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論文)校園網設計方案_畢業設計論文_第1頁
(精品論文)校園網設計方案_畢業設計論文_第2頁
(精品論文)校園網設計方案_畢業設計論文_第3頁
(精品論文)校園網設計方案_畢業設計論文_第4頁
(精品論文)校園網設計方案_畢業設計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設計課 題:企業級網絡分析與設計輔導老師:xx作 者:xx班 級:計算機xx完成日期:xx摘 要3第一章、需求分析511需求分析的任務51.1.1社會需求51.1.2人才需求61.2需求調查61.2.1業務現狀61.2.2網絡數據流量71.2.3外部要求7第二章、功能要求8第三章、邏輯設計93.1主干網93.3廣域網絡15第四章、網絡物理設計174.1布線系統設計174.2各設備間布線設計:184.2.1建筑系統間的布線:194.2.2光纖的選擇:194.2.3光纖布線194.2.4管理子系統的布線:204.2.5連接設備的選擇:214.3中心設備室的選擇:214.3.1教師公寓設備間選擇224.3.2學生公寓13的設備間的選擇234.3.3教學樓設備間的選擇244.3.4辦公樓設備間的選擇244.3.5垂直子系統的布線:25第五章、網絡管理系統285.1系統內部各種網絡互連295.2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0第六章、總結316.1設計心得:316.2致謝316.3參考文獻31摘 要隨著信息的調整膨脹,全球信息已經進入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時代。作為科技先導的教育行業,計算機校園網已是教育進行科研和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幾年、校園網已經取得很大的發展,中國教育科研網投入運營,全國多所高校校園網絡開通聯網。本文通過校園網建設的教育目的、策略、流程圖,并進一步分析、總結、建設一個完善的校園網項目。校園網的建成,為全校的教學、科研、教務、人事、行政、財務、圖書、管理等提供了一個高效高性能的工作環境,對提高全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水平,進行國際交流,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從組織、規劃、校園網絡文化的構建及維護管理等方面做好校園網站建設,開創新時代高校網站建設的新局面。關鍵詞:高校信息化網站建設;校園網絡文化;校園網絡布線;校園網絡管理AbstractAlong with adjust of information inflation, world the information have already got in to take calculator network as core of ages.Be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 first, calculator campus net is already education carry on a research and modernization management of importance means.Have already very obtain for the last few years, campus net big of development, China education research net devotion luck camp, whole country many Gao Xiao4 campus network inauguration allied net.This text pass a campus net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purpose, strategy, flow chart, and further analysis, summary, construction a perfect campus net item.The campus net is built up, for the teaching, research,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finance, book, management.etc. of whole school provided 1 the work environ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efficiently, to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exaltation whole school, management level, carry 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will have huge of push function.This text from make people the center of angle, elaborate