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心亭看雪備課:李端清 學習時間: 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的實詞,通過誦讀,感悟文章的簡約之美。 2、深入了解本文寫景的特點白描手法,把握寫景與敘事、抒情的關系。 3、體悟作者曠達的志趣和故國之思。【學習重點 】 1、感受雪后西湖凝靜清絕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運用的白描手法。 【學習難點 】 體悟作者曠達的志趣和故國之思。【知識鏈接】1、白描。 白描原是一個繪畫術語,指在繪畫中只用線條勾勒,不著顏色的畫法。在寫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簡練的文字樸實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2、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蝶庵、天孫,明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過著布衣優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定都于金陵),消極避居浙江剡(shn )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窮困以終。他繼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即寫于他明亡入山以后,書中緬懷往昔風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他文學創作以小品文見長。文筆清新生動,饒有情 趣,風格獨特。 特別提示:張岱乃異鄉之客;亡國之人。【預習導學】 1、給畫線字注音:更定( ) 拏( ) 毳衣( )霧凇沆碭( )( )( )一芥()更有此人( )喃喃( )長堤( )2、解釋句中畫線詞:(1)人鳥聲俱絕( )(2)是日()(3)更定( )(4)余拏一小舟( )(5)擁毳衣爐火( )(6)上下一白( )(7)霧凇沆碭( )(8)焉得更有此人( )(9)強飲三大白( )( ) 10莫說相公癡()(11)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解釋多義詞:(1)白:上下一白( )三大白( )(2)余:余住西湖( )上下十余里( )(3)大:大喜( )三大白( )(4)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5)絕:人鳥聲俱絕( )絕巘多生怪柏( )(6)更:時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 有癡似相公者()4、用原文回答問題:(1)文中寫看雪的時間、地點、天氣狀況的句子是:(在文中畫出)(2)文中具體描寫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畫出)5、結合文意寫詩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飲。 【合作探究】1、 作者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怎樣的天氣環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2、 作者的“癡”表現在哪里? 3、令“相公”和湖中人癡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畫在書上)4、“獨往湖心亭”與“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語是否矛盾? 5、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這一句是從什么角度寫雪的?如何體會句中的“絕”字? 6、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 7、 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的“獨”字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8、 文章結尾舟子的話有什么含義? 9、 對“一白”、“一痕”、“一點”、“一芥”中幾個“一”,結合文章內容,怎樣理解? 10、 作者寫作此文時,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號,你能說出其中有何深意嗎? 11、 問姓名答地點是何道理?為何不提及姓名? 12、 為什么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拓展延伸】關于西湖的詩你還知道哪些,請寫出至少一首。 【達標檢測】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1、解釋句中畫線的詞。(1)湖中人鳥聲俱絕( )(2)擁毳衣爐火( )(3)與余舟一芥( )(4)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1)概括畫線部分的內容 。