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危害因素汽修車間.doc_第1頁
危險危害因素汽修車間.doc_第2頁
危險危害因素汽修車間.doc_第3頁
危險危害因素汽修車間.doc_第4頁
危險危害因素汽修車間.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汽修車間危險危害因素具體部位或描述事故防范措施設備或場所責任人備注第一種火災(1)液體火災:汽修人員在維修各種車輛時,使用柴油或汽油清潔零部件(圖19)或泄放各種車輛的柴油、汽油和潤滑油。由氣油燃點為280456,屬易燃液體;柴油閃點80120,燃點350380,潤滑油閃點180210,燃點300350,屬可燃液體,因此汽油、柴油和潤滑油遇到各種火源會引起燃燒造成火災。(2)固體火災:干抹布或帶油抹布引發的火災,其他可燃易燃物質引發的火災。(3)電氣火災(同豎井平峒破碎系統的電氣火災)。(1)配備干粉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并經常檢查滅火器是否完好、壓力是否足夠等。(2)汽修車間內嚴禁動用明火和吸煙。據測定結果,香煙在燃燒時,中心溫度可達650750,表面溫度可達350450。(3)嚴禁使用汽油擦拭零部件,如特殊情況,確有需要,必須采取嚴格的防火措施。(4)使用油品時或在油品貯存點嚴禁煙火。(5)清洗后的廢油不準隨意亂倒,應倒入指定回收地點。(6)帶油的抹布放在金屬容器內集中處理。(7)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沙。(8)電氣火災的防火措施(同豎井平峒破碎系統的電氣火災防火措施)。(9)嚴禁用短路法進行劃火來檢查車輛電路導線通斷情況。(10)嚴禁用明火作為照明檢查油箱油量。(11)嚴禁用水撲滅帶電的電氣火災(消防專用噴霧水槍除外)和油類火災。(12)當發生電氣火災時,要立即切斷電源。第二種車輛傷害(1)出入汽修車間維修的車輛撞擊或擠壓到人員。(2)人員從行駛中的車輛上墜落。(1)出入汽修車間維修的車輛速度不得超過5kmh。(2)車輛起步前要觀察四周,確認安全后,先鳴笛,后起步。(3)一嚴禁從行駛中的車輛爬上、跳下、拋卸物品。(4)嚴禁人員攀坐礦車外欄。(5)凡需要進行車輛試車時,必須由持駕照人員駕駛,無駕駛執照的修理人員,不準開動各種車輛,只準原地發動。第三種起重傷害(1)行車安裝、拆卸、檢查和維修時人員高空墜落。(2)吊物不牢固、吊鉤斷裂或鋼絲繩斷開致使吊物墜落傷人。(3)吊索具墜落傷人。(4)吊車或吊物移動過程中吊鉤或吊物撞擊到人員造成傷害。(5)千斤頂和倒鏈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人員傷害。(6)行車操作人員作業過程中由于發生電氣故障或漏電或操怍不當造成觸電事故。(1)嚴禁無行車操作證者操作行車。(2)2m以上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嚴禁在高空投擲工具、材料等。(3)行吊上下的扶手和護欄要堅固完好。(4)每次吊物前要檢查吊鉤和鋼絲繩的完好性,鋼絲繩每3個月保養一次。(5)吊鉤應設有防止吊物意外脫鉤的保險裝置。(6)嚴禁任何人攀登吊運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下通過和停留。(7)起吊時,手不準握在繩索與物件之間。(8)吊鉤限位器靈敏完好,緊急開關可靠。(9)吊具、卡具、鏈條應無裂紋,無塑性變形和磨損不超標。(10)吊鉤表面應光潔、無剝裂、銳角、毛刺、裂紋等。(11)滑輪槽應光潔平滑,無損傷鋼絲繩的缺陷。(12)滑輪應有防止鋼絲繩跳出輪槽的裝置。(13)吊索具集中存放,有專人管理和維護保養。(14)捆扎鋼絲繩的琵琶頭的穿插長度為繩徑的15倍,且不小于300mm。(15)捆綁吊掛方法要正確。