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高考語文沖刺突破復習測試:文言文閱讀(2)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徐勉字修仁,東海郯人也。勉幼孤貧,早勵清節。年六歲,屬霖雨,家人祈霽,率爾為文,見稱耆宿。及長好學,宗人孝嗣見之嘆曰:“此所謂人中之騏驥,必能致千里。”年十八,召為國子生,便下帷專學,精力無怠。同時儕輩肅而敬之。祭酒王儉每見,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每稱有宰輔之量。射策甲科,起家王國侍郎,補太學博士。時每有議定,勉理證明允,莫能貶奪,同官咸取則焉。初與長沙宣武王游,梁武帝深器賞之,及帝即位,拜中書侍郎,進領中書通事舍人,直內省。自掌樞憲,多所糾舉,時論以為稱職。天監三年,除給事黃門侍郎、尚書吏部郎,參掌大選。遷侍中。時師方侵魏,候驛填委。勉參掌軍書,劬勞夙夜,動經數旬,乃一還家。群犬驚吠,勉嘆曰:“吾憂國忘家,乃至于此。”六年,除給事中、五兵尚書,遷吏部尚書。勉居選官,彜倫有序。既閑尺牘,兼善辭令,雖文案填積,坐客充滿,應對如流,手不停筆。嘗與門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故時人服其無私。又除尚書仆射、中衛將軍。勉以舊恩,繼升重位,盡心奉上,知無不為。尋加中書令,勉以疾求解內任,詔不許。患腳轉劇,久闕朝覲,固求陳解,詔許疾差還省。勉雖居顯職,不營產業,家無畜積,奉祿分贍親族之貧乏者。門人故舊,或從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遺子孫以財,我遺之清白。子孫才也,則自致輜軿;如不才,終為他有。”及卒,帝聞而流涕。謚簡肅公。(選自南史徐勉傳)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莫能貶奪奪:改變B嘗與門人夜集集:舉行宴會C久闕朝覲闕:宮殿D及卒,帝聞而流涕涕:眼淚解析:闕:通“缺”,缺少。答案:C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徐勉“清節”的一組是(3分)()下帷專學,精力無怠自掌樞憲,多所糾舉劬勞夙夜,動經數旬,乃一還家應對如流,手不停筆今夕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雖居顯職,不營產業,家無畜積ABCD解析:表現徐勉的“勤學”;表現徐勉的“稱職”;表現徐勉的“為官才能”。答案:B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徐勉雖然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在求學期間不僅受到族人“人中之騏驥”的贊揚,而且受到官員“有宰輔之量”的稱譽。B梁武帝非常賞識徐勉,把他提拔到重要的位置,徐勉則知恩圖報,對梁武帝盡心盡責,忠于職守,甚至憂國忘家。C徐勉因病多次請求卸任,梁武帝先是不允許,后來允許了但要他病愈后再還省任職。這足以看出梁武帝對徐勉的寬容。D面對門客、老友的進言,徐勉對遺產有著自己的看法:“清白”重于“財產”,子孫有才自能獲財,無才,財終將為他人所有。解析:“寬容”錯,應是對他的“器重”。答案:C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祭酒王儉每見,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4分)譯文:_(2)勉居選官,彜倫有序。既閑尺牘,兼善辭令。(3分)譯文:_(3)家無畜積,奉祿分贍親族之貧乏者。(3分)譯文:_答案:(1)祭酒王儉每次見到他,都用目光送他離去,說:“這個人不是普通人。”(得分點:“祭酒王儉每見之”是省略句;“目”,名詞作狀語,用目光;非常,古今異義詞,“非”譯為“不是”,“常器”譯為“普通人”)(2)徐勉擔任選官,辦事符合常道,有條有理。既熟習文辭,又擅長辭令。(得分點:居,擔任;閑,通“嫻”,熟習;尺牘,書信)(3)家里沒有積蓄,他將俸祿分送出去以供養窮困的親族。(得分點:畜積,積蓄;奉,通“俸”,俸祿;“貧乏者”是后置定語)參考譯文:徐勉字修仁,是東海郯人。徐勉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很小就自我勉勵,恪守高潔的節操。六歲時,恰逢連綿大雨,家人祈禱放晴,徐勉隨意寫了一篇禱文,竟被有名望有學問的老人稱道。年齡稍大后喜愛學習,同族人徐孝嗣見到他贊嘆說:“這就是所說的人中的駿馬,一定能到達千里之外啊。”十八歲時,被召為國子生,他就閉門苦讀,專攻學業,精力很好,不知疲倦。同輩人都對他肅然起敬。祭酒王儉每次見到他,都用目光送他離去,說:“這個人不是普通人。”常稱贊他有宰輔的氣度。考試取士時入選甲科,被授予王國侍郎的官職,又補為太學博士。那時每當有事要商定,徐勉就依據當時社會認可的情理判斷事情正誤,嚴明而恰當,沒有誰能夠加以批評使之改變,一同為官的人都效法他。起初,徐勉跟長沙宣武王交好,梁武帝很器重賞識他。等到梁武帝即位,徐勉被授予中書侍郎的職位,又晉升而被授予中書通事舍人的官職,在內省當值。掌管國家法令以后,督察舉發的事情很多,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很稱職。