how from the organization, programming, campus network culture of set up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etc. work well a campus website construction and found Gao Xiao4 of modern era a website construction of new situation.Keyword:Gao Xiao4 information-based website construction;Campus network culture;The campus network cloth line;Campus network management第一章、需求分析11需求分析的任務根據CNNIC 2002年的最新調查結果來看,我國目前的上網總人口已達4580萬,其中學生用戶占了26%,是最大的用戶群。 另據華為公司市場部提供的資料,中國網民的普及率是1.2%,但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率是93%。目前87%學生在網吧上網,97%的學生用201校園卡打電話。同時,隨著國家信息化工作的深入開展,提高教育系統信息化水平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而校園網建設則是教育系統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尤其是高校校園網建設。在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它的作用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校園網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盡快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信息技術學科的內容是發展的,它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因此,為了讓學生學到實用的知識,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實踐的環境,這個環境離不開校園網。 2、校園網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先進的輔助教學工具、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所以校園網是學校進行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3、校園網是學校現代化管理的基礎,深入、全面的學校信息管理系統必須建立在校園網上。4、校園網提供了學校與外界交流的窗口,學校應將校園網與互聯網聯接,這也是學校信息化的要求,做到了這一步,通過校園網去了解世界、在互聯網上樹立學校的形象都是很容易的。 教育即未來。作為國家最重要的戰略工程,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我們傳統的教學和管理手段;如何加深學生對于信息化和信息技術的理解與了解;如何造就同時具備傳統和信息雙重文化的一代新人,已成為教育界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之一。信息技術的應用,勢必極大地推進教育手段和教育內容的革命性變革。1.1.1社會需求首先,進行對象研究和需求調查,弄清學校的性質、任務和改革發展的特點,對學校的信息化環境進行準確的描述,明確系統建設的需求和條件;其次,在應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校Intranet服務類型,進而確定系統建設的具體目標,包括網絡設施、站點設置、開發應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標;第三,確定網絡拓撲結構和功能,根據應用需求、建設目標和學校主要建筑分布特點,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第四,確定技術設計的原則要求,如在技術選型、布線設計、設備選擇、軟件配置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第五,規劃安排校園網建設的實施步驟。1.1.2人才需求項目人員需求一覽表項目組成成員需求人數具體能力要求到位時間項目經理1具有相當的組織管理能力,精通項目管理,熟知該項目的流程及應達到的目的計劃階段項目副經理2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可以幫助項目經理協調個部門的合作關系。計劃階段需求調研組5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該項目所需信息能做反復的調查研究,獲取所有效信息。