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播學-第1章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ppt_第1頁
大眾傳播學-第1章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ppt_第2頁
大眾傳播學-第1章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ppt_第3頁
大眾傳播學-第1章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ppt_第4頁
大眾傳播學-第1章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7/25,大眾傳播,1,大眾傳播學,經濟管理學院,2019/7/25,大眾傳播,2,參考書目 傳播學引論修訂版李彬著,新華出版社2003 現代大眾傳播學張國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傳播學總論胡正榮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 傳播學概論施拉姆著,新華出版社1984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賽弗林等著,華夏出版社 傳播學史羅杰斯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張國良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7/25,大眾傳播,3,第一章 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傳播的定義和特點 (2)掌握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3)了解傳播學的研究方法和學科屬性 教學重點: (1)傳播的定義和特點 (2)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教學難點: 傳播學的學科屬性,2019/7/25,大眾傳播,4,傳播現象一:蝙蝠的超聲波捕食行為,2019/7/25,大眾傳播,5,傳播現象二:向日葵向著太陽轉動,2019/7/25,大眾傳播,6,傳播現象三:月亮引起地球潮汐,2019/7/25,大眾傳播,7,月球與潮汐,2019/7/25,大眾傳播,8,人類社會的傳播現象一,元宵節的祝福短信“這春節其實可短暫了,眼睛一閉一睜,初一就過去了,嚎?眼睛又一閉一睜,初二就過去了,嚎?過年最痛苦的事是啥?你知道不?就是年三十兒可勁兒轉發拜年信息,你看都不看就給我刪了,白瞎我一毛錢。比這還痛苦的事是啥?你知道不?就是給你的祝福短信還沒發完,年十五就過去了,嚎?”,2019/7/25,大眾傳播,9,人類社會的傳播現象二,2019/7/25,大眾傳播,10,2019/7/25,大眾傳播,11,“人類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傳播”。 “(傳播)沒有只屬于它自己的土地。傳播是基本的社會過程。” 威爾伯施拉姆,什么是傳播?,2019/7/25,大眾傳播,12,說文解字 Communication 拉丁語源為communicatio和communis 14世紀英語寫作comynycacion 印歐語源為kom-moini 包括“通信”、“會話”、“交流”、“交往”、“交通”、“參與”、“共有”加“交換”之意。,2019/7/25,大眾傳播,13,說文解字 中國古代關于傳播的說法,“傳播”,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在中國古代典籍中,與“傳播”相近的詞有“傳”、“播”、“布”、“流”、“宣”、“揚”等。通常,“傳”是縱橫地傳播,“播”是廣泛地傳播,“布”是伸展地傳播,“流”是連續地傳播,“宣”是莊重地傳播,“揚”是宏大地傳播。 墨子所染:“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于后世。”此義象為縱向傳播。,2019/7/25,大眾傳播,14,中國古代關于傳播的說法,禮記祭統:“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傳,不仁也。”此義體為橫向傳播。 國語晉語三:“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文心雕龍檄(xi)移:“明白之文,或稱露布,播諸視聽也。”其義象為廣泛地宣傳和散布。 “傳”與“播”合成為“傳播”一詞,大約最早見于北史突厥傳一書:“宜傳播天下,咸使知聞。”含義為長久而廣泛地宣布、傳揚。此義已與今義相近。,2019/7/25,大眾傳播,15,一、傳播的定義和特點,定義:傳播是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 傳播是社會傳播是一種信息共享活動,具有交流、交換、擴散的性質; 社會關系是人類傳播的本質屬性; 從傳播的社會關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種雙向的社會互動行為; 傳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傳受雙方必須要有共通的意義空間; 傳播是一種行為,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系統。,2019/7/25,大眾傳播,16,2019/7/25,大眾傳播,17,傳播的動態過程,傳者,信息,媒介,受眾,反饋,過濾,2019/7/25,大眾傳播,18,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信息傳播活動的科學。 傳播學研究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他們所屬的集團、組織和社會的關系;研究他們怎樣相互影響、受影響,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別人和受別人教,娛樂別人和受到娛樂。