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其它相關論文-簡述侗族大歌的現狀與未來【論文關鍵詞】侗族大歌歌師民族文化申遺【論文摘要】文章介紹了侗族以及侗族大歌的概況,并以貴州黎平縣巖洞村為調查對象分析了侗族大歌瀕臨失傳的現狀和原因。同時也介紹了大歌的保護情況,并為其未來的進一步保護提出了建議。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主要聚居在中國貴州、湖南、廣西、湖北四省,全國侗族人口為296.03萬人。貴州黔東南州的侗族人口約為140萬,主要居住在黎平、從江、榕江、錦屏、天柱幾個縣,其中又以黎平縣為最集中的侗族聚居地。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根據語音的不同,可分為南部與北部兩大方言區。由于地理及歷史方面的原因,南部方言侗族地區開發相對北方地區較晚,侗族原生文化與傳統文化還保持較完整。侗族的典型建筑是鼓樓和“風雨橋”。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標志性建筑,是侗人娛樂、議事的公共場所?;蛴置L雨橋,是侗人迎賓接客和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重要場所。是侗鄉的交通樞紐和侗人文化的紐帶。侗族是一個具有強烈藝術創造欲的民族,常言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花橋和大歌。”侗族是一個歌的民族,當地流行著“飯養身,歌養心”這樣一句話。在眾多的侗族民歌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合唱,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侗族地區的貴州省黔東南州的黎平、從江、榕江三個縣。侗族大歌在侗語中俗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中國民間支聲復調音樂的一種形式,也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民間最完善的一種合唱形式,這打破了西方音樂界認為中國民間不存在多聲部合唱歌曲的偏見。其之所以被稱為“大歌”,是具有以下四大特征:第一,節奏不固定,聲部多。侗族大歌音樂的節奏一般不固定,既嚴謹但又可以自由發揮。三至四個聲部的大歌最為常見,個別地方有多至六個聲部。第二,嚴肅莊重。侗族大歌均在大眾場合中使用和演唱,以敘史、敘事為主,篇幅長,容量大。第三,無伴奏、無指揮。演唱侗族大歌時,一高音者領唱眾人合唱高、低音聲部,既所謂的“眾低獨高”。無伴奏、無指揮,全憑演唱人員平時嚴格的訓練和演唱時的默契,一氣呵成,整齊和諧。第四,演唱人數多。演唱侗族大歌最少要三人成歌,多則幾十、上百甚至上千人同聲演唱,場面非常宏大。以表演的場合、表達的內容和形式等不同,侗族大歌可分為:由不同村寨的歌隊在鼓樓對歌時所演唱的鼓樓大歌;以表現曲調和聲音為主,常常模仿蟲鳴鳥叫,拉腔優美的聲音大歌,如從江縣的“蟬之歌”在大歌中就非常有名。按歌詞體裁,可分為唱故事的“嘎君”和唱道理的“嘎鄉”兩種,按音樂唱腔,分為“唆君”和“唆盡”的敘事大歌;另外還有在各種禮儀場合演唱的禮俗大歌;兒童游戲娛樂時演唱的兒童大歌;民間侗戲班演出侗戲時演唱的戲曲大歌等種類。演唱大歌分男女歌隊,由老歌師嚴格訓練,他們是歌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青年時都是優秀的歌手并能掌握眾多歌詞和唱腔和即興編歌。侗族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歷史、社會知識、倫理道德等都是用歌來記錄與傳承的。侗族給予了大歌極高的重視,他們認為歌就是知識,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唱歌對侗族人來說不僅僅是對日常勞動生活的調劑,更是教育下一代的手段,也是青年人學習生活,體驗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一、侗族大歌面臨的困境和原因侗族大歌因其獨特和優美的藝術形式,自被發掘后就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聽眾的廣泛關注。侗族大歌作為民族文化中的精品文化已經唱響國內,享譽世界。在1986年10月,侗族大歌演唱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就已“轟動巴黎,震撼歐洲”。近幾年,隨著民族文化生態旅游熱的高漲和侗族大歌在國內大中城市宣傳演出和中央電視臺的頻繁播放,侗族大歌可觀的經濟效益漸漸突現出來。但是,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現代化、外來文化、市場經濟的影響和全面沖擊。目前侗族大歌流行區主要集中在貴州省黎平縣南部地區,總面積不到1000平方公里,流行區總人口不足10萬,而且正逐年減少。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后繼無人的趨勢和瀕臨失傳危機的尷尬局面。筆者走訪了侗族大歌的發源地,也是保護工作做得較完善的黎平縣巖洞村,其情況也是不容樂觀。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傳承大歌的人數急劇減少:黎平縣的巖洞村在“文革”之前,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唱歌,而現在50歲以上的占85%左右,20至40歲的占60%,20歲以下的占10%,現在會唱歌的男女性別嚴重失衡,女的10個人中還有5個人會唱,男的10個人中最多只有1個人會唱了。第二,歌師年齡普遍偏大,侗族大歌傳承的后續力量出現了斷層現象。