計劃階段測試組3為人要細心,對測試有濃厚的興趣,喜歡鉆研,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執行階段文檔組5語言表達能力強,能清楚的表達每個文檔的意思,讓客戶一看就明白,一目了然。立項階段數據庫設計組2具備一定的數據庫設計能力,而且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執行階段技術負責人3技術能力強,能負責整個項目的技術,有領導風范執行階段1.2需求調查1.2.1業務現狀學校擁有計算機上千臺,但由于目前各個系都是自己組建自己的內部網絡,采用的軟件平臺、硬件平臺和網絡結構各不相同,因此隨著學校網絡發展和各個學校之間互連網絡的建成,現有的網絡結構與水平已經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信息網絡建設,主要表現在:1、由于各網絡應用系統是各系根據本系自己的教學、實驗、工作的需求組建的,因而各種信息既有大量的冗余,又有相互沖突。同時由于各套網絡系統的開發單位不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因此信息的規范化程度低,各部門信息無法共享,交互操作的難度很大。2、各系、各工作終端有自己的傳輸線路,傳輸速率不等,速率低且安全性、可靠性差,不利于統一管理,隨著工作終端的增多,此問題將日益突出。3、由于當時組建網絡時都是由本專業自己開發,因此存在多種機型,多種操作系統,多種協議,網絡異構等情況。所以很難實現資源共享、系統互訪、統一管理,對于后期的開發難度很大,這將影響實現辦公自動化。4、由于大部分系統沒有實現客戶/服務器模式。因此系統遠程互訪時,需要較大的帶寬。5、由于校園內計算機之間對INTERNET都只能通過自己使用撥號網絡方式連接,而目前學校已經擁有了自己的INTERNET 網絡出口與自己的IP地址。這使得這些優勢資源大家不能實現共享。6、隨著多媒體教學、遠程教育、圖象監控等業務的開展,校園網本身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對學校的網絡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1.2.2網絡數據流量1、高性能 此次校園網工程核心設備采用華為3Com公司的千兆交換機Quidwayreg; S8512,構建的是TBits級的校園網交換平臺。Quidwayreg; S8512具備1.8T的背板交換能力,450Mpps的包轉發能力,同時華為3Com公司增強了Quidwayreg; S8512的業務支持能力,并從硬件結構上支持全分布式業務處理,將業務處理分布到每個接口板進行,各線卡都包含處理能力強大的Packets Engine,可以線速處理Layer2,IPv4,MPLS/VPN,IPv6等各種數據包轉發。可以說Quidwayreg; S8512以其強大的業務處理和支持能力最終實現業務與性能和諧之美。尤為重要的是Quidwayreg; S8512采用了全新的萬兆交換機體系結構,而不是簡單的千兆交換機改良,因此煙臺大學的校園網不僅滿足的當前的網絡需要,更是一個面對將來的網絡,一個可以長久發揮高性能的校園網絡。 2、強擴展、可兼容 千兆應用并不意味著網絡華而不實。華為3Com的千兆校園網方案不僅滿足了骨干帶寬的增長需求,滿足了業務與性能并重的需求,滿足了網絡可靠性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使用戶獲得了最低所有權總成本(TCO)需求。S8512具有1.8T的背板交換能力,并可擴容至3.6T。同時S8512具備720G的交換能力,并可控容至2.88T。并且,8512不僅具備高密度的業務接口,還提供豐富的業務支持能力,無論是IPV6,WEBSWITCH還是IPS或是NAT等業務都可完美提供。總的來說,S8512可以長期滿足校園網業務、用戶、帶寬發展的需求,可以方便高效的不斷提升網絡處理能力,保護現有投資。 3、組網效益 千兆校園網的建設將使煙臺大學不再面臨帶寬匱乏,特別是核心網帶寬匱的情況。尤其保證了那些不間斷的FTP應用、科研活動、網上視訊等長期消耗大量網絡帶寬的網絡服務質量,提高了網上教學、E-Learening等業務的應用,成為學校拓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石。1.2.3外部要求提供E-mail功能、WWW訪問服務,加速內外人員間的信息交流和查詢教學資料。遠程教學這種嶄新形式的教學活動是通過衛星、數據專線等與國內的教學機構相連,相互之間直接通過網絡交流信息,具備觀摩教學、演示、輔導等功能。第二章、功能要求由于現有應用系統存在上述缺陷,而實際發展需求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對所有網絡系統進行更換,因此必須對目前的現狀和需求進行科學的分析,制定出全局網絡的規劃,既能滿足發展,又要容納現有系統,具體要求如下:1、不對目前各網絡系統做大規模修改,各系自己的網絡系統應能平滑地過渡到整個校園網中。2、提供各種靈活多變的連網方式,系統要有一定的可擴充性和可擴展性。3、提供高速平臺與足夠的帶寬,為將來的OA系統、圖象系統、Internet/Intranet、遠程教學、多媒體教學應用等系統提供一條可靠、健壯的“信息高速公路。4、必須對整個校園網進行有效的集中資源管理和網絡管理。5、可以為校園內各個系之間提供郵件服務、BBS服務、文件服務、WEB服務等多種INTERNET服務。 