天監三年,被任命為給事黃門侍郎、尚書吏部郎,參與掌管吏部選官。后遷任侍中。當時,梁軍正入侵魏國,候塢驛站傳來的文書堆積如山。徐勉參與掌管軍事文書,日夜勞累,常常幾十天才回一次家。回家時群狗驚叫,徐勉嘆息說:“我憂國忘家,才到了這地步。”天監六年,被授官為給事中、五兵尚書,遷任吏部尚書。徐勉擔任選官,辦事符合常道,有條有理。既熟習文辭,又擅長辭令,雖然公文案卷堆積,賓客滿座,但他應對自如,手不停筆。他曾經跟門客夜間舉行宴會,有個叫虞皓的門客請求做詹事五官。徐勉端莊嚴肅地回答說:“今晚只可談風月,不應說及公事。”所以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無私。又被任命為尚書仆射、中衛將軍。徐勉因為舊恩,先后升任重要職位,他盡心為國,知曉的沒有不去做的。不久又擔任中書令,徐勉因病請求卸去朝廷中的重任和要職,皇帝下詔不允。(后來徐勉)腳疾加重,很久沒能朝見君王,(于是)堅決陳奏請求解任,皇帝下詔允許他病愈后返歸臺省。徐勉雖然身居顯要職位,但不經營產業,家里沒有積蓄,他將俸祿分送出去以供養窮困的親族。門客、老友有人隨口進言,徐勉就回答說:“別人把財產留給子孫,我把清白留給他們。子孫如果有才,就會自己取得財物;如果沒有才,財產終究要為他人所有。”等到他去世,皇帝聽說后流淚痛哭。謚號為簡肅公。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19分)齊宣王見顏斶齊宣王見顏斶(ch),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悅。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默然不悅。左右皆曰:“斶來!斶來!大王據千乘之地,東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士之賤也亦甚矣!”斶對曰:“不然。斶聞古大禹之時,諸侯萬國。何則?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湯之時,諸侯三千;當今之世,南面稱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觀之,非得失之策與?易傳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實,以喜其為名者,必以驕奢為行。倨慢驕奢,則兇必從之。是故無其實而喜其名者削,無德而望其福者約,無功而受其祿者辱,禍必握。故曰:矜功不立,虛愿不至。自古及今而能虛成名于天下者無有!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是故成其道德而揚功名于后世者,堯、舜、禹是也。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故侯王稱孤、寡。非孤寡者,人之困賤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與?夫堯傳舜,舜傳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稱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貴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備矣!愿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也。曰:“斶知足矣!歸反樸,則終身不辱也。”(選自戰國策齊策,有刪改)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無功而受其祿者辱,禍必握握:跟隨B矜功不立矜:夸耀C乃今聞細人之行細人:小人D清靜貞正以自虞虞:擔憂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在這里“虞”通“娛”,是“快樂”的意思。答案:D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顏斶“士貴于王”的思想的一組是(3分)()斶亦曰:“王前!”士貴耳,王者不貴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德厚之道,得貴士之力也愿請受為弟子安行而反臣之邑屋ABCD解析:本題重點考查篩選文言文信息的能力。是齊宣王的醒悟。是顏斶自請返回家鄉。答案:C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齊宣王召見顏斶時,顏斶讓齊宣王上前,以這種看似無禮的行為來引起齊王與大臣們的不滿,從而說出自己“士貴于王”的觀點。B顏斶引用典故、古語辯證地闡述了王與士的關系,特別是在論證“生王不如死士”時,有力地說服了宣王,使他的態度有了根本性的改變。C為了使自己的風貌和內心世界不遭到破壞,顏斶拒絕了宣王的邀請,表現了他純正自守、安貧樂道、向往自由的高尚品格。D全文運用人物對話的形式,展現了齊王、顏斶的個性品格及思想感情,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給人以鮮明的印象。