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史載,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國,面積很小,二十個或三十個封國聯合在一起,也沒有王畿大。周王朝這樣做的目的在于( )A.強化周王室對地方的控制 B.推動諸侯國擴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D.提高同姓貴族的地位2、禮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世襲)以為禮。”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禪讓制 世襲制 公有制 私有制A. B. C. D.3、王國維說:“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材料認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長子繼承制 B.禮樂喪葬制C.婚娶聯姻制 D.功臣分封制4、山西曲沃晉侯蘇的墓葬中曾出土過一套編鐘。編鐘上的一段銘文記載:“王親令晉侯蘇:率乃師伐夙夷。”這反映了諸侯要對周王盡的義務是( )A.朝覲述職 B.鎮(zhèn)守疆土 C.出征作戰(zhàn) D.交納貢賦5、王國維說:“兄弟之親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間常不免有爭位之事”“夫舍弟而傳子者,所以息爭也”。請判斷他是在論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來( )A.以舉薦賢能為核心的禪讓制 B.以嫡長子繼承為核心的宗法制C.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制 D.以同姓親族為主體的分封制6、位于浙江省浦江縣的“鄭氏義門”,自南宋開始,歷宋、元、 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達三百余年,鼎盛時有3 000多人同吃一鍋飯。其孝義家風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親賜“江南第一家”。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 )A.封建國家的倡導 B.分封制的產物C.君主專制的需要 D.宗法制的影響7、下圖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關系,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C.通過分封制,建立起森嚴的等級序列D.整套制度維系奴隸主正常統(tǒng)治,保證了社會性質的平穩(wěn)轉型8、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考古顯示,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地區(qū)君王墓葬規(guī)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在經濟發(fā)達的東方六國地區(qū),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別明顯。這表明( )A.經濟發(fā)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維系的關鍵B.分封制中的等級規(guī)定凸顯了君主集權C.秦國率先消除分封體制走向集權統(tǒng)治D.東方六國仍嚴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9、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寫道:“中國古代社會中憑借血緣關系對族人進行管轄和處置的制度與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宗族組織相配合,是統(tǒng)治階級維護政治和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這說明宗法制( )A.有效維系了西周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B.按照宗族組織原則組建地方政權C.體現了血緣關系同政治關系的結合D.實現了國家政治權力的高度集中10、相傳夏禹鑄九鼎,象征九州,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鎮(zhèn)國之寶,每每遇事,祈鼎占卜。史傳此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則興,鼎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該現象反映出中國早期政治特點。這一特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國家大事都通過占卜的方式來決定B.夏商最高統(tǒng)治者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C.社會生產力有了一定發(fā)展但水平低下D.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取代的必然結果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古代社會始終面臨著中央與地方關系調和的難題。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親信所封的“諸侯國”已非過去承認的原有“邦國”,而是以武力為背景,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很像是“摻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國,按“授民授土”的原則,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實體,并實行貴族世襲統(tǒng)治,地方擁有實權西周政治體制明顯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與地方權力并存共容。 材料二 漢之刺史、郡國守相丞尉、縣令長、侯國相及丞尉雖不能用本地人,但他們“自辟”的屬吏必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屬吏中最為親近,猶今之秘書長,功曹總領眾曹,郡吏進退賞罰皆由之故其權極重”以上材料均摘編自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 材料三 無論行政、財政、軍事、司法諸事權,朝廷總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權力(如主要軍隊、官吏任用等)的同時,把相當一部分權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權于中央。顯而易見,元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tài)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中央集權或單純的地方分權。摘編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1.根據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國內“摻沙子”的意圖。這一舉措對西周政治體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指出漢代地方官員任用的特點。這反映出中央與地方關系如何?3.根據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權力運行方面的特征。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國地方權力的變化趨勢。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曹氏,叔振鐸,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為宋景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鄭樵通志 材料二 氏室屬下的庶民也許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則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層是國君和同姓卿大夫構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層是周王和同姓諸侯構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異姓諸侯彼此間則多半有姻戚關系。這整個封建帝國的組織大體上是以家族為經,家族為緯的。張蔭麟、呂思勉國史十六講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有什么積極作用?2.概括材料二中帝國組織形式的基本特點和等級關系,并說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礎。