教學樓Internet 防火墻 路由器 中心交換機 主交換機 E-mail服務器 FTP服務器 Web服務器 主交換機 主交換機 主交換機 交換機 交換機 交換機 交換機 交換機教師專用服務器 工作站 第三章、邏輯設計對于校園網這種規模大、集成度高的網絡,我們建議采用Client/Server結構模式,即將網絡結構建立在各類信息分布處理和集中管理相結合的方式上;由于將數據處理工作放在各客戶機(Client)獨立處理,減輕了服務器(Server)的負擔,設備的性能可得到了良好的應用,而且資源信息可以分布共享、集中管理,使得系統的可靠性、開放性不單單依賴服務器,互補性很強。這種結構靈活性好,速度快,可靠性高,是當今流行的網絡系統方案。3.1主干網主干網在整個校園網絡系統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整個網絡的中樞。主干網負責學校各個局域網之間的數據傳輸,信息發布,資源共享,學校以后的BBS,辦公自動化系統,VOD系統,遠程教學系統,INTERNET接口,與其他兄弟學校的數據交換都將運行在這個網絡上,因此,主干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以后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速度快慢,網絡性能等參數。因此,建立一條高速的、多能的、可靠的、易擴展的主干網絡,解決目前存在的帶寬問題,和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是校園網建設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校園內各個局域網之間通信采用基于美國CISICO公司的Catalyst 5000交換機的快速交換式以太網。Catalyst 5000是能支持所有主要網絡技術的模塊化結構的交換機。它是為數據中心提供高密度局域網交換的理想設備。它包括一個1.2G bps的數據交換主干,最多可支持98個交換的以太網端口或50個交換的快速以太網端口。可通過交換口,原有系統可無逢地納入整個骨干網之中。新增的系統可利用100M口,提供100M高帶寬。用戶可利用其內在的CISCO IOS功能,它可提供虛擬網絡和多層交換的能力,組成靈活的VLAN。Catalyst 5000交換機通過FDDI端口,以DAS方式接入整個校園網FDDI。Catalyst 5000交換機還提供ATM模塊接口,在未來伸級到ATM網絡。Catalyst 5000交換機的特點如下:1.2G bps帶寬,每秒超過一百萬個包的交換能力所有端口都是全交換的支持三個用戶可定義的優先級別隊列支持16000個有源MAC地址24M HZ 68EC040網絡處理器支持SNMP支持在Catalyst內部或與其他Catalyst之間形成虛擬網絡,最多達1024個VLANS所有VLAN支持IEEE802.1D生成樹算法,以支持容錯連接選擇模塊:1個快速以太網端口2個單模FDDI雙連接端口12個快速以太網端口每個校園網段區域之間可以采用直達單模光纖,采用技術最成熟的高速的FDDI技術。它可提供帶寬高達100M。能滿足企業級要求。FDDI的網絡結構選用雙環樹型拓撲結構,它具有如下獨特之處1、帶寬利用率高環型拓撲使網上站點可以公平地使用網絡所提供的帶寬,不存在競爭問題。即使在重負荷的情況下運行,傳輸效率也不會有明顯下降。2、靈活性雙環樹型結構的FDDI可以通過增加或拆除集中器,很方便地擴大或者減少網絡的規模。在嚴格的布線場合,網絡的規模是根據用戶的需求自由決定,而不應為了適應網絡拓撲結構的需求而設計,集中器固有的靈活性可以允許用戶自行決定網絡的增長變化。雙環樹結構還允許用戶在不分隔網絡節點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的增加、移動和改變工作,這種在線靈活性與EIA/TIA568標準布線方案是一致的。3、 可用性 由雙環樹拓撲結構組成的網絡容錯性較好,在單個或多個過障點的情況下仍可維持正常工作,這一點對連接站點非常實用。這種結構還允許多個站點從網上拆除。而不會影響其它站點的正常使用。各局域網段間的FDDI集中器選擇CISCO公司的WS-C1400;WS-C1400可堆疊FDDI/CDDI工作組集中器結合了工作組集中器的緊湊性和模塊化HUB的多用途特點,支持多種接口卡,因而配置緊湊又靈活。特點: 可配置的為4-32口的FDDI/CDDI集中器 特有的數據流產生功能在診斷時能產生高達100Mbps的數據流 IP地址可用BOOTP服務器配置 廣泛的管理特性:可由Workgroup Director來管理;支持SNMP、SMT7.3、MIBII、FDDI、MIB、CISCO專有的MIB;SMB窗口可觀察環上任何設備的SMT參數;環映射功能可用來查看連接到同一個FDDI環上的所有設備的順序列表。 端口:8個SM光纖接口卡。每個局域網的主機服務器可直接以DAS方式接入FDDI;使用一個 CISCO 7507路由器與整個全國校園網相連,同時路由器7507DAS接入WS-C1400的M口;每臺Catalyst 5000交換機以DAS入WS-C1400的M口。這樣既能保證高負荷的網絡設備有足夠帶寬,又能保證重要設備的冗余連接。也可由Catalyst 5000交換機提供的交換100M的端口連入骨干網中。校方原有的計算機網絡設備經Catalyst 5000交換機橋接入FDDI骨干網。