這一部分采用了 和 相結合的表現手法。(2)作者寫雪景,為什么要著力去寫堤、亭、舟、人? (3)量詞“痕、點、芥、粒”的作用是: 3、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與本文“ ”有異曲同工之妙。【板書設計】 湖心亭看雪 張岱 “癡行”-清高孤傲 “癡景”-癡迷自然 “癡遇”-思戀故國【教(學)后記】 湖心亭看雪參考答案1、gngncusnghngdngjigngnnd2、(1)消失(2)這(3)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定:完了,結束。更定:大約是凌晨六點的時候。(4)撐,劃(5)毳,鳥獸的細毛。毳衣,毛皮衣(6)全,都(7) 霧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冰花一片彌漫。(8)焉得:哪能。更:還(9)強飲:痛飲。白:酒杯。大白:大酒杯。(10)癡迷(11)是:判斷動詞。 客:客居,名詞用作動詞3、(1)白色酒杯(2)我整數后的零數 (3)表程度,十分,非常跟“小”相對 (4)這,代詞表判斷,與今義相同 (5)斷絕非常,極 (6)古代夜間計時單位還還4、(1)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2)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5、(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合作探究】1、時間是“崇禎五年十二月”,地點是“西湖”,天氣環境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作者是在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氣中去賞雪的,反映出作者此時的心態是孤獨的、傷感的。2、他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情況下,在“更定”時分,劃一條小船,“獨往湖心亭看雪”。3、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湖中人兩三粒而已。4、在作者看來,蕓蕓眾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5、這里作者是從聽覺和心理感受來寫雪景的。“絕”字寫進了天寒地凍、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融進了作者的主觀感受,襯托了作者的孤寂,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6、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作用:為下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作鋪墊。 7、好。開頭用“獨”字,表明自己超凡脫俗的一面,更是在有意鋪墊,為下文湖心亭遇知音蓄勢,使文章波瀾頓現。8、借舟子的話,來點明自己看雪的癡態。一個“癡”字,似貶實褒,對作者到湖心亭賞雪這一行為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贊賞,不僅如此,還包括了對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與贊賞。且用另一個更癡的人來做陪襯,顯得“吾道不孤”,天下還有不少這樣的高逸之士。9、“一白”寫出造化的神奇力量,天地間舉目皆白;“一痕”、“一點”、“一芥”則寫出人類的渺小和柔韌,可以從中領悟到作者那種滄海一粟的孤獨和自我陶醉的孤傲10、懷念故國的深情。11、都是客居他鄉,勾起思鄉之情。寄托自己對故國的思念。12、比“相公”到得早;鋪氈對坐,準備久待;煮酒賞雪;見到“相公”甚為歡喜,拉著一起喝酒;更重要的是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時近年關。【達標檢測】1、(1)全,都(2)鳥獸的細毛(3)小草。引申指細微的事物。這里指船。(4)罷了2、(1)具體寫看雪的時間、地點、裝備和雪景正面描寫側面烘托(2)側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層次清楚地描繪了一幅天地茫茫,渾然難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畫,情趣盎然。(3)寫出了視覺的移動,使人感嘆人在天地間,不過是滄海一粟。3、“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教學實錄】第一部分:導入師:同學們知道,王老師的兒子叫生:尹犀墨!(笑)師:這個名字出自一個成語生:惜墨如金!師:對。惜墨如金是寫作的一種境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湖心亭看雪就只有短短140來個字。但是,我們卻要用請讀出大屏幕上藍色的字生: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師:對,我們就要通過這樣的精讀,努力走進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張岱的心靈深處。