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與城市規劃課件(正稿)_第1頁
風水學與城市規劃課件(正稿)_第2頁
風水學與城市規劃課件(正稿)_第3頁
風水學與城市規劃課件(正稿)_第4頁
風水學與城市規劃課件(正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風水學與城市規劃 侯景新 教授 一、風水概念 風水學是城市布局、宅地選擇的一門學問。因其考慮的主要要素就是“風”和“水”,故稱風水。 人的居住環境以風和水最重要。 人就是風水。 “風水”的概念 ,一般認為源自晉代郭璞的 葬經 。 葬經 中說 :“氣乘風則散 ,界水則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謂之風水”。 風水又稱堪輿。 “堪輿”一詞釋義,東漢許慎認為:“堪,天道;輿,地道”,即堪輿是謂“天地之道”???、輿是漢唐時期風水的兩個主要派系之一,其宗旨是“法天地,象四時”。強調宇宙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同一。 天人合一理論。(風水就是外在環境與人的和諧) 二、風水源流 風水源遠流長。 還在秦始皇時,有術者說金陵有天子之氣,于是秦始皇就派“朱衣三千人鑿方山,疏淮水,以斷地脈。” 明末崇禎皇帝和李自成大斗風水,崇禎派人到陜西米脂去平毀李自成祖墳;而李自成,當他的農民軍隊攻占鳳陽朱氏老家后,也一把火燒毀了崇禎帝祖輩的陵墓。 從風水學文獻看,我們可把風水學的發展分成如下幾個階段 : 1、漢代的風水理論萌芽 漢書 藝文志 目錄里列有 堪輿金匱 和 宮宅地形 兩部書。但這兩部書均散失。 宮宅地形 歸于風水學的形法類。 漢書 藝文志 曰:“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廓室舍形”。 2、魏晉 風水體系初步形成 其標志就是郭璞著 葬經 。 據 晉書 郭璞傳 記載:“郭璞字景純,河東聞人也。 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彼?山海經 、 楚辭 。 晉書 郭璞傳 記載有他為司馬睿卜建鄴等地的經過;為母親選墓地。精于“陰陽望氣說”。 葬書 的理論要點: ( 1)、“生氣說”:該書認為萬物皆生于氣?!霸嵴撸松鷼庖病?。 ( 2)、“藏風得水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故要“藏風”、“得水”。 ( 3)、“地形藏氣說”:“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丘壟之骨,岡阜之支,氣之所隨”。說明宅地周圍高可聚氣。 ( 4)、“方位說”:“故葬者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币浴八撵`”代表四個方位。 3、唐宋 風水理論的發展與定型時期 隋朝,風水學著作逐漸增多。 隋書 經籍志三 就出現了 13部相地書的名稱。但當時風水書多以五行生克理論為核心內容,理論突破不夠。 真正促成風水理論大發展的是唐宋時期。這時出現了很多有建樹的大師人物。 這時的代表人物有袁天罡、李淳風、楊筠松、何溥、賴文俊等。 楊筠松(唐朝)著 撼龍經 、 疑龍經 等, 撼龍經 專言山龍脈絡形勢,分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 疑龍經 專言尋龍、結穴等。 撼龍經 九星之說專論山形。九形當中有三形是好的,那就是貪狼、巨門、武曲。 “貪狼頓起筍生峰,若是斜枝便不同?!?“貪狼自有十二樣,尖圓平直小為上。” “世人只到貪狼好,不識廉貞是祖宗。貪浪若非廉作祖,為官也不到三公?!?“巨門尊星性端莊,才離祖宗即高昂?!?“星峰自與眾星別,不尖不圓其體方?!?“衣冠之吏似圓峰,兩旁有腳衛真龍?!?“若是獨行無腳衛,定作神祠佛道宮?!?“武曲星峰覆鐘釜,鐘釜之形有何故?” “鐘高釜矮事不同,高即為武矮為輔。” “二者雖然皆吉星,大小不容有差忽。” “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后低。兩旁失險落坑陷,壁立反裂形傾欹。” “文曲正形蛇行樣”,“文曲星柔最易見,每遇旺方生側面?!?何溥(唐朝)著 靈城精義 ,明劉基為此書做注。 四庫全書總目 所說:“但就其書而論,則所云大地無形看氣概,小地無勢看精神 頗為近理?!睍幸栽\學說為主,即:以甲子六十年為一元,由上元而中元而下元,歷一百八十年為一周,三周為一運,即經歷九個甲子,共五百四十年為一運。每元中又以二十年為一小運,以卜地氣的旺、相、休、囚。 賴文俊(宋代)字太素,處州(今福建建陽縣)人,著 催官篇 二卷。 催官篇 二卷,內分龍、穴、砂、水四篇。 龍篇以二十四山分陰陽,以震、庚、亥為“三吉”,巽、辛、艮、丙、兌、丁為“元秀”,從而揭示變換受穴吉兇之應。穴篇仍然以龍為主,而受氣則分挨左挨右,各不相同。砂篇、水篇都以方位為主,判斷優劣。 