捆綁鋼絲繩問夾角不能過大,必要時加平衡梁,吊運帶棱角的吊物要加防護板,防止捆綁鋼絲繩被磕斷,致使吊物墜落砸人。(16)超載或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動時等情況下不吊。(17)吊車或吊物移動過程中要觀察四周人員情況,速度要緩慢、均勻。(18)千斤頂在使用時應放平,并在頂端和底腳部分加墊木板。(19)千斤頂不要超負荷使用,頂升的高度不得超過活塞上的標志線。(20)千斤頂頂升時要隨著物體的升高,在其下面用枕木墊好,以防千斤頂傾斜或回油而引起活塞突然下降。(21)有幾個千斤頂聯合使用時,應設置同步升降裝置,并且每個千斤頂的起重能力不能小于計算荷載的12倍。(22)要定期檢查倒鏈的行星齒輪裝置和起重鏈,并加注潤滑油,要保持棘爪、棘爪彈簧和棘輪完好,防止制動失靈,致使吊運物件時自墜傷人。(23)倒鏈使用前需檢查確認各部位靈敏無損。(24)倒鏈起重時,不能超出起重能力,在任何方向使用時,拉鏈方向與鏈輪方向應相同,要注意防止手拉鏈脫槽,拉鏈子的力量要均勻,不能過快過猛。(25)要根據倒鏈的起重能力決定拉鏈人數。如拉不動時,應查明原因再拉。(26)倒鏈起吊重物過程中要有專人指揮,要協調一致。(27)倒鏈起吊重物中途停止時,要將手拉小鏈拴在起重鏈輪的大鏈上,以防時間過長而自鎖失靈。(28)經常檢查電氣設備和線路并保持其完好性。a吊車電氣設備要有接地或接零保護和漏電保護等;b吊機電機定子或電樞回路中串入過流繼電器,當電機內流過超過允許值的電流時,過流繼電器動作,使電機斷電停止工作。(29)設置自動空氣開關作短路保護。(30)拖掛線電氣開關絕緣必須良好。要正確按動電鈕,操作時注意站立的位置。(31)吊車的觸滑線在移動過程中不能接觸導軌,防止摩擦破壞絕緣層而導致漏電。第四種物體打擊(1)砂輪機飛轉的砂輪片突然破裂飛出傷人。(2)砂輪機磨削時工件趨近砂輪太快,與砂輪碰撞而產生反強傷人。(3)拆卸設備部件時敲打工具造成工具強出傷人。(4)使用手錘或大錘時錘頭碰傷人。(5)屋頂原未拆的模板可能墜落傷人。(1)非汽修人員,未經班長同意不得操作砂輪機。(2)不準多人共用一臺砂輪機同時操作。(3)不準站在砂輪正面操作。(4)禁止使用砂輪側面磨削。(5)開機前檢查砂輪片的完好性。如是否偏心、是否有裂痕等。(6)工件接近砂輪時不得太快并要握緊工件防止反強。(7)砂輪機的防護罩應堅固可靠,不得隨意拆卸或丟棄不用。(8)砂輪防護罩的開口角度在主軸水平面上不允許超過90。(9)安裝砂輪時,砂輪兩面應裝有法蘭盤,其直徑不得少于砂輪直徑的13,砂輪與法蘭盤之間應墊好襯墊。(10)擰緊螺帽時,要用專用的扳手,不能擰得太緊,嚴禁用硬的東西錘敲,防止砂輪受擊碎裂。(11)敲打工具時先夾牢工具,多人配合要互相協調一致,其他無關人員離開一定距離后再敲打工具。(12)用手錘、大錘時不準帶手套,錘柄、錘頭上不得有油污,打大錘時,甩轉方向不得有人。(13)及時拆除、清理模板。第五種機械傷害(1)車輛底下維修人員被車輛壓傷碰傷等。(2)設備的齒輪、皮帶、聯軸器的傳動和砂輪傳動可能帶來夾傷、擠傷、卷入和磨傷等。(3)鉆床鉆削加工時,鐵屑、鉆頭、鉆頭夾具、旋轉的主軸等可能對人造成的傷害。(1)車下作業時用千斤頂支撐,并采取第二支撐保險。(2)車下作業時維修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等勞保用品。(3)維修自卸汽車時,必須將車輪塞住防止車輛移動。(4)機器運轉時不得進行加油、修理、檢查、焊接、清掃等。(5)操作帶有旋轉零部件的設備時不得戴手套,不得穿過于肥大的服裝。(6)凡運轉設備不準跨越、傳遞物件和觸動危險部位。(7)砂輪機等的安全防護罩要保持完好。(8)裝配設備部件時,嚴禁用手插入連接面或探摸螺孔,取夏墊鐵時,手指應放在墊鐵的兩側。(9)鉆床工件夾裝必須牢固可靠,鉆小件時應用工具夾持。不準用手拿著鉆孔,不準在工作中戴手套。(10)鉆頭上繞有鐵屑時,要停車清除。禁止用風吹、手拉、要司刷子或鐵鉤清除。