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論文-比較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功能及應用.doc_第1頁
學科教育論文-比較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功能及應用.doc_第2頁
學科教育論文-比較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功能及應用.doc_第3頁
學科教育論文-比較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功能及應用.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育論文-比較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功能及應用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能舉一反三、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概念,并從各個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動的規律,將知識融會貫通,這是生物教學中的一個難題。采用比較法教學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說,大致有如下幾方面。可使學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礎上,迅速而準確地由此及彼,去認識未知概念,獲得新的知識;擴大原有知識的范圍,加深原有知識的程度。如講細菌的營養方式異養型,先用綠藻的自養方式作對比,引出異養的含義。可使學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識的內部聯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識組織起來,使之系統化。如講動物的進化規律時,把各門動物的神經進行比較,就能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動物之間有著一定的親緣關系,是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規律進化的。可使學生準確地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如講穗狀花序時,用總狀花序作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就可使學生清楚地掌握這一對概念。比較法能起到或加強直觀作用。如說草履蟲象草鞋,大草履蟲有一個透明略呈腎形的大核,等等。這樣,使學生對微細抽象的生命現象,有一個直觀形象。比較法還能加強直觀作用。而青蛙還需要皮膚輔助呼吸,仍然離不開潮濕的環境。比較法是培養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比如: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學生必須用比較法,從邏輯上找出對比之項:作用場所、作用條件、反應物、生成物、能量轉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對立面和統一面,得出答案。并從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可見,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幫助學生自覺運用,正確掌握比較法,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比較法運用的基本要求和技能。一、明確比較的主題明確比較的主題就能在比較中抓住被比較對象最為本質的異同點進行比較,以達到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作用,避免出現不管什么統統比較一番的做法。例如,初中生物有這樣一個小實驗:“捉幾只螞蟻罩在紗罩下,紗罩下面分別放一小堆糖和一小堆木屑。螞蟻會不時地用觸角去碰碰糖,又碰碰木屑。最后它們會爬過去吃糖,而不吃木屑。如果將它們的觸角剪去,看看它們還能區別出哪些是糖、哪些是木屑嗎?”此實驗中有糖和木屑之對照、有觸角和無觸角之對照,比較的主題十分明確,目的是為了研究昆蟲的觸角有何功能。二、選擇比較的內容比較的內容,應該是教材的重點或者難點。對那些學生弄不明白,常出錯誤的內容,在總結復習教學中,運用比較法,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學習高中生物,學生普遍認為基因的遺傳學規律既抽象又難以理解,因此老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比較法對遺傳學規律的內容及解題方法進行重點分析比較。這樣學生就會在學習減數分裂知識的基礎上順利掌握基因的遺傳學規律的知識,并能自如地應用遺傳學規律解答遺傳學遺傳習題,最后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三、提出比較的標準提出比較的標準,就是把比較對象的材料按可能比較的形式排列起來,這樣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例如初中生物血細胞類型教學效果時,可以通過提出標準指標、列表比較,學生容易掌握。(見下表)名稱形狀特點正常值(個/L)作用紅細胞數量多,無核,橢圓狀3.510125.51012內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載氧的能力白細胞比紅細胞大,有核,似球形510910109吞噬人體內的病菌,保護人體健康。血小板數量少,細胞個體小,點狀1.510113.51011促進傷口止血,加速血液凝固血紅蛋白存在在紅細胞之中110160g/L具有運載氧的能力四、作出比較的結論對于中學生物教材來說,不僅要求明確比較的主題內容,提出比較的標準,而且還要通過比較最終獲得結論,從而讓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例如通過以上對血細胞的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血常規檢查的各項指標數據,從而得出不同患者的診斷結果。(見下表)血常規檢查表患者檢查指標檢查結果診斷結果A紅細胞計數3.01012個/L(要求學生填寫)B白細胞計數1.5108個/L(要求學生填寫)C血小板計數0.51011個/L(要求學生填寫)D血紅蛋白90g/L(要求學生填寫)五、比較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一)選準比較因子。一是按同類不同種的生命現象和規律比較。如:一種植物體與另一種植物體;一種動物體與另一種動物體。二是按非同類事物比較。非同類事物的比較,屬于借比。如:雙子葉植物葉脈呈網狀,柵欄組織象柵欄,海綿組織似海綿等。三是按本質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現象和規律比較。如動物進化原因與植物進化原因;呼吸作用實質與光合作用實質等相比。(二)貼近學生思維要求。運用比較法時需“駕輕就熟”,“就地取材”,不要找那些學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對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本體還要復雜,令人費解的對象。如:比較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的區別。引導學生分別從三種蜂的身體大孝卵的受精情況、蜂房大孝幼蟲期食物、生殖器官的發育及職能等加以比較。(三)靈活綜合應用。由前所述,比較法雖有多種,但它們是相互聯系,縱橫交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生物教學中,可根據知識的特點和需要,靈活運用。教師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