巖洞村40多名男女歌師中,最大的年齡已達90歲,最年輕的38歲;而且由于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唱歌的人少了,他們基本上很少教歌,更不到外地傳歌。就其原因來說:首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利益的驅動,外出打工潮是當前侗族大歌面臨失傳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大部分的侗族村寨里20歲至35歲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老小小,而青年歌隊往往是演唱侗族大歌的主力隊伍。據巖洞村石村長說:“村里20多至30歲的男女青壯年差不多都外出打工了。所以村里也沒成立有專門的演出接待隊,偶爾有旅游團隊或上級部門來檢查工作時,鎮政府都是臨時請巖洞鎮中學侗歌藝術班的學生來演唱。”對于侗鄉的青年人們來說,在廣東等地打工一年賺到的錢是他們在家務農的5年的收入,侗族傳統文化在和經濟利益的比拼中“敗下陣”來。其次,外來多元文化的進入與侗族文化發生了猛烈碰撞,也是影響侗族大歌傳承的原因之一?,F代侗族兒童進入學校讀書,接受的主要是漢文化教育,侗族的母體文化由過去的主導地位降為次要地位,人們接受教育的主要地點由過去的侗寨、鼓樓、家庭轉向了學校的課堂,啟蒙老師也由過去的祖父母、父母、歌師轉向了學校老師。90年代之后,尤其是外出打工回來的年青人,開始在社區內用漢語進行交流,侗語言作為第一交際工具弱化的現象日趨顯露出來。而侗語歷來都是演唱侗族大歌的主要表達工具,黎平縣教育局的劉主任深有感受地說:“不會說侗語的人來唱侗族大歌,簡直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加上受外出打工回來的年輕人帶來的現代思想的影響,許多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這種以唱歌交朋結友的傳統方式已開始漸漸滑向了歷史舞臺的邊緣。二、侗族大歌的保護情況為了挽救侗族大歌,黎平縣提出了“搶救、保護、繼承、發展侗族大歌”的行動計劃,并采取了一些具體的措施:1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區巖洞鎮建立侗族大歌保護試點基地,恢復和新建老、中、青、少大歌演唱隊并開展群眾性的學歌和賽歌活動,逢年過節為當地群眾演唱,使該鎮所屬各侗族村寨逐步建立起大歌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2侗族大歌和民族文化被引進課堂,建立侗族大歌人才培訓基地。據了解,1998年黎平縣巖洞民族小學在開展“漢、侗”雙語文教學的同時就將侗族大歌教學引入課堂,學生(尤其是女童)的入學率和升學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和鞏固。2002年10月,巖洞中學正式掛牌建立為侗族大歌人才培訓基地。巖洞村幼兒園也把侗族大歌作為幼兒的啟蒙音樂。此外,巖洞村還將侗族文化引進小學和中學課堂,據巖洞小學的老師介紹,“民族文化課”是學生們的必修課之一,每個星期有兩節。筆者瀏覽了“民族文化課”的課本,其中對侗族歷史、習俗、侗戲以及侗族民歌,侗族大歌的分類等都介紹詳細。3重視、開展對民間歌師和民族音樂教師的培訓和資格認證。2003年6月和2004年6月黎平縣“侗族大歌保護基地”與縣政府、縣教委、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等有關部門聯合對全縣的音樂教師和侗族歌師、歌手進行培訓后,發給音樂教師和歌師、歌手級別資格證書。并將這種培訓形成一種制度長期堅持發展下去。2003年至今,黎平縣先后完成了確認高齡民間藝人,開展傳承人、民族文化村寨命名等工作。在巖洞村,筆者所走訪的70歲老歌師吳金花是村里幾個參加2006年第四屆廈門“國際合唱節”并拿到金獎的侗族童聲合唱團的成員的侗歌老師,她在2004年便以拿到了縣里面所頒發的“歌師資格證”。4啟動侗族大歌“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程。2003年2月,由黎平縣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壓系統在滑雪場設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紙質汽車內飾設計趨勢與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危險品倉儲事故應急預案修訂考核試卷
- 期貨交易技巧分享考核試卷
- 電力設備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紡織品企業人力資源規劃考核試卷
- 紙品工業實踐考核試卷
- 纖維素纖維在生物醫學工程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日照航海工程職業學院《時尚攝影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含遺傳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藥養護記錄表
- 實驗室安全自查表樣表
- 外賣食物中毒起訴書
- 《機械設計基礎》復習備考題庫(含答案)
- 安全生產責任書安全制度
- xk5036數控立式銑床總體及橫向進給傳動機構設計論文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 小學五六年級青春期女生健康心理講座PPT
- 基于模型預測控制的無人駕駛車輛軌跡跟蹤控制算法研究共3篇
- 空冷島空冷機組管束更換施工方案
- 2023年大學生數學競賽天津市試題參考及答案
- JJG 644-2003振動位移傳感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