第二部分:整體閱讀把握全篇師:現在請仔細聽錄音朗讀,粗步感知課文內容,進行字詞搶答。【投影展示】一、牢記以下詞語的讀音毳(cu )衣 霧凇(sng )沆(hng )碭(dng )打更(gng ) 鋪氈(zhn)二、搶答:一詞多義分辨第一組: 一小舟 上下一白 第二組: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第三組: 上下一白 強飲三大白而別第四組: 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師組織學生搶答)師:這一次我們集體朗讀全文,回答兩個很關鍵的問題。【課件展示】大聲朗讀并思考:1、都說這篇短文里有一個地方前后矛盾,你能找出來嗎?2、請在文中找出一個最恰當的詞語來評價張岱。(生朗讀)生:文中開頭說“獨往湖心亭”,后文卻說是“舟中人兩三粒”,人數是矛盾的。師:真好!非常敏銳!是不是張岱數學沒有學好,數不清楚人數啊?(眾笑)還是其中另有玄機呢!請再說說第二個問題。生:這個字是“癡”。師:聰明極了!作者描寫舟子說這話的時候用的是“喃喃”,你感受到舟子是什么樣的神態了嗎?生:大惑不解。師:好!你能讀出舟子的大惑不解的神態嗎?(師引導學生多次朗誦舟子之話,模仿其表情神態,讀出味道)師:“癡”用通俗的話怎么講啊?生:傻,笨,另類!生:呆。反正就是行為舉止不同常人。生:智商比較低。(眾笑)師:對,這個張岱啊,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呆人。呆人必定有呆行,現在我們就來“觀其癡行”。第三部分:咬文嚼字論“癡行”【課件展示】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橈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指導生朗讀這三句)師:說說看,從這三句你看出張岱有什么異常行為啊?生:他居然在大雪三日之后的晚上跑去看雪,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師:古人以三為多,大雪三日就是大雪多日,大家把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張地讀一遍。(生動情讀,教師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稍微夸大處理“大”、“三”字和“絕”字)師:文中說,“湖中人鳥聲俱絕”,什么意思?請用一個成語來替換。生(想了想):萬籟俱寂。師:好!“絕”的僅僅是“聲音”嗎?重慶不下雪,那我們想象一下,還有哪些東西也消失了?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氣,到空中馬上就被凝固了,耳邊是呼呼的風聲,空氣都是冰涼的。師:哦,色彩也消失了,溫暖也消失了。生:人的活動也消失了。生:所有的生機和活力也消失了。師:說得真好!現在我來采訪一下智商都不低的同學們。(眾笑)在這樣天寒地凍的天氣里,你會在家干什么?生:烤火。生:縮在被窩里看書睡覺。生:喝熱茶熱咖啡聊天看電視。生:我烤著火上網玩游戲。師:你很誠實啊!(眾笑)可是,張岱,他做了什么呢?請讀出來(生讀“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師:他冷嗎?生:冷!師:何以見得?注意咬文嚼字。生:擁師:何以見得?為啥不用“穿”或者“披”呢?生:“擁”說明衣服很厚,整個人都蜷縮在衣服中了。生:“擁”還說明張岱是把爐火抱在懷中的,他冷得很。師:看來,在“冷”的感覺上,張岱并不異于常人啊!張岱到了湖心亭之后,這天寒地凍萬籟俱寂之中卻出現了一點溫暖和亮色,因為湖心亭上居然還有另外兩個癡人!見到張岱,這兩個癡人很是激動啊,來,把他們的激動朗讀出來。【課件展示】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輔導學生反復朗讀“大喜曰”一句)師:我聽出了欣喜和自豪啊。來,假如你就是那兩個癡人,咱們來自我表揚一下,說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言外之意。以這樣的句式說“湖中居然有此 人”?或者用現代漢語說也可以,用“我們都是 人”的句式。生:湖中居然有此雅興之人!生:我們都是有高雅情趣的人!生:湖中居然有此豪情之人!生:湖中居然有此志同道合之人!生:湖中居然有此超凡脫俗之人!生:我等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全然在乎冰天雪地間也!(全場鼓掌)生:我們都是超人!(眾笑)師:同學們啊,張岱曾說“人無癖,不可與之交,以其無真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之交,以其無真氣也”,這兩個金陵客超凡脫俗,應該有可能和張岱成為知己。但是,現在老師要同學們繼續咬文嚼字,深入研究一下【課件展示】張岱巧遇金陵客,他也和金陵客一樣滿心歡喜嗎?(指導生朗讀該段)生:我覺得他是滿心歡喜的。因為他強飲了“三大杯”。三大杯啊,老師,這是貨真價實的飲酒啊!喝得多說明他心情愉快。(眾笑)師:分析得好!這個“大”咀嚼得有意思!生:我認為他并不是滿心歡喜的。他是被金陵客“拉”著飲酒的!說明他并不是很情愿啊。師:再分析一下這個“拉”字!生:從“拉”字中我看出張岱并不是非常愿意飲酒的。否則,他就會自己主動進入酒局了。師:品得好品得好!生:而且他是“強飲三大杯”,這個“強”字,我看出他多少有些勉強的。