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的早期篩查與干預PPT演示課件_第1頁
智力低下的早期篩查與干預PPT演示課件_第2頁
智力低下的早期篩查與干預PPT演示課件_第3頁
智力低下的早期篩查與干預PPT演示課件_第4頁
智力低下的早期篩查與干預PPT演示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智力低下的早期篩查與干預,講座提綱,一、0-6歲兒童智力低下的特點與預防二、智力低下高危兒的概念三、智力低下高危兒的早期篩查四、智力低下高危兒的早期診斷五、智力低下高危兒的早期干預,0-6歲兒童智力低下的特點與預防,2018/6/2,4,智力殘疾治療相當困難,有效藥物極少,預防是減少智力殘疾的根本性措施。,預防重要性,2018/6/2,5,0-6歲兒童智力殘疾, 0-6歲兒童智力殘疾的特殊性 兒童大腦是發育腦, 評定方法采用發育量表 隨訪的研究結果:,2007年對 2004年診斷兒童的追訪結果顯示,評定的可變性,2018/6/2,6,0-6歲智力殘疾兒童轉歸分析2004年智力殘疾兒童殘疾程度,2007年診斷結果正常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合計,輕度N(%)112(74.17)29(19.21)10(6.62)151(100),中度N(%)12(22.64)16(30.19)16(30.19)7(13.21)2(3.77)53(100),重度N(%)1(7.14)3(21.43)4(28.57)6(42.86)14(100),極重度N(%)3(15.79)5(26.32)11(57.89)19(100),合計N(%)124(52.32)46(19.41)32(13.50)16(6.75)19(8.02)237(100),2018/6/2,7,0,70605040302010,轉歸特點80,1,2,3,4,圖4-2 2004年智力殘疾兒童殘疾程度轉歸分析,正常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系列61=輕度2=中度3=重度4=極重度,2018/6/2,8,結論:,0-6歲兒童智力殘疾應理解為,發育性殘疾,2018/6/2,9,由于兒童早期大腦發育的可塑性、代,償性特點,部分評估為智力殘疾的兒童在發育期間可能轉歸正常,因此在智力殘疾評估時須注意發育期兒童的特殊性。,2018/6/2,10,一級預防,采取措施積極防止或減少智力殘疾兒童發生1、預防遺傳性疾病:婚前檢查、孕期保健遺傳咨詢等。2、預防產時損傷:圍產保健、提高產科技術。3、提高預防意識:合理營養、缺碘性地區孕婦補碘、預防感染。4、加強學前教育和早期訓練5、加強和提高經濟文化水平。,2018/6/2,11,二級預防:,當導致智力殘疾的一些因素出現在一個兒童身上時,可以采取積極的二級預防措施防止這些因素造成智力殘疾。,遺傳病產前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高危兒系統管理出生缺陷監測發育監測學前兒童健康檢查,2018/6/2,12,三級預防,在已經發生腦的損傷、缺陷以后,采取綜合措施,以預防損傷的進一步發展。 當智力殘疾已發生時,要積極采取康復措施和教育訓練,減少智力殘疾帶來的功能損害,2018/6/2,13,殘疾兒童早期康復意義重大,殘疾兒童的早期康復是一項拯救和修復生命的搶救性工程。殘疾兒童是最具有康復價值、最具康復希望的群體。孤殘兒童是社會最弱小、最困難的群體,他們最需要呵護、最需要關愛。,二、智力低下高危兒概念,高危兒是指在胎兒期、新生兒期以及日后發育期(主要指嬰幼兒時期或未成熟腦時期)內,存在對生長發育和機體功能有高度危險因素(高危因素)的小兒。智力低下高危兒:對神經、心理發育有危險,有可能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的小兒。含義:時限:胎兒期延續至嬰幼兒期(未成熟腦期)高危兒并不是疾病診斷或綜合征的名稱,而是有潛在危險的群體。,分類,健康的高危兒:存在高危因素,但小兒生長發育正常。發育臨界兒:臨床上出現中樞性發育障礙的表現,如不能及時發現、早期干預,有導致腦癱、智力低下、癲癇等腦損傷致殘疾患的危險。腦損傷兒:已經出現發育異常小兒,發育臨界兒,1、有腦損傷的高危兒:已經攢在腦損傷或神經精神發育障礙的患兒,經過臨床治療尚處于恢復期的小兒(如HIE、高膽紅素血癥、顱內感染等);2、有腦發育不良潛在危險的高危兒,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小頭畸形等;3、暫時性或一過性發育落后或肌張力異常的高危兒;4、其他有發育障礙或神經精神異常表現,處于發病早期或暫時不能確定病因者。,發育臨界兒轉歸,高危兒有腦損傷的潛在危險,腦損傷將導致腦性癱瘓、智力低下、癲癇、學習困難、感知覺異常及行為異常等疾病,是嬰幼兒時期致殘的主要病因。,由于嬰兒神經系統功能發育的生理特征,當腦神經細胞在組織學上受到損傷后,并不會立即出現臨床癥狀或體征,而是在以后(甚至數年間)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逐漸表現出來。,三、高危因素,胎兒期(產前因素)出生時(產時因素)新生兒期(產后因素)未知因素,不同胎齡早產兒腦癱患病率(n),(一)早產兒,體重低于1000g的早產兒: 視覺障礙5-12%, 聽覺損害6-12% 學齡期學習障礙20-60%,三、高危兒早期篩查與診斷,(一)高危因素法(二)預警征象法(三)DDST發育篩查法(四)發育障礙5項篩查法,兒童發育問題預警征象,兒童發育問題預警征象,兒童發育問題預警征象適用于0-3歲兒童。檢查有無相應月齡的預警癥狀,發現相應情況在“”內打“”。該年齡段任何一條預警征象陽性,提示有發育偏異的可能。,1、視、聽感覺檢查2、拉起抬頭檢查3、俯臥位抬頭和手支撐檢查4、肌張力檢查5、異常姿勢檢查,神經心理發育障礙5項篩查法,四、早 期 診 斷,1、早期診斷的時間 2、早期診斷的依據3、早期診斷的意義,1 、早期診斷的時間,一般將生后3個月內的診斷稱為超早期診斷;6個月(或9個月內)的診斷稱為早期診斷。,2、早期診斷的依據,(1) 高危因素的存在(2) 早期表現(3) 原始反射減弱或延緩消失(4) 姿勢反應異常(5) 肌張力異常(6) 早期運動發育指標延遲,五、高危兒早期干預,循證醫學的證據: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于19891991年的研究證明: 出生后不久接受早教組,至2歲時MDI較常規組提高8.7分。1991年,我國新生兒早期干預協作組研究證實:窒息干預組MDI比常規育兒組高14.6分1992年,我國新生兒早期干預協作組研究證實:早期干預也能促進早產兒的智力發育20012004年,全國29個單位協作研究結果證明:早期干預可以降低早產兒腦癱發生率,循證醫學依據:,隨機抽取2009年出生的高危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合格樣本共339例。系統干預組177例,非系統干預組162例。自新生兒期監測、評估隨訪直到2歲。,2018/6/2,32,早期干預的原則,兒童神經心理發育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環境因素中,經驗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豐富的環境刺激多感官刺激: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平衡覺等多感官適當刺激。家長的積極參與不同情況的干預模式:家長培訓、小組課、個體干預,2018/6/2,33,早期干預措施,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