4、明清 風水理論的集成總結 如官方組織編纂的 永樂大典 、 四庫全書 、 古今圖書集成 等大型叢書,收錄了幾乎所有流傳下來的風水學著作。 當時,許多著作也冠以“大成”、 “大全”、“全書”之類的名稱。 明朝對陰宅風水重視。 三、風水學的研究內容 1、尋龍 古代風水以山勢為龍。把山勢延綿起伏的脈絡稱為龍脈。 其中以主山為來龍。亦即龍的來源。 成語中有來龍去脈。 尋龍為點穴,風水學稱地脈停頓之處為龍穴。這里聚生氣。 楊筠松著 疑龍經 中說:“龍無貴賤只論長,纏龍遠出前更強。若徒論長不論貴,纏龍有穴反為良?!?“凡山大曲水大轉,必有王侯居此間?!?龍忌脊直硬, 地理五訣 講:“直硬為死氣,不結穴。” 山有靠山、祖山、朝山、案山之說。 地理五訣 講:“大幾看地,以龍為主,毋論橫龍、直龍、騎龍、回龍,其貴賤總于發祖山察之?!薄白越Y穴處至發祖之山,或有數里、數十里、數千里之殊。” 楊筠松著 疑龍經 中說:“客山千里來做朝,朝在面前為近案。如是朝迎情性真,將相公侯立可斷 .” 2、察砂 在風水學里,人們通常把穴地周圍的山稱為砂。他們是與主龍相伴的小山。 風水學中尤重視左右護砂的選擇。穴場左側的砂為上砂(龍砂);右側的砂為下砂(虎砂) 所朝之山為案砂、朝砂。 砂主要是擋風聚氣。 “砂有三類:肥圓正為富局,秀尖麗為貴局,斜臃腫為賤局”(宋黃妙應 博山篇 , 古今圖書集成 卷六百六十六) 3、觀水 山水相伴 水成環抱之勢為好,主聚氣。 急流、沖射、破碎為散氣。 水又稱發龍。水口在觀水中尤為重要。 “凡水來處謂之天門,若來不見源流謂之天門開;水去處謂之地戶,不見水去謂之地戶閉。夫水本主財,門開則財來,戶閉財用不絕?!保?入地眼圖說 卷七“水口”) 缺水的地方一定要補水。比如西安、北京都有這樣的工程; 從微觀區域講,豪宅都要造水。 如宅前來水急噪,宜筑坎壩,緩急而留之。 4、點穴 穴為聚氣之點。 郭璞 葬經 “山川自交合至于水口,皆融成穴?!?穴有鉗穴、乳穴、突穴等。 疑龍經 中說:“乳頭之穴怕風缺,風若入來人絕滅。必須低下避風吹,莫到低時鱉裙絕?!?“穴里避風如避賊,莫令穴缺被風吹?!?“左右低時在低處,左右高時在高崗?!?地理五訣 講土色:“或紅黃滋潤,或五色全備,即為得氣?!?風水中有一句話叫作“相地如相人”。 風水中常根據人體的結構將龍脈之真穴分為三種穴,一在頭部,二在臍眼,三在陰部,其具體位置是:“上聚之穴,如孩兒頭,孩子初生囪門未滿,微有窩者,即山頂穴也;中聚之穴,如人之臍,兩手即龍虎也;下聚之穴,如人之陰囊,兩足即龍虎也。” (見 玄女青囊海角經 ) 這里講穴位應是左右對稱的和諧點。 “十個富穴九個窩,恍如大堂一暖閣”。 “十個貴穴九個高,氣度昂昂壓百僚”。 “十個貧穴九無關,砂水飛直不彎環”。 “十個賤穴九反宮,桃花射肋直相沖”。 四、古人論城市風水 (一)、都城風水 古代選擇都城,都重視風水。 明人繆希雍 葬經翼 指出:“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首龍也。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條之干也。洛陽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都者,北隴之盡,鴨綠界其后,黃河挽其前,朝迎萬派,擁護重復,北方一大會也?!?北京 北京原為燕王朱棣的封地,后來朱棣稱帝,是為成祖,便把明王朝的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其實手下群臣對于朱棣遷都之舉,紛紛上奏擁護:“伏惟北京,圣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東海,俯視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式,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萬世之都也?!?北京城南面有永定河,北面有燕山;紫禁城前有金水河,北面有景山。金水河是挖出來的,景山是堆起來的,這頗耐人尋味。 古人認為東、西、南、北四方各有一神,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南方之神是朱雀,朱雀屬火,所以城南必須有水,以水克火。北方之神是玄武,玄武屬水,因而城北必須有山,以山壓水。 據說,元朝建都北京時,元大都即是由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劉秉忠和郭守敬師徒二人會集風水名家堪輿規劃的。整個城市按照“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古制建造。 明朝燕王朱棣選定北京為都城后,他既要用此地理之氣,又要廢除元代的剩余王氣。當時的風水師便采用將宮殿中軸東移,使元大都宮殿原中軸落西,處于風水上的“白虎”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殘余王氣,并鑿掉原中軸線上的御道盤龍石,建設人工景山。這樣,新的風水格局就形成了。 