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文言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項中“有力地說服了宣王,使他的態度有了根本性的改變”錯,原文是“宣王默然不悅”,顯然宣王的態度沒有改變,依舊是不高興。答案:B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4分)譯文:_(2)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下學,是故成其道德而揚功名于后世者,堯、舜、禹是也。(6分)譯文:_答案:(1)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得分點:慕勢、趨士)(2)君王不以屢次(向別人)詢問為羞恥,不以向臣下(或“不如自己的人”)學習為慚愧,因此成就了他們高尚的道德并在后世立功揚名的,就是堯、舜、禹這樣的人。(得分點:亟、下學、成,狀語后置句)參考譯文:齊宣王召見齊人顏斶,說:“顏斶,上前來!”顏斶也說:“大王,上前來!”宣王很不高興。左右近臣說:“大王,是人君;你,是人臣。大王說顏斶,上前來!你也說大王,上前來!可以嗎?”顏斶回答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宣王恕容滿面,說:“是王尊貴,還是士尊貴?”顏斶回答說:“士尊貴,王并不尊貴。”宣王說:“可有什么道理嗎?”顏斶說:“有。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秦王下令說:有人敢在柳下季墓地五十步內砍柴的,判以死罪,不予赦免。又下令說:有人能砍下齊王的頭的,封邑萬戶,賜金二萬兩。由此看來,活王的頭,還不如死士的墓。”宣王聽了,一聲不吭,很不高興。左右近臣都說:“顏斶過來!過來!大王擁有千乘大國的土地,四方諸侯沒有敢不服的。現在,一般所謂的高尚之士,不過稱作匹夫,士人這樣下賤呀,也真是夠嗆了。”顏斶回答說:“不對。我聽說,古之大禹時代,諸侯有萬國。為什么會這樣呢?是由于他們掌握了一套重教化、治國、愛民的辦法,并且重視士人,善于發揮他們的才能。到了商湯時代,諸侯也有三千;可是到了現在,稱孤道寡的只不過二十四家。由此看來,這難道不是由于得士和失士的政策造成的嗎?易經上不是這樣說嗎: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如果不重視士人,不善于運用他們的才能,做些踏踏實實的工作,只是一味地喜歡弄虛作假,標榜虛名,他們必然走入驕傲奢侈的歧途。驕傲奢侈,災禍必然隨之而來。所以沒有實際效用,卻只喜歡空名的,國土將日益削減,國力將日益衰弱;沒有好的德行,卻希望幸福的,必然處境困窘;沒有建立功勛,卻只圖享受俸祿的,必然蒙受侮辱。這一切必然招致嚴重的禍害。所以說:好大喜功者,必定不能建立功業;空言而無行者,終究不能實現他的愿望。自古至今,如果不得到士人輔助而能建功立業的,從未有過。所以君王不以屢次(向別人)詢問為羞恥,不以向臣下(或“不如自己的人”)學習為慚愧,因此成就了他們高尚的道德并在后世立功揚名的,就是堯、舜、禹這樣的人。老子說:貴必以賤為根本,高必以下為基礎。所以,侯王自稱孤、寡。所謂孤、寡,就是人們處于困窘、卑賤的地位。可是侯、王自己稱孤道寡,難道不是侯、王謙居人下、重視士人的證明嗎?堯傳位于舜,舜傳位于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人們)世世代代都贊揚他們為英明的君主。這正是因為他們深知士人的可貴。”宣王說:“唉!君子怎么能隨便加以侮辱呢?我實在是自討沒趣啊。至今我才了解到君子的話,現在我明白了不懂得尊重士人乃是小人的行為。希望您就收下我這個學生吧。而且希望先生能與我交往,我將以上等宴席招待您,外出備有高級車馬供您使用,妻子兒女穿著的服裝也華貴。”顏斶辭謝而去,說:“璞玉生在深山中,經過玉匠加工,破璞而取玉,其價值并非不寶貴,然而本來的面貌已不復存在了。士人生于偏僻鄉野之地,經過推舉選拔而被任用,享有祿位,他并非不尊貴、不顯赫,可是他的精神,本質已被傷害。我希望回到我的鄉里,晚點吃飯權當吃肉,悠閑散步權當乘車,不犯王法權當富貴,清靜純正,自得其樂。如今發號施令的,是大王您;而竭盡忠心直言進諫的是顏斶我。我的主要意見已經說了,希望您允許我回去,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的家鄉。”于是,他再一次地拜謝而后離去。顏斶可以說是知足的了,他舍棄功、名、利、祿,辭王而歸,回到本鄉,恢復他本來是老百姓的面目,這樣(可以)終身不受侮辱。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22分)曹褒,字叔通,魯國薛人也。父充,持慶氏禮,建武中為博士,從巡狩岱宗,定封禪禮,還,受詔議立七郊、三雍、大射、養老禮儀。作章句辯難,于是遂有慶氏學。褒少篤志,有大度,結發傳其父充業,博雅疏通,尤好禮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備,慕叔孫通為漢禮儀,晝夜研精,沉吟專思,寢則懷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當其念至,忘所之適。初舉孝廉,再遷圉令,以禮理人,以德化俗。時它郡盜徒五人來入圉界,吏捕得入,陳留太守馬嚴聞而疾惡,風縣殺之。褒敕吏曰:“夫絕人命者,天亦絕之。