師:喲,有意思,不管是“勉強”還是“努力”,這其中的滋味都值得咀嚼。生:我也認為他并不欣喜。你看,他是“強飲三大白而別”,喝完就走了,如果他很高興的話,一定不會走。師:真聰明。如果欣喜,按照常理,應該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會需一飲三百杯啊。生:我也認為張岱不會很快樂,因為他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的人。師:慢!這個發現很珍貴。剛才我們已經替金陵客自我表揚了,張岱和金陵客都是高雅脫俗之人。你怎么會認為他們性格不同呢?生:他們看雪的方式不一樣啊!張岱是一個人來的。金陵客是約了朋友來的,還帶了酒,燒著火,把湖心亭搞得熱氣騰騰的。師:哦,你總結一下你感覺到的他們的不同的個性。生:金陵客比較豪爽。張岱比較憂郁。師:好!你咬文嚼字嚼出了境界了!(眾笑)生:我也認為他們之間并不和諧。你看,分別的時候,他們的問答就根本是答非所問。師:來,體會一下這位同學所說的答非所問。如果這邊四排的同學是張岱,這邊三排的同學是金陵客,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問其姓氏,乃金陵人”一句,注意啊,不要讀錯了。(生分角色讀,恍然大悟)師:我想起還珠格格中的一個細節,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現時,爾康他們問他姓名,他不答,只說生:一簫一劍走江湖,千古情愁酒一壺以天為蓋地為廬!(鼓掌)師:這是不是很相似啊!(眾笑)師:我采訪一下這個同學,如果你遇到一個知己,要分別了,你們會彼此留下什么呢?生:電話、地址、QQ、電子郵箱(眾笑)師:是啊,同學們,酒逢知己千杯少啊,知己一個也難求,可是,張岱他們呢?飲酒之前不問姓氏,飲酒之后才問;問了卻答非所問,即使是答非所問也不追究,而是彼此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我們旁觀者清啊,干著急啊,我們希望他們是“金風雨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啊!(眾笑)這段奇遇,是不是張岱處理得太草率了。(眾笑)師:難道張岱是一個孤僻的人嗎?或者在他的眼中,金陵客不配成為他的知己深交?這讓老師非常奇怪,產生了探詢張岱心靈深處的想法的沖動。怎么辦呢?這是三百多年前的人和事了,現在咱們手上也沒有啥資料,無從入手。怎么辦?(生面面相覷)師:文章的題目叫湖心亭看雪啊,還記得老師經常念叨的一句話【投影展示】一切景語皆情語(生讀)第四部分:咬文嚼字賞“癡景”師:比如,關于西湖的詩句很多,我們一起來回憶幾句。【課件展示圖畫詩句】(生動情朗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師:告訴老師,你從詩人筆下之景中,感受到了楊萬里什么樣的心情?生:他很愉快,滿心喜悅。【課件展示圖畫詩句】(生動情朗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師:請告訴老師,你從蘇軾筆下之景,又感受到了蘇軾什么樣的心情?生:他也是幸福的,他愉快地贊美著西湖啊。【課件展示圖畫詩句】(學生朗讀“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師:告訴老師,你又從林升筆下之景,感受到了林升什么樣的心情呢?生:痛恨統治者不爭氣,他在埋怨在憤怒。師:就是這樣啊,同學們,景語和情語之間息息相通,現在,就讓我們去研究癡人眼中之癡景,進一步去探尋張岱的心靈世界吧。【課件展示寫景句】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師指導學生朗讀)師:這樣的一副雪景,你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嗎?生:我感覺第一句給人一種蒼蒼茫茫的感覺。師:是嗎?但老師覺得呀,這一句有問題。你看“天與云與山與水”多拖沓啊,開頭我們還說張岱作文惜墨如金呢?這里居然一連用了三個“與”,我看一個都不用也行。生:不行,老師。師:為什么不行?你看我讀。(師去掉四個“與”,很認真地讀了)我們對比再讀一讀。先去掉“與”讀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讀一遍。(生對比讀了一遍)生:哦,老師,我感覺出來了,這四個“與”并不多余,它讓“天、云、山、水”四個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們之間的界限很清楚似的。生:四個“與”字就造成了一種天地蒼茫的浩大氣象。有這四個“與”,后文的“上下一白”才顯得更有氣勢。師:好樣的,有眼光!來,咱們讀出天地蒼茫的景象。(師指導學生拖長音調讀,搖頭晃腦,讀出韻味兒)生:我覺得文中的量詞用得很怪,和我們平時的不一樣。師:有同感。我如果來寫,我會這樣寫“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你認為如何呢?生:我覺得作者就是想把后面的景物寫得很小很小,好和前面的“上下一白”形成鮮明對比。師:有意思!你的這句“就是想”激發了老師的共鳴。我也覺得這句話不僅是量詞有問題,而且順序也有問題呢,如果我來寫就這樣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兩三個、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長堤一條”,你看,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生:不好,味道全沒有了。