(11)鉸深孔時,拔取鉸刀和銷棒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12)不準在轉動的刀具下翻轉、卡壓或測量工件。手不準觸摸旋轉的刀具。第六種觸電(1)汽修照明線路、燈頭、插座和開關等由于短路、漏電或使用不當造成觸電。(2)電氣設備及其線路由于短路、漏電和操作不當等造成觸電。如砂輪機和臺式鉆床的開關和線路等。(3)檢修時使用臨時電源、移動式電動工具以及手持式電動工具時造成觸電。(4)違反操作規程,檢修電氣設備和線路時不驗電、不掛接地線、不戴絕緣手套或用濕手去接觸帶電設備。(5)雷電引起的觸電。(1)非電氣人員不準檢修或安裝電氣設備或線路。(2)操作人員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不得違章作業。(3)電氣檢修應實行監護制,1人操作,1人監護。(4)電氣設備檢修必須采取停電驗電,確認無電并進行放電和接地及懸掛安全標示牌。(5)電氣設備或線路檢修應按規定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和使用絕緣工具。(6)電氣線路不得亂搭掛、裸露漏電。禁止用手觸摸破損的膠蓋刀閘導線和帶電安裝燈泡等。絕對禁止在絕緣導線上懸掛物體。(7)用電線路及電氣設備的絕緣必須良好,布線應整齊,設備的裸露帶電部分必須有安全防護。嚴禁將電線直接鉤掛在閘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內使用。(8)在使用電器時,應先插電源插頭,后開電器開關。用完后,先關掉電器開關,后拔電源插頭。在插、拔插頭時,要用手握住插頭絕緣體,不要拉住導線使勁拔。(9)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絕緣可靠,有良好的接零措施,電源線無接頭破損,并應戴好絕緣手套。(10)檢修時,現場架設的臨時線和碘鎢燈應安裝漏電保護器,嚴禁用濕手接觸燈頭、開關、插座和帶電設備,嚴禁用濕布擦帶電設備。(11)砂輪機和鉆床的外殼必須有良好的接地保護裝置。(12)動力柜(箱)內各類電氣元件、儀表、開關和線路應排列整齊,安裝牢固,操作方便,無積塵、積水和雜物。(13)各種電氣元件及線路接觸良好,連接可靠,無嚴重發熱、燒損現象。(14)每年雷雨季節前要檢測防雷系統的完好性。(15)有雷電時禁止在室外變電所或室內的架空引入線上進行檢修或試驗,不準觸摸防雷系統。(16)雷雨天氣應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17)雷暴時,人體最好離開可能傳來雷電侵入波的線路和設備15m以上。暫時盡量不用電器,最好拔掉電源插頭;不要打電話;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自來水管和下水管;要盡量離開電源線、電話線,以防止這些線路和設備對人體的二次放電。另外,不要穿潮濕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18)當發生觸電事故時,千萬不要用手去牽拉觸電人(雷擊者除外),高壓線必須立即切斷電源,低壓線可用干燥木棍、干燥竹桿等絕緣體撬開電線,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及時而正確地施行人工現場搶救,必要時要進行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搶救,并速請醫生診治或送往醫院。第七種灼燙(1)車輛水箱的熱水、機油箱的熱機油泄放時造成燙傷。(2)在砂輪片上磨削過的金屬物件由于摩擦部分余溫較高人體觸摸時易造成燙傷。(1)泄放熱的液體時要待冷卻后再用手旋松膨脹箱蓋或散熱器蓋。(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