皋陶不為盜制死刑,管仲遇盜而升諸公。今承旨而殺之,是逆天心,順府意也,其罰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遂不為殺。會肅宗欲制定禮樂,褒知帝旨欲有興作,乃上疏曰:“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禮作樂,以著功德。功成作樂,化定制禮,所以救世俗,致禎祥,為萬姓獲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于言語。宜定文制,著成漢禮,丕顯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許。帝知群僚拘攣,難與圖始,朝廷禮憲,宜時刊立。明年復下詔,褒省詔,乃嘆息不已,遂復上疏,具陳禮樂之本,制改之意。拜褒侍中,從駕南巡,既還,以事下三公,未及奏,詔召玄武司馬班固,問改定禮制之宜。褒在射聲,營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褒親自履行,問其意故。吏對曰:“此等多是建武以來絕無后者,不得埋掩。”褒乃愴然,為買空地,悉葬其無主者,設祭以祀之。遷城門校尉、將作大匠。時有疾疫,褒巡行病徒,為致醫藥,經理粥,多蒙濟活。永元七年,出為河內太守。時春夏大旱,糧谷踴貴。褒到,乃省吏并職,退去奸殘,澍雨數降。其秋大孰,百姓給足,流冗皆還。后坐上災害不實免。有頃征,再遷,復為侍中。褒博物識古,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作通義十二篇,演經雜論百二十篇,又傳禮記四十九篇,教授諸生千余人,慶氏學遂行于世。(節選自后漢書)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當其念至,忘所之適適:往,到B陳留太守馬嚴聞而疾惡,風縣殺之疾:嫉妒C帝知群僚拘攣,難與圖始圖:謀劃D具陳禮樂之本具:詳細解析:疾:痛恨。答案:C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管仲遇盜而升諸公外連衡而斗諸侯B.莫不制禮作樂,以著功德私見張良,具告以事C.遂不為殺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D.其秋大孰,百姓給足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解析:C項兩個“為”都表被動;A項,句中的“而”是連詞,表轉折;句中的“而”是連詞,表并列。B項,句中的“以”是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句中的“以”是介詞,可譯為“把”。D項,句中的“其”是代詞,那;句中的“其”是副詞,可譯為“大概”。答案:C11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曹褒“以禮理人,以德化俗”的一組是(3分)()寢則懷抱筆札,行則誦習文書今承旨而殺之,是逆天心,順府意也,其罰重矣遂復上疏,具陳禮樂之本,制改之意為買空地,悉葬其無主者,設祭以祀之為致醫藥,經理粥,多蒙濟活時春夏大旱,糧谷踴貴ABCD解析:句是曹褒好學,句是談曹褒上疏言事,句是寫曹褒任河內太守時的狀況。答案:D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曹褒的父親著有慶氏禮,又作章句辯難,從此有了慶氏之學,但卻是曹褒使之流傳于世。B曹褒認為制定禮樂是用來解救世人,招來吉祥,替百姓從上天那里獲得福祉的途徑。C在對待盜賊的問題上,曹褒認為殺掉他們是違背上天、順從上級的意思,于是就沒有處罰他們。D曹褒擔任河內太守時,天大旱,糧價猛漲,曹褒采取一些措施,老天也多次降下及時雨。解析:“沒有處罰他們”在文中沒有依據。答案:C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3分)譯文:_(2)營舍有停棺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原子物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五星級賓館工程部培訓課件
- 2025年個人果園承包合同
- 2025租房合同高清范文
- 2025年短期用工合同模板
- 2025商業綜合體租賃合同書
- 2025大型設備租賃合同
- 2025大連商品房購房合同范本
- 2025創意合作項目合同
- 2025年縣級公路與排水系統建設項目合同協議書模板
- 渠道施工課件
- 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管理筆記
- 數字化時代的金融監管
- 《瘋狂動物城》全本臺詞中英文對照
- 金融風險傳染性研究
- 電力出版社材料力學課后習題答案
- 成人體外心肺復蘇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
- 醫院食堂運營食堂餐飲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醫院耗材SPD解決方案(技術方案)
- 崗位調動確認書
- 光伏電站事故處理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