的空間以補缺、糾偏、爭鳴、整合、融會貫通,在統攝全面知識的基礎上完善和豐富自身的能力結構, “ 由追求整合的知識到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由智慧的領悟、情感的發展、價值 的澄清到良好人格的養成。 ”6 (三)以個性教育為中心內容,遵循素質全面累積和能力充分養成基礎上的個性化發展 新時期高等教育既要注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也要強調專業化和個性化,真正關注自由個性的人才培養。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高層次復合型要求決定了青年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成為他們能否成才的關鍵。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高等學校有限的教育資源是不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樣樣精通的人才。因此高校只能在提供給青年學生充實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上實行個性教育,塑造積極科學的個性,從而為青年學生提供終身學習 不斷進取的不竭動力。同時個性教育把青年學生的發展與他們的自由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青年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根據個人的愛好、興趣、特長去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研究和從事的專業。 三、新時期人學視野中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向 (一)高等教育發展要滿足青年學生自由地實現或滿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自由拓展 青年學生個人的需要會因為個體不同的具體情況差異而表現出不同,要實現高等教育對青年學生受教育后個性化發展,就必須了解人個體需求的多層次、多方面的具體構成。然而,其需要是動態變化的,它隨人所 處的生活境地和社會關系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所以,高等教育首要的是充分肯定青年學生個體需要的多樣性,并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給予肯定和保證。與此相適應的是青年學生受教育后個性化的發展也相應地要求其個人能力要得到多緯度的自由拓展。與人的需要多樣化一樣,人對于自身能力的拓展,也因為個體的不同而具有多種的要求和趨向。這種要求和趨向放置在個體人所形成的生活和社會關系里就具有了鮮明的個體差異性。這表明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向在于著力推動青年學生在受教育的能動實踐中自由地實現或滿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和能力的自由拓展。 (二) 高等教育發展要滿足青年學生個體獨特性的發展 我們社會主義旗幟下的高等教育所理想和培育造就的人是作為人的人,作為個人的人。馬克思在批判 “ 粗陋的共產主義 ” 時說過, “ 這種共產主義,由于到處否定人的個性,只不過是私有財產的徹底表現。 ”7 人是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統一。一方面,個人是隸屬于的群體的一員,在階級社會 “ 他們的個性受非常具體的階級關系制約和決定。 ”8 另一方面,人是復雜的,個人的全部言行并不是完全以他所屬的階級、階層為轉移的。他還保持著自己與他人所不同的獨特性。在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實踐中, 青年學生是被培養塑造成作為 “ 自由個性 ” 的個人而確定下來的。即,在某一社會范圍內,人人都是具有很高的才華和能力, “ 譬如人人都是出色的畫家,這也不排除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畫家的可能性。事實上,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個性,他們各有特長,各具有特色,才使得他們每個人都成為出色畫家的。 ”9 列寧認為的 “ 全部歷史正是由那些無疑是活動家的個人的行動構成的 ”10 ,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所培養的青年學生就是要成為個性越來越鮮明的活動家,從而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民族國家的復興。 (三)高等教育發展要滿足青年學生自主性 的發展 只有自主的人才能是真正的有個性的人。新時期人學視野中的 “ 自由個性 ” 本身就意味著: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個性。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實踐本質目的就在于讓青年學生發展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講成為有個性的人代替偶然的個人的過程。使得青年學生所處的社會關系、交往關系與其個人相適應,青年學生個人對群體的和對社會的關系具有自主性。同時,高等教育要注重培養青年學生對自己活動能力的調控上, “ 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人自己控制。 ”11 通過高等教育能動的塑造培養使青年學生真正駕馭外部世界對個人才能的實際 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 ” ,從而實現人學視野中高等教育滿足青年學生自主地實現 “ 自由個性 ” 。 參考文獻: 1愛因斯坦文集:第 3 卷 M.許良英,范岱年,編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7: 143. 2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教育法規概論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359. 3莊壽強,戎志毅 .普遍創造學 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1997: 239. 4教育部 .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學習參考資料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7. 5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發展藍圖 J.教育參考資料, 2000,( 19) . 6龔放 .現代大學通識教育之我見 J.上海高教研究, 1997,( 2) .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18.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86. 9袁貴仁 .馬克思的人學思想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6: 289. 10列寧全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4: 129.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0. 閱讀相關文檔 :芻議情景模擬教學實訓室建設 民生新聞的價值呈現與發展路徑研究 國內外高校學生激勵機制的對比研究 淺析構建信息科技創新教育的內容體系 簡述浪漫主義史學 淺析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 淺析美軍聯合文化 淺析伊利亞特中神的特點以及正義的內涵 淺談建筑業農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