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治療分析.ppt_第1頁
例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治療分析.ppt_第2頁
例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治療分析.ppt_第3頁
例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治療分析.ppt_第4頁
例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治療分析.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6例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治療分析,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 尹樂平、顧毅、馮超、劉彤、黃友金、劉啟寧、劉偉,臨床資料,2003年10月至2010年12月46例腎下腹主動脈瘤(2例Stanford B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男性33例, 女性13例。 年齡 48歲-84歲。 高血壓42例(91.3%)、慢阻肺18例(39%)、糖尿病12例 (26% )。,術前影像學評估,螺旋CTA檢查 40例 血管造影6例 腹主動脈動脈瘤累及髂總動脈8例 2例Stanford B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隔絕治療方法,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監視 、全麻。 選定的覆膜支架置入達腎動脈下方瘤頸標記部位,釋放部分支架。 經造影明確支架錨定部位滿意后再完全釋放整個覆膜支架。 經對側股動脈釋放分腿支架。 造影檢查有無內漏、 支架血管有無移位和扭曲。,結果,分叉型主動脈支架45例, 直型支架1例。 雙側髂內動脈覆蓋8例,未見臀部間歇性跛,及缺血性結腸炎。 術后內漏10例:4例為II型內漏,其中2例術后1月消失。2例術后半年 瘤腔無擴大 。IIIa型內漏6例,5例術中球囊擴展后,立刻消失。1例半年后仍有內漏。,結果,術后門診CT、血管彩超檢查或電話隨訪。 有效隨訪37例,隨訪率80%, 隨訪時間為3月-7年 。 死亡7例。 1例直性支架術后7年,支架遠端主動脈瘤樣擴張破裂死亡。1例術后兩年死于肺癌復發。2例術后1-2年死于肺心病,3例術后2-5年死于腦血管意外。 1例術后3年分腿支架脫落(再次放置分腿支架效果滿意)。,討論,一、手術病例選擇,近端瘤頸的解剖要求 以前共識 瘤頸距最低腎動脈開口至少應為10mm-15mm , 現在由于新型支架的上市,該距離僅10mm也能進行支架植入。,一、手術病例選擇,支架的直徑 較腹主動脈瘤頸大 10%15%,一、手術病例選擇,瘤頸成角 60 或嚴重的扭曲或是倒錐形瘤頸,EVAR 的相對忌證禁忌癥。 特殊病例經過經過介入糾正,也可放置腔內隔絕支架。,二、特殊病例處理,2例患者合并Stanford B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同時放置降主動脈支架和腹主動脈支架。 該類患者不常見,以往經驗不多。從我們的實踐來看,按常規操作,并無較大難度。,三、并發癥,1、內漏 內漏的發生率為21.7%。術后內漏10例, II型內漏通常可對其隨訪,一般可以自行消失。不能消失且瘤體擴大者需積極處理。 IIIa型內漏 術中球囊擴展后,立刻消失。,支架移位 一例是分腿支架釋放系統故障,取釋放系統時,主體支架向下移位。無內漏發生, 一例是3年后分腿支架脫落,重新放置分腿支架,恢復良好。,下肢動脈栓塞 術中動脈硬化斑塊脫落,肢體遠端急性動脈栓塞1例, 在靠近遠端動脈阻斷處切開股動脈,縫合股動脈切開前,釋放近端股動脈血流,沖出脫落斑塊,沖洗股動脈遠端。再無此并發癥發生。,髂內動脈的處理 原則上應盡可能保留雙側髂內動脈,至少保留單側。 8例患者 封閉了雙側髂內動脈,均無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