另外對于數據量和原由網絡比較規模比較小的局域網段,可以采用Catalyst 3000交換機,Catalyst 3000可有效地應用在中小型工作組交換環境,由于自身具有交換堆疊能力的靈活型,也適合于大規模的應用環境。同樣對于使用小規模的局域網段,也可以采用使用CISIO2511的路由器代替CISCO 7507。特點: 顯著的吞吐 能力和低延時,滿足高性能、線速交換的應用需求 擴展的流量/網絡管理特性 支持VLAN的實施 使用簡單 模塊化結構3.2中心服務器中心服務器是整個網絡的核心部分。中心服務器是整個網絡中網絡服務的提供者,它的性能優劣直接影響整個網絡的工作效率,它的不穩定又會給網絡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服務器的選型上應考慮如下問題:1. 高可靠性 2. 高效性 3. 可擴展性和兼容性 由于校園網數據量比較大、訪問人員比較多,同時承擔了大量局域網數據的傳輸、服務等工作,對服務器的容錯性有較高的要求。根據容錯技術的現狀,我們選用了兩臺美國DEC公司的Prioris ZX6000服務器。基于高能奔騰(PentiumPro)處理器的Prioris ZX6000MP服務器為訪問客戶機/服務器應用和數據庫提供了最快的、最肯定的機制,并且配有先進的冗余功能和容錯設施從而保證持續不斷的高性能及配合未來的可擴充能力。特性: 具有267MB/秒峰值帶寬的雙對等PCI總線 PCI RAID、PCI FASTWIDE SCSI接口和PCI快速以太網支持 可變速冗余風扇;可選的冗余電源;七個集成的熱插拔硬盤托架隨機贈送。 支持DIGITAL Windows NT集群系統 具有數據庫和文件服務的容錯能力 支持所有的工業標準的操作系統 最大的可擴充性,可以有多達2.0GB ECC內存,1TB外存和12個I/O槽 先進的256位四路交叉訪問內存結構 具有先進的可管理性,集成I2C接口,通過操作控制員控制面板可監視系統狀態/報警,借助DIGITAL享有聲譽的SERVERWORKS管理程序進行監視。 為了加強網絡中心的容錯性我們采用雙機熱備份的方案,考察當前國際的最新技術,通常有下列幾種方案:一、被動方式在被動方式系統中,基本服務器為用戶提供文件的應用服務,備份服務器在基本服務器正常運行時只作備份在一傍待命,當基本服務器發生過障時即刻投入正常運行。其基本原理是在基本服務器中配置了一種象“心跳”(或稱“脈搏”)一樣的裝置,不斷向備份服務器發出“運行正常”的周期信號。當備份服務器收不到這樣的信號時,就認為基本服務器失常而取而代之,投入運行。結構如圖:這種系統的特點:1. 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2. 備份服務器利用率差 二、主動方式方案1:主輔服務器共連磁盤系統(見圖)該系統主輔服務器同時連接屬于某一服務器的磁盤來實現。在不正常的情況下,只有基本服務器訪問這些磁盤,當一個服務器失敗時,另一個服務器則對這些磁盤繼續操作。如:NOVELL SFT等。系統特點:1. 大大降低了網絡和服務器的負載(無需復制系統數據),提高了服務器的運行效率。 1. 磁盤失敗的風險大 方案2:主服務器共享磁盤系統(鏡像)系統運行時,服務器同時存取數據,通過鏡像連接兩個“鎖定同步”完成相同的操作,存儲相同的數據,這樣方法需要配置鏡像磁盤或RAID磁盤。系統特點:1. 安全性能可靠(在對可靠性極其敏感的環境中) 1. 網絡和服務器負載小,磁盤失敗風險小 2. 結構復雜,成本昂貴,對軟件技術要求高 我們基于第三種方案,考察了DEC、HP、COMPAQ等各大公司的解決方法,最終選擇美國DEC公司的Digital Windows NT集群系統作為主服務器的雙機熱備份。該系統的主要特點為: 大型的系統級的可靠性 Digital的Windows NT集群包括一對Prioris服務器,它們運行 Windows NT,并為單個系統被管理和訪問。系統級高可用性是通過雙服務器、共享存儲設備、可選的冗余電源以及在節點之間的冗余互聯數據通路而得以實現。 對企業數據的最大限度的訪問 對于用戶,集群組就象單個服務器那樣被訪問。數據庫和文件服務的自動過障切換是在沒有系統管理員或最終用戶/客戶干預的情況下進行的。 更大的可管理性和靈活性 ServerWORKS的Quick Launch軟件簡化了安裝和設置。Digital的Windows NT集群包括一個圖形用戶接口,幫助你指定那些磁盤、共享和應用程序需要進行故障切換處理。每個Prioris服務器都帶ServerWORK管理軟件來減輕管理局域網的負擔。 為Windows NT環境設計 為了給最關鍵的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提供最大限度的運行時間,系統的設計遵從標準的客戶/服務器工作負荷和使用模型 故障切換管理程序 故障切換管理程序監視可能要求切換的事件,決定那些服務應該在發生過障時進行切換,并且管理這些切換,直到服務繼續進行為至。 規模伸展的設計 每個服務器的可伸展性允許在處理、存儲和I/O能力方面的增加,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使得其范圍可以從雙Prioris XL5900服務器到Pentium Pro的Prioris ZX6200MP服務器3.3廣域網絡學校內部遠端計算機網絡連接采用光纖線路,光纖的傳輸質量很高,而且經過復用設備,可以轉出一次群2M接口到各個局域網段。