師:啥味道?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進蒼茫宇宙的那種味道。師:“融進”這個詞用得妙!是啊,老師也感覺到張岱是想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否則你說,張岱和舟子是在船上的吧,他怎么能夠說自己和舟子是“舟中人兩三粒”呢?這視角根本就不對啊!師:還有,咱們讀讀最后一句,把那個“而已”的味道讀出來。(生反復讀“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教師反復指導“而已”的讀法,去掉再讀)師:感覺到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嗎?生:景啊,人啊,不過是這滄海一粟罷了,在蒼茫天地中,他們都似有似無,“天人合一”了!(師生熱烈鼓掌)師:哦,這同學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癡人眼中有癡景,是因為有個“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這樣看來,當時張岱去湖心亭看雪,他是怎么定位自己與自然的關系和世俗社會的關系的?生:他不想見人,也不希望被人見到。師:對!明白了這個道理,先前關于他和金陵客交往的不和諧就有了答案了。他和自然的關系呢?生:他希望融入自然中,成為自然的一部分。師:我們現在來看最初發現的那個“獨”與“兩三”之間的矛盾,是張岱數不清楚人數嗎?是張岱一不小心犯了一個可笑的錯誤嗎?生:不!那是因為他“眼中無人”,知音尚且不顧,何況舟子?(生鼓掌)師: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屬于自然的。師:哦,同學們一點撥,老師懂了。當然,這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古代社會等級森嚴,在“相公”們的眼里,“舟子”這樣的仆人是可以不算人的。但世上真有如此癡人,視世俗世界而不顧,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詩人心中有一個春天,他筆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詩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筆下的西湖就溫柔纏綿。張岱筆下的西湖如此清冷,浩大,朦朧、孤獨、純潔,這又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靜靜地看,看完后,請設身處地地想象:五十多歲的張岱會以什么樣的心情回憶二十多年前夜游西湖的的舊事,并會把什么樣的情感注入文字呢?第五部分:總結拓展【課件展示背景圖片資料】張岱:明末清初文學家。號陶庵。出身仕宦世家,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清兵南下滅亡了明朝,他入山隱居、著書。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陶庵夢憶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風霜雨雪的產物,是中國夢文化的藝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買賣鋼材簡易合同范本
- 2025合同違約與合同無效的差異
- 2025鋁合金窗戶安裝合同
- 2025標準個人住宅抵押擔保借款合同
- 2025網簽版私人購房合同
- 2025租賃合同范本匯編
- 2025標準版土地轉讓合同
- 2025年國際貿易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聯考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用戶受電施工合同協議
- 米、面制品安全生產與管理考核試卷
- 資金過橋合同協議
- 2025年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中考英語一模試卷
- 2024年山東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5-2030國內智能玩具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競爭策略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倉庫操作規程試題及答案
- 2025履約類保函擔保合同范本
- 2025年03月河北邯鄲武安市事業單位春季博碩人才引進55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范解讀與應用
- 2024年記者證考試時事新聞處理試題及答案
-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英語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