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分封制是周朝實行的一種政治制度,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周朝的統(tǒng)治,結合題意,封國面積較少,無法對中央政權形成威脅,從而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中的信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再根據“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的現象可知,公有制逐漸被私有制取代。因此,“大道”是指禪讓制和公有制,故選A項。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從材料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長子繼承制,故選A。從材料中還可以看出,B、D兩項是A項衍生而出,材料未涉及C項內容。 考點:宗法制點評:宗法制是西周實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西周滅商以后,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實行嫡長子繼承制。血緣關系確保了政治的穩(wěn)定。一般來說,凡是材料中出現祖、宗、家譜等字眼的,大多與宗法制有關。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從材料中“率乃師伐夙夷”,可知周王命令諸侯出征作戰(zhàn),A、B、D三項雖然是諸候應盡的義務,但與材料不符,C項符合題意。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國維認為,兄弟之間的血緣沒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間不免有“爭位之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人們多把位置傳給兒子,而不是兄弟。由此判斷,這是關于宗法制的描述。所以答案選B。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宗法制對中國的姓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都有一定的影響,高考對宗法制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宗法制的內容、特點以及影響上。2019年高考浙江卷就從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的關系、家譜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以及宗法制中世襲的特點等角度考察宗法制及其影響。預計在2019年高考命題中,仍有可能從宗法制的內容、對后世的影響、與分封制的關系等角度考查,題型主要是選擇題。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并結合宗法制的主要特點分析可以得出答案。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廣大地區(qū)權力出現真空,通過分封制實現權力重構,故A項錯誤;材料講述了西周的分封制度,但并不能表明是分封制的并始,故B項錯誤;根據所學,西周的基本政治原則,應堤以血緣為紐帶,分封制只是其在政治上的表現,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通過分封制有效填補了廣大地區(qū)的權力真空,鞏固了西周的統(tǒng)治,故D項正確。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秦國地區(qū)君王墓葬規(guī)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說明戰(zhàn)國時期分封制在秦國已遭破壞,集權統(tǒng)治模式基本建立起來,C項符合史實和題意;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濟的發(fā)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項說法錯誤,分封制是地方分權模式而非君主集權,B項說法錯誤;戰(zhàn)國時期東方六國等級差別明顯并不能說明嚴格遵循分封制度,其實分封制在東方六國也遭到破壞,D項表述錯誤。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材料,獲取信息及知識的遷移能力,依據材料中“憑借血緣關系對族人進行管轄和處置”“與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宗族組織相配合”反映了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對族人進行管轄和處置,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在一起,體現了血緣關系同政治關系的結合。所以答案選C。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通過占卜等方式來決定國家大事,是王權具有神秘色彩的表現。王權具有神秘色彩是中國早期玫治的一個特點。古代杜會生產力有了一定發(fā)展,推動了王權出現,但由于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的認知水平無法達到科學解釋世界現象的程度,人們往往只能停留在迷信與幻象層面,王權自然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原始的神秘色彩,故選C項,不選A項。B項是中國早期王權具有神秘色彩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不選B項。D項只是陳述了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的現象,用現象不能解釋成因,不選D項11答案及解析:答案:1.意圖: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影響:形成了二元體制。2.特點:郡縣長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屬吏為本地人。關系:中央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較大權力)。3.行省擁有部分權力,但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節(jié)制。4.地方自主性(或地方權力)削弱,權力集中于中央。解析:1.本題考查中國古代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變化。第一小問從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意圖來考慮,西周通過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親信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維護西周統(tǒng)治。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一中的信息“西周政治體制明顯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與地方權力并存共容”來概括。2.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二中的信息“漢之刺史不能用本地人”“屬吏必為本地人”來概括;第二小問從郡縣制的作用這一角度來回答。3.根據材料三中的信息“朝廷總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權力(如主要軍隊、官吏任用等)的同時,把相當一部分權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權于中央”,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4.根據所學可知,中國古代央地關系的演變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1780.3-2025物聯網邊緣計算第3部分:節(jié)點接口要求
- 港口城市規(guī)劃和發(fā)展考核試卷
- 砼構件預制件生產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礦山法律法規(guī)解讀考核試卷
- 包裝設備的虛擬現實培訓考核試卷
- 漁業(yè)機械的設計優(yōu)化與生產效率提升考核試卷
- 電機在農業(yè)植保機械的應用考核試卷
- 皮革服裝設計中的功能性產品開發(fā)考核試卷
- 木結構建筑的日照與采光分析考核試卷
- 海水養(yǎng)殖智能化與自動化技術考核試卷
- 抗帕金森病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鋼結構行業(yè)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閱讀提取信息課件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tǒng)考烹飪專業(yè)綜合理論真題試卷
- 2025年電力人工智能多模態(tài)大模型創(chuàng)新技術及應用報告-西安交通大學
- T-CBIA 009-2022 飲料濃漿標準
- 事故隱患內部舉報獎勵制度
- 離婚協議書電子版下載
- GB/T 26651-2011耐磨鋼鑄件
- sq1魔方還原教程
- 績效管理體系優(yōu)化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