也可以采用向郵電局的租用2M空閑帶寬,合理利用自身的優勢,將空閑的2M帶寬提供給廣域網,達到高速優質的要求,提高校園網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是最理想的選擇。廣域網的通信主干采用網段間使用已鋪好的光纖線路,鏈路成和網絡層采用遠程路由結構,這是由于路由技術可處理多種網絡協議,管理能力強,可平衡數據流量,對其作優先級處理,易于連接多種通信介質和遠程網絡,能形成復雜拓撲結構網絡。采用路由器不但可以廣域高速連接全局校園網,而且滿足學校已存在的異種網絡互聯問題,并可為將來擴展預留擴容能力。由上所述,我們確定廣域網采用遠程路由結構,各局域網段和網管中心網絡之間的通信的采用光纖信道相連。廣域網網間互聯設備采用多協議路由器、邊界路由器和協議轉換器。 中心路由設備采用一臺美國CISCO公司的CISCO 7507路由器;CISCI公司推出的CISCO 7507路由器是目前市場上高檔的多協議網間網路由平臺,它為企業提供了安全、可靠性、穩定性、可擴展性。業界領先的CISCO IOS使它支持所有LAN和WAN接口,優化WAN服務,控制網間訪問,進行數據的壓縮和解密。它可應用于交換虛擬網的路由、網絡多媒體應用、IBM網絡和主機互聯INTERNET網絡主干和訪問節點、通過高速WAN的客戶機/服務器應用等。特點: 模塊化結構機箱,支持全部種類的LAN和WAN接口和協議 支持全部功能組的路由軟件(IOS) 路由和交換功能在一個RSP模塊上實現 總線帶寬高達2G bps 所有模塊都可帶電拔插而無須重新配置 在線軟件重配置可不中斷網絡應用和服務 快速啟動:軟件升級后能快速啟動(典型為35秒) 支持冗余、負載均衡的雙電源系統(AC或DC)和雙RSP備份,消除了單點失效的可能性 支持與IBM主機的信道直連 Flash Menory保證了軟件和微碼的快速可靠升級 環境監控、自我診斷和工具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具體模塊可為:1. RSP2MIPS RISC CPU,外部時鐘為50 MHz,內部時鐘為100 MHz;帶2個100 BASE TX接口 1. FIPFDDI單模雙連接口 2. 兩塊FSIP8口E1-G.703/G.704 (75 ohm)接口 邊界路由器選擇CISCO 2511路由器。它是固定接口的多協議路由器,采用了可重寫的Flash Memory技術來簡化軟件維護,支持CISCO IOS的全部功能組。特點: 采用Flash Memory技術 200M Hz 68030處理器 DRAM配置同IOS功能組有關,可擴展的18MB 4 Flash Memory內存,與IOS功能組有關,可升級到8MB 支持所有的CISCO IOS功能 具體端口有: 1個以太網端口 2個同步通信端口 16個異步通信端口 協議轉換器選擇以色列RAD公司的ASM-40高速調制解調器提供E1網絡的同步數據通道。特點:1. 數據速率可選擇64K至2048 K bps 1. V.35診斷 2. 數字接口:V.35;x.21;RS-530;RS-422/V.36或G.703 3. 線路接口:G.703 連接結構各局域網段的CISCO 2511路由器通過兩條專線分別同中心CISCO 7507相連,構成迂回路由。這樣既能實現高速可靠的通道能力又能確保局間路由的可靠性。這種路由結構,即使一條路由中斷但并不影響整個系統的路由。各遠程終端和移動用戶則可通過SLIP協議或異步方式入網。整個學校網絡與全國的校園網的互聯通過網管中心的CISCO 7507完成。第四章、網絡物理設計4.1布線系統設計結構化布線應該滿足以下目標:1 滿足學院各大樓主要需求,同時兼顧未來升級能更好的實施2 滿足當前和長遠的數據傳輸要求,兼顧質量。3 布線系統遵循國際標準和國家建設部門和電信部門標準,根據邏輯設計中的拓撲星型結構采用國際標準施工。4 布線設備的安裝將支持語音、文本、視頻等綜合數據的高質量傳輸,重點強調各設備的兼容問題。5 布線系統信息出口主要才用現在流行的通用RJ45接口插座,按統一規格進行線路鋪設和連接接口,使之數據暢通。4.2各設備間布線設計:圖示:工作區子系統豎井垂直子系統建筑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根據ISO/IEC11801將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劃分為6個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 干線子系統 設備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 建筑子系統上面的示意圖已明白而直觀的展示了網絡布線6個環節的實際含意。施工人員將嚴格按照這6個網絡布線環節科學施工。4.2.1建筑系統間的布線:建筑系統間的布線主要的就是對學院的各主要建筑屋之間的連接,考慮的問題有多個方面:帶寬的需求,外部自然地形的匹配,外部環境的音響等等!我們通過上面的需求分析,同時結合下面的對其他因數的比較,得出建筑物之間最好用1000MB/S的光纖進行連接。4.2.2光纖的選擇:下表列出了千兆以太網現在支持的距離標準。標 準 名 稱媒 質傳 輸 距 離1000Base-SX波長850nm62.5微米多模光纖50微米多模光纖260米525米1000Base-LX波長1300nm62.5微米多模光纖50微米多模光纖單模光纖 260米525米3公里1000Base-CX同軸電纜對 25米1000Base-T 4對5類雙絞線100米Long HAUL(LH)60-100公里我們可以選擇62.5/125um的多模光纖。