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標準化問卷調查與討論.doc_第1頁
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標準化問卷調查與討論.doc_第2頁
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標準化問卷調查與討論.doc_第3頁
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標準化問卷調查與討論.doc_第4頁
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標準化問卷調查與討論.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標準化問卷調查與討論劉琳琳1臧爽2(1.中國醫科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1100012.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遼寧沈陽110001)【摘要】由于畢業后大多數只能從事醫學技術工作,有些專業的學生甚至不能進入醫院,只能面向企業或社區,因此,高職醫學院校學生承受著比其他醫學生更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和前途缺乏信心,不少學生不同程度地出現自卑、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會直接影響到職業的發展。可見,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的健全與完善意義重大。【關鍵詞】高職醫學院校;自信心理;問卷調查與討論在醫學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醫學工作者的各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學歷方面,很多地方基本上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同時,國家也出臺規定只有本科以上的醫學生才能進行醫學診斷,而高職醫學院校學生只能從事醫學技術方面的工作,因此他們在入學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較大的心理落差。由于畢業后大多數只能從事醫學技術工作,有些專業的學生甚至不能進入醫院,只能面向企業或社區,因此,高職醫學院校學生承受著比其他醫學生更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和前途缺乏信心,不少學生不同程度地出現自卑、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會直接影響到職業的發展。可見,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的健全與完善意義重大。本研究對某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三個年級460名在校學生采用標準化自信心問卷進行調查,并對樣本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一、研究方法、對象及工具1、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共發放調查問卷485份,回收有效問卷460份,有效率為94.8%,符合心理統計要求。2、研究對象采用整體隨機抽樣法,從中國醫科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三個年級中隨機抽查485人,收回有效問卷460份,有效回收率為84.8%。其中一年級151人,占32.8%,二年級176人,占38.3%,三年級133人,占28.9%;城鎮戶口學生211人,占45.9%,非城鎮戶口學生249,占54.1%;獨生子女224人,占48.7%,非獨生子女236人,占51.3%3、研究工具采用標準化自信心量表。該量表用以測量個人對自我感覺的好壞程度,共10個題目。量表采用14級評分,所得總分按照不同的維度分為幾個等級:1O15為自卑者,1625為平常自信狀態者,2635為自信者,364O為超級自信者。1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最終數據運用SPSS統計軟件處理分析。二、研究結果1、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狀況表1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程度的人數分布(n,%)自卑者平常自信狀態者自信者超級自信者總和人數77(16.74)195(42.39)179(38.91)9(1.96)460由表1可知,16.74%的學生屬于自卑者,42.39%的學生屬于平常自信狀態者,38.91的學生屬于自信者,1.96%的學生屬于超級自信者。2、不同生源地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的差異比較表2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的生源地差異比較(x均數S)非城鎮戶口學生(n=249)城鎮戶口學生(n=211)t自信總分26.313.5629.973.77-2.279*注:*P0.05,下同。由表2可知,城鎮戶口學生的自信心得分明顯高于非城鎮護理學生。3、不同家庭情況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的差異比較表3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的家庭情況差異比較(x均數S)非獨生子女學生(n=236)獨生子女學生(n=224)t自信總分28.463.6529.743.89-2.017*由表3可知,獨生子女學生的自信心得分明顯高于非獨生子女學生。4、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的年級差異比較表4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的年級差異比較(x均數S)一年級(n=151)二年級(n=176)三年級(n=133)F多重比較自信總分27.413.2628.563.8727.324.033.711*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二年級由表4可知,不同年級的高職醫學院校學生在自信心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F=3.711,P0.05)。經多重檢驗比較:一年級學生的自信心得分明顯低于于二年級學生,畢業年級學生的自信心得分也明顯低于二年級學生,大一與大三學生的自信心得分差異并不顯著。三、討論1、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程度的人數分布分析在自信的四個水平(自卑、平常自信狀態、自信和超級自信)上,16.74%的學生屬于自卑者,42.39%的學生屬于平常自信狀態者,38.91的學生屬于自信者,1.96%的學生屬于超級自信者。2、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生源地差異的分析調查發現,非城鎮學生的自信心得分顯著地低于城鎮學生。分析原因,可能來自于兩類群體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經驗的差別。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但總體上仍與城鎮存在差距。進入大學后,尤其是醫學院校,與其他專業院校相比,較長的學制、較高的學雜費、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之對于長期生活在農村的學生來說,相對薄弱的家庭社會支持系統、自身所面臨的生活環境的巨大反差、陌生的人際交往環境、自身經濟狀況的相對窘迫,無疑均為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將直接導致負性情緒明顯、自信心缺乏。23、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家庭情況差異的分析調查發現,非獨生子女學生的自信心得分顯著地低于獨生子女學生。分析其原因,大多數獨生子女來自城市,父母均有相對穩定的工作與收人,家庭人口少,結構簡單,父母對其未來的成就與發展均有較長遠的規劃和期望,在內心或行為上的引導與關注勢必與非獨生子女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獨生子女家庭經濟狀況往往要好于非獨生子女,這使得他們在心理上存在較明顯的優越感。4、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的年級差異分析該研究顯示,一年級新生與畢業年級學生的自信心得分均低于二年級學生,一年級與二年級學生則差異不明顯,這與在該群體中進行的自信心理自編問卷研究結果也基本一致。分析原因,職業院校的學生可以說在中學時大多數都文化成績較差,有的甚至比較調皮,一般很少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賞識,再加上中考、高考成績不理想,這些都是造成新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醫療機構對畢業生學歷的限制,即便是本科學歷在充斥著碩士、博士的大型醫院里都很難占有一席之地,使得原始學歷較低的高職醫學院校學生在殘酷的就業市場中更難找到理想的發展空間,就業受挫的經歷會使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和前途缺乏信心,不同程度地出現自卑、恐懼、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3因此,在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自信心理的健全與完善工作的開展中,應根據不同群體的心理狀況“因材施教”的予以適當的傾斜和科學的關注;重視非城鎮戶口學生、非獨生子女學生、一年級新生以及畢業年級學生自信心理的疏導、培養與重建,開展好心理輔導、就業指導、人際溝通、職業規劃、自我認知等輔助性工作,最大限度的確保高職醫學院校學生能夠在踏入社會之前充分的消除職業恐懼、競爭恐懼、焦慮、壓抑、自卑等諸多不良心理,以健康、積極的心態迎接人生新的篇章。【作者簡介】劉琳琳(1979),女,中國醫科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講師,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聯系方式】電話mail:llxx66163,com詳細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北二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