洛陽 明李思聰 堪輿雜著 評說洛陽龍勢有云:“洛陽,即今之河南府也。從嵩山而來,過峽石而北,變作岡,龍入首后,分一枝結北邙山托于后。山雖不高,蜿蜒而長頓。起首陽山,遠映下首,至鞏縣而至于黃河之中。嵩山起抽中干,起皇陵山,分出一枝至黑石關為水口,中擴為堂局,而四山緊拱,前峰秀峙”,又有伊河、洛水,故為風水寶地。 洛陽名字。 杭州 明李思聰 堪輿雜著 述為:“杭州干龍自天目起,遠祖不能述。從黃河大嶺過峽后,一枝起南高峰,從石屋過錢糧司嶺,起九曜( yao)山、越王山,過慈云嶺。起御教場、勝果山、鳳凰山,過萬松嶺,起吳山入城。一枝起北高峰,從桃園嶺青芝塢跌斷,起岳墳后烏石山,從勝果山保叔塔入城,來龍沿江而下。 右界水自嚴州桐廬流入錢塘江;左界水自余杭西溪流入官河,惜兩界分流未合,城中諸河阻塞穢濁,脈絡不清。” (二)、城鎮風水 城市大小不同,其脈絡形勢也有差異。 陽宅集成 卷一寫道:“若都省府州縣邑,必有旺龍遠脈”、“干龍盡為州府,支龍盡為市村, 龍氣大則結都會省郡,氣小則結縣邑市村?!?案例分析: 廣州“背山面海,地勢開陽,風云之所蒸變,日月之所摩蕩,往往有雄霸之氣?!?廣州其龍脈乃是白云山,而白云山又有三條分脈貫通而下: 一是越秀山脈,可稱之為“政脈”,省政府、市政府、市委市人大等部門均在此脈; 二是瘦狗嶺山脈,可稱之為“商脈”,中信大廈、市長大廈、天河購物廣場等商貿區均得起脈氣; 三是五山、茶山,可稱之為“文脈”,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等均得其脈。 五、風水模式與要旨 關于城、村、宅的選址模式都是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左右有砂山護佑。構成相對封閉的環境單元。 另就宅院有“前朱雀(水池),后玄武(土丘),左青龍(河),右白虎(路)”的說法。 總體:背山面水、山環水抱,藏風聚氣。 風水要旨: (一)、中正 中國歷代的都城為什么不選擇在廣州、上海、昆明、哈爾濱?因為地點太偏。 太平御覽 卷有記載: 王者受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 洛陽之所以成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 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筑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二)、坐北朝南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采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 風有陰風與陽風之別,清末何光廷在 地學指正 云:“平陽原不畏風,然有陰陽之別,向東向南所受者溫風、暖風,謂之陽風,則無妨。向西向北所受者涼風、寒風,謂之陰風,宜有近案遮攔,否則風吹骨寒?!?(三)、生氣要旺 辯氣 辯水 辯土 辯木 (四)、四面要和(四和院、八卦位均不缺角) (五)、地勢要高 (六)、明堂要大 六、風水氣場論 風水就是和諧環境。 歷史上有著名的孟母三遷說。 實際,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氣,而不同的氣對人有不同的影響。 所以,好的風水應避開惡劣的環境。 居住區建設的不適宜環境有如下的幾方面: 1、近工業區的住宅 多煙氣 2、近墓地的住宅 多陰氣 3、近紅燈區的住宅 多邪氣 4、近監獄的住宅 多戾氣 5、空曠無依的住宅 多孤氣 6、近垃圾場的住宅 多濁氣 7、近風口的住宅 多散氣 8、臨洼地的住宅 多濕氣 所以,風水應辯周圍環境,避免惡氣和惡形: 天塹斬 尖角煞 反弓煞 餓口煞 雜棍煞 對此,我們在回避的同時還要做些補救工作。 七、城市風水設計 當地理地貌及城市規劃出現失衡,在失去的部位,就必須補建某種形態的建筑或水面、綠地。盡管這些彌補的項目,似乎毫無功能可言,也要建立。這就是風水樓、風水池、風水林、風水塔等。 為突出某段路段,或劃分某路區,常以牌樓束路。 (一)、植物與風水 風水研究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植物有“血型”,有感情,有語言,有陰陽屬性。植物是有靈性的。用植物布場,可以調節小氣候,可以化解一些風水問題。 無論在大自然界,還是在城市中,植物與人是相互依存共生的。破壞關系平衡,就要產生不良后果。西方把城市綠地稱為“城市的肺臟”。 在道路反弓路段的對側以及道路盡端點對側,道路斜交叉的“剪刀口”處,均應設置相應的公共綠地,以植物代人化解沖煞的不利場氣。樹種以當地適生的陽性樹種為宜。 在垃圾場要填埋植樹。 在黃土裸露的高地要植樹,以平衡陰陽。 被視為吉祥的植物: 、桔樹 “桔”與“吉”諧音,金桔顏色也吉祥。 2、椿樹 易長而長壽,有的地方盛行摸椿風俗。除夕晚上,小孩都要摸椿樹,而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