原因是62.5/125um的光纖。它的傳輸距離在250m以內,這對于學院來說已經足夠了。我們使用了波長為850um的多模光纖。這種光纖的傳輸距離在500以內對信號衰減不會很明顯。多模光纖與單模光纖相比 多價格便宜得多,當然根據差分模式延遲的原理分析,單模光纖的光源為激光源,是沿纖芯階躍式傳播,由于多模光纖中玻璃介質的缺陷,使得光束在來回折射的過程中造成能量的距大衰減。這個現象將影響以后網絡的升級。不過,學院目前還用不上那么快的網速,即使到了非要不可的時候,我們也有對應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在多模光纖的接口上使用調節發射適配器。經分析我們選用1000BASESX波長為850nm、MMF、纖芯/包層為62.5/125帶寬為160200MHZ的光纖。4.2.3光纖布線我們采用結構化布線,光纖從中心設備室直接走線到電信設備室。光纖走線用地下直埋方式,套在PVC管道中埋設入地下,同時光纜是用光來傳輸信息,由于光纖不受電子干擾,也不會干擾其它電信設備,可以適當的利用現有的電網和水網的地下管道,節約成本同時也減少對學院的環境的破壞。如果空中架線,不但有損校園美觀,更重要的是如果學校現在正在擴建之中,空中架線可能會因為新建建筑物的原因要重新遷移,不但影響通信,還費時費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光纖容易折斷,所以光纖走線不能過于彎折,同時光纖之間連接相對困難,檢測成本很高,切記不能損傷光纖保護層,安全其間可以在外面多套一層物質進行保護。光纖的端接由于光纖傳輸信息是單向的,必須一根光纖發一根光纖收,如果光纖需要連接,在端口上使用連接器進行連接時要考慮極性問題。如果我們選擇使用了SC連接器。SC連接器通過使用不對稱雙連接器,并在每一個位置上的A或B實現,在光纖的兩端,用A或B代表光信號的收或發,但是兩端必須反接,即:如果一端是AB連到接插面板那么另一端應為BA接到接插面板中。當然,對于本院的布線,由于光纖走線距離目地很遠,在光纖連接器價格相對昂貴的今天,我們可以使用一根完整的光纖直接連線到目標位置,然后對數據分流。示圖如下:光纖交換機數據分流端接點4.2.4管理子系統的布線:管理子系統的主體是配線架以及配線架和網絡設備之間形成交叉連接區。管理子系統用于把水平子系統和干線子系統連在一起,或把垂直干線子系統和設備間子系統連起來。通過它可以靈活的改變各子系統的連接關系,從而方便網絡的管理。交接設備連接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如果線路一旦安裝好后,比較固定,很少移動和重組,那么線路宜用夾接線方式(2)如果對以后是否改裝線路不可預料,或已預料到以后必然要進行線路重組,那么宜用插接線方式(3)在交接場之間應留出空間,以便容納未來交接硬件的擴充。管理子系統通常設置在一幢大樓的中央設備機房或各個樓層的分配線間。般由配線架和相應的跳線組成。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在設備間內水平接插軟線或交接線和設備軟線最長距離不能超過5米。4.2.5連接設備的選擇:當光纖連到設備間之后,與分支交換機相連。要在交換機上的各集線器與工作區之間實現物理連接,就必須使用沖壓模塊或者接插面板。下面是兩者的比較分析:用沖壓模塊實現公共設備如集線器與工作區設備連接時,這兩種類型的電纜都連接到各自對應的連接模塊。然后通過交接線把兩個連接模塊一一對應的連接起來,有多少個端口就要多少根交接線。這種連接的好處是:我們在實現網絡通信的時候,一般只用到4對雙絞線中的2對,還有兩對空閑著,這浪費了資源,而沖壓模塊的使用,就使它剩余的2對線另作它用成為可能。但是一一對應的交接,在線路很多時極容易造成錯誤連接,給管理和布線帶來了麻煩,而且交接過多會造成信號衰減。而采用接插面板的連接,工作區電纜直接連到模塊化接插面板,再用一根接插軟線與集線器連接即可,連接方便,便于管理,但是由于使用的端口是RJ-45模塊化連接器,雙絞線中余下的2對雙絞線難以另作它用。下面是兩種連接器原連接示意圖:沖壓和交接示意圖接插面板示意圖HUB通過以上的比較可知道,在連接方面,接插面板連接方便可靠,費用不高。所以我們選擇了這個方法作為連接。4.3中心設備室的選擇:考慮到學院正在迅速發展之中,兼顧以后幾年學院可能擴展規模,我們將中心設備室布置在校園邊緣區,具體位置見校園網建筑群物理位置示意圖。可以預料,在今后五年內,這里將成為學校的生活中心、科研中心、商務中心,必將成為學院網絡用戶最密集的地方。它將承擔學院大部分的通信任務。這就是我們選擇把中心設備室設置在此的理由。學生公寓4的設備室選擇學生公寓4是目前學生人數最多的區域,這座公寓大約有300個信息點,可以共大約1200名學生同時使用網絡。地域集中、用戶數多是這座公寓的特點。根據以上特點,在網絡設計時采用了集中分層管理,每層使用一個桌面交換機組,然后分別與其部門交換機直接相連。這座建筑的網絡設備多而集中。因此我們選擇了一間較大的房間作為設備間,由于居住人數多,有必要安裝人為災害的防護裝置。為了使干線布線更為合理,我們把設備室定在公寓的第3層(共6層)。