要了解人類傳播,必須了解人是怎樣相互建立聯系的。 傳播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傳播過程”。 本書的觀點: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學科。,二、傳播學及其研究對象,2019/7/25,大眾傳播,19,三、傳播學的理論框架,傳播科學論:第一、二章 傳播過程論:第三、四章 傳播主體論:第五、六、七、八章 傳播載體論:第九章 傳播對象論:第十章 傳播效果論:第十一、十二章 傳播方法論:第十五章,2019/7/25,大眾傳播,20,定量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 2、內容分析法 3、控制實驗法 4、個案研究法 定性研究方法,四、傳播學的研究方法,2019/7/25,大眾傳播,21,四、傳播學的研究方法,Who (誰) Says what (說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過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誰說)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個案研究,內容分析,調查研究、個案研究,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控制實驗,2019/7/25,大眾傳播,22,非人類傳播 傳播 非社會傳播:自我傳播 人類傳播 人際傳播 社會傳播 組織傳播 大眾傳播,五、傳播的四種基本類型(“四分法”),2019/7/25,大眾傳播,23,符號和信號時代:開始于早期類人靈長類到早期猿人的進化時期 口語時代:開始于9萬年到4萬年前 文字時代:開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印刷時代:開始于公元450年 大眾傳播時代:開始于19世紀中期 網絡傳播時代: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六、傳播的形式,2019/7/25,大眾傳播,24,第一次飛躍:從本能傳播到主動傳播 第二次飛躍:4萬年前,語言產生 第三次飛躍:3500年前,文字產生 第四次飛躍:19世紀中葉,近代傳播工具誕生 第五次飛躍:?,人類傳播的四次飛躍,2019/7/25,大眾傳播,25,如果人類的歷史共有100萬年,假設這等于一天, 1天=100萬年;1小時=41666.67年;1秒鐘=11.57年 那么這一天中,人類文明的進展如下: 晚上9點33分,出現了原始語言(10萬年前) 晚上11點,出現了正式語言(4萬年前) 晚上11點53分,出現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發明了近代印刷術(1450年) 午夜前5秒,電視首次公開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電子計算機、晶體管、人造衛星問世(分別為1946、1947、1957年),施拉姆的“最后7分鐘”比喻,2019/7/25,大眾傳播,26,因此,施拉姆說:“這一天的前23個小時,在人類傳播史上幾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發展都集中在這一天的最后7分鐘。”,2019/7/25,大眾傳播,27,如果從人類最近的祖先智人開始算,人類的歷史只有5萬年。 如果62年為一代人,那么人類迄今共800代人。 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 直到第730代人才開始使用文字。 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術。 直到第798代人才發明了電動機。 如今人類使用的絕大多數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創造的。,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2019/7/25,大眾傳播,28,“共享”說 源于拉丁語Communicare的意思“使共同”。亞歷山大戈德的定義:“傳播就是使原為一個人或數人所有的化為兩個或更多人所共有的過程”。施拉姆認為: ”傳播是對一組告知性符號采取同一意向”。該定義強調了傳播者與接受者對符號的共有性和共享性。 “影響”說 霍夫蘭的定義:“傳播是指某個人(傳播者)傳遞刺激(通常是語言的)以影響另一些人(接受者)行為的過程”。奧斯古德等人認為“傳播就是一個系統(信源),通過操縱可選擇的符號去影響另一個系統(信宿)”。沃伏韋倫認為“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該定義強調了傳遞信息的目的性和影響性。,補充資料,具有代表性的關于傳播的定義,2019/7/25,大眾傳播,29,“反應”說 史蒂文斯的定義:“傳播是一個有機體對于某種刺激和各不相同的反應”。定義在強調傳播的廣泛性和受者反應的必然性的同時,拋棄了傳播的社會性和受者的能動性。 “互動”說 格伯納認為:“傳播就是通過訊息進行的社會的相互作用”。定義借用社會學術語,強調了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通過信息傳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雙向性和互動性。,補充資料,具有代表性的關于傳播的定義,2019/7/25,大眾傳播,30,“過程”說 希伯特認為:“傳播的確可視為一個過程,過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動及運行永遠向著一個特定的目標在行動。傳播不是一個被時間和空間所固定的靜止的實體。傳播是一個恒動的過程,用以運送意義,傳遞社會價值,并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