(注:“*”表示信息點,信息點位置依“工作區子系統設計”所說明的方法為準) * * * * * * * * * * * * * 設備間(圖A-1)4.3.1教師公寓設備間選擇由于教師公寓的建筑物特點和學生公寓4的基本相同,不同的就是建筑物層數不同,用戶數不同,但是前面已分析得出,其網絡的設計方案一樣,因此,其設備間的選擇也和公寓4類似,我們把設備間放在公寓的第二層。設備位置示意圖如下:* * * * * * * * * * * * * * *設備間4.3.2學生公寓13的設備間的選擇學生公寓13棟的物理位置鄰近,在以前的網絡設計中已經確定,三棟樓共用一個交換機,但又因為每一層樓是分開的,不能像公寓4那樣,采用集中式布線,每一棟樓又有一個子設備間。在三棟樓之間有一個公共的設備間。各樓設備間與公共子設備間是通過雙絞線電纜連接的。雙絞線連接的有效距離為100米,為了減少衰減,合理布線,我們在第二棟樓選定公共設備間。這保證了公共設備到每一棟的距離都在50m以內,遠遠小于100米。對于每一棟樓的設備間的選擇與公寓4的相似,我們把所有的設備間都放在第三層(共六層)。以下是設備間的物理位置平面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設備間學生公寓1 * * * * * * * * * * * * * * * * *公共設備間學生公寓2* * * * * * * * * * * * * * * * *設備間學生公寓34.3.3教學樓設備間的選擇教學樓是目前網絡運用最多的地方,共有100多個信息點,承擔著700多個用戶,同時必須有擴展空間。不過它與公寓4不同的是,教學樓的用戶分布極不均勻,絕大多數集中在教學樓第四層。并且考慮到教學樓是一個公共場所,對貴重的網絡設備要足夠的防護意識。為便于管理和應對用戶數集中的特點,我們把設備間集中定在教學樓第四層。4.3.4辦公樓設備間的選擇上面的網絡設計分析已確定,辦公樓獨用一個交換機用光纜連接中心電信設備室,由于用戶數相對較少,信息點也只有100多個,而且用戶比較集中,為方便管理,就采用集中式管理。由于建筑物只有兩層,從防潮通風的角度考慮,選擇在第二層。4.3.5垂直子系統的布線:垂直子系統是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中連接各管理間、設備間的子系統,又稱干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所處的物理位置見“網絡綜合布線示意圖”所示。主要是樓層子間的布線。它是綜合布線的骨干,包括: 供干線電纜走線用的垂直或水平通道 設備間與網絡接口間的連接電纜 設備間與建筑群子系統之間的連接電纜 主設備間與網絡中心之間的電纜根據學院的情況,我們在各樓層之間的干線布線使用4對 24AWG超5類雙絞線。干線的路由通道選擇封畢型的方式。這種通道的特點是樓層之間有一連串的接線間,電纜利用電纜孔或者電纜井穿過這些接線間的地板。電纜孔使用金屬導管內嵌與地板中,外部只露出210公分即可。電纜要捆在鋼繩上,并固定在接線間的干墻上。這很適合學院的網絡布局。由于線用的是電纜,因此要注意防止電磁干擾水平子系統的布線:水平布線子系統是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中連接用戶工作區與布線系統主干的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由每層配線間至信息插座的配線電纜和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組成。其所處的物理位置見“網絡綜合布線示意圖”所示。在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中,水平子系統起著支線的作用,它將所有用戶端設備通過連接器連接到配線設備上。在設計水平子系統的時候,除了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選擇不同類型、不同顏色的雙絞線外,還應根據安裝地點的環境,選擇好布線的路由和布線方式。根據學院的情況,我們可選擇了黃色的100歐姆阻抗的UTP雙絞線作為水平電纜。水平布線路由及方式受到很多的因素影響。對于本院來說,要視不同情況而定,對于教學樓,由于資金問題現有很多部門和組織暫時建立在教學樓,如實驗室、圖書館、和其它組織機構等。一旦條件成熟就會遷移,原來的網絡布局不再實用,為便于重組和改建,在水平布線時,采用直接埋管布線方。而對于變動性不大的各公寓等,為求美觀和線路的保護采用線槽管道布線法,把線路安裝在天花板內。在選擇線路路由的時候,只要有可能,就應使電纜隱藏在天花板或地板內,如果暴露在外的話,要保證電纜排列整齊,并盡可能將電纜布在墻角或者隱蔽處。水平線路還應盡量避免電磁干擾,和強電電纜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這我們將使用TIA/EIA-568-B結構化布線,對于此我們必須仔細地規劃電信設備室的安裝,包括接插面板和HUB位置,以此將總的交接線路和軟線長度限制在TIA/EIA-568-B的標準中。如圖所示:用戶軟線水平接插交接線設備軟線最長5M最長90M最長5M水平電纜設備間子系統的布線:設備間是學院網絡設備、電話設備和電力設備集中之處。那里各種線路眾多,如果工作失誤,造成跨類連接,輕者影響學院的正常通信,重者造成網絡設備的燒毀,后果不甚設想。因此在設備間布線要認真做到以下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